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假,都是我“徐俠客”周游“世界”的大好時機。今年的旅行計劃真可謂是一波三折。最初,小丸子和我相邀准備去國外逛逛,看好俄羅斯和柬埔寨;不想丸子懷孕沒辦法坐飛機,只能作罷。接著,小寶說八月初“石頭”計劃帶一班人去柬埔寨玩,於是我又指望能跟上這檔子好事。後來,“石頭”的計劃改到春節,出游又一次落空。朋友聚會閑聊中,楊文潔有意去雲南,我又滿懷希望開始計劃雲南游的行程。剛計劃到一半,楊又因父母反對而無法成行。幾度流產的出行計劃,讓我最終決定來一個全家自助游。
聽小寶說廣西桂林是個風景如畫的好去處,而且交通便捷,又多美食,應該能夠輕松計劃好這次休閑游的行程安排。翻閱了自助游的書,詳細地瀏覽了網上相關的游記和地圖,心中已有了幾個必去的景點。
7. 21 上海—桂林
周四下午4點,我與父親准時離開家到母親單位接她。乘地鐵至龍陽路站,恰好趕上最後一班發往浦東機場的磁懸浮列車(原先在網上查到,最後一班自龍陽路開往浦東機場的磁浮列車為17:40,不曾想到當日最末一班為17:15,慶幸我們把出發時間提前了,不然可能會誤了飛機)。磁浮列車的速度奇快,但因車廂兩邊的窗戶用了減速玻璃,人完全感覺不到時速,只有從每節車廂連接處的字幕顯示器中可以讀到當前的時速。不過七八分鐘,我們便已抵達了終點站浦東機場(這可要比機場專線快許多了,憑機票單程只售40元,價錢還算合理)。步行五分鐘,就可以到達機場內部(換登機牌的地方在機場三樓)。
飛行了兩小時,於當晚九時,我們正點飛抵廣西桂林的兩江機場。因時間不早,為了免去找旅館的繁瑣過程,我們直接在機場的旅游接待處,訂了一個三人間(170元/間,之後發現桂林市區內大小賓館林立,您完全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找到符合您要求的旅館),然後搭乘民航巴士去往旅館(桂林的民航巴士為中巴車,20元/人,比上海貴,車程30分鐘便可到達終點站民航賓館,在那裡設有民航旅行社,承辦各類旅游項目和票務)。在民航賓館的旅行社接待處打聽了游漓江和龍勝的情況,得知游龍勝當日無法來回,所以決定明日漂漓江到陽朔,龍勝之行暫緩(游漓江的船票很貴,旺季245元/人含導游費,淡季大概也只便宜十來元吧,若當晚宿陽朔可以退回10元的回程費)。我們擔心陽朔的景點太分散交通不便,於是決定參加旅行社安排的下午時間段的陽朔游,包括月亮山、鑒山寺、大榕樹、奇石館、聚龍潭五個景點(100元/人,去過之後,才發現這些景點都很集中,完全可以至陽朔找到旅館放下行李後,租輛自行車挑選一至兩處。個人認為大榕樹、月亮山可以一去,若是對佛教感興趣還可以去鑒山寺,奇石館和聚龍潭展示的是喀斯特溶洞,沒什麼過人之處)。
我們住的零點大酒店位於桂林西城步行街邊,步行街兩邊滿是吃宵夜的小店鋪,有各類火鍋、麻辣燙和奶茶,商販們紛紛把桌椅擺在了沿街門口,大家圍坐成一堆很熱鬧。我們雖然在飛機上已吃過晚飯,但見此熱鬧情景還是決定再吃個宵夜解解饞。我們三人點了兩份麻辣燙,其中藕粉條、貢丸的味道讓我印像深刻。吃完麻辣燙,我瞅著很多人手裡捧著一個生啤杯裡面盛著奶白色的液體,看上去味道應該不錯,詢問後才知道原來這裡面盛的是珍珠奶茶。於是,我們三人挑了個人氣旺的奶茶鋪,坐定點了一杯抹香奶茶、兩杯果冰(香精味道重,不如上海的好喝)。這回是真的吃飽喝足,三人滿意地回了旅館。
7. 22 桂林—陽朔
次日晨准八點,我們在酒店大堂等導游來接我們上游船,可是如我們這樣的散客分散在各個酒店,需要導游依次去接,所以集齊所有游客開到磨盤山碼頭已九點多了。散客的船票要九點三刻出,所以導游讓我們在碼頭邊的一家珠寶店裡轉轉,這家店是影片《劉三姐》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女士開的,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本人。可我轉了一大圈也沒見到黃女士,可能是因為我沒看過影片,光憑照片認不出吧。外面開始下雨,店裡人聲鼎沸,空調的力度又明顯不夠,實在悶熱難耐,於是我們三個撐傘站在了雨裡,雨濕的空氣非常清新。票子終於發到了手裡,導游說他是不上船的,船上有專門的講解員,而到了陽朔也可能會換一個導游,所以讓我們在著手機保持聯絡(若是沒帶手機又怎麼辦)。
