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追憶

作者: 左牽黃

導讀瀘沽湖追憶 2004年8月下旬,一個人從廣州飛到麗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黑夜。與同機的惠州母女三人住到了古城一家客棧。女主人很熱心,幫著張羅了第二天一大早去瀘沽湖。本來在網上約了上海的一位MM同行,但她因故有些高原反應,需要休息一天,便失之交臂。第二天一早,在古城外搭上一部“昌河”車,不算司機,車上就擠了七個人:惠州三位女性,一對湖北情侶,一位 ...

瀘沽湖追憶 2004年8月下旬,一個人從廣州飛到麗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黑夜。與同機的惠州母女三人住到了古城一家客棧。女主人很熱心,幫著張羅了第二天一大早去瀘沽湖。本來在網上約了上海的一位MM同行,但她因故有些高原反應,需要休息一天,便失之交臂。第二天一早,在古城外搭上一部“昌河”車,不算司機,車上就擠了七個人:惠州三位女性,一對湖北情侶,一位深圳的獨行俠,還有我。雖然去過不少地方,卻還是第一次做背包客,到麗江後的行程也原本指望那位MM的,所以有些迷失的感覺。好在只要趕上回程的飛機,其余時間都可隨意。 出了麗江,很快就是山路,七扭八拐的,幸好沒有人暈車。在一個山梁上,幾個人下車拼命撳相機快門。一條蜿蜒曲折的山間公路,宛如一道時隱時現的長蛇,從這邊山穿過谷底,爬到對面的山上。薄霧剛從山谷升騰而去,遍山的沙石和草木都潤潤的,沉靜得像是回到蠻荒的遠古,只有那條長蛇靈動地穿行於其中。七個人,獨行俠最喜歡擺弄他的相機,以及他的深沉,很快成為湖北情侶的偶像,惠州母女則凡事無可無不可。司機話語不多,到了險要路段,每拐一個彎,便擰頭仰望一下前方陡峭的山坡,說是看有沒有山羊群。山羊會將山坡上風化的石頭蹬下來。午飯後經過紅橋鎮,在髒髒的市場買了些看上去不很髒的水果,繼續在樹木蔥蘢的山中飛馳,終於進山了,翻上一道坡,向下繞了一陣子,便來到“觀景台”。 觀景台在一片林子的下方。車還沒有停穩,就有一大群小孩子和女人湊過來,女人央求買她們或舉或拎的水果,孩子纏著做導游,每趟一元,還有清歌附送。這裡可以居高臨下地遙望整個瀘沽湖,望過去像鱷魚的湖心半島,更遠處的格姆女神山。 山風掠過,觀景台前後左右的高樹婆娑而響,像是在爭相訴說瀘沽湖的傳說。遠處湛藍的湖水,在溫和的陽光底下,幻化成一只美麗、柔情萬端的大眼睛,對著你撲閃。於是,折身回去,上車,很快就到了湖畔。 在洛水村,七個人兵分兩路。獨行俠和湖北小情侶坐車去裡格半島,訪扎西之家,我則決定與惠州三母女共進退,在一家純木屋的城堡酒店住下後,便去坐豬槽船。兩艘小船被捆綁成一條雙體船,劃船的是兩兄弟,相貌全然不同,起初還存了漢人的詫異,後來想到他們是同母異父兄弟,即刻釋然。兩兄弟都很豪爽,偶爾放聲高歌,還呼嘯著跟遠處的什麼人打招呼,但對於母系氏族似乎苦大仇深:這麼累,都是在為祖母、母親干活,“完全沒有地位”。 靠岸的湖面上浮著水草,還有一種白色的小花,一簇簇、一串串的,煞是好看。兩兄弟介紹說是陽花,見光生,無光滅,果然後來太陽消失在格姆神山後,水面上便只有細細的根莖了,白花則悄然溶入湖水中。 到了觀景台上看到的湖心島,棄舟上岸。島不大,也不高,踏著石階快走了幾步,便感到太陽穴有些微微生疼,才意識到2700米海拔對已經成為一個挑戰。放緩腳步,登上一座廟宇。說是最後一位土司的墳墓就在島上,一位美國人住了數年的房子空置著,門上卻掛了鐵鎖。 