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的第二個站點,就是麗江—這個全國小資們一心向往的小鎮,究竟有什麼底蘊,足以令那麼多人心悅誠服?
包子們,享受的是其中一縷炊煙裊裊的閑散,兩耳不聞天下事的懶散,和滿目皆是逍遙景的從容。在有限的假期,如果可以在這座小鎮落腳頓足,真的是快意無限。
心情晴天—像向日葵一樣盛開(摘自當日的旅行日記)現在坐在憶棧軟啪啪的被子裡,帶著一點點喉嚨痛,來記下今天的心情—是個晴天!麗江的天,永遠都讓人捉摸不透;我們所能做的,一是祈禱,求神拜佛給我們一米陽光,可以不要凄慘得只能抱著刻了大字的石柱表白自己曾經到過玉龍雪山;二是讓自己可以像向日葵一樣快樂,給束陽光我就燦爛!早晨起了個大早,想找上同伴一起去玉龍雪山—小道消息在憶棧總是飛檐走壁,昨天跟阿蓮還有老板娘提過一句,他們就很幫忙的宣傳一下,於是早晨8點就有一對同伴找到我們:一起去雪山吧!喜歡這種鄰居般的感覺,晚上大家在天井或樓下酒吧聊天,特愉快。早晨,麗江的天氣陰陰的,雲堆厚得好像藝妓臉上的脂粉,令人郁悶;我們乘上了一部長安之星,在平整的公路上一路飛奔,往我們的雪山奔去。一路,看到野花星星點點,點綴著公路兩旁的青蔥草地和灌木,仿佛回到了兩年前,去Yellow Stone的路上—我的心,好像要飛起來一樣;我知道,自己有多向往這次跟自然的親近。只是,太陽老兄一直慵懶得緊;同行的女生用上了一招絕的:施展招魂大法,求神拜佛的請雲開霧散。大概跑了一個小時,路上我們看到了大概是全國最有驢氣的一條公交線路:7路公共汽車—一路行使在風景如畫的公路上,載著各地來的驢子們,往玉龍雪山去也。去玉龍雪山要在規定地點換乘雪山Bus,然後上大索道去海拔4500米的玉龍雪山主峰。在那個雪山Bus station,我們被shock了一把—這個巴士站按東巴文化建成,有東巴圖騰,石雕,木刻,精工細鑿的讓我難以相信這是個巴士換乘站—實話實說:玉龍雪山的整個景點建設,完全吸取了國外國家公園的建造理念:取其自然,還於自然,人與自然,水乳交融—我和大包子不住感嘆:難怪雲南的旅游業發展如此迅猛,真的是敢投入,敢收費—投資不菲,收費也讓人咂舌。但是回過頭來,還是讓人感覺這個錢花得挺值得—強就一個字。應該讓張家界之流好好借鑒一下!看來9點出門是有點晚了,我們在山下排了整整2個小時的隊伍,才上到了4500米的玉龍雪山。乘坐纜車的時候我們就很緊張:一路上雲霧繚繞,雖也有雲開霧散的時候,但總是很短暫。於是,同去的女生又開始念念有詞的發功了。。。
剛上4500米的時候,不見一絲陽光,只好大練眼力,但求可以看穿雲層,看到雪山。太陽好像睜了一小眼,眼前雲霧散了淡了,於是一幅玉龍雪山的水墨畫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那個激動啊,扯了喉嚨大喊:太棒了,玉龍雪山!眼前展開一條之字形的木質階梯,我很有信心的拉起大包子的手,一起往最高處:4680米爬去—看到最遠處那個小紅旗嗎,就是我們人生的新高度:4680米!很意外很開心很興奮的發現:自己居然是沒什麼高原反應的那種人,一路走得很輕松,沒有胸悶氣喘,心跳超級加速—大包子有一點廢,一路上吸了N多口氧氣,走走喘喘,有一點點體力不支。唯一耍酷的時候,就是被哢嚓猛按快門之時。也許是玉龍雪山對我們的特別眷顧,一路上時而風起雲湧;時而雲層散去,藍天展露;時而雪山被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時而片片雪牆雄姿英發。真的是:贊就一個字!自雪山下來,我們順道去了白水河—就在雪山腳下,水流涓涓,清澈見底;整條河水通透而不洶湧,安靜而不失律動;對岸青山在臥,遠處郁郁蔥蔥。真好一幅江南秀麗風格,不期盡在彩雲之南遇見。看到其中有犛牛牛在水裡閑逛,包子家族當然要舍命奉陪—當然,那麼俊俏的犛牛牛肯定是家養滴,兩只包子得嘗所願騎在牛牛背上,拍了N多照片。(P.S:不好意思,偶在Yellow Stone的時候就一直想像騎在犛牛身上的滋味—瞧那仁兄,角尖眼闊,虎背熊腰,大長毛一身,簡直酷呆了!)晚上去了多家旅行手冊推薦的媽媽付餐廳,失望…異常嘈雜,歌手們穿梭要食客點唱,最要命的是兩人一起唱,極暈。古城的飯店看來水准不佳,價格更是高高在上。只是憑位置和裝修賺錢。晚上的麗江就是一淮海路,絕對讓女生兩眼放電。但我們都覺得有些勞累,決定明天再來大大血拼。對於兩個超級路盲來講,我們還是有點恐慌—不知怎麼返回憶棧。不過還好,偶只是一個室外路盲,對於逛商場偶是基本不會迷路的;於是偶成功的把一家家小店模擬成了一個個專櫃,把整個四方街模擬成了一個大outlet,這樣也能回憶棧—牛!--大包子原話。憶棧—我們在麗江的家我們鳴金收兵,回憶棧小憩去了—順便,讓大家參觀一下我們在麗江的小家。憶棧不是麗江最美的客棧,沒有典型的納西四合院,沒有新鮮盛開的菊花,桂樹;它有的是一種從骨子的透出來的懶散。我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跟這份懶散和上了拍子,可以肯定的是:我喜歡這個調調。 二樓走廊的吧台,讓你坐擁天下(靠wireless)—其實整個憶棧都有wireless,不用巴巴地坐在這裡上網—不過晴天雨天,有一壺咖啡在手,趴在網上潛潛水,會很愜意。憶棧最小資的地方在於它的視野:在走廊上,可以看到對面的沐府一角—相傳是一個當地土司的府邸,豪華程度可以跟皇上在紫禁城的家PK一把。我們住的101房,也算是憶棧三間有名的看風景的房間之一;它的特別之處在於:所有的家具都是舊式的,有張超長的古董擺設桌,現在成為了我們的吧台,再添上兩把高腳竹椅子;我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對著窗子發呆—窗戶外面就是沐府最高的木樓—小資,就在這裡延續。

(玉龍-飛龍在天)

(玉龍--神龍擺尾)

(憶棧--我們在麗江的家)

(憶棧的角度--金色)

(三足鼎立--版權所有,不得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