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德夯

作者: 海硯

導讀2006.09.17. (難忘的德夯)我去過雲南的德欽,那裡有美麗的梅裡雪山。我去過四川得榮,那裡有秀麗的太陽谷。 但貴州的德夯卻是不能不去的地方。這個大山深處的古老苗寨,讓人去了就難忘。 車過了湘黔公路的盤山奇觀,很快就到了德夯。在一座座青山的包圍下,德夯就像深閣中秀美的苗家少女,讓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兒的我倍感清新和意外。這裡山青水秀,一條小溪穿寨 ...

2006.09.17. (難忘的德夯)我去過雲南的德欽,那裡有美麗的梅裡雪山。我去過四川得榮,那裡有秀麗的太陽谷。 但貴州的德夯卻是不能不去的地方。這個大山深處的古老苗寨,讓人去了就難忘。 車過了湘黔公路的盤山奇觀,很快就到了德夯。在一座座青山的包圍下,德夯就像深閣中秀美的苗家少女,讓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兒的我倍感清新和意外。這裡山青水秀,一條小溪穿寨而過,小溪上新修風雨橋古樸典雅,就連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都格外的明亮。一條小街,幾十戶人家,苗寨的吊角樓沿街而建,甜甜的桂花米酒,香鹹的苗家腊肉讓我想不醉都不能。 盤古峰是德夯寨附近最高的山峰了。站在山角下,讓人感到幾乎是無法攀登的。沿著上山石階,一步步上行,三個小時後,我發現已到了離山頂不遠的天梯了。這天梯是後人用鋼筋和水泥在絕壁上修成的樓梯。叫天梯一點都不過分,筆直向上,差不多有三十多米。登上山頂,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在德夯的深山裡居然還有山裡苗寨:排捧;排兄。我沿著山崖走了三四個小時,終於找到了這山裡鮮為旅行者知道的原汁原味的苗寨。山裡人家既熱情又封閉,讓我真的好像回到了桃花源記的時光。我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像機不停的照了又照......看那梯田,看那曬谷場,看那吊角樓,看紅色的辣椒和金黃的玉米掛滿木房外的牆。看家家房前屋後種滿紅色;黃色的美人蕉和野菊花燦爛的開放。看苗家婦女藍色土布衣裳繡邊的花樣,看苗家娃娃個個漂亮俊俏的小臉厐...... 最讓我震撼的是一處苗寨祭天的地方:天問台.在重重大山和險峰的中心,天問台像一個祭奠天神和祖先的祭壇高高的伸出一個平台。一條台階路通向天問台。站在天問台的中心,真的有一種與天地相通的感覺。望著周圍的山峰,天離我近在咫尺,神靈就在身邊。不由的想大聲的喊: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這天問台的取名的確來自屈原的《天問》,這可能是後來為旅游所需而取的。《天問》是屈原思想學說的集粹,所問都是上古傳說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萬像之理,存亡興廢之端,賢凶善惡之報,神奇鬼怪之說”,他似乎是要求得一個解答,找出一個因果。 “天”字的意思,戰國時代含義已頗廣泛。大體說來,凡一切遠於人、高於人、古於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為的事與物,都可用“天”來統攝之。對物質界說,又有本始、本質、本原的意思。《易·系詞》中說:“法像莫大乎天地。”《天問》的天,也頗有指一切法像的意味。而這神秘的天問台,竟與屈原的《天問》這般的貼切,不能不讓人意外和驚奇。

———— 英歌燕舞於湖南湘西



(難忘的德夯)



(難忘的德夯)



(難忘的德夯)



(難忘的德夯)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