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 國慶
行程簡介:
D1 10月2日,晚上長沙-貴陽
D2 10月3日,貴陽-黃果樹-貴陽
D3 10月4日, 貴陽-荔波-大七孔
D4 10月5日,小七孔-荔波-都勻
D5 10月6日,都勻-凱裡-朗德上寨,凱裡-貴陽
D6 10月7日,早上貴陽-長沙
費用:兩人總計約5300元(兩人)
交通 3600
住宿 700
門票 600
飲食 400
第一天 10月2日,出發我因為工作的緣故,去年曾經到過貴陽,當地同事提議去黃果樹一游,想了想卻沒去。在我看來,旅行的樂趣更多的時候是在於心境,挎著筆記本電腦和背著旅行袋的感覺是混淆不了的。這次國慶節,盤算著去個景好人少的地方,貴州就這麼被我相中了。10月2日晚從長沙直飛貴陽,旺季機票不打折,每人600元外加110元的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從貴陽機場到市區很近,機場大巴10塊,半小時左右就到了,若是打的則一律50元不講價。下了大巴直奔同事幫忙訂好的協議酒店,160元一晚,條件還可以。
第二天 10月3日,黃果樹今天去黃果樹。起了個大早,趕到體育館長途汽車站,買了7:30到黃果樹的直達大巴(35元,路途1.5小時)。去黃果樹的車很多,半小時左右就有一班。這裡插一句,貴陽市區有兩個長途汽車站,分別是延安西路長途汽車站(總站)和體育館長途汽車站,發車去向各有不同,千萬不要搞錯了,如果不確定自己要去的地方該到哪個站坐車,最好還是提前打114查車站問詢電話問好,免得耽誤行程。
9點鐘車到了黃果樹景區前的廣場。黃果樹景區現有6大景點:黃果樹瀑布、天星橋、滴水攤瀑布群、龍宮、陡坡塘瀑布、石頭寨,考慮到時間有限,我們決定只去前兩個。黃果樹(90元)景點並不很大,2小時左右差不多了。進了大門,穿過盆景園,沿著山路走不久,就能看到瀑布了。讀書時曾抽過一段時間的黃果樹香煙,此時那幅招牌畫面映入眼簾,小激動還是有一點的,趕快拍下幾張照片。瀑布下的水潭邊人很多,好在地勢起伏,想找個留影的地方並不難。瀑布是在一個山谷中,山上是黃果樹村,山腰的岩壁上開出了一條小路,在山谷中環繞半圈,從瀑布腹中穿過,很有意思。瀑布後的岩洞中到處水珠滴答,從石壁上的缺口向外看,跌落的水花幻作霧氣氤氳,中有彩虹隱現。過了索橋,便是一個岔路口,一邊通往直上出口的電梯站,票價30元,想想我們還算年富力強,就不跟大媽們湊熱鬧了,於是選了另一邊,也就是來時的路步行返回景點大門。此時已是中午,在廣場前的小餐館裡解決了午飯,價錢還算公道,兩個人只花了30來塊。略作休息,便前往天星橋。在廣場上找了輛出租車,講好價20元。以前網友攻略上介紹的更便宜的三輪車已被取締,大家不必再費心尋找了。車子跑了20來分鐘,就到了景點入口處。天星橋(60元)的特點是怪石山水,猶如大型盆景,忽而絕壁峽谷,卻有天生石橋橫跨其間,忽而瀑布深潭,眾多樹木藤條垂映其中,景色怡人,空氣清新,走走停停,毫不覺累。大約2小時,到了山谷底部,這裡是景區終點――索道站,坐索道上山(10元),便是出口了。出了大門,發現根本沒有回黃果樹的景區巴士可坐,出租車也找不到,看來根本沒考慮我們這些散客。後經一小賣部老板指點,專找當地賓館送客的巴士,請求搭順風車,果然順利搭到一輛,而且居然免費,下車時由衷地對司機大哥道了聲謝。回到黃果樹景區前的廣場,有很多回貴陽的大巴,客滿即走,很方便。
