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牯牛降,轉戰霞坑之自虐變成秋游FB的周末徒步行

作者: jshinan

導讀探險牯牛降,轉戰霞坑之自虐變成秋游FB的周末徒步行(2006/11/9-11/12) 為了這次探險,特意補充了登山杖,保護腳踝更好的登山鞋還有厚厚的襪子,將從來沒有在背包中放置過的水袋裝填滿了,還在腰包中塞滿了補充熱量的牛肉干。一切准備停當,在周四的晚上就把滿載的背包送去了位於浦東的俱樂部,而我,在周五下班後,搭地鐵趕去浦東集合出發。 ...

探險牯牛降,轉戰霞坑之自虐變成秋游FB的周末徒步行(2006/11/9-11/12)

為了這次探險,特意補充了登山杖,保護腳踝更好的登山鞋還有厚厚的襪子,將從來沒有在背包中放置過的水袋裝填滿了,還在腰包中塞滿了補充熱量的牛肉干。一切准備停當,在周四的晚上就把滿載的背包送去了位於浦東的俱樂部,而我,在周五下班後,搭地鐵趕去浦東集合出發。

第一次參加上海戶外俱樂部的活動,心情自然有些激動,天公也是作美,雖然下班時飄著雨絲,不過,半小時左右雨突然停了。

從東昌路出口出來,已經有些沒有了方向,因為這是第一次從這個地方出來,步行10分鐘,趕到了集會點,車已經是整裝待發,接上了從蘇州趕回的一個伙伴和虹許路上車的另一個家伙,伊維柯撒著歡向杭州方向疾馳。

伊維柯比較小,腳都無法伸直,不過,在艱苦的環境下,我還是准備了3個安睡的獨門秘籍-宜家的休閑毯,眼罩,還有一個舒服的車用頭枕,小工具幫我在狹小的空間,實現了若干數十分鐘的睡眠。

凌晨4點多,趕到牯牛降附近的山村,喝了香甜的粥,啃了熱氣騰騰的肉包子,一行人開始准備登山,車駛到登山路口,大家開始卸背包,分物資的時候,一輛護林隊的車輛突然駛到,告訴我們不能上山,據說是國家的死命令,因為最近山林大火頻繁,所以...硬闖保護區是不行的,無奈之下,我們選擇去牯牛降景區,結果連景區都不讓我們上山,這對我們打擊不小,經過一番交涉,我們半天的登山被免單了,也算沒有白進入吧.

此時,我們有二個選擇,一個是去看宏村西遞古村落,另一個是去霞坑,大家選擇了更古樸和自然的霞坑,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一路不是原來感覺的2個小時,而是整整4個小時!

在屯溪下午3點用完晚餐後,我們趕到霞坑已經5點半,黃昏時,我們穿過古鎮,跨上背包,沿著山路前行,天很快就黑了,大家打開電筒和頭燈繼續行進,這一小時的夜行山路,出了些汗,不過,也算是如願自虐到了.打著頭頂行軍的感覺也是挺有意思.

我們的落腳點在一個半山腰的小山村,大家一致同意把帳篷搭在農家的屋頂,因為今天的夜空特別美麗,抬頭是滿眼的星空,絕美!

扎營完畢,又是吃,主要的節目是吃完後,品著農家的黃山毛峰,開始玩國王與乞丐的游戲,這個年青人的搞怪游戲,真是頗有調整性和趣味性.

抽到大鬼的就是國王,國王可以要求其他人-乞丐完成任何任務,但是不能要求是誰完成,他只能報號碼(最多3人參與完成這個任務)

不少出位的游戲在這樣歡快的晚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好事者手捧DV把一切都盡入囊中.(最變態的是鑽桌子幫脫鞋,脫襪...,還有撞蛋,以及若干似乎在婚禮上進行的游戲都被搬了進來.因為之前的突發事件,大家的自我介紹,在此時才算正式進行,歡快的我們,還吸引了另二位來自上海的游客加入,大家無拘無束,盡情享受游戲的快樂和放松的心情.

笑到肚疼,散伙安寢,打開睡袋,鑽進去,抬眼,就能看到美麗的星空,銀河的無數繁星在面前閃爍,尤其棒的是,可以躺在帳篷裡可以數星星,這是多年來看到最多星星的一個夜晚,老天爺真是賜予了我們一個難忘的夜晚.

一夜安睡,不過清晨時,我在四點多被凍醒。發現抗零下12度的羽絨睡袋已經不頂事,可能因為我是穿著短袖T恤的關系,把抓絨衫鋪在睡袋上,稍微好了一些。(可能是因為山區晝夜溫差巨大)

周圍很安靜,只有旁邊帳篷的803沉重的呼吸聲在回響。

6點10分,再也睡不著,把帳篷打開一條縫,發現天光已亮,想起自己看日出的期待,一股腎上腺激素衝了上來,抵御住了刺骨的寒冷,套上抓絨衫,衝鋒衣,把腳塞進冰涼的登山靴,揉了揉眼睛,沒有洗漱就悄悄出門了。

村莊很小,我認准了東面方向的山坡,走將過去,山村很安靜,大部分還沒有起來,只有一位早起的老伯,隨我上山,因為他是上山去采菊的。他熱情地為我指明了方向,當我登上東面山坡時,已經可以看見東方的魚肚白開始泛紅,朝霞開始掩映著遠處的群山。

找尋最佳的角度,開始拍照,很遺憾,這次沒有攜帶我的350D,只有用傻瓜袖珍數碼來記錄了,略有些遺憾,不過,太陽幫到了我,那初升的太陽灑在蒙有一層薄霧的山崗,所有的生物沐浴在這生命的光線時,這是最棒的側逆光,柔和而輪廓鮮明,攝下了采菊東籬下的老伯,悠然見的南山,菊花片片的北山,還有遠處的東山...連一朵朵白色,黃色小菊花,都是那麼地嬌柔可愛.

