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

作者: heitoufa

導讀只有遠行才會思念故鄉,只有離開才會憶起故人。 有些地方,因為毗鄰,沒事就去串串門。因為對它無欲無求,也就無牽無掛。不會有來的喜悅,也不會有走的留戀,隨便的揮揮手,想到的是過兩天再來。蘇州就是這樣的地方吧,對它的了解和興趣是隨著年紀慢慢長起來的,十一歲時隨父母第一次遠行,翻江倒海的暈車使黑白照片上的蘇州記憶深刻。二十歲是刻意的來尋找蘇 ...

只有遠行才會思念故鄉,只有離開才會憶起故人。

有些地方,因為毗鄰,沒事就去串串門。因為對它無欲無求,也就無牽無掛。不會有來的喜悅,也不會有走的留戀,隨便的揮揮手,想到的是過兩天再來。蘇州就是這樣的地方吧,對它的了解和興趣是隨著年紀慢慢長起來的,十一歲時隨父母第一次遠行,翻江倒海的暈車使黑白照片上的蘇州記憶深刻。二十歲是刻意的來尋找蘇州古韻的,可是一個智者是不會輕易提起當年勇的,更不會對當時只懂得浮光掠影的我輕言傳說,沿著古老的護城河走了半天它只用最墉懶的日常打發了我,卻又在夜晚用無數蘇州女子驚鴻一瞥的美麗留給我無限暇思。

再一次的為它而來竟又是九年後,我已不復當年的單純美好,而它是否還是從前的高深莫測。我已經想不起九年前剛下火車的印像,但今天我實在是詫異於它第一眼的蓬頭逅面。也許正是這一刻的猶疑,2500年的蘇州著實對我們2天的旅行小小的嘲弄了一番。曲折的找車、車在法院門口拋錨、又上的車到不了終點……與早我們15分鐘到的朋友相比,我們一行6人始終籠罩在“差之毫釐,繆之千裡”的陰影中。好在蘇州總還有點兒長者風度,要不然也不會千百年來成就了那麼多失意的偉人。

從火車站一路的磕磕碰碰,還是沒能在正午前到達天平山,隨遇而安吧,於是在破落的木瀆街頭找了家面館,誰知竟吃到了比滄浪亭或吳越人家更蘇州的味道,一向討厭吃面的我破天荒把面湯也喝了。

天平山賞楓是我們此行最大的目的,但真到了天平山卻發現只有人群峰擁,沒有紅葉,更沒有了賞楓的閑情逸致,亂亂的排隊上山,直到山頂還是滿眼的人和人丟下的,只有單純如羽毛還能用發現美的長焦對准人群樂此不疲,難道年輕才可以無視這塵土飛揚和同樣灰塵色的風景?還是千百年前蘇州郊外的天空也像高原一樣的清澈,要不然杜牧怎麼有心情寫得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這樣的句子。物是人非了,連離開都不用轉身,向前走就是下山的路。其實就算同在此時此刻此山中,都可以失之交臂,更何況是與我們時空交錯的古人。可是走到了下山的盡頭,斜陽點點從葉縫灑落,轉一個彎,密林掩映下露出一角黃色廟宇,一彎靜水倒映著紅男綠女的身影,沿著河邊走過,參天的老樹在頭頂盤旋,忽然的,完全沒有准備的,眼前如世外桃源般的豁然開朗了,人還是很多,但都自得其樂,射箭的,喂魚的,曲橋上顧影自憐的,還有盛妝拍婚紗的,世俗的徹底,世俗的自然,沒有人關注風景了,風景反而渾然天成了。又是輾轉坐車,經過太湖大橋的時候天已經黑透,路燈燦然,太湖遁入黑夜不露一絲水跡,沒有月落,沒有漁火更沒有烏啼也不知道是否霜滿天,糊裡糊塗坐到公車上只剩下我們,被告知已在太湖之濱。黑暗中眼睛是沒用了,那就先享受太湖的味覺之旅。套用羽毛的官方口頭禪:太湖蟹和太湖三白都是肥美的,鑒定結束。唇齒的留香足以讓我們先想像一下孕育它們的太湖。

清晨6點,我們才真的確認昨晚是住在太湖邊,湖景房。東邊只是晨曦微紅,湖畔的居民好像已經起床很久了,早就在該干嘛就干嘛了。幾步之遙就是石公山了,可它卻要到八點才開門,繞著圍牆走了一段,確認沒法翻越我們才悻悻而回,誰知才不過離開幾分鐘,紅日卻已敲敲爬上水面,我們這個狂奔啊!狂拍啊!狂拗造型啊!洗衣婦、捕魚人、一條剛死的銀魚,一只早鍛煉的狗……無一能在我們的鏡頭前幸免。但是回去的路上,我還是發現有東西幸免了,那就是傳說現場能吃多少摘多少不要錢的桔子林,一路上都是金燦燦的遺憾哪!一天一夜之後,又回到了起點――火車站,這一次我們輕車熟路的找到車,輕易的到了先聲很是奪人的蘇州博物館,奇跡般的與一路無數次錯過的藥師會合,並在道別後的半小時再次演繹“人生何處不相逢”,蘇州真是個迷啊!比起貝聿銘設計的充滿園林符號的博物館,我更著迷貝家的宅院――獅子林,傍晚時分,一百年前的貝家應該是弦樂聲聲,一出《牡丹亭》即將上演,而我們卻只能被博物館的自動門拒之門外。其實博物館和蘇州園林本來就不能比的,一個是保管歷史的,而另一個本身就是歷史。站在拙政園的拱門前,秋菊開的正濃,九年前我穿行其中卻懵懂,九年後我與它相視,未語卻已了然,原來它已經在我的記憶裡,別人的文字裡影像裡,被溫習了上千遍,不知不覺已成故人。可也因為是故人,了解的越多就越看不透。蘇州,究竟是昆曲的婉約還是範仲淹式的放達,也許再過九年,就有答案了。後記:我們6個人,活佛年輕卻持重,SKY世故卻不世俗,小熙好記,Lillian好問,而我最年長卻最老頑童,還有一個開心果一樣的羽毛,竟然玩得非常默契。我們都是隨性的人,一路上常常幾小時坐公車晃,也算混跡於市了。只是臨走在火車站被一黃包車夫說成“帶著美色看美景”,實在驚嘆蘇州城的藏龍臥虎了,市井之人也能語出驚人。Heitoufa完成於06年11月17日晚


(天平山下全景)



(蘇州博物館)



(太湖日出)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