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睡眼朦朧的我們在酒店用了頓豐富的早餐(在這裡向入住如家(三牌樓店)的房客隆重推薦店內頂層的自助早餐,中西結合,經濟實惠,好吃不貴,10元/位,用餐時只報房間號,退房時可一並結算。說到這兒,還要給如家再宣傳一下,店內的服務人員都非常親切,總是非常耐心地解答我們關於換成公交車的N多問題),背著干糧和水,向今天的第一站鐘山風景區進發了。鐘山風景區位於南京東郊,又名紫金山,山勢險峻,蜿蜒如龍。三國時諸葛亮謂孫權曰“鐘山龍蟠”,即指此山。周圍名勝古跡很多,山南有紫霞洞,旁有一泉,名“一人泉”;山前正中是中山陵,邊上是梅花山、明孝陵、孫權墓、廖仲愷和何香凝墓,東邊是靈谷公園、鄧演達墓;山北有明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墓;鐘山第三峰上有紫金山天文台及天堡城;藏有唐玄奘頭骨的靈谷寺也在鐘山腳下。鐘山風景區門票:150元,包括現分“民國文化”和“明朝文化”東西兩個片區。其中:東片包括中山陵、靈谷寺等4個景點,票價80元;西片明孝陵(含梅花山、梅花谷、紅樓藝文苑、紫霞湖)、包括5個景點,票價70元。如購聯票,可免費乘坐小火車穿梭景區,小火車票價:3元/次。乘車路線:公交9路、游1路、游2、游3路可到達。
出發前,參考熱心網友提供的各種攻略,加之自己的所見所聞,現總結一下:
1、游覽鐘山分景區的最佳線路:明孝陵—中山陵—靈谷寺,可以避免走回頭路,而且可以搭乘免費的小火車;
2、自我感覺明孝陵值得花上大半天或一整天游覽,需自帶干糧和飲用水;如果是第一次去南京,無論是接受愛國主義,還是尋幽懷古,中山陵和靈谷寺,還是值得一看的。
3、景區很大,大部分時間要靠兩只腳走,所以選擇一雙合腳輕快的鞋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4、門票漲價了!由原先的80元聯票,漲到了150元(據說從2006年8月份開始的),要帶夠銀子嘍~在中山陵的入口處我發現了銀聯的標志,好像門票也可以刷卡。雖然門票貴了些,不過設計的很精美,既可以作為明信片寄給朋友,又有收藏價值。
5、到中山陵,欣賞風光之外,可以數一數腳下的台階。從廣場到祭堂總共有392級石階,這392級石階分為十段,每段一個平台,總計有大小十個平台。朝下看,不見台階,只見平台。如果從下往上看,那麼就只見到台階,不見平台了。汗!(-_-!!),我只數391級,也不知道漏了哪個?遺憾也是一種美吧~
6、到明孝陵,神路一定要去看看。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800米長的神道石刻,前半段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像、麒麟、馬,每種4只,兩立兩臥。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我最喜歡前半段的石獸,憨憨的樣子可愛,很是可愛,感覺和記憶中的十三陵的神道差不多,不過綠化工程做得更好一些,落葉飛舞,在這裡玩捉迷藏,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7、明孝陵寶頂上秘密。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後合葬的地宮。秘密1:寶頂的牆磚上雕刻著密密麻麻的文字,BF說是古時監督建造這個地宮官員(等同於現在的包工頭)的名字,真的?假的?有待專家指正;秘密2:寶頂上的露天平台實則一個小舞台,有很強的回音效果,即使在裡面又蹦又跳,外面的人卻聽不到半點;恩~不過這種做法很不可取的,大家還是不要嘗試;
