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佛羅倫薩之前,有人說如果你時間不夠,就放棄羅馬,但佛羅倫薩一定要去。我聽了將信將疑,羅馬可是名揚天下呀。幸運的是我有時間兩個地方都游覽,然後我得出結論:如果第一次到意大利,羅馬固然是非去不可的, 但佛羅倫薩馥郁醇厚的味道卻值得去第二次,第三次。。。在別的城市游覽時是從一個景點趕往下一個景點,而佛市就像一個大景點,教堂、博物館和宮殿組成了市區大部分。除了中央火車站外,好像沒見到其他現代建築。亞諾河由東向西貫穿佛市,將其分為南北兩部分。整個城市靜靜的沐浴在陽光之下,空氣也宛如明膠般的柔和透亮,在波光粼粼的亞諾河的圍繞中,佛市似乎還美美的沉睡在中世紀的時光中沒有醒來。
佛市在中世紀後期到文藝復興時代的三四百年的時間裡,一直由梅底西家族統治。當時意大利處於分裂狀態,梅氏家族在佛羅倫薩共和國中的勢力覆蓋數郡,在比薩我也見到該家族的不少紀念碑和雕像。佛市的發展史可縮略為梅氏家族與其他豪門爭權奪利的故事,這些故事聽上去像我國石崇和王楷鬥富的舊事。國內聽到過梅氏家族的人不多,但如果說起他們在文藝復興時期發現和培養了大批藝術家,包括米開朗基落和達芬奇等,則是家喻戶曉的。佛市因離羅馬較遠,教庭的專制鞭長莫及,因此新興資產階級的自由氣氛在這裡得以發展。
去佛市不要老是擠在游人眾多的花之聖母大教堂、聖洛倫茲教堂、金匠橋等地方,在市區邊緣的聖洛克教堂、聖天使報喜教堂、聖十字教堂、皮帝宮、米開朗基落廣場等處更能體味到這座古城的深沉韻味。
以上各處攜程網中有介紹的我就不羅嗦了,以下擇要簡述:
--金匠橋:亞諾河上有四座橋,金匠橋(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最東面的一座)是最漂亮的一座,橋上建有二至三層的樓房。據說橋上以前都是皮匠,後來某一位大公把他們都趕走了,責令更高雅的匠人-金匠-搬到橋上。現在橋上的金銀珠寶飾品店還是生意興隆。價格如何我毫無經驗就說不出了(記得我看到最便宜的是12萬裡拉),但我想至少不會有假貨。
--聖天使報喜教堂:在佛市的最北面,是一座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古老教堂。內部的回廊、教士的房間等都屬超級古物。特別是教士房裡的濕壁畫特別值得一看。在教堂前還有一個小型廣場,這裡有許多紀念品和意大利傳統食品、香料、草藥、肥皂等出售,很多東西不知到是什麼做的,也不知派什麼用場,看看很有意思。雖是集市,但這裡一般不能討價還價。
注:濕壁畫是指畫家在剛粉刷過石灰的濕牆壁上直接作畫,每次只能畫一小塊,而且必須一次成功,否則無法彌補。石灰干後顏料與石灰的化學反應使色彩異常鮮艷,經久不退。而且顏料滲進牆壁深達數毫米,因而可以擦洗。
--行業保護神龕:在市政廳廣場西面不遠處,穿過幾條小巷就到(沒有地圖無法說清具體方位)。這是一座方形的神龕,在外牆的凹洞裡供奉古代佛羅倫薩市各個行業的守護神,如裁縫神、馬夫神、石匠神等。神像的姿態各異,神情生動,神像下的大塊浮雕描繪該行業的勞作情形。沒有哪個旅游指南提到這裡,我是在佛市的旅游咨詢處問得的。確實是一處非常有特色的景點。
--未完工的大廈:是一位在那不勒斯發了大財的銀行家為了蓋過梅氏家族而建造的,雖說整座大廈只有三層,但每一層都有尋常樓房三層那麼高。為騰出地皮就先後拉倒五十多座房屋。正式動工的日子請了星像學家算定,因為已投入了大量資本,決不能出現絲毫問題。這座大廈終於在完工前耗竭了主人的錢袋,經幾度易手後正打算被改為展覽廳。看著這座大廈不禁想起那句悲涼的古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垮了。”