傍晚6:30左右回到貴陽,已是飢腸轆轆,按圖索驥找到了傳說中的省府路“老凱裡酸湯魚”,門前掛滿紅燈籠的那家便是。遠遠便見桌子已擺到了門外,心道應該不錯。進得大廳四面一望,好壯觀!上百張桌子上湯水翻滾,霧氣騰騰,菜蔬盈案,未開口便有一股勾魂的酸香入鼻孔、過咽喉、達五髒,全身上下打了個轉,不由口涎頓生,食指大動,一坐下便急不可耐地大呼,“小妹!點菜!”。魚分幾種,點了一斤半江黃魚,35元一斤,免費配一大盆蔬菜,後來的事實證明,兩個人吃這些足矣,多點的幾份小菜都浪費了。隨小妹去選了魚,眼見一條歡蹦亂跳的魚兒被魚嫂一個烏龍探爪提將起來,往池台上一拍便暈死過去,不由得心中默念“魚兒啊,對不起了,子非人,焉知人之樂,今日說不得只好讓你離清水下酸湯了”。待湯鍋上來,舉勺一翻,只見魚白菜黛,魚片隱現於特產酸菜之間,色澤相得益彰,再入口,嫩滑酸爽,味道果然絕佳,久已躍躍欲試的味蕾們終於全線開工,不待細嚼,魚肉早已橫衝直撞地下了肚,撫慰胃壁上那期待的褶皺去了。再舉箸時舌頭才感覺到其辣亦不尋常,趕忙灌口西瓜汁下去。扭頭見四周桌上都是熱鬧非常,此景配此味,實為人間之大暢快。想起平日他處曾嘗過的所謂“貴州風味”,不由得搖頭,始信果然南橘北枳,一方水土一方味也。這一餐下來,原本計劃好的小吃街宵夜只好推後了。
第三天 10月4日 荔波,大七孔今天按計劃去荔波。由於前一天已經問好了頭班車發車時間是8:30,因此睡到7點才起床退房,到延安西路客運總站買好票,還有半個小時,先去解決早餐問題。也是運氣好,出了車站大門向左走了大約50米,便發現一家坐了很多本地食客的米粉店,招牌上赫然列有大名鼎鼎的腸旺粉,當然要來一碗了。腸是肥腸,旺是血旺(豬血),雙劍合璧美味無比,當然辣的程度也不一般,怕辣的朋友下箸前請三思。貴陽到荔波5小時,車費80元,到獨山前的路段都是高速,之後的路就是普通柏油路了,但總體上路況都還行。
到達荔波縣城已是1:30了,決定先填飽肚子。出了站拎著包向右走到第一個路口左轉,走不遠就發現一家名字很有趣的小餐館――“榕樹下舅媽家”。店面很小,生意卻不錯,4個小姑娘分工明確,手腳麻利,幾分鐘就把3個菜上齊了,更重要的是,味道很好!因此本人做強烈推薦。飯後回到車站,有直發小七孔的中巴,票價7元。一路上順著漳江走,途中還經過了大七孔景區的門口。40分鐘左右到了小七孔景區東門。下了車便打算按計劃先去小七孔賓館開好房間,東張西望卻找不到。一打聽才知道這裡今年剛剛申請世界自然遺產,為了保持天然風貌,賓館都已經拆掉了。沒辦法,只得又坐車往回走。好在大七孔景區門前不遠就是小七孔鎮,有不少當地人開的旅店,選了一家“景秀賓館”,100元一個雙人標准間,設施俱全。
安頓好行李,便就近走到大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距小七孔約5公裡,景區不大,長約3公裡,險峻神奇,有天門頂、天神峽、妖風洞、水神河等幾個景點,但最美的就是河水了,或碧綠,或幽藍,親眼所見才相信圖片上看到過那色彩斑斕的水,確實是未經PS的。約1個半小時就逛遍了整個景區,不過此時天色也已漸暗,於是慢悠悠地晃回小七孔鎮。當地遍植柚子樹,在路邊買了一個剛摘下來的,水分充足,新鮮無比。
吃罷晚飯,天就完全黑下來了,站在路邊向四外看了看,只有黑黢黢的山形樹影,沒什麼去處,只好回房間,這裡電視只能收到一個台――我們可愛的中央一套,沒轍,聽著窗外的蟲鳴,早早地就睡著了。
第四天 10月5日 小七孔,都勻今天的計劃是游覽小七孔。早上退了房,把較大的行李寄放在老板娘房裡,便到路邊搭了順路中巴到景區東門。小七孔景區門票55元,整體為長條形,西高東低,全程約12公裡,景點間路途也比較遠,完全靠兩條腿走還是比較辛苦的。所以一進大門,就包了一輛旅游馬車,之後每到一個景點下車游玩時,車夫會和我們約好上車地點。這些馬車都是有執照的,盡可以放心,不過由於是旺季,價錢比平時貴些,租金收了50塊。趕車老漢是布依族,沉默寡言,這匹十二歲的小紅馬是家裡唯一的牲口,老漢很愛惜,一路都是上坡,很多地方我們也就自己下來走路。
