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悠閑浪漫之旅——獻給忙碌生活中尋求自然安逸的人們

作者: 卡布奇諾奶泡

導讀青島悠閑浪漫之旅——獻給忙碌生活中尋求自然安逸的人們忙忙碌碌的日子裡,經歷著都市的喧囂,人情世故的紛雜,渴望著可以擁有一片淨土,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望山品水,欣賞海天一色的絕美……終於有個十一長假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不想太奢侈,又怕被人潮破壞了興致,幾經抉擇,最後還是選定了青島——一個我心中美麗的海濱城市 ...

青島悠閑浪漫之旅——獻給忙碌生活中尋求自然安逸的人們忙忙碌碌的日子裡,經歷著都市的喧囂,人情世故的紛雜,渴望著可以擁有一片淨土,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望山品水,欣賞海天一色的絕美……終於有個十一長假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不想太奢侈,又怕被人潮破壞了興致,幾經抉擇,最後還是選定了青島——一個我心中美麗的海濱城市。第一次去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淡淡的記憶中仍留著美麗的余味,想念著秀麗的山,清澈的水,蔚藍的海,還有偶爾掠過的幾只海鷗……在攜程上訂好了9月28日——10月3日的青島往返機票,因為決定的比較晚,經濟型的酒店基本上已經爆滿,只好先暫定了“如家”太平角店,但只有到1號的。也怪我要求太高,既想舒舒服服的享受海景,又要性價比高,真是辛苦了BF在其他的網站上找了許久另外的幾家做為備用。 按照行程一個人如期出發,BF因為工作的原因要晚兩天來。乘機場大巴15元到市區,大巴上的乘務員很友好也很熱情,讓我下了飛機的第一感覺就很好。盡管“如家”一向是眾口皆贊的,我在其他城市住過的印像也不錯,但由於到了“如家”太平角店後發現前面施工聲音很吵,而後面又是一片荒地,離海有距離沒有海景,櫃面上又正好有客人因為開發票的事在吵架,我決定放棄,先去試試別家。還好BF想得周到,在茫茫的網絡中找到了山東當地的一家名為“金獅100”的經濟型酒店做為備用。按照先前談好的價格,我以平均190元/天的價格入住了位於彙泉路那家的海景房。酒店地理位置相當好,就在東海國際大酒店的對面,緊貼著大海和八大關,門口是214、219路的終點站,站在陽台上,左面看就是第一海水浴場,右面看就是第二海水浴場和八大關。酒店是在老旅館基礎上改造的,所以有點舊,新舊家具混搭著,沒有“如家”那麼干淨,衛生間也很小,還不能刷卡。但是這樣的地理位置、這樣的價位也絕對夠得上性價比很高了,入住的幾天他們的服務基本上也不錯,只是要提醒大家入住的時候在押金單上一定要將房價及是否含早餐寫清楚,免得像我們一樣到最後臨走了扯了點皮。等待BF來的兩天裡,我基本上就是過著豬一樣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到近在咫尺的海邊和八大關走走,拍拍照片。

晚上到網友推薦的JASCO超市買了些當地的特產准備帶回去。JASCO在青島最熱鬧的香港中路上,很多公交車福州路站下來就是了,一站路遠的地方還有家樂福。JASCO的二樓日用品區與一樓食品區是分開來的,而且手推車也不允許上樓,有點不是很方便,超市的結帳單直接就是發票,這點倒蠻好。晚上JASCO的外面擺滿了地攤,有興趣的話可以掏掏寶,聽說青島人愛踢毽子,所以我淘了一個做紀念,很漂亮,才1.5元。

JASCO的對面有條“華清食街”,我選了一家名叫“土大力”的韓式快餐店解決晚飯。看到店內掛有“青島必吃100”的牌匾,我想這個選擇應該不錯。果然人氣很旺,環境不錯,菜單很誘人,也堪稱物美價廉。我點了一份營業員推薦的“泡菜烏冬面”,味道不錯,烏冬的口感很好,11元,再送兩碟小菜,茶水毛巾收費1元。

