9月13日星期三德累斯頓
德累斯頓是薩克森州首府,已有800年城史,在18世紀有著“北方佛羅倫薩”的美稱,可惜在二戰時被英美聯軍於一夜間炸平,在東德統治時期被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大都市”。德累斯頓遺留著許多社會主義的痕跡,城裡有很多預制板建築的樓,方方正正的,跟國內的房子很相似,當地人戲稱為“社會主義大板樓”。導游是北京人,時不時要提提北京,他說:“你們看,這社會主義大板樓像不像咱北京。”
我們主要參觀的是老城,那兒充盈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氣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數之不盡,塞姆佩爾歌劇院、德累斯頓王宮、天主教宮廷教堂、聖母教堂、競技場鱗次櫛比。如果不是導游介紹,我難以想像這些建築都是二戰後根據原圖重建的,這些彩繪的窗格子、精致雕琢的塑像如此典雅、華麗,它們看上去是那麼古老,精美,細節部分與原建築如此吻合,令人嘆為觀止。王侯列隊圖(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這是一幅長101米的由24000片磁磚拼貼而成的畫面,圖上所展示的是韋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歷代君主,他們以騎馬列隊的形式,因此稱為王侯列隊圖。這些拼貼的磁磚出自以磁聞名的邁森,德國瓷非常棒,尤以手工制品為上,細膩、潤滑,在上海的梅隴鎮伊士丹7樓有個櫃台賣德國小瓷人,很漂亮,令人愛不釋手,但卻非常貴。其實手工制品在德國並不會因為是原產地而便宜多少。
廣場上有一對男女騎警,騎著高頭大馬,身著警服、緊身馬褲和高邦馬靴,帥氣凌人。見我在拍照,男騎警留下了E-mail,希望我能把照片寄給他。同伴們笑我的外事任務真不少。
在德累斯頓還有一個宜於漫步和觀日出的好地方——布呂爾平台。易北河穿城而過,河岸兩邊風光無限。18世紀,這兒曾是一個叫布呂爾的伯爵的私人花園,此人極其富有。“布呂爾陽台”也稱為“歐洲陽台”,在19世紀初便成了公眾閑逛的場所。人們可以乘坐槳輪汽船到上游的薩克森的瑞士或下游的邁森去玩,那些側面槳輪汽船中的蒸汽機雖然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但如今依然在工作著,再一次驚嘆德國工藝。
德累斯頓是一個需要慢慢品味的地方,那些古老的建築很多都成為博物館,只是我們的時間太少,加之語言不通,看不懂德國,因而只能走馬觀花看了一遍。
下午,在河岸邊的咖啡館,要一杯苦檸檬,享受歐洲時光。晚上從邁森的AKZENT Hotel寄張明信片回家,郵資1.1歐,不知幾時能寄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