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三山島
兩年前,曾經和三山島有個約會,卻失約了。兩年後,再續前緣。
秋天的中午,陽光依然很強烈,走在去南門汽車站的路上,與無數的行人擦肩而過,大家各自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我們的時間大都花費在工作,學習,養家,壓力無處不在。
去蘇州我選擇坐快客,坐火車繁瑣,坐快客簡捷。買了14:15的車票,需要等一個小時。拿出MP3,耳機一戴,沉浸在音樂的世界。看完一份揚子晚報,花了半個小時,繼續看“時尚旅游”,看了十分之一,檢票員通知14:15去蘇州的檢票了。
兩個小時後,我走在了蘇州的大街上,這是一座南方性格的城市,而我的家鄉雖處南方,卻具有北方性格。
去東山的502公交車在火車站附近,蘇州汽車北站離火車站不遠,但走過去也要十五分鐘,為節約時間,我坐上“馬自達”,這是一輛可以坐4名乘客的超小型油驅動三輪車,車上只有我一名乘客。
人民橋橫跨外城河,超小型油驅動三輪車很奇怪地拐上了橋上的人行道,難道這種車不好上快車道?開到橋的那一邊,知道原因了,快車道上設置了路障。下了橋,超小型油驅動三輪車奔馳在平四路上,傳說中的浮橋出現了。來之前小皮皮兔告訴我火車站前的馬路在施工,大部分公交車都挪了位置了,從火車站去502路站台,必須要過一座浮橋。
浮橋是綠色的鋼鐵橋,正對著蘇州火車站的電子時間顯示器,現在的時間為16:15。
花了4元錢,坐了2個小時,502路公交車把我送到了東山鎮。天已黑了,車站停著一輛蛤蟆車,這也是超小型油驅動三輪車,不過可以坐6名乘客。司機問我去哪,我說去陸巷,他說你晚上去干嘛,我說准備住在陸巷。司機說附近有農家樂旅社,可以住那。我說我喜歡住在古村裡。我問司機,晚上有沒有快艇去三山島,司機說有啊,我說那你把我送到坐快艇的地方。
坐著蛤蟆車,穿行於東山的環山公路上。一開始路兩邊是密集的房子,漸漸房子不見了,路一邊是山,一邊是桔園。道路起起伏伏,上坡少,下坡多。蛤蟆車停在了一座橋前,司機打電話聯系開快艇的人。推開車門,我踏在堅硬的水泥路上,站在了太湖的岸邊。
過了一會,一位壯實的漢子出現了。司機問他晚上湖裡浪大不大。壯實的漢子說沒白天大,不過今天是周六,島上住宿可能客滿了。他拿出手機和島上的住家聯系,講著我聽不懂的吳語,掛了手機,他告訴我,還有房間。這位壯實的漢子姓葉,有一艘價值4萬多元的快艇。
下了橋,走在田埂上,葉師傅打著手電給我照明。一條河出現了,快艇潛伏在河裡。轟轟地啟動後,快艇載著我們兩人慢慢地從橋下通過,進入了太湖。
快艇飛快地奔馳在湖面上,浪花時不時打進來。天上有無數的星星,安靜地看著我。微微地風吹來,沒有感到寒意。秋日的一個夜晚,在太湖上獨自享受美景。
前方出現一個孤島,葉師傅告訴我這是天堂島,在島上拍過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是一部反映黑社會的片子,鞏俐飾演的黑社會中的女人就在這島上被活埋了。
突然,快艇停了下來,葉師傅在黑夜中似乎在尋找什麼。“怎麼了?”我問道。“在找一座門?”“一座門?湖上還有門?”我疑惑道。“找不到門,就上不了島。”葉師傅說道。湖裡插著無數的杆子,杆子有線連著,如同鐵絲網,這是捕魚用的。快艇從鐵絲網的邊上慢行,“鐵絲網”很長,似乎沒有盡頭。忽然,葉師傅大喊一聲:找到了!在我們面前出現了兩個杆頭上插著紅旗的杆子,杆之間就是進入三山島的門。
快艇再次轟鳴,飛快地抵達了三山島的碼頭,一個人站在岸邊打著手電筒照著我們,他是葉師傅的親戚,姓王。老王帶著我們走在三山島的不寬的水泥路上,路兩邊是些老房子和樹林,四周幽靜,這是個與世無爭的地方。
老王家住在桔子園中,三層樓房。老王給我安排了一間三張床,可睡四個人的房間,並邀請我與他們一起吃飯。經過舟車勞頓,面對木柁鴨,蝦子,鱖魚,蝦炒雞蛋等美食,自是胃口大開。老王給我倒了一杯蘇州產的黃酒,有淡淡的甜味。
鑽進被窩,在寂靜中入眠,享受生活。
六點,扛著我心愛的三腳架,帶著大老婆(奧林巴斯C750),小老婆(尼康D70S),走出老王家,穿過樹林,來到了湖邊。架好三腳架,靜候太陽出來。
清晨的太湖如平淡的女子,不言不語,有著無端的思緒。太陽羞答答地出場了,又圓又大,呈現粉色。兩艘漁船在太陽下交彙,又各奔東西。太陽的粉色漸去,變成白球,一道紅色出現在湖面上。白球又變成了紅球,湖面上被染成鮮紅。太陽大放光芒,不再溫柔。
喝著香甜的稀飯,吃著老王老婆做的雞蛋餅,無時無刻不在享受。
三山島由行山,北山,小姑山三座山組成,有風景的地方集中在行山。穿過一片桔林,沿著碎石鋪成的路向行山的山頂爬去,路的右邊出現了開闊地,站在石頭上,極目遠望,水波蕩漾,小島幾座。山頂很會就到了,有一個亭子立在正中,兩棵紅色的樹陪著它。
沿著南面的路下山,穿過紅色的樹林,來到了“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塊石頭,四個地質時代合在一身,是地質標本。一座怪怪的山峰如瓦片聳立,這是板壁峰。一個偌大的廣場出現了,這是宋朝時取生辰綱的遺址。
下了山,走到湖邊,專注於湖中有蘆葦包圍的一棵柳樹。據說水下是吳王女兒的墳墓,為讓後人不忘記埋葬地點,故栽下柳樹。
在山下仰看行山,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引人注目,這塊岩石被命名為“獅身人面”。“獅身人面”下有一條陡峭的小路,稱之為“一線天”。穿過“一線天”,再次來到山頂,沿著北面的下山路慢行,在桔子香中回到了老王家。
吃著紅燒肉,將肉汁拌進飯裡,這樣的吃是無盡的享受。
背起行囊,告別三山島,依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