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追日之二午夜飛行

作者: 雪中蓮

導讀10月1日,晚8點從烏魯木齊飛上海的航班,上座率大概30%,幾乎每人都能躺下,我蜷縮在毛毯裡,看著窗外的萬賴寂靜,獨享這一夜星空。從9月16日開始,我一直在新疆浩瀚的土地上游蕩,其中有3次飛行在午夜。每一次的心情都截然不同。 烏魯木齊飛往喀什,在到達新疆的第一天,對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和新奇,坐在旁邊是一位中俄混血的老太太,父親是漢族人,如今在喀什 ...

10月1日,晚8點從烏魯木齊飛上海的航班,上座率大概30%,幾乎每人都能躺下,我蜷縮在毛毯裡,看著窗外的萬賴寂靜,獨享這一夜星空。從9月16日開始,我一直在新疆浩瀚的土地上游蕩,其中有3次飛行在午夜。每一次的心情都截然不同。

烏魯木齊飛往喀什,在到達新疆的第一天,對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和新奇,坐在旁邊是一位中俄混血的老太太,父親是漢族人,如今在喀什俄羅斯後裔已經沒有幾家,大多都移民去了國外了。她從小上漢語學校,說著一口標准的漢語,外加歲月的沉澱,造就了她的獨特氣質,以至於一個普通的小裝飾物戴在她的身上,也格外有味道。我們被她的戒指所吸引,她告訴我們這是在汗騰格裡大寺下面的巴扎裡面淘到的,來自土耳其,那個巴扎是本地人經常去淘東西的地方,有好多來自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羅斯等的工藝品。以至於在後面的旅程中總是念念不忘要去淘寶。

第二次午夜飛行,從喀什回烏魯木齊,原定於0:10am的飛機,晚點至1:30am,白天我們去了帕米爾高原,領略了戈壁中的高原湖泊和雪山- 卡拉庫裡湖和慕士塔格峰;神奇的地貌造就了奇景。午夜的喀什機場絲毫沒有時間的限制,人聲鼎沸,小小的候機樓,擠滿了各族和各國人,我們在這裡完全是少數民族。在喀什旅行的外國人遠遠超過內地人,而且他們一般都會呆上兩三周,到處晃。此時我們已經習慣了晚上9點還艷陽高照的時差,一直過著以北京時間起床,新疆時間睡覺的日子,總是在寬慰自己這樣可以每天多賺2小時,多體驗2小時的奇妙旅程。晚點的飛機上沒有晚餐,唯一發放的零食,是一小包葡萄干,顆粒屈指可數,海航的航班以後慎選。雖然大腦可以接受時差,但是胃還是一貫的我行我素,餓我沒商量,結果我從男乘務員那裡得到此次航班唯一的一份晚餐,讓我感激不盡。

第三次午夜飛行是今天,雖然知道抵達的時間將是深夜,但還是買了最晚的航班,為了只是能有更多的時間停留在新疆。旅程結束後,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和時間散去,我一個人坐在空曠的機艙內,終於有時間和空間可以細細回味這400小時的分分秒秒,過去的兩周幾乎每天都在目不暇接的品味新疆盛宴,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在路上,不是在走路就是在各種交通工具上:飛機;火車;船;馬;越野車;商務車;公共汽車;長途大巴;出租車;電三輪…… 這次的旅行放棄了全程包車的想法,就是想更多的接觸和體驗,給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西域。因為新疆太大,只可能穿過,而根本無法走遍,高速公路網之發達,以至於現在三五百公裡的路在我們眼裡已經是小菜一碟了。另一方面,新疆司機師傅的高超技術,也讓我們嘆為觀止,在沒有路的馬道上;在漆黑的原始草原上;在崎嶇不平的沙漠戈壁中;在塵土彌漫,能見度為零的土路上馳騁無疆。

午夜的飛行。穿過午夜,飛越時空,好似對過去的旅程說bye-bye,一切從走下飛機的那刻起重新開始;身體要開始適應從干燥到濕潤的氣候變化;要重新適應流光異彩的夜色;要重新接受寥寥無幾的星空;睜開眼,一切又回到原來,過去的兩周,好似夢游一般,似曾經歷過,但好像又沒有發生過,只是偶然回味新疆盛宴時,我會情不自禁的將偷笑掛在嘴角。

剛剛離開,已經開始想念,眉頭心頭,世界盡頭,不到終點,不能回頭……《午夜前的十分鐘》寂寞彷佛夜車偷偷出發

尋找你的溫柔我的依靠

眉頭心頭世界盡頭

想你的旅程反覆不休

不到終點 不能回頭

午夜前的十分鐘天顯得十分空

一個人的房屋算不算很孤獨

思念原來像天空覆蓋我的舉動

記住你的行蹤忘記我的初衷

Janet 寫於2006-10-1-23:00 烏魯木齊-上海的航班上



(不到盡頭, 不能回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