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風(秋游河北)

作者: liuchangchun

導讀江南正是桂花香,燕趙今秋天亦爽。舉酒邀朋對月飲,有歌何處不家鄉。月滿中秋之際,我們來到了河北這塊飽含歷史滄桑的土地,試圖尋覓戰國爭雄風雲際會的痕跡,找尋藺相如廉頗將相和的蹤影,探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刺客荊柯的俠義,追尋中國革命的記憶,尋訪現代的氣息。 河北,明清時稱為直隸,意思是中央直轄的意思,是與首都相輔的重要後 ...

江南正是桂花香,燕趙今秋天亦爽。舉酒邀朋對月飲,有歌何處不家鄉。月滿中秋之際,我們來到了河北這塊飽含歷史滄桑的土地,試圖尋覓戰國爭雄風雲際會的痕跡,找尋藺相如廉頗將相和的蹤影,探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刺客荊柯的俠義,追尋中國革命的記憶,尋訪現代的氣息。

河北,明清時稱為直隸,意思是中央直轄的意思,是與首都相輔的重要後方,清朝時誰做上了直隸總督的位置,誰就一定是朝庭的首輔,位高權重,非常的顯赫,最為著名的當數李鴻章、袁世凱。河北在春秋戰國時候就有了很高的文明,春秋五霸中的晉國就包括現在的河北。戰國時七雄逐鹿,現在河北的南北部分屬當時七雄之中的趙國和燕國,故而河北又稱燕趙之地。

此次河北之行,第一站是省會石家莊。有個笑話說中國最大的鎮是景德鎮,地市級。中國最大的村莊是石家莊,她是副省級。石家莊市西部地處太行山中段,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巒重疊,地勢高聳,京廣鐵路以東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接待我們的同志說,石家莊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比較落後,這是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的。過去包括清朝的直隸,河北省會一直在保定。建國後,省會搬遷到了天津,後來天津升為中央直轄市,河北省城只好第二次遷離,於是搬回到保定。文革時由於保定武鬥情況十分嚴重,工作無法開展,便有了第三次搬遷,才到了今天的省城——石家莊。人們說河北窮是搬家搬窮的,雖然說法缺少根據,但至少對一個省城的建設來說,三次搬遷是要耽誤不少建設的時間和財力。我們在城裡沒有機會逛街,都是坐在汽車裡向外面張望,感覺上的確是缺少大都市的氣魄,也或許是我們的視角太窄,沒有看到城市的全貌,所以不能枉下定論。

因為正是中秋,晚上接待我們的同志陪我們一起過節,特地上了月餅,或許北方人生性粗獷,端上桌是一人一大塊,我們建議切成小塊,他們就在月餅上橫豎各一刀,依舊顯著北方人特有的爽情,於是南方人與北方人的差別就在吃的一刻就已體現無余。北方菜總沒有南方來的精細,但也自具特色,讓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河北烤鴨,大概是離北京近的緣故,這裡的烤鴨非常地道,不過有一點和別處不同,這裡吃烤鴨用兩張面餅,服務員給我們作了示範,把面皮拿起,是兩張幾乎粘合的,在手中輕輕一搓,便打開來,重疊一部分展開,擴大了面餅的面積,再在其中加上烤鴨、蒜和瓜條,兩邊折起,前後再折,便可送入口中,美美地品嘗了。上主食時主人點了包子,上來時才發現是餃子,主人說在這裡包子就是大的餃子,下次來河北可得記清了。

