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乘轎游九華山―――老年朋友請讀(一)

作者: 老爺爺

導讀我(67歲),老伴(65歲)四大佛山已去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就是未去過九華山,老伴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居士)一直想去,又因膝蓋有傷,走不了遠路,更不能爬山而未去。最近乘秋高氣爽下定決心去了。 D1:10月30日周一,上午6:58乘T732次軟座114元離滬,下午1:40 到銅陵 ,2.:20上去九華山的大巴18元/人,4:00到九華山山門,買老年票(60歲以上半票,70歲以上全免 ...

我(67歲),老伴(65歲)四大佛山已去過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就是未去過九華山,老伴是虔誠的佛教信徒(居士)一直想去,又因膝蓋有傷,走不了遠路,更不能爬山而未去。最近乘秋高氣爽下定決心去了。

D1:10月30日周一,上午6:58乘T732次軟座114元離滬,下午1:40 到銅陵 ,2.:20上去九華山的大巴18元/人,4:00到九華山山門,買老年票(60歲以上半票,70歲以上全免)70元進山,4:30住“又一村旅店”休息,晚上看電視,未外出。

乘車,銅陵出火車站右轉彎大街上100米遠,停著銅陵-九華山大巴有人拉客,怕是黑車,繼續向前200米到長途汽車站,一問沒有九華山的車,也沒有去青陽的,只能回來,還是上剛才看見大巴,問為何不是15.50元,售票說,上山18元,下山才15.50元。

住宿;大巴上有中年人,四十多歲,較高大,看上去很老實,厚道的,是“又一村旅店”的老板劉某,每天在大巴上拉客,一聽我們網上訂了“聚龍大酒店”就向我們介紹他的旅店如何的便宜,叫我們先去他們那裡 ,不好再去聚龍(三星級,280元/日標間)。在山門乘上他認識的中巴( 70 元門票已含山內三日乘車費),一直拉到“又一村”(在武警招待所的隔壁)。初步一看還干淨就住下,開價100元/日,還價200元/3日。住後第二天,才知道武警招待所100元/日標間,比又一村好得多。另外,“聚仙樓”住宿只有60元/日,住二天,50元/日。如果不帶衛生間的普通15 元/人/日。九華山缺水,熱水全天有,冷水晚上5:30-7.30才供應,只能在此時洗澡,因為缺水,標房內衛生間很臭,馬桶蓋一直蓋著,衛生間的門也一直關著,否則臭得不行,請今後住宿的朋友注意這一點。

D2:10月31日,周二,8:20劉老板開車送我們到肉身寶殿下面預定的二頂轎子,向山上兜一圈四個大廟開價300元/頂,我們事先了解到120-140之間,還價150元,說不行就乘纜車去游玩,因為是淡季,轎夫不是每天有生意就同意了,並說,游玩結束,如果你們滿意就給點小費,不給也可以。8:30我們就坐轎上山,8:45肉身寶殿,10:50華嚴寺,回香閣,11:30東崖禪寺,午餐12:30百歲宮,13:30下山(台階1800級)很快,14:00到又一村,午睡,晚上看電視,21:00睡。

D3:11月1日,周三,上午8:00轎夫到又一村來接,8:10抵園寺,8:45通慧寺,9:10化城寺(歷史博物館)10:10上禪堂(求簽,最低價200元,親眼目睹)10:30月身寶殿,11:00寶殿內吃素齋5元/人,12:00旃檀禪寺,13:00回又一村,午睡3:00起,寫此游記未外出,晚看電視,9:00睡。

D4:11月2日周四8:20走到停車場,8:50大巴開車,9:20到山門,9:50中巴15:50元/人。11:30到銅陵火車站,打的去市中心“清泉閣”午飯14:12 T734次開車20:30到上海。

天氣:九華山天氣比上海略冷一點,上海穿襯衣,背心,山上只要增加一件二用衫即可,在攜程的天氣預報上有九華山三日氣像預報,都是晴天我們沒帶傘。

導游:九華山進山門票,各景區小門票上都有詳細介紹,不必請導游。

韓國游客:因為地藏王菩薩是韓國人,韓國游客來此很多,二天都遇到,有的還穿著鮮艷的韓國民族服裝,很是好看。

吃:早餐就在路邊小店吃粥,包子、油條等,中午盡量在寺廟裡吃5元/人,但寺廟吃午飯較早,一般是10:45-11:30。佛教有“過午不食”的習慣,如果超過中午12點還沒有吃飯,這天的中飯就不能吃,要到晚上才能吃。因此,上山前一定要帶好干糧,萬一寺廟裡吃不到,山上寺廟周圍是沒有飯店的。晚上只能在街上小店吃,最好不要點“石耳”等山珍,往往味道不好,價還特貴。在又一村旅館向上二十米左右有一家“山村土菜館”番茄炒蛋10元,蛋很多,至少有三只以上,紅燒豆腐8元,味道很好,價廉物美。山裡人口重,點菜時一定要說明淡一點,否則鹹得根本不能吃。

接線板:家庭旅館設計有缺陷,房間內只有一個電視機用的插座,對照相機,手機,攝像機要衝電的人,一定要自帶一個接線板,否則衝電很麻煩。

靜:從熱鬧喧嘩的上海到九華山,真像到了世外桃源,安靜得不得了,山上靜,山下靜,晚上更幽靜,心情好舒暢。

香爐:在月身寶殿的大殿西邊看到三只大香爐,生鐵鑄成,其中一只落款民國八年(1919年)江蘇上海縣黃金榮、某某、某某、某某、杜月笙捐贈,上海原來是江蘇省的一個縣,在1919年時杜月笙已經和黃金榮並起並坐了,只是排名稍後一點。此香爐在文革時被僧人藏在深山老林中,1978年才取回放在此,成為文物。僧人:絕大部分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但在商業化很重的風景區中的個別僧人也商業化了,進某大殿個別僧人用各種方法暗示捐款,甚至遇到一位女尼對我們說,你一定要做功德(捐款)引起人極大的反感,像求一個簽就要200元也較過份。


精選遊記: 九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