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樓風光

作者: 夢想千山我獨行

導讀北固樓風光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位於鎮江的北固山,算得上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因為喜歡辛詞,愛屋及烏,辛棄疾喜歡的地方我也喜歡。這似乎有些盲從,但並不同於眼下的追星族,北固山自有她招人喜愛的理由。 清明前夕,和兩位同事赴鎮江學習,日程安排很緊,且駐地離城又遠,盡管心戀著 北固山,卻無緣親近。同事之一從沒到過鎮江,來到跟前而不看 ...

北固樓風光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位於鎮江的北固山,算得上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因為喜歡辛詞,愛屋及烏,辛棄疾喜歡的地方我也喜歡。這似乎有些盲從,但並不同於眼下的追星族,北固山自有她招人喜愛的理由。

清明前夕,和兩位同事赴鎮江學習,日程安排很緊,且駐地離城又遠,盡管心戀著

北固山,卻無緣親近。同事之一從沒到過鎮江,來到跟前而不看看,就這樣擦肩而過,真像撒手寶山,怪可惜的,所以心裡也一直悵悵的。學習結束,抽空我們仨不約而同想到出去玩兒,問去哪兒,還用說?北固山!

暮春時節的北固山,在夕陽下暖暖地曬著,山不高,只有五十多米,由前峰、中峰、後峰三部分組成。後峰是其主峰,背臨長江,枕於水上,陡峭如削,最是好看。山上山下,前前後後,幾乎被山花鋪滿了,姹紫嫣紅,一律燦爛著。游人稀稀疏疏,多是本地人,閑閑地或走或坐,很享受的模樣。山隔壁是一風箏專賣市場,高高飄蕩的風箏,仿佛再三詮釋“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一古老詩歌的美好意境。因被山隔著,平添了野趣而無喧嚷之苦,真好。

進得山門不遠,有一石刻,名曰“試劍石”,歷史就從這兒一下子被拉到了千年以前的三國時期。傳說孫權、劉備曾借此石各蔔心事,若劍起石裂,則天下為己所得,試劍的結果據說是各各如意。試劍石的東邊,依次可以找到太史慈和魯肅的墓地,這兩位同樣是三國時期東吳的要員,死後就葬在北固山上。現在的墳墓已經是後建的了,原先的早已毀掉。盡管如此,鎮江人對曾經在這塊土地上叱吒過的英雄的緬懷之情,應該是真切的。魯墓坐落在山花叢中,正好借花獻佛,我拔了一束藍瑩瑩的野花,獻給了這位盡為別人的事而難為自己的老實人。

北固山上的主要建築,是劉備招親的地方——甘露寺。寺裡塑有蠟像群,還原當年劉備招贅東吳的史實。說的是當年劉備向東吳借得荊州立足,卻遲遲不願歸還,害得擔保者魯肅來回跑冤枉路。周瑜遂設下美人計,同孫權商議,以其妹孫尚香作誘餌,引劉備過江以殺之。是諸葛亮將計就計,命趙雲懷揣三條錦囊妙計,保主過江,而後攜帶孫夫人平安歸來。民間流傳甚廣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諺語,就是為此事譏笑周瑜的。也是根據這段故事改編的京劇《龍鳳呈祥》,至今還活躍在戲曲舞台上。眼前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似在無聲地訴說著過去,那溫情脈脈的粉紅紗幔,當年可是隱藏了騰騰的殺機,念此不由使人感慨萬端。甘露寺背後還有多景樓、臨江亭,此即辛詞中反復提到的北固樓和北固亭。這兩處也都與孫劉兩家的故事有關。多景樓始建於唐代,兩層建築,回廊四通,面面皆景,與洞庭湖上的岳陽樓、武漢的黃鶴樓並稱萬裡長江上三大名樓。正是在多景樓上,孫尚香第一次窺見夫婿劉備,多景樓即名為梳妝樓、相婿樓,那是少女的夢開始的地方;北固亭在多景樓東邊,是一石柱方亭。劉備病逝白帝城後,被哥哥騙回娘家的孫夫人,聞訊悲痛欲絕,來到臨江亭設奠望西遙祭,而後投江自殺,臨江亭於是又被後人稱為祭江亭,為這對政治夫妻的故事畫上一個句號,然而卻沒能止住吳蜀兩國的紛爭。從相婿樓到祭江亭不足百步,但是走完了一個女人的一生。

北固山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曾吸引了歷代詩人墨客在此流連,也因而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文化瑰寶,諸如米芾的手跡,許諢、沈括、蘇軾、辛棄疾的詩篇等等。當年徜徉在北固山旖旎風光中的人物,如今成了旅游觀光者眼中的風景了,他們給北固山塗上了濃濃的文化色彩,更增添了厚重的歷史內容。立在辛棄疾詞碑前,遙想幼安當年,滿懷壯志、一腔憂思,只能對著北固山訴說。然而“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也“無人會,登臨意!”他渴望像“年少萬兜鍪,坐斷江南戰未休”的孫權那樣,建功立業,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道出了他的人生坐標;而面對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廷和龐大的主和派勢力,他只能向浩浩江水發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抒發壯志難酬、歲月蹉跎的悲憤和無奈。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歷史的演進,人物的更迭,曾經在北固山上演了多少話劇,而今都被關在山門裡頭,讓這尺寸之地,承受了過重的歷史積澱,也因而使游人染上濃得化不開的惆悵。以致離開了北固山,情緒還沉浸在歷史風雲之中。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