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離天堂有多遠——西藏游記(3)

作者: jerry bb

導讀三、感受虔誠(7月21日) 經過一夜的休整,我們的高原反應基本上都沒有了,只是行動不能太猛,否則會連連喘氣。入藏的第一天就隨便逛逛吧。大昭寺離我們的旅店只有五分鐘的路程,成為第一個景點。 與一般的內地寺廟相比,大昭寺是一個活著的寺廟。虔誠地磕著長頭的信徒,職業化的喇嘛,長達將近1公裡的轉經人群個個口中念念有詞(可能是藏語的經文),手中提著 ...

三、感受虔誠(7月21日)

經過一夜的休整,我們的高原反應基本上都沒有了,只是行動不能太猛,否則會連連喘氣。入藏的第一天就隨便逛逛吧。大昭寺離我們的旅店只有五分鐘的路程,成為第一個景點。

與一般的內地寺廟相比,大昭寺是一個活著的寺廟。虔誠地磕著長頭的信徒,職業化的喇嘛,長達將近1公裡的轉經人群個個口中念念有詞(可能是藏語的經文),手中提著裝滿酥油的茶壺(給寺廟裡的酥油燈加油),無不體現出大昭寺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地位。

大昭寺中最著名的是釋迦牟尼12歲等身塑像,在一樓的一個小房間裡。雖然只有大約10平方米,但是朝拜的人摩肩接踵,期望得到佛祖的賜福,至少有5個喇嘛在維持秩序。我們這些觀光客也擠在人群中,向著佛祖頂禮膜拜。

大昭寺總共有三層,有分了很多小房間,其中供奉著各種神佛。牆壁上畫著精美的壁畫,講述這大昭寺建立的風風雨雨以及各種佛教故事。由於准備不足,雖然跟著導游聽上一段,但是我們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含義,感覺到實在對不起這些精美的文化瑰寶。

大昭寺的頂上可以看到布達拉宮(另一個地方是藥王山),在蒼茫的雲海和群山下,布達拉宮顯得很有氣勢。

大昭寺是我們參觀的第一個寺廟,初步感受到了藏族人民對佛教的虔誠,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寺廟的奢華,特別是各種塑像,壁畫,唐卡,哪怕是一個酥油燈座都是純金打造,價值連城。本地人對佛教的虔誠,讓我覺得我們這些觀光客的到來是在打擾他們的生活。

下午,我們到了色拉寺(拉薩的三大黃教寺廟之一),這裡朝拜的人都不多,更像一個佛教學院,有很多小的系(藏語叫“扎倉”)。當我們在一個扎倉參觀時,一個老喇嘛示意我們跟上他。一問才知道,他是這裡的主持,馬上就要開始辯經活動了。我們趕緊跟上。在一個綠樹成蔭的小院子中,已經聚集了很多和尚做坐辯經前的准備工作。

辯經是佛教教育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手段。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估計是藏語的佛經),但是可以看出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小和尚們聚集在一起互相背誦經文,然後是主持領著大家一起背誦經文,最後是分成各個小組由一個小和尚背誦並一起討論。辯經喇嘛的主要動作為跺腳、擊掌和向上拉起左手的念珠,分別代表鎮壓鬼神、提醒對方和救大眾於苦難。其實藏傳佛教中的很多行為細節都有很深的含義,只是我們不了解(上面也是聽一個導游說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照片顯示了第二階段,其中有一個帶眼鏡的老主持,站著的喇嘛負責維持秩序。這些小和尚都很年輕,大約只有初中或高中的樣子,難免在上課的時候會走神,會互相聊天,互相扔石子。維持秩序的喇嘛發現以後就狠打一頓,hehe!

聽完辯經,色拉寺的很多廟都已經關門了,就到它的後山轉轉。山上有很多精美的岩畫,主題也是佛教題材。還看見一個很高的建築,據稱是曬佛用的。可惜,我們無緣看到曬佛的壯觀場面(8月4日是雪頓節,在此前後各個寺廟都會有曬佛活動)。

從色拉寺回來,開始計劃納木錯的行程。到納木錯的路還比較好,可以自己包車也可以參加旅行社。包車的時間可以自由掌握,但是組織工作比較繁,旅行社的價格稍高,時間也難以自己掌握,但是比較方便。唉!初來乍到的,還是參加旅行社吧。和旁邊的一個DKL旅行社談了一下,就成交了。出來以後,就有人說太貴,時間難以掌握,馬上覺得後悔,錢也交了,就這樣吧。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