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8.13 / 6:30am-8:30pm 都江堰-青城山
報團參加了都江堰和青城山一日游。本來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是想自助游的。發現成都的旅游門票挺貴的,要90塊,兩地就是180,剛漲不久。所以如果自己去的話費用要比跟團高。 由於是一日游,時間安排比較緊,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HOHO,已經好久沒有這麼早起床了。
一中巴車,人不算多,大部分是東北的游客,看來我這種是真正的散客,那裡有空就往哪裡塞。也好久沒聽地道的東北了,感受一下粗獷,有那麼點親切。或許是愛屋及烏吧(因為本人對東北相聲腔調是比較喜歡的)。
兩小時後到了都江堰,游客甚眾。感慨古人李冰設計構思之精巧,兩千多年前的工程,自古一直造福且現在仍然造福著天府之國,恩澤一方水土。有兩組關鍵詞不可不知“四六分洪,二八排沙”“深淘灘,低作堰”,可謂精髓。奔流而下的岷江被魚嘴一分為二,外江屬正流,內江用於灌溉。內江河床低而外江河床寬故枯水季節內江得六分水,而洪水季節六分水泄於外江。而由於河道轉彎的緣故,八分沙被甩於外江。
下來是飛沙堰和寶瓶口。飛沙堰高度是一定的,洪水季節時水會自動溢出飛沙堰,使得流過寶瓶口的水量是比較均衡的。同樣飛沙堰處亦用彎道原理將沙石外甩。“深淘灘,低作堰”意為內江要保持足夠深度,以保證足夠灌溉水量,深度以埋在內江底的木犀為准;而飛沙堰的高度不能太高,以避免泄洪不足導致澇害。
都江堰游接近尾聲的時候經過離堆公園。有株樹齡高達1700年的銀杏,因相傳為三國名士張松手植,故名“張松銀杏”。光看外表可能想像不出如此高齡,拍照者絡繹不絕,不能不令人稱奇。
午飯在青城山附近的餐館。青城四絕有洞天貢茶、洞天乳酒、白果燉雞、洞天泡菜。這餐品嘗到了一絕,就是白果燉雞。白果是指銀杏果,湯很鮮美,為此餐亮點。青城山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山道曲折,宮觀眾多。曲徑處尚有不少小亭點綴,供游人小憩。杜甫有詩雲: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青城天下幽”,即取意自此。
青城山為道教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主要的景點有建福宮、上清宮和天師洞。由於時間安排得很緊,我們只能坐索道上山,然後走路下來。在路上現買了幾個生黃瓜解渴,香脆可口,好爽!
青城山游下來,自然是很累了。後導游帶我們到一個茶藝中心去品茶。雖然說肯定是有推銷之意,但還是比較有興趣的。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茶確實不錯,還套上了些文化的韻味,比如說文君茶。茶文化真是被品出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