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旅游攻略二

作者: geminiyoyo

導讀吃不說不知道,版納真奇妙。西雙版納的奇妙不僅表現在奇花異草、風土人情上,還表現在吃上。就連一些普通不過的水果也有很酷的吃法。 先說芒果。芒果肉質肥厚、甜美,有“水果之王”的美稱。外地人只知品嘗成熟時的甜美,殊不知芒果還有另類吃法。每年四、五月份,當芒果長到拳頭大小,此時味道除了酸還是酸,卻是我們眼中的美食。把青芒果皮剝了,切成長條, ...

吃不說不知道,版納真奇妙。西雙版納的奇妙不僅表現在奇花異草、風土人情上,還表現在吃上。就連一些普通不過的水果也有很酷的吃法。

先說芒果。芒果肉質肥厚、甜美,有“水果之王”的美稱。外地人只知品嘗成熟時的甜美,殊不知芒果還有另類吃法。每年四、五月份,當芒果長到拳頭大小,此時味道除了酸還是酸,卻是我們眼中的美食。把青芒果皮剝了,切成長條,蘸鹽和辣椒粉吃。辣椒最好是曬干的小米辣放在火上烤得干脆,碾成粉末,和鹽拌在一起。青芒果的酸脆與干香的辣椒、鹽混雜出特別的味道,吃的人只覺得滿口都是又酸又脆又辣又香,不住嘖嘴。旁邊不想吃的人也忍不住條件反射的直咽口水。

青芒果的另一種吃法是,削成薄片,浸在醬油裡,拌上切細的新鮮小米辣、蕪荽,多了點甜味,少了些酸味脆味,也少了口感的刺激味。因此前一種吃法是流行多年不變的經典吃法。當我在水果青黃不接的北方,無限向往干咽口水地說起青芒果的種種吃法時,外省同學冷不丁爆出句,“你這是暴殮天物。”暴殮天物?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會吃者吃其精華。猶如成熟的絢麗與青澀的可愛何嘗不是人生的兩種美?

次說菠蘿。菠蘿不像芒果,末成熟的菠蘿我們堅決不敢吃,因其麻、澀,難以入口,嘴饞的我們總是耐心等它變成金黃色。菠蘿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剝了,直接吃;也可以蘸鹽和辣椒吃,又甜又鹹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蘿當水果吃,也行,那就當菜吃吧。將菠蘿去皮,切成薄片,倒進油鍋裡炒肉絲,起鍋時灑上蕪荽、蔥葉,美其名曰“菠蘿炒肉”。肉絲只能用豬肉,否則會破壞這道菜甜而鮮的味道。菠蘿還可以當飯吃。把帶皮的菠蘿中間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蘿飯了。菠蘿飯取了八寶飯的甜味,卻沒有油膩味,吃起來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這種獨具特色的飯了。一次,去吃傣味,看見一個外地人狂風掃落葉地吃了兩個個菠蘿飯,還直嚷再來一個,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三說芭蕉。和菠蘿一樣,芭蕉不僅是水果,還可以當菜。把熟透的芭蕉去皮,切成長片,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起鍋,在表層灑點淡淡的鹽,名為“油炸芭蕉”。軟黏的芭蕉經此油炸後,外面變成香脆,裡面卻還是原味,吃起來有種特別的感覺,像吃油炸冰淇淋。新鮮、熟透的芭蕉吃不完怎麼辦?切成片,曬成芭蕉干,看電視時當做零食吃。芭蕉干比新鮮芭蕉還要甜,又不似紅薯干那樣堅硬,是很好的零食。

像上述另類吃法的水果還有梨、柚子、李子等等。一方水土養一方水果。北方甜梨到了版納有了質的轉變,結出的果都是酸梨。這酸梨只有版納的冷地方才有,想在炎熱的州府景洪看“梨花溶溶月”,除非在夢裡。酸梨怎麼吃?一是蘸鹽和辣椒粉,二是泡在醬油中,拌上小米辣,當作佐食的涼菜。柚子的吃法也如此。

版納氣候炎熱、潮濕,居民喜食酸、辣,所以臉上青春痘常駐是常事,一些四、五十歲、青春已逝的中年人也會不期然出現青春的像征。為了那些很酷的味道,青春一次又如何?

