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老的水

作者: 佟胖子

導讀走近古老的水“女巫初現人間,沒有父母,兒女,配偶,家庭,她是一個魔怪,一塊隕石,誰也弄不清她是從哪裡來的。荊棘叢生的野林,人煙不至的荒地,到處都有她的蹤影,深夜她棲息在一張古老的桌子下。雖然生活如此可怕,但她依舊保持著張馳有力的女性活力,女性致命的吸引力。冥界的雷電不能使她精疲力竭,反而使她目光炯炯,容光煥發。大家都害怕撞見她,月 ...

走近古老的水“女巫初現人間,沒有父母,兒女,配偶,家庭,她是一個魔怪,一塊隕石,誰也弄不清她是從哪裡來的。荊棘叢生的野林,人煙不至的荒地,到處都有她的蹤影,深夜她棲息在一張古老的桌子下。雖然生活如此可怕,但她依舊保持著張馳有力的女性活力,女性致命的吸引力。冥界的雷電不能使她精疲力竭,反而使她目光炯炯,容光煥發。大家都害怕撞見她,月亮看到她都會害羞地躲了起來,這使她更孤獨。她的周圍就像圍了一道火的籬笆,誰想過她還是一個女人?”

米歇萊(michelet)《jules 女巫》

1.

“古老的水?”我詫異地睜大了眼睛,盯著對面的這位戴著古怪尖頂帽子的吉普賽老人。

4月29日,我和宋宋歐洲旅行的第二天。早些時候,我們剛剛跟弗裡斯蘭的小崔MM告了別,坐上了這輛駛向烏特勒支(Utecht)的火車。不知何時,這個奇怪的老人坐到了我們的對面,打著哈欠的宋宋一下就認出他是一個吉普賽人。

吉普賽人如此這般的介紹著有這樣一個地方:“古老的水(Oudewater,譯成英文為:Old water)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小鎮的建築與歷史就像科隆教堂的房頂一樣的古老。那是一個被詛咒了的村子,因為那個古老的廣場上有一堆火,那一堆火燒死了魔鬼撒旦的情人……” 隨著火車進站的轟轟聲,老人消失在下車的人潮裡。宋宋卻並未在意老人的離去,只是自顧嘴裡念叨著,“魔水鎮,古老的水,女巫……”

2.

到了烏特勒支(Utecht)我們下了火車,宋宋急忙跑到服務台去問古老的水的事情,幾分鐘後她風風火火地拿著一張被紅筆畫得圈圈點點的地圖跑回來,拉著我上了37號汽車。汽車穿過運河交織的烏特勒支古城,繞過河邊靜靜佇立的大風車,沿著綠茵茵的田野,足足跑了五十多分鐘,終於一棵巨大的橡樹旁停下了。

好大的一棵橡樹啊,它巨大、濃綠的華冠把整個一片地方都罩了起來,陽光也只能透過樹間的縫隙,在地面灑下幾點婆娑的光影,這裡就是傳說中的古老的水嗎?

3.

我們沿著鎮裡唯一的一條青石甬路向前摸索著,身邊沒有別的游客,就連本地的居民也見不到一個,伴隨我們的只有一條在耀眼的陽光下閃著銀光的運河。路的走向是隨著小河的變化而改變的,一座座跨過河流的橋指揮著我們繞著河水左右變換著位置。“嗨,你們好啊!”兩個騎自行車的中年人迎面而來,打破了河邊的寂靜。隨著這一聲問好,整個小鎮好像一下熱鬧了起來,青石的甬路變成了紅磚路,山型的房子開始成群地出現在了視線裡,房子的前面停著汽車,人們的談笑聲也從河的另一邊傳了過來。

尋聲而去,一間玫瑰紅的古廈出現在眼前。密匝匝的荷蘭紅磚壘起三屋樓高的房子,山型的屋頂兩端造得好像教堂鐘樓的階梯,白十字的窗欞上鑲著墨綠色的玻璃。“Heksenwaag——‘女巫的秤房’(Witches Weigh House)”,樓前的牌子上這樣寫著。宋宋拉了拉我的衣角,問道,“這裡不會真的有魔咒啊?會不會有傳說中的巫婆啊?難道會和抹大拉的瑪麗亞與聖杯有關?”

