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婺源06-10-30

作者: qwertasdfg

導讀有了四天的假期,不忍心放棄,去哪裡,鼠標游移在旅游頁面,心裡其實一直堅定著一個目標――中國最美的鄉村,知道那漫山的油菜花一定動人心弦,知道現在不是最美的季節,但是油菜漫山的季節我還會有這樣的假期麼,漫山的菜花黃燦燦,也會有滿山的人群篡動,那麼去吧,還猶豫什麼呢,哪怕站在風光無限的江嶺去假像一下明春花的海洋。 作了一周的功課,一個人, ...

有了四天的假期,不忍心放棄,去哪裡,鼠標游移在旅游頁面,心裡其實一直堅定著一個目標――中國最美的鄉村,知道那漫山的油菜花一定動人心弦,知道現在不是最美的季節,但是油菜漫山的季節我還會有這樣的假期麼,漫山的菜花黃燦燦,也會有滿山的人群篡動,那麼去吧,還猶豫什麼呢,哪怕站在風光無限的江嶺去假像一下明春花的海洋。

作了一周的功課,一個人,多少有些令人擔心,十年前,計劃了一月山西的沙漠之行,最終因為膽怯,讓我懊悔了十年。這一次,因為有了網絡,制定了更詳細的計劃,每一地驛站的聯系,讓我孤獨的旅程多了一些溫馨。

雖然是淡季,仍然還是喜歡更淡一些的旅程,由於網上驢友們對古宅客棧的老詹的高度評價,故而在QQ上事先和老詹進行了聯系,當然還有驛站的雪兒,吳老師,(因當時虹關不在計劃之列,故而未聯系)。當得知我的目的是攝影後,老詹給了我兩條適合攝影的路線,而避開通常的旅游線路(事後證明這個方案是正確的),只是可惜正當楓葉未紅時,此時並不是最恰當的時機,故而時間比較隨機的攝影者,最好事先能和老詹聯系過我的線路是:

d1 寧波10:00-婺源縣城17:15-面包車(60元)-曉起(宿)

d2 曉起7am-摩的(25元)-江嶺風光10:10-班車-經過高山平湖-慶源11:30am-汪槎-慶源(宿)

d3 慶源8:00am-摩的(30元)-官坑9:00am-徒步-嶺腳11:30am-徒步-虹關12:00am左右-班車-清華彩虹橋(20元門票)-班車-思口-摩的(30元繞過)樟村、長灘、思溪(宿)

d4 思溪-班車-縣城-寧波(9:00多)

所有費用:(一個人)

寧波-婺源 127元×2=254元左右

婺源共用了220元左右,最主要的費用是包車費用(縣城到曉起60元-面包,曉起到江嶺25元-摩的,江嶺到慶源5元左右-班車,慶源到官坑30元-摩的,其他的都是班車故而便宜,住宿是一夜20元。)

總共四天消費500元以內(包括254元的來回車費)(帶了面包和零食,故而飯吃的少;很多景點尚未開發,沒有門票,所有門票只有彩虹橋和思溪(摩的幫我繞路共30元跑了一趟漳村、長灘),另外曉起到的晚沒有買門票)

經驗:

1. 盡可能不宿縣城,對於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定不會放棄清晨,故而住在東線的曉起或北線的思溪是個好主意,哪怕是晚上到,縣城包車到曉起。摩的40元,面包60元。

2. 網上和現實是有距離的。婺源人家的兩個下屬驛站與普通客棧的最大不同在於給予我心裡的安全感,以及思溪驛站可以用電腦,(他們的上網費是包月的,但若住客用電腦上網是要交費的,1小時兩元。――我覺得作為婺源人家驛站這一點是不合理的,我在老詹家一夜電腦,沒有費)其他和別的客棧沒有什麼區別。

3. 慶源的古宅客棧雖然不是婺源人家驛站,但強烈推薦大家去。

原因如下:

(!)主人好客,讓一個人的旅途多一份溫馨。

(2)主人老詹燒得一手好菜,可解旅途飢渴。

(3)主人也有攝影的愛好,你們也許可以相互交流。

(4)主人熟知附近景點,可以根據你的此行目的,給你的行程一定的參考。昨天和他聯系得知他買車了,這樣大家出行更方便。

而我覺得有資格做婺源人家驛站的最起碼也應該具備第四點。

4 虹關的詹大友客棧也推薦給大家,因為女主人好客、熱情,對周圍景點熟知。

5 東線從曉起往江嶺以上,以及北線從虹關以上,路都不好,如果坐摩的,一定要保護好相機,(可以用塑料袋套牢)。灰很大,從我的攝影包裡鑽進,並從相機的各個縫隙裡滲進。

6 具體費用基本上可以婺源人家網上介紹沒有很大出入。

7 婺源人家的雪兒和驢友客棧吳老師在事前給我提供了幫助,在這裡一並表示感謝。

第一天:寧波上午10:00的大巴出發,傍晚17:20到達婺源縣城,本來打算在縣城宿,但由於縣城出發最早的班車也要6:30,為了早晨能拍一些片子,而且縣城住宿(婺源人家)是60元,故而寧願損失點費用,請婺源人家給我叫了一輛面包(60元),夜宿曉起方老師家(20元)。這個季節的婺源晝夜溫差較大,遠離了城中的熱鬧繁雜,在夜裡顯得格外寧靜,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告別了方老師一家,曉起分上、下曉起,距離並不遠,我踩著晨露,向晨光中的上曉起走去。

第二天:繼續 上曉起回來再轉過下曉起,7:30還早,若等班車要到9:45,看來只有搭便車了,可是等了近半個小時都沒有便車,一般的車也不願意跑江嶺一線,這時候只好求助於驛站的方老師,看能不能給聯系一下比較可靠的交通工具,但方老師表示無能為力。

於是顧不得摩的不安全之說,雇了摩的25元,從曉起到江嶺,一路顛簸,黃土泥坑, 從頭到腳都浮了一層黃土,而我藏在攝影包裡的相機了,似乎也沐浴了一次黃土的洗禮。

此時此刻,江嶺風光無“現”,我想像著菜花滿地時的盛況,黃的花,喧嘩的人生、擁擠的汽車,而此時此刻,我一個人,近處遠處的梯田,隱約在山巒中的黑瓦白牆的村莊,在這霧蒙蒙的天氣一切都索然,

路上沒有人,也沒有什麼車。班車到這裡要10:30以後。我坐在路邊,由於路況很差,很小的一陣風也可以揚起塵土,路邊的樹葉、草完全沒有山區裡的靈秀青綠。

當班車到達慶源路口,下來了三個人,其中一個是這裡安裝工,由於路熟,他成了我們臨時的向導,另一個,著實讓我興奮了一會,原來是另一個獨自行走的背包客。我們一路走著聊著,走了一段,“向導”給我們指了路後,就去別了村莊。這個時候老詹短信發來,問我到了麼,要來接我,我說我們到慶源了,正在找村口呢,未到村口,遠遠看到一個身影向我們走來,直覺中這個就是老詹了,有一些感動。

用老詹的話來說,我來的真不是時候,麥田已然收割,曾經綠油油的菜地也已經翻土,正種下明年春的油菜苗,整個土地露出本來的顏色,秋意當涼未涼,楓樹當紅未紅,太陽藏起了臉,連山間的雲霧也沒有蹤影,整個大地、村莊、山脈都是一片灰蒙蒙,我此番算是白來了。但我說,認識老詹一家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獲。

到了慶源,趁老詹准備飯菜之際,我們走了一遍慶源村莊,一條小溪穿過村莊之南,一個村莊因為山而奇,因為水而靈。慶源古村四面峰巒疊翠,自古以來戎馬絕跡,地勢險要,四民安堵,小橋、流水、粉牆、黛瓦,若是晴空之時,藍天、碧嶺。古已有詩雲:空山隱臥好煙霞,水不同舟陸不車,一任中原戎馬亂,桃源深處是吾。