傣族人喜歡吃糯食,因此,用糯米做的黃米飯、年糕、糯米粑粑、米干、米線等食品,都頗有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飯。

香竹飯是用西雙版納一種本身會散發香味、像青筍一樣粗細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兩個竹節砍下,在一端的竹節中挖一個孔,把洗過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後用竹葉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後,竹筒就會自然爆裂,裡面的香竹飯也就熟了。這時,你只要掰開竹片就能見到一層薄薄的白色香膜緊粘在糯米飯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腸”展現在眼前,晶瑩柔軟的米粒彌漫著香味,讓人口生津液,胃口大開。

說起傣家菜肴,更會讓你垂涎欲滴。燒魚、燒竹鼠,豬肉、牛肉剁生,包蒸腦花、酸牛皮,燒苦筍,炸蜂兒,炸蛐蛐,炸知了,炸青苔等,不勝枚舉。做燒魚,先要去鱗挖腮,然後洗干淨,再從魚背上開刀把魚剖成一片,把肚雜拿去,把芫荽、蔥、姜、蒜、辣椒等佐料切碎加鹽,再同洗干淨的香茅草葉一起放入魚腹,將魚合攏,用兩、三片洗干淨的香茅草葉捆緊,然後用竹片夾緊,放在火炭上燒烤,烤至七、八成熟,再抹上豬油,再繼續烤一會兒,魚就做好了。此時的魚,香味濃郁,又脆又辣,就著一點自制的腌菜,抓上一團噴香的糯米飯,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苦筍是傣族人最愛吃的一種素菜。吃苦筍最講究佐料,人們稱這種佐料為“南秘”。可以用魚、蝦、螃蟹制作而成,比較簡單,最普遍的是用西紅柿制作的南秘。吃的時候只要拿燒好的苦筍蘸上“南秘”即可食用。這時的苦筍是又苦又香,又辣又酸,主味是苦,但傣族人吃筍很特殊,他們是越苦越愛吃。

吃在西雙版納——10至100元如何埋單

10元吃法


傣族的燒烤是個很好的選擇。大街小巷邊上時常有穿著傣裝站在一個簡易燒烤爐前開工的傣族婦女。花上七八塊錢買上二三十串烤豬肉牛肉之類的,如果肚子餓的話再買上一筒香竹飯,剩下的一元錢買上一瓶礦泉水,然後在馬路邊上有路燈的地方找個石凳坐下,一邊吃一邊看街上過往的帥哥美女,不失為一種享受。要是女孩子不喜歡吃燒烤的話,隨便找家冷飲店躥進去,不過要記住找那些老板娘的皮膚黑得發亮的那種冷飲店,只有那種才是純正的緬甸泰國風味。坐下來要杯帕露達或者其他的名字稀奇古怪的飲料,在終年高溫的西雙版納,10元喝上兩杯沁人心脾的冷飲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100元吃法

西雙版納最有名的“傣家風味城”坐落在瀾滄江畔的一個叫大曼麼的傣族寨子裡,離城可能有個三四公裡遠。不過你可別誤會,它絕對不是一家餐館,而是一個真正的傣族村寨。村裡的農戶就在自家的竹樓裡招待前來吃飯的客人。一般大部分人進到裡面吃飯都會點出這些菜來:烤原雞,個小肉鮮,15到20元一只;生水香菜蘸喃咪,5塊錢;香竹糯米飯,1元一筒;火燒干巴,10元一盤;葉子包蒸(把豬腦,豬肉,雞肉之類的混合上多種作料,用樹葉子包好以後放在子裡蒸熟)。5塊錢一盤;煮涼粉(這可是傣族最拿手的一道菜,十余種作料煮出來的東西,看起來就舒服),5元一盆。

傣家人天生就是好廚師。他們十分注重香料的使用,而那些香料並非成品香料,全都是從大森林裡采來的花花草草。還有呀,差點就忘了,傣家食譜裡還有一道菜是生的,那就是剁生,膽大的人可以嘗一下,剁生是用生魚或生牛肉加上香茅草、香料、辣椒、花椒等十多種作料用大刀在砧板上剁成粘糊狀而成。由於制作這一道菜的工藝特別地多而且復雜,自然要貴一點,15塊錢。