我們乘的游船有上下兩層(也有三層的游船,豪華游船更有自助餐飲區),下層可容納百人,上層的大部分是甲板,小房間只能容納16人。我們三個原本坐在下層,後因幾個外國游客被上下拆開,所以將我們換到了上面。不想這麼一換提升了我們視線的海拔,視野開闊了許多,而且樓上客人少非常安靜。船一啟動,擴音器裡就傳來了解說員那嘹亮的嗓音,開場白後重點推出的項目是船菜和快照,重復數邊後終於靜了下來。
漓江兩岸的山峰偉岸挺拔,形態萬千,石峰上多長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遠遠看去,如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壩上,終年碧綠的鳳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隨風搖曳,婀娜多姿。最可愛是山峰倒影,幾分朦朧,幾分清晰。江面漁舟幾點,紅帆數頁,從山峰倒影的畫面上流過,真有“船在青山頂上行”的意境。百裡漓江的每一處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國水墨畫。雨勢漸小,船行40分鐘後進入漓江的主要景區段,即從楊堤到興坪段,兩岸有浪石起奇景、九馬畫山、黃布灘、半邊渡等美景。倒影是漓江一大奇觀。江水賦予凝重的山以動態、靈性、生命,同時把人帶進神話的世界。漓江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還有洲綠、灘險、潭深、瀑飛之勝。江中多洲,岸邊多灘,亂石遏流,浪回波伏,茂樹環合,翠竹競秀。雄奇瑰麗的百裡江日長卷,使人賞心悅目,冶住陶情,淨化心靈,棄俗絕塵。可以說:漓江神秀天下無。有人說,漓江是一幅畫,一幅“山清清,水碧碧,青山綠水韻依依”的中國畫。我說,漓江是一個奇跡,是造物主創造的集美之大成的一個奇跡。美景當前,人們都像是著了魔似的,不停地按動快門,生怕會錯過些什麼。船頭上留影的人也越來越多,想要拍張單人照的可能性很小,總能捎帶把別人一起留在您的底片上。
在網上看到許多關於漓江漂流的游記,大家說船上要麼不提供食物,要是有快餐多也難以下咽,需自備口糧。但我們這趟船提供的快餐,除米飯太硬之外,我覺得還是可以填飽肚子的。不過四小時的船程,我建議您還是自備些吃的東西,在看風景之余,不忘隨時犒勞一下您的嘴。
抵達陽朔,已是下午二時許,導游告知了車牌號,並一再囑咐下了船坐電頻車到停車場,不要流連沿街的小商品(一則凡景點都有類似的商品,二則怕耽誤下午的行程)。於是,我們終歸中舉、目不斜視地走到電頻車的上車點,直接來到了停車場(電頻車10元/人,若走到停車場大概也就刻把鐘)。
大榕樹景區很漂亮,也是《劉三姐》劇中劉三姐、阿牛哥定情的地方。導游告訴我們這棵大榕樹為晉代所植,已有1400多年樹齡,“繞著榕樹走一走,幸福健康到永久”,所以母親堅持要虔誠地兜上一圈後才讓我照相。古榕樹冠呈圓形,遠望是一把綠色巨傘,近看盤根錯節,葉茂蔽天。榕樹邊的金寶河緩緩而流,明淨如鏡。隔岸平地拔起一小石山,中間對穿一孔道,似巨型石門洞開,五色斑斕,稱穿岩。岩間一村,即穿岩村。小河為一壩截攔,水漲時水滾壩面,給幽雅的環境增添了聲光及動態。古椿樹下有一渡口,“榕蔭古渡”亦為陽朔一景。