4.

推開半掩著的門,我們走進了秤房,一位操著流行英語的老婦人迎了上來,老人聲音很輕、語速也很慢,但在這空曠屋子裡還是驚起了回聲,“歡迎你們來到古老的水,歡迎來到女巫的秤房,歡迎回到十五世紀的獵巫時代。”隨著老夫人的講述,我們仿佛真的走進了中世紀末的佛蘭德小鎮。

那是中世紀最黑暗的時代,古老的水是個制造麻繩的小村落,整個佛蘭德地區還處在西班牙的高壓統治之下,飢餓、瘟疫、戰爭、暴亂……讓人民陷入了絕望之中,教宗的狂熱成為了人們唯一的精神寄托。教會把災禍說成了人們對上帝的背叛所得到的懲罰,為了得到精神上的解脫,人們開始在身邊尋找替罪的羔羊,以平息神的憤怒。於是美麗的女人或是獨居的老嫗成了人們的眼中釘,她們被認為是魔鬼撒旦的情人,於是在王宮、在城市、在鄉村,女人們被審判,紅顏禍水。被判定為女巫的人,會被絞死或是直接用火燒死,這狂熱的獵巫運動一直持續了幾百年。

就這樣,歐洲每天都會有人被吊死或燒死,而小鎮卻因生產可以吊死人的麻繩而更加興旺,成了一座大的城市,這兒的百姓也開始躁動起來。從前稱量繩子用的秤房變成了裁判女巫的審判所,而且出了名。周圍城市裡的女人也被押到這裡審判,一旦罪名成立,就會在外面的廣場上被燒死,據說,有的時候廣場上的火會持續點燃幾個月。人與人之間的懷疑、嫉妒與怨恨,讓這恐怖的烈火吞噬了一切。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一切死亡、疾病與不幸都會被強加在這些無辜的女人身上。

5.

傳說中的一個黑色的星期五,一個漂亮、瘦弱的女人被推進了“女巫的秤房”,她被十五個人指證與一頭乳牛擠不出奶的事有關,還涉嫌殺死了一匹馬,甚至有人宣稱看見她變成了貓和別人家的貓大吵大鬧。於是她被架上了“生死天秤”,結果沒有通過神的測試,被掛上了女巫的標牌,推到廣場上。她雙臂被反綁在後,高高地吊在廣場中心的架子上。女人沒有流一滴淚,只是冷冷地看著這座城市,和城市裡瘋狂的人們,據說燒死女人的火焰好多天都沒有熄滅。從此,城裡的人們開始受到噩夢的折磨,而且在月圓的夜晚還會看到從煙囪裡飛出的蝙蝠,和騎著公豬四處奔跑的人影。古老的水被詛咒了,被女巫的怨恨生生世世地詛咒著。沒過多久,這曾經繁華一時的城市再次遁入荒蕪,人們爭相逃離這裡,努力去忘掉古老的水的名子,還有關於女巫的故事,直到幾個世紀後這個小鎮才重新有了生氣。女巫不再是邪惡的像征,而成為了小鎮的吉祥物。

6.

老婦人微笑地示意我們,她的故事講完了,我們可以自己參觀了。聽故事入了神的我們仿佛重新回到了二十一世紀,再次打量這故事裡裁判女巫的秤房。大廳的舉架足有四、五米高,從屋頂垂下的就是“生死天秤”了。一根手臂粗細的稱杆兩端,用粗麻繩系著兩個櫟木吊板。四周有幾排長凳,還有一支在電影中會經常出現的掃把倚在牆邊,牆上掛滿了古代的畫。老婦人笑著走到宋宋身邊,讓她站在天秤的一端,可憐的宋宋就像小羊羔一樣聽著吩咐,不敢越雷池一步。我幫著婦人在天秤的另一端不斷地加上了生鐵的秤砣,過了一會“生死天秤”達到了平衡,宋宋生硬地為我擠出了的笑容,我則連續按下快門……。後來,慈祥的老婦人示意宋宋可以走下來了,然後在桌邊拿出一卷發了黃的紙,並簽上了宋宋的名子,又拿起桌角的大印章,蓋上了古老的水的標志,然後微笑地遞給宋宋。證書的大意是,“古老的水‘女巫的秤房’裁判證實,宋宋並非女巫……請付十歐元……”。

7.

