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鹿的早餐很豐盛,有好多自釀的果醬和現做的點心,以至於退房時差點將手杖留在房間。到徒步的起點賈登峪要翻越阿爾泰山脈的一段,一路上發黃的草原與山的岩石融為一體,看上去氣勢磅礡。藍天白雲下,哈薩克的氈房,翱翔的蒼鷹,爬坡的羊群,蜿蜒的公路,勾勒出一幅天然的油畫。如今的賈登峪已成為喀納斯旅游的生活區,有好多漂亮的歐式別墅,還有到處在大興土木。按計劃隊伍分成兩批,一批騎馬從賈登峪到禾木,另一批全程徒步,最終在禾木村彙合。從收集的信息估計,全程35公裡左右,騎馬7~8個小時足夠了,徒步恐怕要10個小時,所以趁他們還在跟馬夫談價錢的時候,徒步隊伍五人組先行輕裝出發,唯恐天黑之前趕不到禾木就慘不忍睹了。一上來就是個大斜坡,順著馬道呼哧呼哧走上去,周圍全是白樺林,在陽光折射下泛著層層的黃色,有金黃、桔黃、嫩黃和無法用詞語精確描述的各種黃色,染盡了整個山坡。美得讓人不得不放慢腳步,盡情地深呼吸。
唯有樹有山有水有橋的地方,才稱得上完美無缺,一個多小時後就趕到了這樣一個休息點-布拉勒漢橋。清澈的喀納斯河水湍急地從橋下流過,河邊的小木屋炊煙裊裊,古樸的橋墩別有韻味的佇立在水中央,金黃的白樺也因有水變得鮮活起來。
因徒步的行程只完成了五分之一,戀戀不舍地離開布拉勒漢橋沿著喀納斯河繼續前行。路開始變得難走些,碎石路多起來,我們的馬隊依然未見蹤影。今年五一剛在桂林漓江徒步過十八公裡,只要不出現意外扭傷之類,對完成徒步充滿信心。前面又出現一個陡坡,順利登上去,意外發現喀納斯河在這裡優美的拐了個彎。坡頂地勢開闊,於是決定在這裡補充食物。坐在馬糞遍地的草地上,望著下面藍藍的河水,吃著巧克力、月餅、馕、罐頭等中西合璧式的野餐,別有一番情趣。
休息了十多分鐘後,我們的馬隊組晃晃悠悠趕了過來,看著他們一身輕松愜意的神態好不羨慕。吃完他們帶來的水果,我們又該上路了。今天天氣很不錯,微風拂面,十分適合徒步,不像去年國慶這個時候還下著雪。走過喀納斯河和禾木河的交彙處,差不多有一半多路程,但是在那裡看不到兩河真正地交彙,只有禾木河歡快地在山澗奔騰。此時徒步隊伍也分成了兩組,體力好的一組繼續往前衝,較差的一組落在後面慢慢趕,而馬隊組終於顯示出了後勁,從落後已經趕到沒影影了。後面10多公裡岔道較多容易迷路,又要過溪流又要穿樹林,沒有馬隊跟著我們就會尋著新鮮的馬糞蹤跡找路。期間穿過一個草原,道路在草原中間望不到盡頭,成群的牛羊肆無忌憚地大搖大擺而過,僅有的一兩棵白樺孤獨地守望山頭,前行人兒的背影漸行漸遠,頗有天蒼蒼野茫茫的感覺。
體力不斷地下降,腳步越來越沉重,眼前依然是山是路是坡,村子在哪裡?不過手機開始有了信號,在費勁地又爬上一個大斜坡後終於出現了村落的影子,徜徉在山谷之中。看到了村落就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走過一座無欄杆的小木橋後,一排排小木屋躍入眼簾。跨過禾木河灘,穿過進村前的一片白樺林,拖著疲乏的身子,終於在日落時分可以依偎在禾木村口的木橋欄杆上。整整九個小時徒步,雖然要比預計時間早到達,但此時已無力再去村前平台看日落了。對於我們這些奔三奔四的人,平時運動量又不多,能夠堅持全程徒步下來已經很滿足。
村子的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灰,馬兒跑過車子開過,到處飛揚,看來有些日子沒有下過雨了。青年旅舍的院子裡已停著我們的全順,重裝行李都是放在車上由司機小馬從車道將車開進來的。馬隊組看完日落也回歸了,所幸大家除了有些疲勞外基本無大恙,算得上是完美的一天。晚餐點了十幾個家常菜和前後二十幾碗米飯,在昏暗的燈光下,在歡聲笑語中,統統底面朝天,空盤子在桌上疊了兩排小山頭,蔚為壯觀。此時窗外漆黑一片,只有月光星光,還有幾聲狗叫。就是這麼簡單的生活, 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真誠的笑容和吐露真實的言語。可是在城市之中,誰還會如此坦誠面對這紛紛擾擾的塵世呢?或許只有在醉生夢死間,會找到一點逝去的自我。

(布拉勒漢橋)

(喀納斯河邊小屋)

(徒步途中)

(喀納斯河大拐彎)

(禾木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