逛完旅行社安排的所有景點,我們三個差點被莫名其妙地帶回桂林,看來導游間的溝通有障礙。幸好發現的早,我們在即將離開陽朔的公路旁下了車。詢問街邊的路人,說是從此處(公路加油站)步行10分鐘就能到西街。剛走幾步,我就看見一輛刷著“觀光車”字樣的電頻車開過,於是堅持要坐車到西街(1元/人,車程5分鐘)。車子停在西街口,路邊有個很大的郵局,開到晚上9點,寄明信片和包裹很方便。西街果然名不虛傳,街兩邊布滿各式的餐館和小店,簡直可比上海的豫園。原本打算入住西街口的青年旅館,但還沒看到旅館招牌就有一中年婦女過來介紹自家的旅館,說是周邊環境優雅,又離西街幾步之遙,方便出入、鬧中取靜,於是便跟著她去看房間。這家旅館名叫“朋源酒店”(城中路2號,0773-8828696),到西街只有一分鐘的路程,酒店邊有一湖池水,並有一榕樹相伴,每個標間都有一個陽台,能從不同角度欣賞到這一美景。我們的三人間相對小了一些,也沒有陽台,只能依窗而望(120元/間)。放下行李,忽感肚子開始唱空城計,想著這樣正好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美食。之前在許多游記中都看到驢友們對西街美食的高度評價,並推薦了幾家專營西餐的餐館,因“紅星特快”的呼聲最高,所以我鐵了心要在這家店吃晚飯。“紅星特快”離街口大概200米的距離,店門口斜插著一面紅色的旌旗,上面繡著招牌,大有“三碗不過崗”的架勢。入內,昏暗的燈光提醒著人們現已進入西街的黃金時間——夜生活開始登場(這裡的餐館兼為咖啡館、酒吧)。我們坐在店的內堂,點了幾樣招牌菜,有水果色拉、什錦匹薩、黑椒牛排、烤雞翅,每人一份湯(97元,便宜吧。其中匹薩最棒,料很多,底部松脆可口)。母親要的酸辣湯酸辣得夠勁,害得我只能硬著頭皮替她喝,結果整個晚上胃部不適,沒法泡酒吧。吃完晚飯,夜色深了。夜的精靈紛紛換上華麗的衣裳,開始在西街裡湧動,酒吧裡伴唱的聲音此起彼伏,吸引著過客稍作逗留。滿大街高鼻子藍眼睛的家伙,不禁讓人產生時空交錯的感覺。為了保全我那無辜的胃,我們只匆匆地逛了一圈,便早早回旅館休息了。躺在床上,仍能夠感受到不遠處的紛繁,只是漸漸模糊。
7. 23 陽朔—桂林
晨起,胃已無大礙,看來它足夠堅強。出街口,很快就找到了著名的“可可米粉店”,要了三兩米粉,的確很好吃,比我去年在貴州千戶苗寨吃的要好許多。早晨的西街又是另一番熱鬧景像,街上堆放著各種尺寸的自行車和小型摩托,便於旅客們挑選租用。因為我們住的旅館也設有自行車出租的服務,我們就在旅館裡租了兩輛雙人自行車(10元/輛,5元單人自行車),並雇了一個導游(20元/天),前往遇龍河漂流。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如我們這樣的旅客,有騎雙人車的一家子,有三兩好友單人並騎的,更有扯著大旗的野營俱樂部,一行人浩浩蕩蕩,依次排開,撒下一路笑聲。騎小型摩托的最為有趣,因車型小巧,座位離地很近,成人幾乎是用躺著的姿勢坐在車上的,看上去不太自然。不知不覺騎了半小時,到達仙人橋碼頭。碼頭上停放了數條竹筏,每條竹筏只設兩個座位(當地政府規定超載罰款),自行車可以放在竹筏上,隨人一起漂到下游,像我們這樣的一家三口就得租兩條(160元/條,爸媽一條,我和導游小姐一條)。
遇龍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裡,全程漂流共可經過11處堤壩,水位高時,衝堤壩非常刺激,但近段時間恰逢枯水期,船工得用人工幫助竹筏過堤壩。人們都說遇龍河有“小漓江”的美稱,此話一點也不為過。遇龍河兩岸沒有任何所謂現代化建築,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麼原始、自然、古樸、純淨,實為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麼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遇龍河如一卷畫軸,兩岸山巒百態千姿,河畔翠竹疊嶂,蕉臨四季常青,沿岸的稻田一年四季顏色不斷變化,田野裡一片生機勃勃地綠,詩情畫意盡顯其中。遇龍河的水清得見底,藍得透亮,佇立江邊,你會覺得它是頭頂上那萬裡無雲的天。其中最令人流連的還是遇龍河上的兩座古石橋——遇龍橋河富裡橋。其中遇龍橋雄健壯美,它和舊縣遺址附近的仙桂橋一樣,都是無漿干砌的單拱石橋。遇龍河上大大小小的石橋、木橋,還有河中的二十八道灘,河畔的引水灌田的竹筒水車、岸邊的古榕掩映的農莊,石階邊蕩衣的村姑,垂釣的老翁,碧潭上嬉戲的鴨群和光腚的玩童,村舍間裊裊的炊煙,構成了一幅充滿鄉土風情的油畫,好一幅“人間仙境”的絕妙圖畫!