8、聯票還包括孫中山紀念館和音樂台兩個景區。前者,我們沒去,主要是走了大半天,還要保持體力去靈谷寺,故未去;後者,比想像中的感覺滄桑,草坪上閑庭散步的和平鴿吃著鴿食(鴿食要單獨購買),播放著與大環境不和諧的流行歌曲,關於景區選曲上,建議有關部門要慎重。
9、游覽靈谷寺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了。當時已經精疲力竭,故未攀靈谷塔,這裡插一句,靈谷寺裡可以租電瓶車,以車代步,價格好像是25元/小時,不過景區面積不大,游覽時間不會超過1個小時。
上了游2路,景區沿途的美景依然讓我們流連忘返。攤開地圖(比起北京的map,南京的偏貴,5元/冊),尋找湖南路美食街。我們從楊公井站換乘47路(湖南路下),嘻嘻~我在車上暗笑:幸虧今天中午隨便吃了點,要不晚上哪能裝下各種美食呢?恩,簡單介紹一下我心中的湖南路美食排行榜:1、伊氏雞汁湯包(每籠5元):吃雞汁湯包有12字口訣,“輕輕提 慢慢移 先開窗 後喝湯”,我們是晚上7點多的時候到的,交完錢領一個小盤兒,在指定窗口排隊,聽人說他們的生意總這麼火。哎~流口水了,先說說它的味道,一個字“甜”,有的網友評價它太甜了,不過對於我們這對來自北方的狼來說,覺得甜味的包包正是它的特色;2、桂花糕,1.5元/個,主料:糯米、核桃仁、桂花等,有點像北京的切糕,不過制作方法不一樣,桂花糕是經過油炸的,裝在一個與奶昔大小的杯子裡,上面澆溉一些山楂糕等紅紅綠綠的點綴。記得自己當時還弱弱地問了一句:怎麼吃啊?(因為沒有給任何能充當筷子類的stick)小販說:就這麼吃。“耶,將我,算你狠”,我心想。剛出爐的桂花糕比較燙,心急的朋友要小心;3、特色火鍋。坦白說,論實力,上不了美食榜。但2次吃火鍋的經歷給我印像很深,有以下這麼幾個特點:(1)按套餐賣。南京的火鍋都是按套餐買,套餐種類也很多,豬肉、牛肉、羊肉、海鮮等;每種套餐配有多種蔬菜(白菜、粉絲、肉丸、豆泡),主食可選擇澆鹵汁的米飯或者火鍋面;(2)蔬菜盤中回配有一個生雞蛋,可以打碎磕在鍋裡吃荷包蛋,也可以完整地放在鍋裡吃煮雞蛋;(3)調料多以沙茶醬為主,比較沙茶、海鮮、麻醬,我還是鐘情於傳統麻醬,可比起北京的醬汁裡的博大精深,這兒麻醬真小兒科了。4、糖葫蘆,網上朋友們對湖南路的京城糖葫蘆評價頗高,我以一個糖葫蘆嗜車者的身份在這裡辟謠一下,跟老北京的糖葫蘆比,甭說王府井小吃一條街了,就拿我家樓下超市裡賣的現蘸糖葫蘆比,無論口感還是外形,都差遠了。一串正宗的糖葫蘆,要滿足一下幾個條件:(1)糖多[本人喜歡包裹了厚厚的糖衣的山楂];(2)無核[手藝人蘸糖之前會用竹簽剔除],而這裡的核沒有;(3)甜酸適度;(4)價格合理,以山楂糖葫蘆為例,我家樓下的賣1元/支,而這裡是3元/支,一點都不劃算。5、巧克力噴泉,好像3元/串,一種乍聽起來很神奇,但原理很簡單的新品小吃。簡單說,就是一串穿有被巧克力包裹的棉花糖,小販手拿一串未加工過的棉花糖,在一個不斷噴作的可可漿中左涮涮、右涮涮,等巧克力冷卻後,像是吃酒心糖,不過裡面換成了軟軟的棉花糖。味道一般,不過很有意思。
除了餐飲,湖南路兩旁的小店很多,主要以外貿/休閑類服裝居多,而且幾乎都可以刷卡。到了晚上,這裡更是車水馬龍,街道兩旁的商販好像是突然之間從地裡冒出來一樣,毛絨玩具/文具/圍巾/手套,都是小女生喜歡的東東。(未完待續)

(鐘山秋色)

(神道)

(路)

(靈谷寺)

(傳說中的伊式雞汁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