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北疆日記(七)-永遠的界碑

作者: ponyg

導讀上觀魚亭看喀納斯湖日出晨霧的想法沒有被大家接受,因為一大早沒有班車可坐,徒步4000多級台階的話簡直天方夜談,唯有騎馬,但又心疼口袋裡越來越薄的銀子,於是決定放棄一大早上觀魚亭,選擇先去湖區拜訪大紅魚。出宿地經過一座鐵橋,湍急的水流穿過亂石堆,只見湖面上水汽騰騰,妙曼輕柔的水霧飄散而來,這裡也有晨霧嘛。在換乘中心坐往湖區的中巴,途經圖瓦 ...

上觀魚亭看喀納斯湖日出晨霧的想法沒有被大家接受,因為一大早沒有班車可坐,徒步4000多級台階的話簡直天方夜談,唯有騎馬,但又心疼口袋裡越來越薄的銀子,於是決定放棄一大早上觀魚亭,選擇先去湖區拜訪大紅魚。出宿地經過一座鐵橋,湍急的水流穿過亂石堆,只見湖面上水汽騰騰,妙曼輕柔的水霧飄散而來,這裡也有晨霧嘛。在換乘中心坐往湖區的中巴,途經圖瓦人新村,游牧民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固定居所。不滿兩千人的圖瓦人屬於蒙古族的一個旁系,因人數實在太少而沒有被列入到56個少數民族之中。湖區入口的游船碼頭位置很顯眼,在那裡可以坐快艇游湖,但對於這種破壞環境的商業行為堅決抵制。繞過碼頭沿著湖邊棧道前行,環湖棧道的名稱很洋氣,叫泰加林棧道,因為湖邊這片林子屬於西伯利亞樹種。默默地一直往前走,那裡湖面清澈平靜,偶爾游艇開過會帶起一陣波瀾,傳說中的湖怪恐怕此時還在湖底某個深處睡懶覺呢。對面山頭有個亭子就是觀魚亭,千級台階依稀可見。走了一大半,發現除了湖和林子外沒有特別的景,考慮節省體力還要上觀魚亭就此返回。

來到總庫停車場換坐中巴,蜿蜒的盤山路越過了三千級台階,不過還有一千多級台階只能徒步。半山腰的草都已發黃,野花只剩下空殼未見蹤影。越往上走,看到的喀納斯湖越來越寬廣,顏色也越來越深藍。約半小時後終於登頂,小小的亭子裡外已經站滿人群。觀魚亭海拔2100多米,憑欄遠眺,深邃海藍的喀納斯湖如嬰兒般安詳地躺在群山懷抱中。

約了三輛車下午六點去白哈巴,一輛北京老吉普、一輛華泰特拉卡和一輛鄭州日產皮卡。到白哈巴路上經過邊防站,檢查身份證後過關。開車的司機很老辣,途中路過哪些點值得攝影就會停下來,當然看到最多的就是白樺林。

當夕陽照在山頭另一邊,穿過村子趕到了中哈邊境。第一次站在邊境線上,看到了哨所瞭望塔,看到了鐵絲網,看到了界河,看到了簡樸的界碑,上面“中國”兩個鮮紅的字特別醒目。曾幾何時,為了這個無形的疆域界定,雙方你來我往,你爭我奪,戰火紛飛。多麼希望這塊碑是永遠的界碑,讓塵世間永遠平和,遠離戰爭。回到村子,月亮已上山凹,西北第一村的石碑孤寂地站在村口。這裡比禾木更簡單,用電靠自己家的柴油發電機,用水就是門口鐵皮的水箱,廁所在外面,只用三塊木板擱在上面,有點玄乎。這是一個寂靜的夜,皎潔的月光灑滿地。在遠離家三千多公裡外的邊境小村,會想起誰憶起什麼往事?



(喀納斯湖區)



(觀魚亭全景)



(又見白樺林)



(界河)



(白哈巴月夜)


精選遊記: 烏魯木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