相熟的一群青年人,會租幾把水槍打水仗,渾身濕透方覺過癮,懂水性的人更是脫去衣服在水裡徜徉,真實地感受著清涼的河水(我直懊悔沒把泳衣帶來)。漂了兩個小時,竹筏在工農橋碼頭靠了岸。碼頭離月亮山、大榕樹景點非常近,若自助游者可以在這裡上岸逐一游覽。
正值午飯時間,漂流結束的游客一般都會選擇在月亮山附近吃上一頓農家飯,我們也不例外,讓導游為我們挑選了一家。這家飯店是導游表哥開的,店名我忘了,只記得門外有一排台階,可以看見月牙形的月亮山,我還在台階上照了相。這月亮山的確蠻有意思的,山頂上有個圓形的大窟窿,形似滿月,與另一座差不多高度的山相鄰,因此從山下"賞月路"的不同角度看去,可見圓月、半月、眉月等不同形狀,以眉月時最為逼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可以看到月亮陰晴圓缺變化的動態景觀,也可算得上陽朔縣一大奇觀了。
我們點了陽朔名菜啤酒魚、田螺釀、烤芋頭(當然芋頭是荔浦的最棒),導游推薦了當地的豆腐,外加一湯一素,便邀請導游同我們一起用餐。導游表哥的生意非常之好,客人進進出出,絡繹不絕,但因為有導游坐鎮,菜一會兒就擺滿了桌子。農家菜的口味的確不錯,而且量很足,足以吃到撐(人均40-50元,店內自備的冰鎮涼茶口感清爽,是解暑的佳品)。
騎回旅館還了車,我提議去吃當地的軟式意大利冰淇淋,對於父親這樣喜愛冰淇淋的人來說,這樣的提議無非是正中下懷(如果您帶著泳衣,又精力充沛的話,可以去月亮山來一個泥巴浴,據說這個泥巴浴有美容養顏之功效)。本想到昨晚經過的專營意大利冰淇淋的店裡去,可是中午時分太陽太猛,我們就挑了家離飯店最近的、有意大利冰淇淋外賣的店。我幫老爸點了份威尼斯(甜品單上最巨的冰淇淋),老媽要了份酸奶奶昔,而我則要了杯冰咖啡(曾聽人說這裡的咖啡味道好,價格只有上海的2/3,可能是物價上漲了吧,我沒覺得便宜到那兒去,味道也很普通)。老爸的冰淇淋最早上來,看著這份冰淇淋,開始懷疑單子上的圖片可能是等比例的,三兩口就沒了。結帳時發現金額與menu上的不符,原來甜品單與飲料單上奶昔的價格有差異,而甜品單上沒有標名奶昔的口味,我們點單時,侍應生拿著飲料單給我們介紹口味,當選中酸奶口味後,侍應生就將甜品單錯開成了飲料單(奇了怪了,同樣是奶昔,身份還有差異)。出門後,我想給老爸再買份外賣的冰淇淋,可經過剛剛這麼一鬧,老爸已食欲全無(外賣冰淇淋的價格與堂吃相差一倍,可能量還更足一點)。這個下午茶喝得真夠憋氣!