小七孔的景點很多,散落在小河兩岸,前半程景點密集,基本都是沿河步行。這裡不但與大七孔一樣有色彩濃重的河水,更多了飛瀑深潭,密林岩洞,意外的驚喜層出不窮。東門進去不遠就是小七孔橋。這是一座古石橋,小七孔景區的標志,橋下的河水碧綠卻又清澈見底,游人不多,間或的喧嘩更襯托出靜謐之美。過了橋,順著河對岸的石徑向上走,就到了68級瀑布。說是瀑布有點誇張,實際上是一片連續下降的層疊河灘,河水撒著歡地逐級跳躍,卻也是處處飛珠濺玉,不落凡俗。過了這個瀑布不遠又是拉雅瀑布,這座十余米高的瀑布緊鄰路邊,水流從山坡上失足翻滾而下,撞在地上又一躍而起,給興奮的人群一個親切的擁抱。湊過去舉起相機准備留個影,只見鏡頭前水霧彌漫,倉促按了幾下快門便趕忙落荒而逃了。見多了瀑布,想上山了吧?前面就是龜背山、野豬林,山上樹林蔭翳,鳥鳴翠谷,小路在林中蜿蜒,。行到水上森林時已近中午,路邊的樹下有不少小吃攤,隨便搞了碗涼面,吃個赤豆竹筒飯,味道不錯,體力值隨即恢復到99點,起身便衝進水上森林。這水上森林果然名副其實,一條小溪在大片密林中漫地流淌,水面上石塊成蹊,樹上、石上青苔滿布。手扶著垂下的藤條、橫出的樹枝,在濕滑的石塊間輾轉跳躍,一路有驚無險。更多人則是下水嬉戲,水花四濺,笑聲一片。行至半途,終於忍不住了,也脫了鞋卷起褲管下了水,在河道中前行。剛一觸水,便生一股沁心的涼意,爽啊,不過水底滿布碎石,只能摸索中舉步。這時幾個小販適時地出現了,她們手中拿的是――拖鞋!顧不得講價趕快買下,終於得以暢快的與水親近了。上了岸,爬上小馬車,前面有數公裡都沒有景點,除了上坡,就沒再下車了。經過天鐘洞洞口,沒進去,鑽過的岩洞太多了,提不起興趣。一路到了西門,旁邊是臥龍潭和臥龍瀑布,由一個人工搭建的高壩而形成。臥龍潭水藍得真是出人意料,到現在我也搞不明白,都是一條河,怎麼在小七孔橋就那麼綠,而在臥龍潭卻又那麼藍?看完這裡馬車原路返回,途中走一條岔路到了鴛鴦湖。湖中有游船,每人15塊一小時。湖邊滿是茂密的樹林,湖水清澈見底,水草搖曳,舉目望去,滿是濃得化不開的綠,稍一看久,人便會發痴。岸邊陳年枯木斜斜地躺在水裡,是否當年如我一般醉到在這翠玉杯旁?
重新上了馬車,已是3點半了。返回東門的路上,搭上了回荔波的中巴車,中途到“景秀”取了行李。到了長途客運站,買好5:20到都勻的車票,又到“榕樹下舅媽家”提前解決了晚餐。明天的計劃是去凱裡,為了節省時間,也減少路途勞累,我們把一段路分成兩段走,把都勻作為中轉站,都勻距凱裡2小時車程,距貴陽3小時,交通很方便。在車上碰到一對上海的夫婦,他們本來要直接回貴陽的,但末班車是4:20,恰好錯過了,無奈也上了去都勻的大巴。荔波到都勻2.5小時車程,晚上8點多就到了。住進一個新開張的三星級賓館――君辰酒店,條件不錯,四人一齊上陣,硬是把標間價錢講到了140塊。上樓前我們就注意到酒店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夜市,燒烤、小吃香氣四溢。安頓下後我們兩對夫婦不約而同到夜市解饞,相見大笑。各種小吃一一上來,其中有一種燒烤叫做小豆腐,切成小小的一塊塊,一點點放在火上烤,略焦後夾出,蘸著老板的秘制調料來吃,味道濃郁可口,於是大吃三盤。
