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廣播報道,阿根廷是又一個中國人旅游目的地,我想我應該把我9月份去南美的感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說不定對今後去的驢友們有用。
我是乘上海到多倫多的飛機轉到哈瓦那的,在空中的飛行時間是17個小時,真是漫長呀。但是飛到古巴上空時,看到天空中棉絮般朵朵白雲的影子落在整齊劃分的田野中,和迷迷茫茫海岸線,讓我開始興奮起來。
哈瓦那的機場很小,相當於國內二三線城市的機場。但是出了機場,迎面撲來的熱浪和燦爛的陽光又讓我回到了夏天,迎接我們的導游當即發給我們一人一大瓶礦泉水(1升),後來幾天我發現市場上只有這個牌子的水。車行一路,看到很多的古董車,除了破舊一些,那款式那造型無一不超出現代車很多。最搞笑的是看到一輛敞蓬卡車,2節的,有點像在新疆看到的運羊的車中站滿了人,竟然是古巴人的公交車,最便宜的。
古巴是一個內外有別的國家。
從貨幣來看,本國居民用的是綠顏色票面的比索,外國人用紅顏色票面的兌換券,用美圓換紅比索需要加20%的稅,因此1美圓只能換0.8元紅比索,在黑市1美圓可以換20綠比索。國民喜歡紅比索不喜歡美圓。一般人的收入在每月200綠比索左右,但是憑票供應的物資極其便宜,而且國家供應住房,教育和醫療,因此盡管老百姓比較窮,但很安逸悠閑,看不到上海這樣的快節奏和壓力。
正值峰會,哈瓦那的街頭有很多的警察和軍隊,我們的旅館也被迫降到三星的TRITON,房間小小的,一台只能收4個頻道的9寸黑白電視機,一個整夜轟鳴的窗式空調,但是我的陽台對著海,要知道海的那邊是美國的邁阿密海灘。對古巴人來說,他們是無法入住這樣的涉外旅館的,他們如果需要出差就是需要開介紹信到本國人才能居住的旅館。其他的旅游資源也是如此。當然買手機、電腦、車等也是嚴格控制的。這對古巴人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也許他們無法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許他們無法及時交換信息,但他們也避免的外界的紛擾,無憂無慮。
古巴人的食物很簡單,但是對旅游者開放的飯店可不便宜。我去了海明威曾經喜歡的咖啡店FLORIDITA,一小杯咖啡是3個多紅比索;在哈瓦那有名的茅草屋吃套餐,最便宜的也要12紅比索,加上飲料和啤酒就不會少於15紅比索了。因此本國人很少光顧。即便是到那些公寓樓裡的餐廳,也多要在每人10紅比索以上。
到了午夜,長長的海濱大道擠滿了人,喝著零拷的朗姆,跳著SALSA,自得其樂。我去了一家叫獨眼貓的酒吧,11點人才漸漸多起來,三人樂隊不停地演奏著節拍,一位70多歲的黑人老婦駐唱,西班牙語我是聽不懂的,但明亮的嗓音和憂傷的旋律還能打動我,沒想到的是婦人的擅長是快歌,全場雷動附和。第二天晚上我還去了另一家夜總會(忘了名字),據說是哈瓦那最好的,讓朋友幫忙訂了座,大概每人在30紅比索左右,含一杯飲料,晚10點開門,下雨我早到了但還得在外面等 (國營企業就是拽!),裡面裝潢很好,有二三百個位子,上面有舞台,沒等節目開始很多人就在座位的空隙處和著背景音樂歡快地跳了起來。據說很多歐洲的女孩子喜歡到古巴學習SALSA,一般半個月左右就學成回國了,那時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這樣“腐敗”一次?
古巴的黑市比較發達。在機場賣480美圓的雪茄在黑市只要25美圓,在機場賣9美圓一盒的PPG-10(一種心血管病保健品)在黑市只要1.5美圓。
古巴人很熱情。我們的司機是個帥哥,每次我們上車時都是用標准姿勢擋著車頂,等我們上完後再關門回到他的駕駛位去。我在國會大廈的廣場前看到光著腳的孩子們在踢足球,玩滑板,黝黑的身子像泥鰍一樣,當我舉起相機,他們會對著相機擺出自己最滿意的POSE,沒拍到的孩子還會追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