流連一番,回到船上聽兩兄弟講摩梭人的傳說:當年有一個小孩子突然有一天開始不吃不喝,大人很奇怪,便尾隨而去,發現小孩鑽進水裡,啃了一條魚的尾巴。貪心的大人於是糾合起來,將那條魚從石眼裡拽出來,抗著回了家。殊不知那條魚是堵水眼的。當天晚上,湖水開始上漲,只有兩兄弟上了一條船,得以逃出生天,並在高處的山梁上看到一堆篝火,走過去,篝火旁坐著一位老奶奶。摩梭人就這麼得以延續下來,女人就這麼成了主宰。 晚飯就在兩兄弟家裡,吃土雞,還有幾個炒菜。飯菜由他們的母親張羅,老奶奶像舊書裡描寫的老地主婆,坐在一角監視著屋裡所有的人。劃船的兩兄弟遠遠地坐在一邊,偶爾跟我們搭一句話。爐灶很簡單,只是在地方挖一個方坑,架上柴禾,燒得滿屋子都是煙。雞肉卻很香,雞蛋也很香,蔬菜格外鮮甜。入夜,去參加篝火晚會,看摩梭人跳的熱情洋溢,後來也跟著手牽手跳了幾次,卻沒有傳說中的奇遇。據說,摩梭青年男女在篝火邊跳舞的時候,女子看到心儀的男子,便會在牽手的時候摳摳對方的手心,晚上就可以去走婚了。不過,一曲歌舞結束、大家四散開去,卻聽到一個摩梭裝束的姑娘跟同伴抱怨:剛才有個男的,太討厭了,老摳人家手心。想必是一位想入非非的游客大耍“鹹豬手”了。其實,下午聽兩兄弟講,雖然是走婚,但男女二人的關系其實是比較穩定的,不像外人想像中那麼隨便和隨意。 回到住處,無所事事,很快入睡,但半夜裡給木板牆另外一側的聲響吵醒,居然沒有了睡意,看看表,才三點半。猶豫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起身,拿上手電筒,躡手躡腳地離開房間,決計徒步去格裡半島。 暗夜裡,沿湖蜿蜒伸展的公路黑黢黢的,夜風搖撼高處的樹冠,奏響低處的草木,讓人時刻不能忘懷兒時聽說的各類鬼怪故事。這麼快步行進了半個多小時,遠遠地看到一段坡道頂端的燈光,漸漸走進,才發現是一個酒店的大門口,側旁有一株高樹,樹上掛了一個高瓦數的燈泡。一只野兔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竄出來,愣了愣,閃進湖邊黑黢黢的草窠裡不見了。繼續前行,天際出現些許曙光的時候,來到一個岔道口,用手電照了照,發現下山的路標指向一處村莊,似乎不是半島,於是選擇了山腰的公路。從這裡開始是泥路,間或遭遇被車輛軋出的大坑,坑裡積了泥漿,不知深淺,只好小心翼翼地踏著山邊露出的泥土,移動腳步,但還是會一個踉蹌,嚇出一身冷汗來。繞著公路走啊走,終於看到深入湖中的裡格半島了,卻發現自己的選擇是錯的,穿過湖邊村落,是到半島的近道,而這邊陡峭的山坡上,根本沒有路徑。 這時,天已經漸漸放亮,靜靜而臥的格姆女神就在頭頂上,女神吐納著團團白霧,輕盈縹緲,更顯神聖。如果原路返回,肯定會白白浪費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於是決計從亂石嶙峋的荒坡上下去。雖然腳上蹬了登山鞋,在崎嶇的山坡上還是站立不穩,只好看清了方向,算計好踏腳的地方,半滑半跑著,一點一點到了山腳下。終於有了羊腸小道,剛松了口氣,卻發現下方是幾頭黃牛,晃動著尖銳的犄角在斜坡上啃青草。盡量不驚動它們,從中間溜過,又是一身冷汗。沿湖是一條自然形成的路,時寬時窄,容車輛開入。到了山灣,僅剩下一條藏在樹木當中的小路,右邊的樹縫外便是波浪不興的湖水。經過一堆藏人敬佛的亂石塊,和在那裡追逐嬉戲的兩只狗,終於跨進了裡格半島。 裡格半島不大,很快便可繞行一周,雖然有些地方被住宅阻隔了。胡亂闖入一家,發現上房顯然已經有些年代了,木頭已經不見了本色,被火爐熏成了陳舊的黑色,門檻很高,一個年輕女子吃力地擰了胯部,端了爐灰從屋裡出來,倒在院子裡。