汽車站離西街很近,步行大概5分鐘左右,車行一小時就可以到達桂林市區,終點站在火車南站附近,正好讓我們買回程車票。買火車票的過程也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我們詢問第一個票務員,25日的火車臥鋪票時,她回答票已售罄,但詢問第二個票務員時,則告知尚有25日下午打北站過的臥鋪票(暈!同一個售票系統也會有兩種查詢結果。不管怎樣,總算是能夠順利按時返滬,還是值得高興的)。
剛走出售票大廳,便有一的姐上來搭訕,說是一元錢隨便乘到哪兒。於是我們上了車,隨口向她打聽價位便宜的旅館,她熱情的向我們介紹了一家,並承諾以100元/三人間的價格幫我們搞定(酒店原名百樂門,後來才發現它離我們前天住的零點大酒店僅幾步之遙,但價格相差近半,更說明旅館自己找絕對沒問題)。的姐留了張名片給我們(龍素娥,13807839735,還是個勞模),建議我們明天包她的車游桂林,還說若能去一次指定的土特產店,還可以免去我們一天的包車費。於是我們約定了明早九點讓她來接(不管能不能免車費,這桂林市內還是要看看的)。
放下行李稍作休息,我們開始計劃明天的安排。這次的旅游預定目標還剩龍脊梯田及桂林市內景點尚未完成,如果明天能夠當日往返龍脊,那麼就能利用25日早上的時間游覽桂林市內的景點了。如果之前得到的信息無誤的話,包了龍小姐的出租車,應該能夠當日往返了吧。越想越來勁,於是撥通了她的手機,龍小姐說路程太遠包車不合算,答應幫忙聯系旅行社。過了不一會兒,我們已經預訂下了明早的龍脊一日游(140元/人),導游來接時付款。
又是晚飯時間了,外面開始下雨,父母本打算在酒店邊的四川火鍋店吃火鍋,而我堅持要去正陽路步行街的“桂林人”吃小吃,最終又是我得逞了(臨行之前,我一再叮囑爸媽出門需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得善作主張,看來這話很奏效)。打著雨傘,三人沿中山路朝正陽路走去。行至“桂林人”時雨勢仍未減小,因為是用餐高峰時間店內坐滿了人,找個三人位也不容易。“桂林人”如上海的“大食代”一樣,各類小吃將座位包圍在內,你只要拿著有座位號的點菜單到小吃攤前,便有服務員記錄下您的需求,您還沒回座位,已有其他服務員“送貨上門”了。我沒有找到朋友介紹的紙包雞,服務員說可能步行街上的另一家分店可能有賣,但外面下大雨也懶得走了。“桂林人”的甜品不錯,而且量少價低,便於您多嘗幾款。
走到與解放路的交界處,右手一拐,就看到了正陽路步行街,因下雨街面很冷清,游人稀疏,從頭至尾走上一遍,發現這裡賣的上海都有,所以決定打的回旅館。坐在出租車上,看到橋面上有兩座高塔直直地聳出水面,一金一白光彩奪目甚是好看(一定是剛才經過時打著傘,塔又沒亮燈,所以錯過了這樣的美景)。
7. 24 龍勝一日游
第二日早,想著要坐四小時的長途車,我們買了好多點心飲料帶上路。沒想導游竟說一小時三刻鐘就能到景區(天呢!這與我之前得到的信息也差太遠了吧)。盤山路開了三刻鐘,不知為何今天的盤山路晃得我有點暈車想吐。幸好從景區門口走到吃飯的地方,我就差不多恢復了。這裡是吃壯家菜的,導游要我們先點了菜,說是等從梯田觀景台下來的時候正好可以用餐。我想既來之則安之吧,就算挨宰也得嘗嘗當地的口味。我訂了一個竹筒飯、一份酸豆角炒肉片、一份榨菜蛋花湯,再加上我早上買的點心,應該夠份量了。老媽擔心自己走得慢會掉隊,所以趁別人還沒點完之前,我們就先上路了。剛走幾步,我忽然覺得應該再加一個野蕨菜,所以折返去加單,可這一折回,就與父母走散了。
