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禾木,十分清冷。七點剛過我們就帶著手電筒和頭燈,披星戴月往村前平台進發看日出。所謂平台就是一個山坡頂,這段路差不多要走半個小時,木板鋪成的台階路上積滿了霜。陸陸續續山頂幾乎排滿了長槍短炮,在瑟瑟寒風中苦等了近一個小時,太陽才遲遲露出了臉。隨著陽光普照村子的每間小木屋,房頂上的霜瞬間化成了水汽蒸發,和著升起的炊煙形成晨霧彌散在村子上空,仿若仙境般如詩如畫,此時山頂安靜得只有快門聲此起比伏。
出村的時候看見好多小木屋又在搭,路上塵土依然飛揚,我們戲言這才是真正的“塵霧”。在越來越商業化的氣氛中,禾木還會是中國最美的村莊之一嗎?又回到賈登峪,在喀納斯景區入口需要換乘環保車才能進去,除了有關系的車還是可以開進去,而我們的全順只能停在停車場了。今天是國慶節,旅游高峰似乎還未到來,很快就搭上大巴開進景區。然後每過一個景點停車點,可以選擇自由下去,等一會兒再等候下一班車。因為我們有行李,一直坐到終點站總庫附近下車。對面是邊防派出所,旁邊一大片院子內的平房就是我們投宿的地方。來之前網上有很多消息說喀納斯裡面不能住了,其實總有些關系戶或圖瓦人村那裡能夠找到住宿。但在喀納斯吃飯是出奇的貴,換乘中心那裡自助餐30元沒有什麼東西可吃,唯一就是能夠吃飽。景區以換乘中心的丁字路為界分成三大塊,從大門進來路過的是喀納斯湖的三灣,分別是臥龍灣、月亮灣和神仙灣;再往前是喀納斯湖區,往西就是觀魚亭和白哈巴村方向。可惜我們錯誤地選擇了下午去三灣,全是逆光,遠沒有早上的景色唯美。第一站是神仙灣,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或許只有早上晨霧的時候稱得上是神仙之地。河灘邊有駱駝可騎上去拍照,選了一頭自認為入疆以來看到的最漂亮的,因為它的全身毛色是米色的,旁邊還有一樣顏色的可愛小駱駝為伴。接下來是月亮灣,喀納斯河在這裡拐了個彎,形成宛若月亮般的形狀。由於昨天禾木徒步時已經看到類似的轉彎,亦不覺得驚奇。最後一個是臥龍灣,因河中央有一塊沙洲的形狀如龍臥在水中而得名,可是看來看去看不出名堂來。
這裡河邊有條棧道,可以一直走到喀納斯河大橋。因為離開了公路貼近了河面,顯得很幽靜。棧道一邊是白樺林,道上鋪滿了凋落的樺葉,還有幾棵光禿的軀干倒落在岸邊。突然想起環保車上講解小姐介紹過,因為地處亞寒帶白樺生長得都很慢,碗口大的都有近百年的生命。而且每年春天,當地人在白樺軀干上用小刀劃過取到的汁,可以用來解酒,於是那軀干上的道道劃痕就像一雙雙眼睛。昨天禾木途中看到那麼多白樺並沒有注意,現在仔仔細細看果然有好多黑眼睛。“白樺的眼睛,情人的淚滴。”感悟至此,心境頗有些傷感黯然。
返回公路坐車到宿地,閑來無事,砌一壺茶泡一杯咖啡,圍坐在門口破沙發上曬夕陽侃大山,直到天色昏暗星星滿天。

(禾木日出)

(神仙灣)

(月亮灣)

(臥龍灣)

(白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