趙縣古為趙州,這裡有世界橋梁之祖的趙州橋,1961年國務院宣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世界上現存跨度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橋,在建橋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世界橋梁建設有深遠的影響,比趙州橋晚700年的法國泰克河上的賽福橋已蕩然無存。趙州橋從公元591年至599年建成,是根據地名命名的,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是一座弧形單孔石拱橋。在橋兩端的石拱上,辟有兩個券洞,這種結構叫“敞肩拱”,是世界橋梁中的首創。趙州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行人,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37 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時,河水還可以從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衝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趙州橋建成500多年後,北宋哲宗皇帝北巡經趙州,賜趙州橋正名:安濟橋。意思是:利貫金石,強濟天下,通濟利涉,萬民以福。663年,橋望柱上所雕的兩座獅子被高麗人盜去,唐宋明清修繕了7次。1953年到1958年對趙州橋進行了全面修整,是在原基礎上保護性的修繕,足以說明趙州橋的堅固、結實,工程質量的優良。我在橋邊也留張影,雖然我不懂工程技術,但古石橋的風景仍然流入我心。

正定市是石家莊所屬一個縣級市,以前所聞不多,進城時頓覺此城非同一般,陪同的同志告訴我們,正定過去為府,比石家莊要悠久得多,隋唐時,這裡已非常繁榮昌盛。這裡出過兩個名人,一個是三國時期的趙雲,單槍趙子龍,讓人想到的就是英武俊逸、氣蓋雲天,出自燕趙之地也屬當然。另一個是秦漢時的趙佗。這個人也不簡單,秦國滅亡的時候他建立了南越王國,主要包括越南和廣東一部分,都城在廣州。漢高祖以同為中原人的血脈之情,使他歸順漢朝。南越國大概是在漢武帝的時候並入了中國,從此,越南北部真正納入中國版圖長達一千多年,到唐末宋初的時候,才獨立出去,所以越南人其實在骨子裡都是有中華血液的。

正定有個隆興寺,當地人說這個寺可不得了,好像是說寺中有九個文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可見此寺之盛。當年余秋雨發現了山西平遙,便把石城文化推向了全國全世界,而他又一次發現了神奇之地隆興寺,這裡的隋唐盛世工藝令他醉心傾倒,無以復加。我也走馬看花,便只說九個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中的一個:鐵質千手觀音。這尊鐵佛非常高,有多少只手就有多少種法器,完全整體澆注,工藝之精巧復雜,今天的工匠也不得不嘆服。正定寺內寺廟很多,有個開元寺算是重要的一個,因為這裡的鐘聲是與我們蘇州寒山寺的鐘聲一脈的,只要寒山寺鐘一敲,這裡也會自然同時鳴響,千裡之隔,遙相響應。正定還是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所在地,陪同的人說如果運氣好,可以看到國家隊的名將訓練的場景,但是我們沒能碰上。在此中原古城,坐飲城頭,念古往今來,感嘆大江滾滾東逝水,良花淘盡英雄,也罷,嘗嘗當地美食,以慰秋思。當地有一道名菜馬家雞,我想是不是清真,南京就有馬祥興,整只雞切塊,味道已說不出來,但一定是不錯的,因為我舉箸頻頻。至於驢肉,可能並非這裡特有,但是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我是不能放過的。最後在我們的要求下,上來了蕎麥秴烙,北方的面食,粗中有細,別有滋味。

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河北省平山縣境內的柏坡嶺下,有一個風光秀美的小山村——西柏坡。1947年5月,中央工委先行來到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機關移駐這裡。從此,這個小山村成了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成了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1949年3月,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進駐北平,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毛主席和黨中央在西柏坡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在這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贏得了解放戰爭決定性的勝利;在這裡,毛主席揮筆寫下了二十篇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光輝著作,極大的豐富了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寶庫。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為新中國的到來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備。坦白的說,參觀前喝多了酒,滿臉的紅潤,後來翻看當時的照片時,竟然出奇地好,大概酒氣所激發出的恰如化妝一樣,補充光線的不足。