加了單重新上路,在分開的路口沒有看見爸媽,於是快步走了一段,既沒有父母的蹤跡,也沒有其他游客的身影,這才意識到自己走錯了方向。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開始變得狹窄,且坡度也陡了起來,難以前行,這一路上我連半個人影都沒見,不禁擔心了起來。心裡想:絕對不能往回走,萬一又錯了方向,豈不是離大部隊越走越遠,定了定神,決心一往無前。忽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我知道一定是父母也意識到我走丟了,打電話來查詢我的下落。我更加有信心了,就算是爬也要到山頂。再走不多時,終於碰到一個老伯,他向我指明了前往觀景點的小路。好不容易走到了觀景點,一看我又傻眼了,這滿景區的人怎麼找爸媽,不管了,先留影再說。剛拍了沒幾張,忽聞頭頂上傳來兩個熟悉的聲音,果然是老爸老媽,終於勝利會師啦。趕緊爬上平台,接受二老批評。
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礡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從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巔,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開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裡,橫向伸延五六裡。那起伏的、高聳入雲的山,蜿蜓的一級一級登上藍天。這裡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春來,水滿田疇,如串串銀鏈山間掛;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綠浪從天瀉;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頂玉宇;隆冬,雪兆豐年,若環環白玉砌雲端。有趣的是,在這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裡,最大的一塊田不過一畝,大多數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碎田塊,因此有“蓑衣蓋過田”的說法。我們所處的觀景台能看見名為“七星伴月”的景觀。大大小小的七個梯田山頭,圍著一畝形似新月的水稻田,恰巧形成“七星伴月”的模樣(龍脊梯田的範圍很大,還包括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紅極一時的大寨、小寨,但因山路難走一般旅行社不組織,您可以選擇在和平寨住一晚,然後沿山路邊走邊看)。
在山頂上逗留了一會兒,導游見大伙都留完了影,於是發出下山的指示。不曾想到的是,下山時我們仨沒走散,卻與大部隊走岔了。幸好路上遇到同樣走岔的一對夫妻,並在當地人的幫助下順利找到了就餐的飯店(這回是他們走丟了十歲的女兒,心情定是比俺爸俺媽更為焦急。結果同樣是有驚無險的,他家女兒早就跟著導游下了山,並且開始享用美食了)。看來,是冥冥中有人指引我們,讓我們可以多走走梯田的小路,多看看梯田的風景。
壯家竹筒飯有一尺來長,香軟的糯米被竹衣包裹著,經火烤後,口感特別好。其它的菜麼也就一般了,不過榨菜湯倒是正好用來補充電介質和水份。
下山時我們參觀了黃珞瑤窄,房屋破破爛爛的,沒多大意思。瑤家女的長發是載入吉尼斯記錄的,我非常想看看她們的長發表演,但因為一車人意見不統一,價格沒談攏,只能掃興而歸了。
回程的路上,導游以返回市內太早為由,力推其它的自費景點,可是沒有一點反響。幸好這個小導游是個大三學生,只是暑假來作兼職的,所以沒發脾氣也沒有給我們臉色看。一車人心平氣和地回到了桂林市區。在自費景點上導游、司機沒有賺到外快,只能把我們帶到一家專營旅游土特產的大型超市(超市是按人頭給導游、司機回扣的,據說游客不購物,他們也能拿到回扣)。媽媽堅持要買些東西,但我和老爸都認為這裡一定比外面貴,沒有附和只是往出口處走,結果兩手空空出了門。一車人總是會有一兩個買東西的,所以大家不會太難堪。逛完店,導游把我們分別送回了各自的旅館。
