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去張家界之心,可一直都忙於學習沒時間,這次快畢業了,苦尋一志同道合之人,在一番准備之後,張家界之旅終於成行!
10月19日開始收集資料,制定游走計劃。
10月23日買票,上車。
10月24日到達張家界。
原本應該早上5點到達的火車硬是7點多才到。折騰了一宿的疲憊在出站口見到向導那一刻化為灰燼。石萬平是眾多網友推薦的優秀向導,出發前幾天跟他聯系約定好,他在火車舉著寫有我大名的牌子接我們,於是,在出口處碰頭後,我們一行三人浩浩蕩蕩的往森林公園進發了。
參考了很多游記裡網友的意見,把一些不夠精華的點砍掉,最後,和石導一起研究確定了以下路線:
D1 從張家界森林公園管理處進山—金鞭溪—水繞四門—白龍天梯上行—天下第一橋—迷魂台—宿民居
D2 大觀台,天子座,仙人橋,神雞捉食,—一步難行,烏龍寨,天波府,—空中走廊—宿民居
D3 點將台—神堂灣—賀龍公園—索道下山—十裡畫廊—武陵源出山—返回張家界市區
這幾天下來,我發現最精彩的還是袁家界,楊家界。我們住地正位於這兩點的交界處,出行真是方便。在山裡住特別適合自助游的朋友,一般的旅行團只去黃石寨,金鞭溪,天子山,因為當天都得趕到下山住:) 看了N多游記裡都提到強烈建議不去黃石寨,於是,決定將“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的幌子拋掉。後來在山上,看到了大概的黃石寨,感覺沒有什麼特點。本來還想安排一天去猛洞河漂流的,但因天公不作美,一夜間突然變涼了,另加上還得趕回學校實習,只好作罷,草草去寶峰湖蕩了一圈,結束了游走之旅。
對於幾個精華景點,一個小小的總結:
金鞭溪:進山後給我第一次驚喜的就是在這裡,確實是張家界的精華之一。只可惜我太專注於風景,忘了應該在‘大氧吧’美美地吸上幾口。後來發現路上有一條銅錢,元寶鋪成的道,踩在上面非常過癮,我這次狠狠地踩了一會。
袁家界:第二次驚喜是在後花園、迷魂台。說不出來的感覺,就是看不夠,不想走。據石導說如果是下雨天雲海可以把一個人的魂給迷住~~~憒憾呀!!
楊家界:在大觀台那塊沒逗留多久,也沒有非常深刻的印像。可是,以前的土匪窩-烏龍寨,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山勢險要,關隘繁多,特別是“三道鬼門關”(一步難行,誰敢不低頭,看誰不側身)真是太酷了。土匪,真不是蓋的。天波府阿,無限風光在險峰。
天子山:沒趕上好天氣,霧太大,而且人暴多,那個賀龍老前輩的前後左右方圓NN裡全是人,到處都是舉著小旗子的領隊拿到大喇叭吆喝著,怎麼都讓我覺得走錯了地。這是在森林公園麼,怎麼整一菜市場了。這時候的我連相機都懶得掏了。
十裡畫廊:小火車來去,我瘋狂的拍阿拍,最近愛極了拍路,好喜歡階梯的層次感:) 說是7.5華裡的路,也算是一副不錯的自然美圖。只是它們的名字我都沒記住,還是不夠像。唯一的‘采藥老人’我怎麼看都覺得超級像,一問石導,原來人家正是張家界十大標志性景點呢。
其實記憶裡不僅僅只有讓人震撼的景,還有太多有趣的故事,點點滴滴揮散不去。。。
D1(10月24日)
1) 還是在進山不久,就看到了小山邊有一群猴,很多游人拿吃的逗它們,小家伙們像是習慣了,也不逃,爭搶著游人拋撒的食物,觀察它們,太逗了,它們把嘴巴窩起來發出一種清脆的聲音,像是在說:“給我,給我”。看到了兩只還在哺育的母猴,小猴就在她的胸前,貼著特緊。母猴跳上跳下,小猴也沒掉下來。這一幕是我第一次看到,我太奇了怪了,直到石導,蔓蔓連喊我幾遍,這才一步三回頭地離去。
2) 和一位從台北特地來旅行的伯伯結伴,此人極其風趣,一路上,因為他的加入,增添了太多樂趣。他對許多內地人很想去台灣旅行的想法不大理解,他說日月潭還沒有千島湖大… 呵呵。伯伯的下一站是重慶,希望他順順利利。
3) 無意中發現景區內每一個標志性指引牌都有中文,英文和韓文。一問石導,原來每年韓國游客來張家界玩的特別多,據說韓國人到這來玩比在韓國國內玩還便宜。台北來的伯伯也說在台灣國內玩確實比來大陸玩貴,原來如此。後來看到了中韓友誼亭,簡直是用名片堆成的亭子(來過的韓國人留下的),路上碰到的韓國團更多,老頭老太居多,大多身著色彩艷麗的衣服,女性們還畫了挺濃的妝,看上去非常的精致。喜歡這樣的她們,更欣賞她們的態度。在返程的環保車上,一個韓國伯伯找我說話,一下比劃,一下英語,最後我終於明白,他說:“中國人是他們的小老師。” 下車後,他非常禮貌的和我握手,倒讓我有點不自在了。是作為中國人的驕傲?還是覺得自己虛於這份榮譽?