還有一頓晚飯我是在中山路上閑逛後吃的。中山路是條老商業街,有點雜亂。沿路走過去,看到了天主教堂、驢友們一致推薦的“美達爾燒烤”。最後選擇了“美達爾”斜對面的一家老字號飯店“春和樓”,因為那副陳舊的樣子和門口掛著的“百年老店,正宗魯菜”的橫幅實在太誘人。進去後環境不敢恭維,很陳舊,一看就是國營老店的感覺。一樓好像是吃面什麼的,幾乎沒人。二樓點菜。環境雖然有些失望,不過整整一面牆上的特色菜獲獎牌匾煞是搶眼,環顧了一下四周,好像都是當地上了些年紀的人在吃。營業員阿姨端來一杯放滿茶葉的水,我讓她推薦一下,她說我一個人點一個菜要個半份加碗飯就夠了,按照指點我在傳統菜那欄裡選擇了“白菜燒大蝦”,半份20元。端上來的時候著實嚇了我一跳,半份的量居然有滿滿一大盤子,青島人夠實誠。色澤像是加了番茄有些泛紅,兩條很大的蝦切成六段,白菜墊底,到底是老字號,嘗了一下味道蠻地道。只可惜一人的胃口太小,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牆上的牌匾遐想了。推薦想吃地道魯菜又不是特別在意環境的朋友去嘗嘗。

酒足飯飽溜達到棧橋看看夜景,公交車做到海濱浴場,在夜色中沿著第一海水浴場走回賓館。夜晚的海邊別有一番味道,海水看不太清,聆聽著海浪的聲音,遠遠的有星星點點的漁火,沙灘上年輕的戀人們享受著夜色中的浪漫,只是感覺這裡沙灘好像沒有第二海水浴場的細。

發現一個小問題,青島公交車結束的很早,很多到傍晚就沒有了,最晚的好像也不過九點來鐘。公交車是投幣的,一般1元,不過好像青島人民都是用壹圓紙幣的,來了兩天就攢了一大把。車子報站的聲音有點輕,不過有移動電視的一般會顯示站名。總體感覺青島的公交車不太擁擠,也沒有看到堵車的情況,只是有很多單行道,找起車站來有時要打聽打聽。出租車比較破,7元起步倒是便宜,另付1元燃油加價。可能青島上下坡的路比較多,所以幾乎看不到自行車。

兩天後終於等到BF來了,可以按照“旅游”的行程來走了。我們在來之前已經在攜程上搜集了各種各樣的信息,整理成了我們自己的一本《自助游手冊》。

第一天我們就是在第二海水浴場和八大關走走。

這個季節,青島的海邊已經少了昔日烈日下暢泳的人頭攢動,只有星星點點的人在海邊閑逛著,踏踏浪花,揀揀貝殼,捉捉小蟹。金沙、碧海與礁石仿佛永遠是愛情的浪漫地,一對對新人在這裡拍著婚紗照,讓人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花石樓”藏在山海關路的滿眼綠蔭中,沿著海邊走上去就是,站在海灘上看角度最好,遠遠的就可以聽到陣陣婚禮進行曲的聲音。這裡過去是私宅,典型的歐式建築,現在這裡的院子儼然成了婚慶場所,新人們爭相在這裡拍照留念,婚車在門口也是一輛接一輛。參觀的話門票5元,不過好像沒什麼進去的必要。

接下來就是和BF手牽著手在“八大關”散步了。“八大關”其實就是用中國古代八個 關口名字命名的縱橫交錯的八條路,現在已經是十條了。每條路口都有指示牌和該條馬路的簡介。各條路以不同的樹種夾道,有很多年代久遠的別墅,有的甚至已經荒落了。聽聞鳥語花香,滿眼盡是郁郁蔥蔥,夕陽透過樹隙落在路上戀人的身上,和相愛的人牽手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路就在你們腳下延伸、延伸……那樣的浪漫感覺實在難以言喻。如果你喜歡這份獨有的靜謐和浪漫,一定要選個好天氣到“八大關”來散散步。

