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公雞的啼鳴把我從好夢中叫醒。掀開窗簾,天剛朦朦亮。打開房門,房檐下有一只大蜘蛛還在安睡。當我洗漱完畢,蜘蛛也已遠走。小鳥在樹林裡嘰嘰喳喳,我呼吸著山裡的清新空氣,心情舒暢的很。站在陽台就能看到對面的風雨橋全貌,程陽風雨橋一洗昨日的喧囂,靜靜地站在晨霧下,還能聽得橋下潺潺的流水聲。我們沿著小路逛寨子。初生的太陽從木屋的尖角間隙瀉下來一片燦爛,很好看。經過一片成熟的谷田,勤勞的人們已經開始勞作。寨子的小朋友們背著書包走在鄉間小路上,他們的學校就在山坡上,大幅標語寫著:“知識改變命運”。一路隨處可見村子的人們在洗刷東西,有的在洗頭。那裡的老太太頭發都很長,快垂到腳了。他們都是站在水裡洗,我們看著都覺得冷。我忍不住問河邊的小妹腳冷不冷?她回答不冷,還加了句,天還沒下雪怎會冷!看來她們已經習慣了。我們一路走到他們趕集的地方,集市上的東西很簡單,比較“原始”。於是從小道返回,一路都能見到散養的雞呀,狗呀,驢等生畜。田間勞作的人也多了起來。
當我們回到程陽風雨橋邊,做生意的人剛來。我們租了他們的民族服裝狂拍了一通照片。那裡的生意人很純樸,向他們借的服裝是不講時間的。
後來正好趕上鼓樓的曬谷場上有表演,我們穿著民族衣服就去了。我和他們一起跳竹杆舞,很好玩。我的朋友還偷拍到我玩的照片。
有一小插曲:大概是又有游客要租衣服拍照,那個做生意的阿婆來我們這邊要衣服了,因為民族服飾穿脫都比較復雜,所以阿婆幫我的朋友一件件脫。我那朋友也沒注意就站在看表演的一堆游客前面。當脫完小肚兜露出原本的T恤時,游人們一陣哄笑。大呼不要當眾脫衣

。這倒提醒了我走到人群後面脫掉了民族裝。沒了民族服飾我就不願意混進隊伍和他們一起鬧了

。看完表演,我們退了房和同路的游客拼車去了三江。本想去龍勝看梯田,但同車的旅友剛去過梯田,說是莊稼已收割完畢了,梯田風景一般的很,於是決定直接回桂林。回程的車干淨了許多,由於人少,雖然還是一路沙塵,但感覺比來時好了很多。到桂林已是晚上近八點,我們匆忙取了行李直接上了去陽朔的最後第二班快車。車子很舒服也很干淨,一個小時多就到了陽朔。最初的印像就是老外多,有的包車來,也有的包車走。初到陽朔好像是到了蘇州,可能是建築有點像。車站下來一路有人跟著我們要幫著找旅館,我們說不要,她們還跟,甩也甩不掉。我們只好停下來去街邊的小商店閑逛,等她們走遠了我們再走。沒多少路就來到了名聲遠揚的西街,那個時刻正是西街最熱鬧的時候。我們由於旅途勞累,就找了家西街上的旅館早早地休息了。

(屋尖上的日出)

(清晨裡的田野、小徑、學生)

(寨子裡的生活場景)

(豐收)

(竹竿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