看游記時發現,中山路兩邊的榕湖、杉湖公園是免費開放的,而且風景秀麗值得一去。正好現在天色尚早,外面又晴空萬裡,沿著中山路走,還能到步行街的另一家“桂林人”吃晚飯。榕湖、杉湖公園分別位於中山路橋的兩側,原來昨晚所見之塔就是杉湖公園的標志性建築。公園景色怡人,空氣清新,適合情人談心,老人休憩,小孩玩耍,坐在湖邊望著靜靜的湖水,立馬能使你心平氣和,忘記煩惱(在我看來這裡可比作袖珍的西湖)。三人停停走走,坐坐看看,我則滿腦子都是“桂林人”的紙包雞。離開榕湖、杉湖公園,繼續往前走,看到中心廣場上圍了一大群人,原來是跆拳道表演,聯想到上海的街頭群眾舞台,看來每個大城市都為市民准備了一展才華的舞台。
步行街上的“桂林人”,與昨天吃晚飯的那家原來只有100米的距離,但感覺上要高檔一些,一樓為自助式的,底樓是點餐式的,但仍沒有“紙包雞”,看來這項小吃被取消了,讓我倍感失望。我們還是喜歡自助式的風格,所以選擇了昨天的那家。夜幕下的中山路格外熱鬧,近解放路的那段,在馬路正中擺滿了各式的小攤,車道也改成了單行道,看來為了拉動旅游消費,政府下了不少苦功。
回到旅館,爸媽都覺得幾天下來,雖沒有太大的體力消耗,但舟車勞頓還是令身心疲憊,決定明天在旅館多睡一會兒,直到退房去火車站。我覺得沒有拍到像鼻山,猶如沒到過桂林,而且像山公園離我們只有10分鐘的路程,就算只有我一人成行也非去不可。
7. 25 桂林—上海
次日晨,老爸起得特別早,說是要替我去那兒打打樣,看看能不能拍到全景,有沒有必要作漓江市內段的漂流(桂林市內的公園6:30前對市民免費開放,你只要起得來就能享受這一待遇)。徹底清醒已是七點多了,洗漱出門,正巧碰上滿頭大汗、衣衫全濕、匆匆趕回的老爸。老爸說像山公園只能看到一個像屁股,根本不能看全景,勸我直接去坐市內漂流。我心想,反正時間尚早,且市內漂的碼頭就在像山公園附近,不如先過去看上一眼(市內漂耗時一小時余,沿途可以看到10座桂林名山,若只想看看山的全景並照照相的,很合適這一項目,40元/人。但起點碼頭不在像山附近,在桂林南火車站附近,當地人對旅游資源的了解真是良莠不齊)。
慢慢跺到像山公園,看到很多老人在晨練,因過了免費進園的時間,於是走到像山公園外的漓江邊,遠遠地望著像屁股,思考下一步的計劃。剛站一會兒就有人上來搭訕,說只要坐她的竹筏就能拍到像山的全景。價錢還到16元(門票25元),我便尾隨她上了竹筏。竹筏圍著像屁股轉了半圈,來到像的正面,曾經有段時間,我離像鼻子是如此之近,似一伸手就能摸到。在能看到像山完整側面的漓江岸邊,我下了竹筏,並讓船小哥幫我留了影。沿著岸邊走了一會兒,發現原來這裡也是像山公園的範圍,可憐的老爸竟然過其門而不入,未免可惜。出了公園又有了重大發現,您只要沿著漓江走,不入公園照樣能拍到像鼻山,只是取景可能稍微差了些。公園門口的2路公交車經過浮波山和疊彩山(1元/人),我分別在這兩站下了車,浮波山公園門口就能看到全景山貌,但疊彩山則不行。留了紀念後,發現時間尚早,游蘆笛岩的念頭又浮現在了腦海裡。2路車疊彩山站就有旅游景點免費車的站牌,但我等了許久也沒見有車經過。一位好心的阿姨告訴我車的班次為40分鐘,建議我改乘別的車。走到路口,想著在上海那麼貴的出租車費我都舍得,為了抓緊時間能趕回旅館洗澡後再退房,我就奢侈一回吧。
蘆笛岩的門票為60元,只有中小學生才能享受7折,我只能買了全價票。沒有參觀過喀斯特鐘乳洞的朋友,值得進洞一游,但是洞內燈光幽暗,只能讓服務人員幫你開了攝影用燈才能拍照,當然您也得支付相應的費用25元。回到市區,才十點半,爸媽無不驚訝我的神速。
吃完午飯,直接趕往火車北站,候車室內沒有空調,這澡算是白洗了。火車准點靠站,臥鋪車廂非常干淨,不時有乘務員進來打掃衛生。車程27個半小時,幸好我們備足了口糧,不過現在的火車快餐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火車上,我們幾乎隔一小時就會睡一覺,所以車抵上海時,我們的疲憊也差不多恢復了,看來火車的確價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