在佛市游覽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雙腿,一方面城市不大(旅館裡的一位美國華裔小伙子說他一天內就跑完了全城),另一方面只有靠雙腿才能充分領略佛市的魅力。在市政廳廣場和打扮成中世紀吟游詩人的叛逆大學生一起跳不知名的舞蹈,在小廣場上和野鴿子共進午餐,在亞諾河的橋上遠望夕陽照著河水慢慢地墜落,這一切是住在豪華旅館、來回包車的游客所享受不到的。
在佛市吃飯可能會是問題,全市我只看到兩處麥當老快餐,一處在火車站。當地飯店價格偏高,一頓三萬裡拉還不見得能吃飽。最好是在背囊內塞一份外賣作為午飯。
接下來特別安排了一天去比薩,這個位於佛羅倫薩西面約兩三百公裡的小鎮,乘火車約2個小時。比薩是一個寧靜的小鎮,我去的時候正巧是禮拜天,大大小小的教堂都在作彌撒,我也跑進去湊湊熱鬧。沒想到在一個教堂裡教士做完禱告後拿了個小籃子走下講台,我還沒反應過來這是化緣,小籃子已伸到了我面前,沒辦法只得解囊捐助,心裡不禁感嘆上帝沒長眼睛:“在座的最窮的恐怕非我莫屬了,怎麼反倒是我掏腰包給別人錢?”
名聞世界的比薩斜塔,因為還處在維修階段不對游人開放,不過聽說到01年底將允許游客登塔。斜塔西首的哥特式教堂,外表純白素麗,內部巍峨壯觀。再西面是一座八角型的洗禮堂,用白色石材裝飾外牆,加上白色的斜塔,三座白色建築被周圍一大片碧綠的草坪所圍繞,襯著頭頂的藍天白雲非常的賞心悅目。稍遠處還有一個古堡遺址,城牆轉角處上站著一只咆哮的獅子雕像,略有看頭。
離開比薩斜塔後發覺時間還早,就沿著亞諾河邊信步倘徉(亞諾河穿過佛羅倫薩再流經比薩,然後注入大海),不期意來到了堪稱歐洲最小的教堂:河畔聖母教堂。整座教堂好像一個書報亭,建在河邊的人行道上,長寬不過七八米。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教堂外的聖徒雕像,教堂內的聖壇、中殿席一應俱全。教堂供奉著據說是耶穌所戴荊棘冠上的一根刺(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前,押送的士兵強迫他戴上荊棘冠,以嘲弄這位尤太人的王),內外的雕塑、護牆板全用白色大理石制成,典雅而又高貴。
這裡我還想敘述一件倒霉的遭遇:我正在離比薩斜塔不遠的一條街道亂逛,一位挺著肚子的中東婦女伸手向我討錢,我按照習慣在她手裡放了一枚硬幣,她卻還跟在我左後方挨挨擦擦地不肯走。我待要跟她解釋我也並非富人時,突然不知從哪裡鑽出來四五個同樣打扮的女人將我團團圍住,手裡拿著硬紙板作乞討狀抵在我胸前,我身前身後的視線都被擋住了。這時第一個婦女把手伸進我左邊長褲口袋裡捏住錢包就往外抽,我一感覺到馬上用左手去夾,她竟然雙手齊用狠力地把錢包奪走了。我剛一轉身想問她討回錢包,硬紙板又抵在我胸前背後,同時她們相互間把錢包一傳,我根本看不出錢包在誰身上了。這種情況下我完全急得是語無倫次,只有用雙手抓住第一位大肚子土耳其婦女的手臂說什麼也不肯放松,口口聲聲只說要叫警察。這時周圍圍觀的游客多了起來,這幫小偷只好悻悻的將錢包摔還給我。沒等我點清錢數不少,她們就已經溜的沒影了。
說這事是要提醒大家在外游玩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如有可能應該結伴同行(小偷們一定是看我單身才起意下手的)。現在回想起來,我能拿回錢包真是僥幸。
在佛羅倫薩和比薩似乎沒有其他知名的景點了,我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站:水城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