宋宋興高采烈地拿了證明走出了女巫的秤房,並在我眼睛晃來晃去的炫耀著自己的禮物。就在這時,眼前真的出現了一個巫婆,就在橋頭,一身漆黑,戴著一頂碩大的烏黑的頂角帽,小小的頭埋在帽子裡,只有長長的鼻子支在外面,一付小小的眼鏡架在鼻子上,泡椒鳳爪一樣的兩只手抓著一支飛掃把,整個身體懸在半空中……

“好太可愛了!”宋宋笑著撲了上去,抱住了立在橋頭的半人來高穿著布衣的小巫婆雕像,原來女巫真的是這個小鎮的吉祥物,就連在村頭迎客的都不是迎客松,而是這麼個小小的長鼻子巫婆。

8.

走過了飾有小巫婆的橋,這才真正走進了古老的水的中心,原來別處尋不見的居民們原來都集中在這裡。看到有游客走過來,坐在藤椅上的人們都友善地和我們打著招呼,這時一位奇怪的老人走上前來,不容分說地把我們拉進了一個巧克力色的老房子裡。

開始時,他試著用帶著濃重鄉間的荷蘭語和我們交流,但看到我們面帶難色,老人只好示意我們在長椅子上坐下。他獨個走進裡屋,不一會拉著一個穿著長統襪小女孩走了進來。孩子長著火一樣的紅頭發,臉上還有幾點小雀斑。宋宋拉了拉我,不懷好意地笑道:“看吧,是不是老爺爺看上你了,要把孫女嫁給你啊。”我只好報以傻傻地笑。老爺爺再次開口,聽得我們一臉的茫然,只好無助地看著小姑娘。小女孩的臉紅得像她的頭發一樣,之後才用英語為我翻譯起來,原來他老人家是找小孫女為我們當翻譯,真可惜這裡不是高老莊……。

原來這位須發皆白了的老人是這個房子的第十一代傳人,這個老房子怎麼也有三五百年的歷史了。他們的祖先一直生活在這裡,以做麻線繩子為生。他們的麻繩作坊經歷了小鎮歷史上的一切:女巫時代,他們在買繩子;黑死病的歲月,他們祖先依依默默地做著繩子;和西班牙的戰爭,他的祖先用自己家的繩子勒死過敵人,直到今天。現在他已經老了,不能親自做繩子了,於是開始為到古老的水來的人們講故事,講繩子的故事,講女巫的故事,還有他們的老房子。最後,老人拿了兩條小小的繩節送給了我們,精細的麻線繩子為打著一個奇怪的節,小女孩說,這是他爺爺的標致,鎮裡只有老爺爺一個人會打這樣的節,宋宋像寶貝一樣把繩節收藏起來,並告訴他們,關於紅紅的中國節的故事,最後硬生生地把我背包上的中國結,卸了下來,送給老人。

9.

走出老人的房子,太陽已經偏向西方,小鎮的人們還在廣場上閑坐、聊天,享受著生活。我向小女孩打聽從前燒死過女巫的廣場在哪,小姑娘親自帶領我們找到了廣場。這裡好熱鬧啊!男女老少,一大群人圍在這裡,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支冰淇淋,小孩子的冰淇淋吃到了鼻子上,大人們也肆無忌憚伸著舌頭舔著冰淇淋上的藍霉……

告別了小姑娘,宋宋和我人手一支冰淇淋戀戀不舍地走向汽車站。再回首:運河靜靜地從小鎮的中心穿過,水邊童話一樣的房子投下搖曳的倒影,一塊塊鑲著雲邊、雕著繁花的山形屋頂,奶白、深褐和玫瑰紅相間的房子,像極了糖果店裡的巧克力蛋糕。鎮裡的孩子和大人們手中的冰淇淋,還有街角橋頭騎著掃帚上的女巫,還有那一棵大橡樹……,仿佛整個是一個巧克力的童話世界,然後巧克力在這水裡化掉,這條河都變得很甜很甜的,這就是古老的水。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