晚上我們去了網友呼聲很高的中山路上的“美達爾燒烤”,黃色的連鎖店門面,裡面不是很大,牆上也是掛了很多獲獎的牌匾,光“烤魷魚”就有好幾塊。我們點了烤魷魚、烤裡脊、烤梭子蟹、餛飩、玉米雞蛋湯、嶗山可樂,一共花了不到40元。裡脊很入味,蟹弄好了有點像鹽烤蟹,蟹肉鮮鮮甜甜的。嶗山可樂挺特別的,裡面加了一些中草藥成份,喝起來有股特別的味道,還不錯。跟風推薦這家店!

吃飽喝足,時間尚早,正好看到旁邊有個80多年歷史的“中國電影院”有《瘋狂的石頭》在放,BF說還沒看過,我又想再看一遍,於是兩個人就決定去看,順便歇歇腳。這個影院蠻有意思的,名字老大,地方老小,15元/人的小廳,兩部電影循環放映。進去一看,小廳真是小啊,人也沒有的,我們兩個專場,所謂的電影就是一台DVD機、一個屏幕、一台投影,片子卡了或是碟放完了你得出去叫人換,呵呵,有點意思。出來的時候看到也有大廳,不知效果如何。

溜達到棧橋,知道白天棧橋上人多,所以特意選擇晚上上了橋。青島的夜景一般,棧橋兩邊很多賣小玩藝兒的,還有很多摸黑釣魚的人,沒什麼特別的。

第二天我們選擇了去“石老人”海水浴場。

建議大家坐317路公車,而且靠右邊坐,因為317路是沿海開的,可以路過青島的大多數景點,到“石老人”的一路上風景都很美。“石老人”就是海上遠遠的一塊礁石,像位慈祥的老人端坐在那裡。這裡的海灘很大也很干淨,很多人在海邊揀東西,我們也禁不住脫了鞋子下了水。淺灘上的沙子踩上去柔柔的,初秋的海水被太陽曬過後浸著絲絲的暖意。低下頭可以看到很多的迷你寄居蟹在與海浪爭鬥著,還有小貝殼,運氣的好的話還可以捉到小蟹子,這裡的蟹子和在礁石縫裡捉到的不同,是花花的,很漂亮。我們就揀了好幾只,都是BF的功勞,他還幫我捉到老大的一只,讓很多人都向我們投來羨慕的眼光。這天的夕陽分外美麗,把雲朵印染得像一團火,海水也透著波光嶙嶙,周圍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建議大家也選個天氣好的午後去,這時候是退潮,可以有揀到小玩藝兒的樂趣,最好帶幾個可以裝水的塑料袋,有條件的話可以帶上小桶和鏟子,玩累了正好看夕陽,美美的享受吧……