山崗上,還有幾個早起的發燒攝友扛著腳架在忙碌,當他們采風時,不料也落入了我的鏡頭.

待我准備返回時,看到另一個網友老段也在山上,不過,他錯過了太陽升起的最美時刻.此時的我,挺得意,因為,今天早晨的壯美日出,我能有緣賞得,

此時的山村,開始鬧忙起來,炊煙開始燒起,我則開始騷擾那些還賴在帳篷裡睡懶覺的家伙,拍下幾個睡意惺忪的難得一見鏡頭.

早餐頗為豐盛,粥,還有幾道小菜,回帳篷整理完自己的物品-把睡袋裝進睡袋包,把充氣睡墊放完氣壓扁折好...就出發輕裝登山了.

一行人如秋游般穿行在山路上,不過,我們選擇了一處陡坡攀登,此時的登山鞋還是派上了用場.協力登山一個山坡,繼續前行.

在一個小山村裡,看到一群可愛的小豬,還有幾只饞貓,自然最多的還是狗狗,對著我們狂吠了一番,以壯狗膽.哈哈.

秋色此時正濃,還看到幾顆胡楊樹,在這裡,景色如同秋意中的袖珍喀納斯或者是稻城,各種層次的綠和紅掩映在一起,那些成片的供菊和著遠處村寨的炊煙,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同行者中有專業的攝影師,看著她用NICON的D50盡情地抓取美景,很是羨慕,不過,咱們可以用雙眼來銘記這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和景致.

前行了近3個小時,到了該返回的時候,我與另一個小伙子進行了山上跑步賽,一路衝刺翻山越野,發現,沒有重型裝備的登山,真讓我們身輕如燕,下坡都可以跳下去,真爽!帶著呼呼風聲疾馳而下,回到屋頂拆帳篷,整理背包,待大家都到齊,開飯了! 蔬菜都很新鮮,尤其是青菜還有四季豆,真是美味啊! 農家的生活,一天加餐,30/人,很超值吧.

離開農家,攜帶裝備嘗試走了另一條路下山,我取出了登山杖,在下山的路上,它能幫膝蓋減輕不少衝擊力呢.一路向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還看到二處奇景:一頭不慎淹死的小豬和一只憂郁的水鳥.

登上回程的伊維柯,開始了最後的助興節目,山路過山車!我們的司機真是藝高人膽大,一路飆車,見一輛車超一輛車,彎道黃線照走不誤,讓一車人大呼小叫不止,感覺心跳加速,也算是別樣的風景吧.

此去學有新名詞二個:

1.除不盡-來自牯牛降風景區售票的算不清帳搞不清狀況的售票員,

2.還有司機同志的彙報專用語-情況就是這樣個情況

領略了四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正宗牯牛降-山腳,大興牯牛降-半山腰,霞坑-FB徒步登山游,清涼峰-鎮上采購小核桃)

其他沒有計入的伊維柯絕塵而過的地方有:道教名山-齊雲山,屯溪-下午茶,祁門-有名的紅茶....

一次旅行,是幫助我們累計養分,有新朋,有舊友,有風景,有故事,流淌在心中,也有美食吸收在身上,回來後比出發前,重了1Kg!

下次,一定要虐下幾斤方可!

(備注:石潭位於安徽省歙縣霞坑鎮,緊臨浙江省臨安市、淳安縣千島湖

石潭村是所謂的徽州旅游圈的一個另類,盡管在地理和行政範疇上,它的確屬於古徽州。

不過絕大多數游客不會留意這個在地圖上都相當難找的地名,自然也不會出現在旅行社的線路目錄或導游詞裡。

事實上,“石潭”在攝影圈裡幾乎是如雷貫耳,每年春秋兩季,都會有n多攝影人如候鳥般如期而至,赴一場雲海和花海的視覺大餐。

深秋的11月,爬上山頭,你唯一需要做的是深呼吸,像一條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兒一樣,狠狠地呼吸……山風裡游離著淡淡的菊花香,從腳下到遠近的山頭上都是一片片雪白的菊花田,這個時候就到了貢菊采摘的季節,整個山頭就是一片菊海,遠遠望去,竟如白雪皚皚,頗為壯觀。

而春季的石潭屬於油菜花、桃花和梨花。山坡上,山谷裡,古宅旁,處處是色塊、線條。金黃色的油菜花是這個調色盤中的主色調。一夜春雨過後的清晨,太陽還沒露臉,雲海就洶湧而至,山頂上的古村落在雲濤中若隱若現,真一個天上人間!

這些並不險峻的山頭,這些散落在山谷中的小山村就是徽州貢菊的原產地。事實上,早在宋代,這裡的空氣中就開始滲透著菊花的香氣。直至清光緒年間,京城紅眼病流行,徽州知府將金竹嶺村的菊花連夜送到北京,治愈了很多老百姓的眼疾。皇帝御批,年年進貢,從此,徽菊被冠以“貢”字,小山村裡的菊花名揚天下。山上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貢菊,種菊、養蠶、制茶是村民們的三大收入來源,而貢菊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項。)


精選遊記: 歙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