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並稱“敦煌三絕”。來到敦煌,沒有理由不去鳴沙山和月牙泉。雖然昂貴的門票使人望而卻步,但這不是理由。“窮家富路”麼——中國的老祖宗發明了無數的成語,俚語、警句,總可以讓你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借口。
我找到了借口,於是欣然跟隨一同住店的嘉峪關mm,日本mm,韓國帥哥一行六人,在黃昏的時候坐上去鳴沙山和月牙泉的小車。
那個地方離敦煌很近,司機說五六公裡吧?不一會我們的小車就已經到了景區門口。原來,鳴沙山和月牙泉在一個地方,慚愧!
我們這六個人,經過一天的同車游,其實已經混得很熟了,只是我自覺年紀不對,況且語言大部分不通,往往落後一步,自顧自欣賞風景。那個最早和我結伴的嘉峪關mm,此時卻是最忙——擔任著翻譯、向導、玩伴等幾個角色。
進了景區,很自然的,這些姑娘小伙就被守候在那裡的駝隊俘虜了,於是我獨自向沙山走去。
此行從新疆來,其實已經看過許多沙漠,也試著攀登過塔克拉瑪干的沙山,但是沒有前人足跡的沙山,不敢輕易爬,往往走了一小段就退回了——好個沒有創新冒險精神的人喲!
鳴沙山的山,你只管爬,到處是人海,到處是腳印,決不會迷路。雖然還是要比爬一般的山付出加倍的力氣,但是,沒有危險。
扛著三角架,背著沉重的攝影包,氣喘吁吁的走了一段,覺得不行,還是退回,這次竟然發現,沙海中有一條人工鋪成的路,踏上堅實的路面,頓時讓人倍感親切,力量倍增!
循著這條路,順利的找到了月牙泉——那個無數次在畫報上在別人的照片上看見過的神奇的一泓泉水。
科學的解釋總是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說,月牙泉是古河床的一段,地下有泉眼,而且正好處於鳴沙山兩條山嶺的中間,每天的西北風團團的刮,使湖水像處於八卦的中心,離心力使每天落下的沙子又吹回到山的頂部去。這樣,湖水就和沙山永存啦!但是科學解釋往往使人掃興,我寧願相信,鳴沙山和月牙泉是一對戀人,他們曾海誓山盟,永不分離。
想找個好點的角度,把這一幕拍下來。月牙泉邊上架有數條通向沙山頂部的木梯,那是供游人在頂上向下滑沙用的。上去一回,十元。心疼錢,試著不用木梯上去,但是人一旦有了惰性是難以克服的,轉了幾個圈,還是訕訕的回到木梯旁,乖乖的交了錢。我當然不會滑沙,帶了相機,我怕進沙。
回到大門口,時間離與司機約定的8點半還有將近一小時。天色漸漸暗下來,烏雲壓頂,怕是要下雨。門口聚集了大群返程的駱駝和游客,高音喇叭裡響著叫游客去認領照片的的通知——馱隊專門派了攝影師為每位乘坐駱駝的游客拍個人肖像,一張20元。
小車司機回去吃晚飯了,我靜靜的坐在門口的台階上,等著我的同伴,心裡想著明天去格爾木的事。
這是今年9月21日的游記。從柳園到敦煌。公交班車20元。住飛天大酒店,普通三人間20元一人,極干淨。獨住。洗澡很方便。小車是旅行社設在賓館的點,30元一日游。圖方便,就搭了這樣的小車。鳴沙山門票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