4) 白龍天梯上行326M,用時1分58秒。花費56元,因為站在最前面,眼界一目了然,天梯越升越高,腿也越來越抖。還是前年蹦級落下的陰影,挺煩恐高症的。後來,在過一步難行,還有幾個鏤空的橋時都讓我掙扎了好久。性格使然,越害怕自己越去干(欲挫欲勇),算是強迫症吧:) 到後來,乘坐索道下山,竟忘記了害怕。台灣伯伯建議,下次去跳一個超過50米的,把恐高症跳回去。哈。
D2(10月25日)
1) 長在樹上的草莓,你見過嗎?哈,我吃過!石導一看到就指給我們,不僅嘗到了野草莓,野櫻桃還有野桃,因為沒有肥料,都小小的,有一點酸甜,石導說她經常會摘來吃,只是靠近路邊的都被行人摘光了。她說山裡野生水果多的去了,如果再提前點9月份來,有野梨,野獼猴桃,野荔枝…… 強烈建議驢子們9月份來,大家一起殺過來!
2) 在大觀台偶遇張家界市旅游局局長,一個戴眼鏡的可愛中年男人。跟他聊了聊,以後張家界會有“語音導游”來代替人為旅客提供導游服務。我估計是一種播放器,到一個景點了,自己一按,就有相應的介紹出來。感覺自己不會喜歡這樣的方式,互動產生交流,交流帶來生趣。沒有生趣的旅程還有什麼意思?
3) 不知道是走到哪個橋面前,帶台灣伯伯的小石跟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梗概是兩個人(一男一女)相約去跳崖殉情,結果,女的跳下去了,男的沒有跳。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回來問蔓蔓,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得到的回答:“下次跳崖一定要一起先吃老鼠藥,絕對不能獨活!”
4) 本次游走讓我最郁悶的就是:雙眼紅腫。好奇怎樣造成的?哭過?被毒蟲咬?都不是。自做孽不可活~ 實在好奇去摸了樹上的毛毛蟲(早上),和一只躺著休息的貓貓的頭(下午)。結果忘了洗手卻摸了眼周,導致眼周變腫。像被什麼蟲咬過,很癢,匆匆回到住處,用消毒巾處理,才緩解。晚上我對著鏡子大呼:“教訓阿!教訓!” 蔓蔓誠懇地提醒我:“教訓是改不了習慣的”。我開始佩服起這個沉著冷靜的小姑娘。
5) 走烏龍寨的‘三關’據說是當土匪必須經過的挑戰。特別是第三關的‘看誰不側身’,是窄窄的兩山之間留存的窄窄的縫,石導說一定要正面能走過才算合格土匪。原來以前的土匪都吃不飽,所以才巨苗條阿,不知道想減肥的MM們有沒有啟發:)
6) 本來和石導商量想去“鴛鴦瀑布”,據說是張家界唯一一處山水相連的原始景點。可惜被告知那邊已經很久沒人走,路都被雜草掩蓋了,而且現在這時節,五步蛇很多,他說太危險了,不敢帶我們去。My god..只好作罷。他說至少要等到蛇祖宗們冬眠的時候,才敢去。這是我本次游走唯一的遺憾。
D3(10月26日)
1) 乘環保車去天子山的路上一直放著張家界的宣傳歌曲,最深刻的一句歌詞:“山的王國,雲的故鄉,張家界。” 後來蔓蔓買了本宣傳畫冊,我被裡面的一副雲海景像的相片震撼,太美了!後來台灣伯伯,回來後的小文都跟我強烈推薦黃山,說黃山的雲海特別美。聽得我咬牙切齒:) 幾次都錯過了去黃山,恩,就最近吧,抽個時間去長長見識。
2) 臨時決定去寶峰湖,結果到那一看,竟然有一個‘好漢坡’。狂暈。那不是我們廬山的麼?!不過寶峰湖還是符合有山有水的原則,幾座山圍成了一個盆狀,就把一湖水圍在了裡面,所以湖水有半個山那麼深。乘船的中途有苗族阿妹,阿哥對歌,有點意思。結果隨船的一隊韓國團來勁了,要和我們這邊的人對歌,還沒答應,就首先開唱。就這樣,你來我往的對歌讓整個湖面熱鬧起來。旅途中的驚喜就是這麼簡單。
3) 返回的下山路上,有一剛剛跟我一起乘船的GG想找我對歌,委拒後閑聊,他很肯定地說我是香港人。又是一個肯定。奇怪,這年頭的人都怎麼了。後來在侯車又發現一件很搞的事,候車廳檢票口停著很多輛彩車,原來這裡提供自費彩車(10元/人)送上站台,當時就覺得是騙錢的幌子,說什麼站台在半山腰,後來證明只是在二樓。但願不要有人再上當了。
除此之外還有太多太多無法用筆完全記錄的東西,那就讓它們慢慢沉澱、讓後去的待要去的人慢慢去感受吧!
感謝石萬平導游這幾天全程的陪伴,留下好向導的電話:13907446400。
希望下一站快點來臨…………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美麗的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