右邊是進村唯一的一條路

慶源的清晨 寧靜,一天的生活從這裡開始

自古以來,這一條小溪就與慶源的生活相伴,在這裡淘洗,在這裡家長裡短,夏季孩子們也會在這裡快樂嬉水游玩。。。

一句“回來咯”,短信把我們招回,香噴噴的飯菜已准備好,早有驢友誇獎老詹的手藝,一個上午的飢腸轆轆,我們已顧不得許多,埋頭猛吃。

下午,老詹陪我去一趟汪槎,這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小村莊,因為兩棵奇特的銀杏而讓人去找尋,其實,更美的風景是在路上,一路車在山間行,一個個百瓦黑牆的自然村落在山巒間時隱時現。已經記不得穿過了幾個小村莊,但每個都有自己的特點。由於天氣不佳,灰蒙蒙,四點左右天已將暗,我們只好早一些打道回府了。

這是路途中的一個山坳,我在山坳的青石板路上走著,老詹則騎著摩托感到山坳盡頭的村口等我。一路上的風光只有一個 美 字,春天,這裡也該是漫山花開。

這裡有一所小學,也許是和所有貧困地區,交通不便的學校一樣,二十左右的學生從5-13歲不等,在昏暗的教室裡,我們的到來,顯然驚擾了他們平靜的課堂,好在一會就下課了,孩子們先好奇,然後就黏著要看相機裡出來的自己,沒有片刻的安靜,那一份活潑的天性在城裡孩子已經是難以感受到了,。。。。。。我真後悔沒有給他們帶一些禮物去

這就是那棵著名的汪槎的銀杏樹了

神奇之處在於 雌的那棵位於小溪之南側,雄的那棵位於小溪的北側。兩樹相向傾斜而長。樹的上部分長勢奇特,這棵的樹干靠向另一棵,另一棵的枝丫又伸向這一棵。令人叫絕的是隔溪五六米,雄樹的根部伸出一個兩人合抱粗的樹根,跨溪直插對面雌樹的根部,呈拱型。汪槎這兩株銀杏樹另一絕,就是果實的盛產天下第一。一般地說,雄的銀杏樹不結果實,雌銀杏樹結的果實也是寥若星辰。而汪槎這株銀杏樹年年果實累累。年產高的有數千斤,甚至上萬斤,年產最低的不下千斤。

我用三片合成了一下,一裁剪比例有些失調,大家就看一下吧。

汪槎這兩株高大古老的銀杏樹,樣子如此神奇,果實如此盛產,無論是在美學上還是在科學上,都有相當高的欣賞價值與研究價值。早在二十世紀末,就有不少的美學家,考古學家對這兩株銀杏樹大發興趣,他們記載了不少數據,拍攝了不少相片,《婺源風物錄》名木古樹照中的第一張,就是汪槎的夫妻銀杏樹。

遠望汪槎,一條泥濘的道路一直伸進去,泥土的紅色是吸引了我拿起相機

汪槎回來,天色已暗,這就是我居住的古宅客棧的天井,每次想起古宅就想起老詹的雞湯--溫馨、鮮美

正宗的農家雞已經燉好,香味撲鼻,由於就是我一個客人,所以有機會和老詹夫婦共進晚餐,邊吃邊聊,從慶源的地方聊到家事,又從家事聊到各方的朋友。

入夜,由於數碼伴侶沒帶,我只好借用老詹的電腦傳圖片,圖片太大,一直折騰到半夜。話分兩頭,由於我不敢一人宿,老詹愛人就陪我在樓下的客房裡睡,已經很晚了,老詹夫婦都熬不住,睡覺去了,我一個人還在處理圖片。在這裡我要提醒所有獨自夜間回房睡覺的驢游們,如果你方向感差,千萬別最後一個去睡覺,像我一樣找不著門。

我差點在客廳裡睡一夜,古宅很大,房門也多,有的還有套間,其前,老詹還特特地陪我認了一遍門,結果夜到深處人迷糊,足足找了半個多小時,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體力,就想橫下心在客廳迷糊一宿,當我再次去找房門的時候,用排他法,並且不放過任何的細節,終於在一個門縫裡看到了亮燈處,原來女主人給我在房內留著燈呢。