清河縣地處河北的最南部,與山東接壤,是水滸傳中武松的老家,當然也就是武大郎的家鄉。水滸傳中武松在山東景陽崗打虎成名,回到家鄉清河,成為一名捕頭,其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想找到一絲武松的痕跡,卻只有一個武松公園和武松路,當地的同志說,根本就沒有這個人。武大郎倒是有的,這人是當時的知縣,是從外省來的。一次他的昔日同窗因為家境困難從外省來找他,想謀個差使,武大郎清廉正直,當時就回絕了,同學反目,便開始構思詆毀武大郎的故事以解心頭之恨,當然他成功了,從此就有了水滸中的故事。過去道途遙遠,一路要走了很長時間,這個同窗便到處傳播著武大郎的故事,等他到家時,才知道武大郎早派人快馬加鞭給他家送來了所需,解決了他的問題。此時再悔時,故事已傳播開來,無法收拾了。我們在清河看到了武大郎所賣的燒餅,這裡稱之為火燒,不過沒來得急品嘗,倒是這裡鴿肉鮮美,讓我記憶猶新,但不能確定是不是這裡的特色。地方的同志要我們去看了看開發區,我當時不以為然,江南的開發區比比皆是,而且規模和規劃都是一流的,我想清河的同志不過是夜郎自大,看到時我才大吃一驚,寬寬的馬路兩邊整齊的綠化帶,各式新式美麗的現代廠房點綴其間,絲毫不比江南遜色。真是不看不知道,是我自己夜郎自大了。聽他們介紹,清河是中國羊絨之都,我便問,那內蒙呢?他們回答,這裡雖是羊絨之都,卻並不產羊絨,都是從內蒙等地運來,在此加工成絨。清河人幾乎家家從事羊絨生產,在這個開發區裡的企業也清一色都是羊絨廠。

燕趙行的最後一站是承德。承德是大清皇家園林避暑山莊的所在地,已屬關外。昔日清兵入關,入主中原,可是皇家不太適應關內特別是夏季炎熱的氣候,至於清人游牧時特有的奔放在關內也無法舒展,承德就成了皇上避署和游獵的地方,當時承德叫熱河行省,皇帝一年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時間是在這裡辦公生活的。 承德避暑山莊,中國十大名勝之一,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位於市區北半部,經清朝康、雍、乾三代王朝,占地564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有八個北海公園那麼大,是世界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台、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余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與自然山水相輝映,園中有園,景內有景,構成了一幅千姿百態的立體畫卷。我們從下午入園,一路走一路看,園林分為水、陸、山三部分,我們只走及了三分之一,已是疲憊不堪,無心再看了,便離開在彩燈闌珊之際,看表時,已在園中行走了五個小時。避暑山莊的東北部,環列著12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礡的寺廟(統稱外八廟)。這些寺廟,建築精湛、風格各異。在這裡,可以瞻仰西藏布達拉宮的氣勢;瀏覽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雄奇;領略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風采;欣睹新疆伊犁固爾扎廟的身影,還可看到世界最大的木制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承德下屬的灤平縣境內有一段保存完好的長城——金山嶺長城,這是萬裡長城的精華,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旅游景點風景區。它氣勢雄偉,敵樓密集,視野開闊,建築藝術精湛。站在長城上,自當是好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抬望眼,關內關外,已是一般模樣。

承德的天氣是稍稍有些涼了,主人們帶我們去吃當地著名的羊湯,滿滿一碗羊湯裡有羊雜羊血和肉,灑上一些香菜,濃濃的,熱氣騰騰,用嘴吹著碗邊的油湯,喝一口,一股暖流入心,把羊油燒餅用一支筷子插上,拿在手中邊吃邊喝湯,就在這唏嗦聲中,把個滿滿一碗湯、厚厚一塊餅消滅,身上已全是熱血了。吃飽了,才注意這裡有許多小店掛著吊爐燒餅的招牌,大家為吊爐而字還討究了許久,終不得所以然。承德的宴席上明顯有著北方的特征,一道鹽水大蔥,在江南是從未見過的,吃一口倒也能消受。橛菜燒土豆、豬肉燉粉條盡管燒法簡單,看起來也不美觀,但只能用兩上字形容:好吃。燕趙一游數日,回還時心有所思: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看萬家燈火,品萬種佳肴,人生如斯,豈不快哉,又復何求?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