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裡羅切位於阿根廷的中西部,和智利接壤。巴裡羅切是全世界最早被聯合國的UNESCO組織宣告為八個世界自然財產保護區之一,有“小瑞士”之稱。
從布宜的國內機場飛行2小時到了巴裡羅切,下了飛機就看到周圍的雪山,氣候明顯地清冷了很多。9月的溫度在5度左右,哈哈,背了一周的棉衣終於上場了。
我住在巴裡羅切市一個沿湖的小鎮,和湖岸平行的一條商業街,主要出售的是各類運動服裝、登山裝以及當地特色的皮具制品和巧克力。盡管早知道巴裡羅切的巧克力品種繁多,但我還是被T店的架勢鎮住了,我買了十幾種嘗嘗味道,普遍都覺得甜,純度也無法和瑞士的比,所以看來百聞不如一嘗,所以我最後只買了白巧克力留做紀念。我住的賓館內最吸引我的是所有的燈飾是用野鹿角做的,壁燈只用一只角就夠了,中央的吊燈總要8個,十分古樸。後來才得知巴裡羅切的野鹿很多,當地人也只是在需要時才去打獵,食用鹿肉。在小商店裡我也看到有鹿角賣,有5、6支分叉的角作為工藝品賣100美圓,但沒看到人買。第一天下午就沿著老虎之島湖(Nahuel Huapi)做了半環湖游,途中看到了很多中學生,據說是國家對品學兼優的學生獎勵旅游,真是個好辦法呀。
到達的第二天,我乘車對老虎之島湖(Nahuel Huapi),做了另一半環湖游,並通過游艇到了一個小島(應該是維多利亞島),島上長滿了一種黃色樹皮的樹(是否叫愛神木?)。其實今天給我印像最深的不是風景,而是旅游設施的完整和人性化。成人12阿幣,兒童減半,我們的游艇是可以容納40人左右的船,船艙整潔,空調溫暖,難得的是船員對每個人手中的船票檢查並不嚴格,而是對在購票時每個團體有多少人的小紙片非常重視,直到回程上船時他再次檢查這張小紙片才明白他的用意:不用高音喇叭催促客人,也不用反復清點人數,這是好辦法。上了船,他先和各位客人寒暄,並用西班牙文做了介紹和注意事項,到最後為我們這個來自中國的團體用英文也做了介紹,並詳細告訴我們到小島的游覽時間和沿途景物,末了加了一句,不用擔心來不及,船會等我們的,很讓我感動。到了島上,大家分散沿著棧道前行,沒有岔路,沒有紀念品商店,所有的人只是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的神奇。沿棧道踱步一周回到碼頭用了45分鐘,余下的15分鐘正好在碼頭邊的小木屋烤著火爐喝一杯咖啡。
第三天一大早就去了滑雪場,一條呢褲已經擋不住寒風,去商店花了5美圓借了滑雪褲套上才登上上山的索道。索道纜車邊都有個小筐,人們把滑板放在裡面一起上去了。春天剛剛來臨,滿山還都是雪,只有一種叫中國燈籠樹的樹木上掛著一球球的細小如嫩芽般的綠葉挺立在寒風中。到了山頂,三三兩兩的人套上滑板飛速而下,讓人羨慕不已。我等菜鳥只好躲進山頂餐廳喝熱巧克力來抵擋寒氣。在下山途中,看到一對年輕夫婦帶著3個孩子在滑雪,
滑過一個坡道便停下來講解,再繼續滑,如此這般,竟然也比我們乘索道的人早到了山腳。問了一個價格,每人每天的滑雪價格約為300元人民幣,含索道價格,不計次數。幸福的阿根廷人民。
初見巴裡羅切的雪山和湖泊,森林和掩映其中的度假村,總是引起車內的一陣陣歡呼聲和相機的喀嚓聲,但是2天後再去匆匆地觀光已經審美疲勞了。其實這樣的景致是應該住下來一段時間慢慢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