第三天:本來為了節約時間我說不吃早飯了,但老詹考慮到我第二天要徒步,已經為我准備了一大碗雞湯面,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可口但鮮美的面(說實話,我本來是不吃面的),也多虧了這碗面,才讓我的徒步行比較順利。

因為從慶源到准備徒步的官坑,路途比之昨日的江嶺還要難走,等班車時間太浪費啦,雖然知道摩的不安全,但是除了請老詹幫我聯系好一點的摩的司機外,已別無他法。至此,作別老詹一家。

從慶源到官坑摩的,35元。

我是從網上當下來的線路圖。老詹多半會提供徒步路線,並且告訴了我途中注意點。一般很少有迷路的

次日凌晨,從慶源到了官坑,徒步嶺腳,2個半小時的青石板路只有我一個背包客,但一路上時有村民上山砍柴 、地裡勞作,再不時對照地圖、標記,再暢想一下陽光下的蘆葦怎樣在風中搖曳,一棵、一林紅楓在深秋是怎樣的誘人,倒也並不感到十分孤獨。。。。

官坑的鄉俗又有些不同了,這時候到處曬著這種叫做茶油的果子,婺源一帶最著名的糊豆腐一道菜,據說是婚宴的第一道,就是要用三種油炒出,其中一道是不是就是茶油?

9點到官坑,官坑這個小村莊也是有些特色的,留兩張片子外,匆匆穿過村莊,沿著青石板路上山了,摩的的司機也還挺負責,一直把我送到村口

沿著山上的青石板路,即使途中有岔路也多比較小,一般不容易出錯。我不善於爬山,又要拍照,故而爬山如散步的速度,但沒有停下來休息,整個時間2個半小時。前三分之一是都可以回望到官坑,後三分之一可以看到嶺腳,途中谷靜清幽,淡季,沒有看到一個徒步者,但偶有村民上山,鳥兒鳴叫,溪流叮咚,有獨木或者成林的楓樹,只可惜還位紅,有成片的蘆葦,沒有陽光,蘆葦也無色,但毋寧質疑,風景還是美的,山谷的寧靜以及昨天以來婺源鄉民的純樸,讓我們這些久居城裡的人心也變得純淨。

至今從官坑到嶺腳的路,要麼就從縣城繞一大圈,要麼就翻過幾座山,所以古時的徽商還有往來的村民們更是只有這麼山下山上地奔走著。。。。。。。。(古時,這裡屬徽州地界)

站在這裡就可以遠遠看到嶺腳村了,看是看到了,走過去還要約40分鐘左右呢。

其實這一路最難走的是走出嶺腳村,村子裡的主人多半去榨菜籽油了,在家裡守候的除了帶孩子的老年人就是看門狗了,這裡的狗很盡職,一只叫,然後會各個弄堂家門的狗都探出頭來,汪汪亂叫,最後我被困在數只狗中間不得行步,心裡嘀咕,總不會來個陌生人他們就咬吧,好歹是旅游勝地,怎麼著也算見過市面的,當我大聲喊,有人麼,半晌,出來個老奶奶,總算見到救心了。她看到我就笑,是不是狗太多了,其實他們不咬人。是啊,他們嚇人!老人家很熱心,問我去哪裡,我說去虹關,她就給我帶路,一直到大路上。

從嶺腳到虹、清華、思溪、縣城屬於婺源的北線。中午,嶺腳發車是1:30,這一點老詹已經幫我打聽好,而我還不知道的是老詹已經聯系了他在虹關的朋友准備我的中飯,時間還早,到嶺腳11:30,虹關離嶺腳並不遠,我繼續走著,雖沒有山間美景,但這一帶的稻田尚未完全收割,一路上時有青瓦白牆相伴,倒也不覺得這寂寞了,路邊時有標記的樟樹,有些有幾百年了。

我心裡正忖著到官坑該有幾點時,一輛摩托迎面停下來。

你是從慶源老詹那裡來的?是,

寧波的?對。

我是詹大友客棧的,老詹讓我來接你!