香茅草烤雞

把宰好的雞洗淨,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後把肉剔下來,用舂鹽棒捶軟,捶碎。把預先切好、拌攏的蔥、蒜、芫荽、青辣椒、鹽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頭大的一坨,用洗淨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夾起來,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後,再抹上豬油繼續烘烤幾分鐘,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這種菜肴香辣可口,味道鮮美,頗受歡迎。

香茅草烤魚

把魚的鱗片去掉,用刀劃開魚背,去掉腸肚雜物,洗淨;將蔥、姜、蒜、青辣椒、芫荽切細,與鹽拌攏;把佐料放進魚肚子裡,把魚肚子合攏,用二三根香茅草葉捆好,用竹片夾緊,放在火炭上烘烤。待八成熟時,抹上豬油,繼續烘烤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這種烤魚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極能增進食欲。

油炸青苔

青苔傣語稱為“改”和“搗”,它是從江河裡撈出來洗淨後,加工成青苔干片的食用品。油炸青苔傣語稱為“改英”,它的做法是:先將青苔壓成薄餅,撒上細姜片、鹽、水調成姜湯,曬干後而成干青苔片。待食用時,用剪刀把干青苔片剪成巴掌大的小塊,丟進油鍋裡煎黃就可以撈出,當作餐桌上的一道菜食用。油炸青苔既香脆,又有海味,是別具一格的傣族風味菜。

桌上的一道菜食用。油炸青苔既香脆,又有海味,是別具一格的傣族風味菜。

卵石鮮魚湯

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魚湯鮮美味甜,而且具有燒石的干香味。制作時,將河中卵石取來放到火塘中燒紅,又將燒紅的卵石一個接一個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鮮魚的鍋內,直至使水沸騰,然後又將燒紅的鹽塊放入,鮮魚湯便燒成了。

野菜

野菜是純天然綠色食物,隨時隨地可以到山上和菁溝邊采集,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有“帕彎”(水浮萍)、“帕顧”(水蕨菜)、“帕糯”(馬蹄蓮)、“帕崇貢”(一種小樹類)、“帕勒”(長在河邊的一種野菜)、“海聘”(用幾種特定的野菜制成的湯)。最有名的是野臭菜,用來炒雞蛋、煮肉湯。此菜聞著臭,吃起來香,別有風味。

黃螞蟻蛋

黃螞蟻生長在樹上,蟻巢用樹葉牽連成圓球形。黃螞蟻蛋食用法有3種。涼拌:螞蟻蛋用開水燙過和燒熟的蕃匣、蔥、蒜、香菜、辣椒剁碎食用;蒸食:螞蟻蛋和蔥、姜、蒜、青辣椒拌勻後,用芭蕉葉包好蒸熟食用;燒湯:用蕃茄、香菜和螞蟻蛋一起煮10分鐘即可。是當地人喜愛的名菜。

竹筒煮湯

竹筒煮湯是哈尼族食品中特色最鮮明的菜肴。

竹筒煮湯,以竹筒為鍋,可者鮮菜湯、雞湯、豬蹄湯等。烹制時,砍下一節節的新鮮龍竹,略加涮洗,將備煮的雞或豬蹄裝入竹筒,加湯在火塘上煮熬至可以食用時,加油、鹽、味精調味後,倒入裝有蔥花、芫荽的器具內食用。

竹筒煮出來的肉湯或菜湯,味清醇,鮮香,具有獨特風味。

不過在此提醒各位驢友,版納最好吃的燒烤在曼景蘭

曼景蘭旅游村位於景洪市郊,是一個擁有近200戶人家的大寨子。據說傣族大頭人召片領的侄子死後埋在這裡,召片領怕侄子的靈魂寂寞,便派了一男一女兩個家奴來守墓。他倆生兒育女,世代繁衍,成了一個大寨子。

現在這裡已是一個旅游村,村民在此開設了20多家傣味飯店,其中有的飯店還有節目表演、附設旅社、招待國內外來賓,客人到這裡可以品嘗到傣族風味菜,聽贊哈(歌手)唱歌,了解傣族的風情習俗。

觀察一個女孩子有沒有婚嫁,你只需看她的腰部有沒有掛鑰匙,如果有的話,那就已經成家了,如果沒有的話,那就還是女兒身!(這也算一條旅游的經驗吧,有人肯定想知道:))


精選遊記: 西雙版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