盡管網上很多驢友說雲霄路的海鮮價格比較貴,但我們還是慕“美食街”的名而去了。這條街很像上海的雲南路,兩邊全是飯店,燈紅酒綠的。一進街,就被各家飯店拉客的圍住說個不停。我們不喜歡這樣的店家,理也不理他們的往裡面走,希望可以找到一家好些的。果然,走了一段之後,發現了一家叫“海島漁村”的店,規模較大,門口雖然沒有拉生意的,但店裡面人還是坐得滿滿的,門口停著很多車,不少是山東的牌照。進去看了一下,菜和海鮮都是陳列式點單的,明碼標價,服務員也蠻熱情,就是有點忙不過來,牆上掛著“青島十佳飯店”的牌匾。這架式應該不錯,於是我們就決定選這家了。在服務員的幫助下,我們點一個海膽、一個海星、三兩鲅魚水餃、一個燒茄子、兩個涼菜,當然還有鼎鼎大名的青島扎啤,BF感冒還沒好海鮮不能吃所以點得比較少。這裡的扎啤貴了點,25一小扎(半斤),味道蠻濃。海膽是放了蛋蒸的,挖了半天感覺只吃到蛋,特地叫了服務員來問海膽裡面到底啥樣,才知道海膽並不是我想的裡面會有個像膽一樣的東西,而是在殼底十字交叉的線上黑黑的東西就是,很少的一點點,這才想起剛才吃蛋的時候是看到一些黑黑的小斑。海膽蒸蛋6元/個。海星更是有趣,端上來的時候像個海星干,顏色倒是挺漂亮,叫服務員過來演示一下才恍然大明白是需要把五個角撥開吃裡面綠綠的像柚子肉一樣的東西,我差點就直接拿起來咬了呢,呵呵。海星肉的口感說不上來,干干的,有點腥,8元/個。鲅魚餃是青島的特色, 35元/斤,味道沒什麼特別,就是挺鮮的。炒菜味道一般。埋單一共74元。總體來講,覺得這家店環境、價位都還不錯,在雲霄路上值得推薦。

我們把嶗山之行排在了最後一天。

順便提一下,因為這幾天都是快中午才起的,所以我們都是隨便吃點JUSCO帶回的零食。向大家推薦“周村燒餅”,說是燒餅,其實就是塗了芝麻的薄薄的脆餅,吃起來又脆又香,也不貴,四五塊錢一盒。我和BF都很喜歡,回來的時候帶了好多。至於青島帶回的海鮮類干貨,味道不敢太恭維,上海也都有買的。嶗山礦泉水是挺出名,可是真的喝了感覺就像白水。

攜程上驢友對於嶗山的交通問題一直是貶論比較多,都大呼上當。所以我們也是謹慎之又謹慎,參照游記、地圖、再帶打聽的研究了很多遍,算是暫時搞明白一些。嶗山旅游一般有這樣幾條線:嶗頂,當地100元左右包路費、進山費的都是玩的這條線,不過據說景色一般;太清景區,包括太清宮、埡口、八水河這一帶,公交車可以到,有山有水,還可以看到大海;仰口景區,離太清景區有相當一段距離,埡口到仰口是沿海的一條公路,沒有公交,據說步行的話要好幾個小時,要麼你就讓黑車宰;北九水景區,和其他幾個地方完全兩個方向,要另道而行,據說是嶗山最美的地方,當地人一般都玩這個景區。青島的旅游交通圖上有嶗山的景區圖,不過平面的很難判斷實際的地理位置,旁邊配有到嶗山景區的公交線路列表,發現從李村出發的話,有很多車到各個景區,802路和312路是到太清景區的。提醒一下,這些公交車回來的末班都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和BF研究了一個晚上,綜合了各項因素後,我們選擇了太清景區,坐802路。

建議你直接到火車站門前的802終點坐,免得像我們一樣在中山公園等了老半天發現人多沒有位子了再跑去終點,耽誤了時間。802路很難等,據說要1個小時左右才有一輛,所以要有足夠的耐心,到埡口票價7元/人,路程大概一個多小時。終點的地方會有人勸你到海底世界玩,理由是嶗山是一日游,現在去來不及了,不要聽他們的,其實如果只玩嶗山一個景區的話,兩三個小時足夠了。