一路上感動著,他把我接到了虹關,因為原來沒有打算這條線路,故而到了才知道,其實虹關也是不錯的小村莊,但時間較緊,我在村口和詹大友的老屋粗粗轉了一下,健談的女主人向我展示老屋裡的寶貝,可惜我只能觀之一二了,順便說一句,詹大友的飯也還不錯,相比較思溪的伙食,還是比較符合我這個南方人吧。席間,嶺腳那裡電話打來,車出發了,怕我錯過班車,女主人匆匆趕到村頭去迎車,讓我慢慢吃,後又從村頭到村尾一直送我上車。

這是詹大友老屋的家什,你能知道它們是什麼用途麼?

這可是我們老祖宗的發明創造。女主人還興致勃勃給我表演。

女主人又帶我參觀了一下老屋,站在屋頂的平台上看過去,油菜花開季節,這個平台到處是各方驢友,熱鬧非凡

虹關的村口已是秋色斑斕

這是詹大友餐廳門口的百年樟樹

我不知道怎麼感謝老詹和詹大友主人的熱心和周到,只有在游記裡表達這一份心意。而相比較我在曉起和思溪的婺源人家客棧,我覺得他們作為驢友們的客棧更合適。

班車帶我一路到清華,花了兩個小時到清華的彩虹橋,與泰順的廊橋相比,二者風格不同的,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廊橋-彩虹橋不虛此名。但清華鎮我沒有怎麼逛,表面上看看好像沒有什麼。

清華鎮上到思口的車很多,去思溪必須從班車經過的思口下來,打摩的進村,思口附近有這些景點,思溪、延村,樟村、長灘,由於到思口已是4點左右,我打了個摩的(2元),因為天色已晚,4:30左右了,我讓摩的司機帶我到漳村長灘再繞道思溪,多過門票,摩的收了我30元。沒有去延村,因為據說延村的老屋保存的不好。

漳村的長阪橋已經衝垮,尚未重修。

夕陽下 ,沒了木板橋的田園牧歌。。

這就是有名的長灘,我在公路上拍了幾張接片用作到此一游的紀念

到思溪由於要用電腦,而只有婺源人家驛站有電腦,所以沒有選擇別的農家,住宿費20元。晚餐沒有要他們刻意准備,等我逛一圈回來,和他們一起吃的,應該說是正宗的婺源農家飯,對於我這個不愛吃辣者,這一餐真正是難以下咽,盡管這樣,第二天我離開時還是給了10元的飯費(畢竟是一餐飯)。這家客棧的感覺是,首先沒有發現什麼不好,但是比較難溝通,他們不能提供很好的思溪的景點的方位,也許是語言不通吧,我問了很多遍,都不得而知,最後我說你告訴我是左還是右,可是,還是比較難以溝通,而主人並不會用電腦,平日能在電腦和大家交談的是他們的女兒,很少聽到她說話,更不要說主動來詢問了,感覺和普通的農家客棧沒有什麼不同

來一張思溪橋頭的夜景,思溪的孩子如同其他驢友帖子中介紹的,會主動給你當導游,但需要5元的勞務費。

夜幕降臨,沿著舊時的街道,在一個個小弄裡隨意走著,來到了被稱作百壽圖的老屋,雕花鏤空的門夜幕下已然看不出它的本色。。。。

第二天,感受了一下思溪的清晨,寧靜,而且充滿了生活氣息。

一條路的北面猶如荒野中聊齋中的鬼宅,

而南面則是世俗凡人的生活

色的籠罩,昨晚的雕梁畫棟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驚嘆於人類的精工。

婺源四天之行結束了,但我知道如果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去,不僅是因為那裡的景致,更因為那裡的人

同樣摩的(2元)從思溪到思口後坐班車到縣城(很近),車到北站,准備過一下婺源人家,雖沒有見面,但出於禮貌,想去和雪兒打個招呼告別,但雪兒很忙,又是錯過了,回甬。

從縣城到曉起到江嶺,不要說慶源了,從徒步下來一直到坐上回甬的大巴,老詹的短信一路關照,讓我把婺源人的熱心和純樸善良一路帶到了寧波。

注因圖片太多,無法上傳。文章來源:請點擊http://www.wyren.net/bbs/dispbbs.asp?boardid=17&replyid=31388&id=16327&page=1&skin=0&Star=1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