第五天 10月6日 凱裡,朗德上寨今天的計劃是先去凱裡的苗寨,然後返回貴陽。一早起來,去車站附近的一個人氣很旺的老店品嘗著名的豆花粉,一大碗米粉上擺著一塊豆花,卻只有清湯,另一只小碗專門盛調料,調料下面全是牛肉丁。夾起豆花和米粉放到調料碗裡拌著吃,味兒真是絕好,可辣只一個字!以至於一直不敢說話,怕被辣椒嗆著。都勻到凱裡的車很多,半小時左右一班,25元,上了8:45的車,10:40就到了。跳下車,把大包存到車站寄存處,隨即上了10:45去雷山的車,途中會經過我們的目的地朗德上寨。一路上車都在山間穿行,想想這幾天還真沒走過幾裡平路,農田都是在山坡上開出來的梯田,固然壯觀,可人的生活就真的不易了。車上的當地人都很熱情,聽說我們要去朗德上寨,搶著給我們介紹本地風俗特色。1小時左右到了一個路口,售票員提醒我們下車,並指點了路。
朗德上寨已經通了公路,但沒有班車過去,路口摩托車倒是不少,我們選擇了步行,大約1.5公裡,20多分鐘就到了。朗德是個苗寨,和想像中一樣,整個寨子都依山而建,很有層次,河谷的對面則是賴以謀生的梯田。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陳欣欣向我們兜售一些小玩意,並說可以帶我們去她家吃飯。看看這個可愛的小妹不像會騙人的樣子,於是跟著她進了寨子。這裡的房子都是用木板搭成,多為兩層,底層順著山勢用木架撐起取平,屋頂鋪著青瓦,檐下家家都掛著成串的玉米棒。沿著青石板路,走不多遠就到了一座普通的吊腳樓前,這便是她的家。主人把一樓的客廳布置成了一個小小的民族工藝品商店,沙發前一張小桌便是餐桌了。15元一個人,兩個人三葷一素一湯,口味一般,但份量真足,苗家人真的很淳樸。吃了飯,一直往坡上走,出了寨子,站在村後的田埂上望著下面的村寨河谷發呆。天有些陰,涼風陣陣,隨風傳來不太清晰的女子的清亮歌聲,和著幽幽咽咽的絲竹聲,仿佛遠古的語言。頭發被吹得飄起,蒿草搖擺,胸中慢慢升起無邊的蒼涼感,恍惚間一時不知身在何處,今昔何年。回過神來,下了山坡,又回到寨子裡。一位苗族少婦擦肩而過,我們轉身跑回去請她合個影,滿頭銀飾的她拽拽衣角,不好意思地說今天沒穿好衣服,不大好,在我們誠意邀請下還是笑吟吟地拍了,苗家女子的愛美之心即便在這生活困苦的偏遠山寨中也是絲毫不減,與都市中的時尚女郎並無二致。寨子中央有一個小廣場,此刻正表演著民族歌舞,場邊一列等待出場的盛裝女孩子們壓低聲音嬉笑著。報幕的姑娘剛一報出她們的節目,馬上個個斂容收聲,聘聘入場。舞姿簡單古樸,卻真誠而驕傲地展示著山嶺中最美的笑容和最華麗的衣裳。出了寨子,走回大路的路口,已是快3點了,搭上一輛中巴車回到了凱裡。坐上4:30到貴陽的大巴,票價50元,路上約兩個小時。天黑時分,終於回到貴陽了,到賓館放下包就徑直殺奔合群路美食街。傳說中的合群路分上合群和下合群,路邊餐館雲集,招牌林立,食客盈門,香氣滿街,果然名不虛傳。口水狂吞之際,艱難地對這最後一餐做出了決定――拿“蹺腳牛肉”祭牙。“蹺腳牛肉”是一種火鍋,味道可比平常的火鍋強太多了,牛肉片、牛肉丸以及各種特產菌類都是要強烈推薦的。飽餐後去超市采購了些特產,這裡要推薦的是辣椒酥(瓶裝)和波波糖。
第六天 10月7日,返回一早起來,打車50元到機場,乘8:10的航班返回長沙。
四天五夜的貴州之行結束了,兩人總費用5千來塊。總體感覺,貴州風景獨特,山水、民俗皆大有可觀,只是交通不便,多不為人知,卻因此是自助游的絕好去處。貴州人給我的感覺很實在,即使在景區,也能感覺民風淳樸,這就是如今這商業社會中更為難得的了。時間短暫,下一次我還會再去貴州,目標將是黔西南、鎮遠等地,那也都是傳說中的好地方。

(黃果樹瀑布)

(大七孔)

(小七孔橋)

(碧波小七孔)

(朗德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