到進山口的地方,著實嚇了我們一跳,車剛一停,衝上來一幫人,像打劫的一樣,全是拉你去坐黑車的,說什麼進山門票是聯票,仰口沒公交,想都玩的話就包車跟他們走。我們是根本理都不理他們,只從上來的工作人員那裡50元/張買了進山門票。車繼續往前開,我們到終點埡口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索道就在旁邊,50元/人,可以到上清宮和明霞洞,賣票的就是在路上擺了個桌子,有點怪,坐纜車沒啥意思,我們還是自己爬。禁不住老太太籃子裡又大又紅的桃子的誘惑,買了兩個5塊錢,脆脆甜甜的。這裡還是很多人誘導你包黑車去仰口,意志堅定就可以了,還有想收你些錢做導游的,沒啥必要。埡口上山的一路上沒什麼特別的景色,爬爬也不是很累,路上遇到一個護山的老頭,據說快的話上下一個來回也就一個半小時。好像我們很快就到了一個叫“瑤池”的地方,那裡立了塊石頭叫“嶗頂”,但此“嶗頂”非彼嶗頂也。我們看了看山下的風景拍了拍照,繼續前行。看看指路牌,我們沒有去上清宮和明霞洞,一是怕時間不夠,二也聽說沒啥可看的,而是選擇去了下山到八水河的方向,那邊有個龍潭瀑我以前去過,很靈的。看下來倒是覺得這一路的風景很好呢,有山有水,只是有的地方水已經干了。路上看到個道觀沒啥興趣。到了龍潭瀑,這次有些失望,因為不是雨季,所以只看到山崖上瀑布衝刷的印子,潭水也只有一點點,不過還是很清透,記得幾年前夏天來這裡的時候瀑布的氣勢很磅礡呢。快到山下的時候有個大水壩,壩下有一汪碧綠的潭水,這裡的風景還不錯。 再走一點點就下到馬路了,這裡是半山腰,正好是個山路的彎口,一邊貼著高高的山崖,一邊的山下就是大海,遠遠的可以看到下面的太清宮,站得高一點景色還不錯呢。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公交車的八水河站就在這裡。不到五點,802估計已經沒了,312也快末班了。很多黑車在拉人,到市區至少一人一百多。車站人山人海的在等車,來了一輛已經很滿了,人還是在拼命往裡塞,我們是根本沒有擠的份兒。還是BF聰明,想出個坐對面來的公交車的主意,買兩次票而已。哈哈,這招果然靈,因為離終點還有一站,所以到這裡的時候車上幾乎沒什麼人了,一看到車我們就飛一般的衝了上去,搶到了座位。然後發現聰明人還是挺多的,一會車上就快塞滿了,這可苦了在埡口等車的人們了,那是一個擠啊!

其實倒是建議大家玩太清景區的話,公交車八水河下,這裡上山埡口下山,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先下去看看太清宮,八水河上山的風景比較好可以慢慢看,下山的那一路沒啥看頭可以走快點,下到埡口又是公交車的終點站,比我們那樣走更合理些。

嶗山的總體印像:風景還是不錯的,也比較清靜,十一的時候山上都看不到什麼人,想必這個時候泰山、黃山之類的都在人擠人呢。但是景區管理很不到位,黑車拉人比比皆是,配套設施也跟不上,特別是公交,車太少末班又早,進山門票既是聯票卻沒有交通相連。不過聽說好像青島要像上海一樣啟用旅游集散中心了,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有所改善。

晚上的時候我們本想按照一篇驢友游記的指引到彙泉廣場地下餐飲區的“老滿客”碳烤魚去吃的,不知是驢友沒寫清還是時過境遷了,結果在彙泉廣場的一片漆黑中啥也沒看到,連個所謂的地下入口都沒看到。因為走得累了想找個近點的,在我的建議下決定尋找我當年的足跡去魯迅公園那站海軍博物館旁邊的“小青島酒家”吃晚飯,記得當年那裡物美價廉呢。可是這頓吃下來太失敗了,隨便點了點兒,又貴又難吃,真後悔還是應該去雲霄路那家。唯一的收獲是搞懂了啥叫“筆管魚”,其實就是墨鬥魚小時候。

最後一天中午的飛機回上海,結束了我和BF的青島悠閑浪漫之旅。

這次的旅行因為准備充分所以還算比較順利,因為想好好放松一下自己,我們的行程也安排的很輕松,花費也不多。如果你也想在長假中找個清靜的話,推薦大家去青島!



(第二海水浴場)



(幽靜的八大關)



(夕陽下的石老人海濱)



(海邊拾趣)



(嶗山一角)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