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作者: 海硯

導讀2006.09.24 陰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鎮遠古鎮的最後的意外,是鐵溪峽谷的甘甜純淨的山泉水。我用了一個上午走完了鐵溪峽谷,並在峽谷出口的農家小院美美的吃了一頓當地的南瓜湯,炸小魚和燉豆角。下午兩點多,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鎮遠老城。去下一個旅行地:郎德上寨。從鎮遠到郎德,要先到凱裡,再從凱裡到郎德。當我下了鎮遠到凱裡的火車時,已是下午六點了。 ...

2006.09.24 陰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鎮遠古鎮的最後的意外,是鐵溪峽谷的甘甜純淨的山泉水。我用了一個上午走完了鐵溪峽谷,並在峽谷出口的農家小院美美的吃了一頓當地的南瓜湯,炸小魚和燉豆角。下午兩點多,戀戀不舍的離開了鎮遠老城。去下一個旅行地:郎德上寨。從鎮遠到郎德,要先到凱裡,再從凱裡到郎德。當我下了鎮遠到凱裡的火車時,已是下午六點了。正巧,還有最後一班凱裡到雷山的長途汽車,路過郎德。我毫不猶豫地上了車。本來凱裡到郎德只需一個小時,但因為是最後一班車,司機不斷的等人,直到晚上七點才開出凱裡的長途起車站。晚上八點,長途車停在一個路口,司機對我說:“下車吧,郎德到了。”山裡的天黑的真早,我提著大背包,站在一片黑茫茫的路口,不知該往那個方向走。看前面有一輛面包車,就猶豫不決的走過去問:這裡是郎德上寨嗎?司機說:這兒是郎德下寨,要去郎德上寨還有一公裡多的路程。於是我花了一元錢坐這輛面包車又到了郎德上寨的路邊。四周還是一片黑,我還是不知到該往哪裡走。說來也巧,從路邊稍遠的一處塑料大蓬裡走出一位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我問他:郎德上寨有沒有住的地方?他說:“有,你算是問對人了,我就是寨子裡唯一的招待所的管理員。”我緊跟著他,在看不清路的石階上,一腳高一腳底的走進了郎德上寨。天已完全黑下來了,寨子裡除了偶爾有一兩條狗跑過,沒有什人走動,吊腳樓在不寬的石板路的兩旁,顯的很擁擠。從亮燈的木窗裡可以看到電視屏幕的閃亮的畫面,還有坐著小板凳看電視的身影的晃動。我跟著那個管理員左拐右拐的來到一幢很大的二層木房子下面,他一面領我上房子一側很寬的樓梯,一面對我說今天晚上沒地兒方吃飯了,但可以給我一壺開水。明天讓這房子後面那家的老婆婆給我做早飯。交代完廁所和洗臉的地方,管理員就回家了。招待所是寨子裡村委會樓上的三間客房。每間裡放了七八張掛著蚊賬的單人床。房間裡只有一只最多是二十瓦的白識燈,整個房間顯的陰暗且破舊。房間外是一個平台兼走廊,很寬敞,平台的欄杆是一個很長靠椅的弧形欄杆,很漂亮。我放下大背包,站在平台上往下看,木樓下面是銅鼓坪,一個很大的用碎石子鋪的圓場子,應該是寨子裡跳舞的地方。中間還豎著一個像旗杆一樣的木竿子。整個寨子很安靜,黑漆漆的。可就當我洗完臉,端著盆上樓時,突然聽到樓下有擴音喇叭的聲音,說的什麼我也聽不懂。不到十分鐘,樓下銅鼓壩就燈火通明,人聲嘈雜,熱鬧非凡了。真的令我很驚訝。原來,“十一”寨子要出節目參加州裡的彙演,寨子裡的男男女女都來了,准備排練節目。我連忙下樓觀看。首先是蘆笙舞,由兩個吹蘆笙的男子領舞,邊吹邊舞。二三十個青年男女跟在後邊,邊跳邊唱。悠揚的蘆笙在夜晚的苗寨的上空傳的很遠,很遠。練的最多的是銅鼓舞。做教練的是一位看著像文化館跳舞的青年人。他讓男女各二十多人的隊伍排成四隊,從四個方向進場。一邊做穿插一邊跳舞,同時還要變換隊伍的排列形式。我看的眼花僚亂的,真難為那位教練,一遍又一遍的教隊形和舞蹈的動做,但總是不能讓他滿意。最後,不知是誰的主意,把銅鼓拿來,按真正的演出,開始敲起來。說來也怪,當銅鼓響起來,馬上所有跳舞的人,都自然的,整齊的,按節奏跳了起來。銅鼓咚咚的敲著,人們跳著,唱著,完全進入了快樂的銅鼓舞中.....。這銅鼓聲,也把我帶入了舞蹈之中。這晚,一直到深夜,那銅鼓聲一直回響在這古老的苗寨謎宮樣的巷子中......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郎德上寨:銅鼓敲響的地方)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