隨即出來一位猥瑣的老奶奶,行動遲緩,卻不乏威儀,一手拿了盛了小米的碗,一手捏著雞蛋,走到木屋圍起來的四方院子裡,癟癟的嘴角囁嚅著,四下裡揚著手。大概是什麼晨祭或者祈禱的儀式。悄悄地退出來,來到半島北側,沒有一個人影,倒是有一家用原木搭建了門樓,氣派非凡,門前便是湖,小道打掃得干干淨淨。繞到西側,則發現亂石無數的湖岸邊,水裡淹、飄了些牲畜的糞便,不由得想到在豬槽船上聽兩兄弟抱怨湖水已不再如昔日清潔、可以飲用了。 瀘沽湖有位傳奇人物叫扎西,就住在裡格半島。很多人慕名而來,臭罵而去,還有人在網上大呼他是大騙子。豬槽船上的兩兄弟也如是說。據他們介紹,這位扎西當年住在山的另外一邊,窮則思變,當了驢客的向導,專跑稻城亞丁一線,一次倒霉的游客不見了錢包,是這位原本窮困潦倒的向導慷慨解囊,結下奇緣,倒霉的驢客回去在網上感激一番,便成就了扎西的美名。在小小的裡格半島入口,湖裡泊著一條洞穿的破船,破船對著的原木屋牆上,有一道紅色箭頭,指著“扎西之家”。順著指示尋過去,發覺扎西家很大也很新,看得出一些風生水起的氣像。同行的另外三位趕去扎西之家,第二天居然三緘其口,只字不提,估計烤羊腿吃得不暢。 徒步遠征裡格半島,卻與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系,因為沒有留司機的電話,等終於聯系到了,他們卻已經在城堡酒店找我,後來司機提出加錢回來接我,二十分鐘後才回到酒店,看到獨行俠的臉色好難看,不知道是因為耽誤了時間,還是搶了他的風頭。一頓抱歉後,大家去草海。 草海在瀘沽湖下游,據說也可以在瀘沽湖搭小船去的,但需要大半天功夫,大家決定乘車,可一路坑坑窪窪的,有時是湖水淹沒了道路,不知深淺,司機只好涉水或者投石問路,在水下找一條可行的路出來,有時是穿過一條小河溝。臨近一個村落,道路被雨天強行軍的卡車軋成山字形,偏偏又遇到從成都殺過來的浩大的車隊。進入村莊,剛趕走幾頭打滾兒的母豬,從院牆相夾、積了泥漿的村道衝過去,卻遭遇一道石橋,恰好夠小昌河將車輪碾在兩邊的石條上開過,為了減輕重力,乘客需要下車步行過去。就這樣,排除萬難,終於到了在四川界內的草海。 在這裡坐了真正的豬槽船----一根原木掏成,每條坐兩個人,稍稍移動一下,船身便轉動起來,似乎隨時會傾覆。水草十分茂密,只好在草叢中人工開出迷宮式的水道。村子裡據說有十幾戶藏人,撐船的碰巧就是一位藏族少女,自我介紹十五歲,在上附近的學校讀初中,今天正好輪到她們家出工,所以便由她來了。後來她熱情邀請去她家吃午飯,還說有一種什麼水果,長在大樹上的,可以品嘗,但大家都急著趕路,下船後便匆匆告辭了。 草海裡還有一條長長的棧橋,間隔著搭了橋板,沒有欄杆,相向而過的時候需要側身而行,如果望著橋板空隙下平滑的水,會有些目眩頭暈。 原路返回瀘沽湖,然後循來路回麗江。午飯後,進入危險區域,司機又開始每到一個拐彎便擰頭觀察前方的山上,饒是如此,差點遭遇了塌方。如果在快上四五十秒,或許會給突然滾落的大石砸個正著。好在有驚無險,耽擱了一個來小時,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徒手搬開大石塊,清理出一條通道,繼續上路了。太陽還高高地掛在西邊天上,我們便回到前一天清晨的出發地了。 後記:本來寫了日記的,後來因為電腦硬盤崩潰,連同照片永遠地消失了。這點剩余的記憶,於己算是重溫,於人姑作分享。


(瀘沽湖圖(網絡上抄襲的))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