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啊辯經——自助西藏天路行(二)

作者: jing73

導讀22/8第四天(拉薩):本來計劃拉薩的第一天先去布達拉宮,因為布宮的票需預定,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了省卻排隊的時間浪費,我們托當地的朋友先弄票,於是今天計劃改為上午大昭寺,下午色拉寺。聽取網友的建議:旅行團好下午參觀大昭寺,屆時很多好地方關閉,所以大昭寺上午參觀。因我們住處稍偏,又剛到拉薩人生地不熟,所以打的前往大昭寺,10元。如果住在市中心 ...

22/8第四天(拉薩):本來計劃拉薩的第一天先去布達拉宮,因為布宮的票需預定,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了省卻排隊的時間浪費,我們托當地的朋友先弄票,於是今天計劃改為上午大昭寺,下午色拉寺。聽取網友的建議:旅行團好下午參觀大昭寺,屆時很多好地方關閉,所以大昭寺上午參觀。因我們住處稍偏,又剛到拉薩人生地不熟,所以打的前往大昭寺,10元。如果住在市中心,溜達著就到了。拉薩市內打的多近都是10元。初到拉薩,旅游者充滿好奇,用鏡頭捕捉藏區的新鮮事物,尤其熱愛攝影的朋友,喜歡拍人像,提醒大家:進得大昭寺,庭院裡我遇到一位手持轉經筒的老婦人,她衝我做手勢照相,我覺得藏族老人好熱情噢,拍了兩張,誰知,她竟索錢,我忙掏出准備好的一角兩角的毛票,她居然不要,才發現她手裡攥的都是一塊錢。嗚呼!有一種強買強賣的上當感覺:(寺廟的建築風格等等還是諸位看官屆時親臨感受,在此就不羅嗦啦。圖片請看http://www.ihols.com.cn/blog/user1/4757/index.html在大昭寺感受最深的就是藏人對藏傳佛教的信仰之虔誠!很多磕長頭的人,額頭鼻頭都結著厚厚的繭子,他們的行為讓你在不可理解的同時又暗生欽佩之情。參觀寺廟,最好能請一位導游,才能對寺廟文化及其歷時淵源深入了解,不至於漫無目的走馬觀花。大昭寺外圍就是有名的八角街,其工藝品種類之多暫不多述,只說明一下價格,屆時你可千萬不能“心太軟”!要想仔細轉轉八角街,至少需要半天時間。走出大昭寺,已是正午時分,決定改日著重搜尋八角街,先打發肚子要緊。午餐在阿倉羅還是阿羅倉(記不清名字了),網友介紹的一家藏餐館。延大昭寺廣場對著的大路走到第二個十字路口右拐大約三十米,較小的一個綠色門頭。裡面清一色本地人,我們倒成了一道風景。點了炸羊排、牛舌頭、酸奶飯、酥油茶,前三項都是網友推薦的,也許口味各異,說實話,真是不敢恭維,尤其在量價不成正比的情況下。至於酥油茶,我們本想來一壺(藏餐館的酥油茶都是用小暖瓶盛的),服務員說如果我們是第一次喝建議先點一杯,呵呵,在此要謝謝她了:)花了60元,毫無“酒足飯飽”的感覺。藏餐真不是一般內地人享受的了的。

餐畢,打的到色拉寺,10元。雖然聽說有中巴直接到寺門口,但沒找著,倒是回來時有好幾路中巴,可以根據目的地選擇。久聞色拉寺辯經之大名,果不其然。下午三點准時開始,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參觀。“僧人們在學習經文的過程中除了學習,更重要的是辯論經文。一個或幾人立下辯題,另一人或幾人則開始咨問,你問我答,唇槍舌劍。學僧通過之前一系列的誦經、學習和辯經學習活動之後,逐漸熟諳經典,然後才可以參加各級答辯會。由於僧人在辯經時行為動作相當誇張,不了解實情的人還會誤以為他們在吵架。其實辯經時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意義的,比如在每一個提問前都要先說一個“底”,再將右手向後高高揚起,和左手相拍發出清脆的響聲,然後將右手向下伸向對方後拉起。那一聲“底”相當於開啟智慧,因為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像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熱巴雜拉底”,“底”音可以啟請心中的文殊菩薩,開啟我們的智慧。高揚的右手說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後。二手相擊,有三層正意一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合和的產物;二為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三為清脆的響聲擊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驅走你的惡念。右手向下後又拉回,是希望通過自己內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難中的眾生救出來。”更多圖片請點擊http://www.5iyt.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187598&extra=page%3D2聽不懂僧人門究竟在說些什麼,只是好奇地看著他們誇張的面目表情和肢體動作,不停的拍照,場面甚是熱鬧。據說辯經要持續三個小時,我們看了只一個小時足矣。繼續參觀寺廟,在一座小殿裡,大概是觀音殿,一進去就有一位僧人讓你把一個木柄抵於身上,他在一旁念幾句經文,你可以許個願,當然,是要“自願”捐燈油錢的,前面一位“老外”慷慨了一百元,我們可沒她闊綽,一人捐了十元。坐中巴回到大昭寺,(中間轉了一次車,中巴2元/人,下車交錢),吃了一頓川菜中餐,同樣60元,熱熱呼呼,舒舒服服。早早會住處,等待布宮門票。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