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天路之開往拉薩的火車

作者: sunnyyanli

導讀開往拉薩的火車 列車是傳統的綠色外皮。 打量了一下本車廂的列車員,高高的個子黝黑的皮膚,不過兩腮沒有高原紅----不是藏民。 車廂整潔而漂亮。時尚設計的洗手台,幾盞射燈投射得非常華麗,連洗手液也備齊。硬臥車廂裡的照明設施也都是LED的射燈,夜晚全部點亮的時候,燈光溫暖而明亮。寬大的車窗玻璃據說是防紫外線的,褐色、乳白色方格相間的地毯,透出濃郁的 ...

開往拉薩的火車

列車是傳統的綠色外皮。

打量了一下本車廂的列車員,高高的個子黝黑的皮膚,不過兩腮沒有高原紅----不是藏民。

車廂整潔而漂亮。時尚設計的洗手台,幾盞射燈投射得非常華麗,連洗手液也備齊。硬臥車廂裡的照明設施也都是LED的射燈,夜晚全部點亮的時候,燈光溫暖而明亮。寬大的車窗玻璃據說是防紫外線的,褐色、乳白色方格相間的地毯,透出濃郁的民族風情。傳說中的供氧口和海拔表我五分鐘就找到了所在位置。包括裝垃圾的抽真空設計,我也仔細研究過。而且供氧表和自動化報警裝置,設計的非常現代化。洗手間安裝了飛機上的廁所裝置--壓力抽水系統。洗手間裡還有嵌入式的廢紙簍、除異味的衛生球,注重細節。

同車廂6個來自挪威的老外劈裡啪啦照著像被列車員制止了----據說是規定,很不人性化的規定。不過後來的旅程,和列車員混熟了,對於我們照相、攝像他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他還會提醒:錯那湖快到了,准備好相機。

隔壁鋪位還有一個喇嘛,穿著藏族紅的袈裟,手臂上帶著佛珠。二十四五的樣子,靦腆害羞。

同車廂還有央視的記者,扛著大號專業攝相機,轉來轉去。

我們的下鋪是一對年輕的情侶,大登山包、衝鋒衣、登山杖一應俱全。男的在開車以後還用英語給公司彙報工作,看起來是一位高級白領。

我和姐姐相視一笑,白領小資都推介的三亞、陽朔、麗江都還沒駐足,我們一下子升級到了白領旅游的最高境界--西藏。

火車的呼嘯聲中,一路,向西。


28號的早晨,一覺醒來,快到西安了。

下鋪也准備下車了。他們是昨晚十一點在石家莊上的車。聽說我們要去西藏,露出羨慕的眼神。

黃色的丘陵和山巒,黃色的河流。偶爾還看見窯洞在車窗外一閃而過。這就是黃土高坡了。

西安的小吃最為有名,連站台上都有豐富的各類小吃:肉夾饃、涼皮、熱氣騰騰的鹵肉、醬雞翅、炸雞腿......

九點半,列車繼續西行。

寶典上說,初上高原,要多吃水果,火車上的水果種類豐富:香蕉、哈密瓜、蘋果、橘子,不過價錢也挺貴,10元一份。剛要掏錢買,同行資深驢友告訴我,下午四點到蘭州買,蘭州的水果好吃。

這位驢友閱歷豐富,西藏去過好幾次了,這次是去格爾木爬玉珠峰。

中午吃的北京烤鴨。甜醬都用來蘸黃瓜了,一點也沒浪費。

聊起天來,才知道我們下鋪的情侶也是臨時決定到西藏,男的竟然是煙台老鄉。開往拉薩的火車上,什麼都是緣分。

因為大家的行程都沒安排,所以湊在一起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寶典,然後集體討論時發現,原來不同網站上Down下來的大同小異。大家笑言,寶典過時了,意氣風發的相約,回來我們自己出一份。

喇嘛還是靜靜的坐著。我們同他聊天,他就用不熟練的漢語告訴我們,他叫赤株,已經35歲了,是來自當雄縣的,家裡的哥哥是活佛,在北京。(西藏的朋友後來告訴我說,赤株相當於高干子弟了。)

央視的記者轉來轉去,忙著工作。他們在拍別人,我就拿著攝像機,拍他們。

老外大部分時間不在鋪位上。都說鋪位緊張,上來以後才發現60人的車廂只有20人。

下午四點,車到蘭州,下車買了兩個足球般大小的黃河蜜瓜,才10元錢。蘭州買瓜,絕對可以作為攻略寫進寶典中。

和喇嘛、資深驢友、情侶分吃了瓜,很甜。泡上了高原紅景天喝。

晚上7點過了西寧,這時候太陽剛落山。

列車員在辛苦忙碌著,我抓起攝像機給他拍了幾個鏡頭,央視的記者抓住這一幕,把我拍列車員勞動給錄下來了。(發短信告訴了爸爸媽媽,相信他們守著央視新聞台守了好幾天。)

過了西寧,海拔逐漸升高了。上竄下跳了一天,躺在鋪位上,隱隱覺的胸口發悶,像是忽然跳進了齊胸深的水裡。

一夜安睡,黑夜中,列車經過了青海湖。此時的列車已經悄然駛入了青藏鐵路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