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迷城(四)AngkorWat

作者: 唧咕咕

導讀Angkor一詞解作城市或都城,而Wat則解作廟宇。吳哥窟建於公元十二世紀的SuryavarmanII年代,SuryavarmanII是高棉全盛時期的主要國王之一,在位期間曾多次征戰,又曾派使者到當時的宋朝。 吳哥窟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物,但是現在看起來也就是吳哥古建築群中很小的一處。我每天早晚都會四次經過吳哥窟以及它周圍200米寬的護城河;每次經過的時候景觀意像都不同,有時候 ...

Angkor一詞解作城市或都城,而Wat則解作廟宇。吳哥窟建於公元十二世紀的SuryavarmanII年代,SuryavarmanII是高棉全盛時期的主要國王之一,在位期間曾多次征戰,又曾派使者到當時的宋朝。

吳哥窟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物,但是現在看起來也就是吳哥古建築群中很小的一處。我每天早晚都會四次經過吳哥窟以及它周圍200米寬的護城河;每次經過的時候景觀意像都不同,有時候死水微瀾、有時候被夕陽鍍上銅紅色的紗,我就想像著千年前這條護城河裡面養著的肥壯的鱷魚,企圖在腦中還原真實的歷史。

尷尬的時間表讓我不得不在日出和日落中選擇一個時間段去看吳哥窟,我最後選擇了傍晚,而把清晨留給了Srah Srang。皇家浴場的壯美日出沒有讓我失望,而我也因為錯過吳哥窟玫瑰色的朝霞著實失落了一陣;但是我後來發現,如果一定要在清晨和傍晚選擇一個時間段去看吳哥窟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後者。。。因為吳哥窟是唯一一座面朝西的建築,太陽下山時候,整個建築群都回看起來相當宏偉,光影豐富;而日出時候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剪影。

我抵達的時候,人流和驕陽一樣還很洶湧,但是已經有人開始向Bakheng轉移去看古寺的日落。和Bayen不同,Angkor Wat從遠看就已經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據說SuryavarmanII當時出動了全國最好的工匠、彩繪師、建築師及雕刻家,歷時37年才完工。整座建築以大石一塊塊砌成,沒用上石灰水泥,更沒用上釘子梁柱,充分展示出古人的建築巧思. 我站在水池邊上:與LP中描述的完全一致,即使是在旱季,長橋左右的兩個水池仍然保持著左側水池豐腴,右側干涸。玫紅色的睡蓮在水池中顧影自憐,池水把Angkor Wat的五個寶塔以及藍的不可思議的天空全都靜靜的對稱復制了一遍,美的讓人無法呼吸。我就蹲在那裡不停的照阿照的,要不是成群結隊的旅行團成員們要和吳哥窟合影,我覺得我會占據那個地形拍到太陽下山為止,以至於錯過了“須彌山上的日落”。

從水池邊的藏書室開始,我就在心中驗證了為什麼這個地方被印在了國旗上、成為高棉人世世代代的驕傲。因為它設計的精美與保存的完好程度真的在我這幾天所見過的全部其他建築之上,完美的重現了千年前的輝煌,我甚至可以坐在那裡冥想兩邊有馬和大像從他們專用的門中間川流不息。最低一層的浮雕回廊四面約長800公尺,浮雕多取材自印度著名史詩《摩珂婆羅多》與《羅摩衍那》的神話故事。所有的浮雕都保存完好,因為它們都在回廊的內牆,完全都不到風吹雨打。接著往上,左右兩邊是曾經的佛堂,陳列著佛陀石雕無數。這裡沒有什麼人,我卻在兩個長廊間慢慢走動,看每一個損壞的佛

像並且想像它復原的樣子。有些落寞的佛陀雖然早已缺失了胳膊和頭顱,僧人還是給他們穿上了橙紅色的袈裟——光線不充足的“田”字回廊裡面,偶爾有澄澄的夕陽透過雕花的窗欄投射進來,落在佛像的肩膀上,落在砂石地上,烘托出古今盛衰的強烈對比。而僧人們,背誦的還是亙古不變的那段經文。

我看著表,計算著日落的時間,坐在最中間那個寶塔的樓下把剩下的水喝完,把相機包好放在包裡面,空出手手腳腳准備去攀登那個“須彌山”。真好,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一些真正在等日出的,和我一樣靜靜的坐著。等到確定日落那個剎那快要到了,我爬上了Angkor Wat的頂峰。這麼一個游人如織的地方,政府居然不在那危險的石階上按木樓梯,我感覺這是高棉人的幽默感,以及樓下那塊寫著Climbing at your risk!的牌子,很妙,很妙。爬到一半的時候,我往下看看,腿軟。不過不要緊,我是蜘蛛俠,哈哈!再次抬頭——蓮花尖的頂端,吳哥窟的制高點,被即將下沉的夕陽鍍出黃金般的光澤,石壁上的淺浮雕光影柔和而凝重——我忍不住停下來,靠著一塊很窄的石頭平台,拿出相機開始往頂上拍;此時的天空藍得幽怨,突然感覺這個意像那麼的熟悉,仿佛很久前在哪裡見過,它已經重復了千年,而人間萬像卻如沙土般飛散不復重演,不由全身起了莫名的雞皮疙瘩,然後又有點悲哀。。。

坐在門框上,俯視吳哥窟的全部:那片綠野,七頭蛇雕像,遠處的叢林和山脈,熱氣球。。。靜靜等待那一刻。在這裡經歷的好幾個日出日落讓我情不自禁的深呼吸,我曾經想如果能夠每天在這些地方傻傻的看著晝夜和星辰、練習冥想和瑜伽,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可是,吳哥窟的日落,讓我暗暗憂傷。因為,這也許就是我這次旅途中看到的最後一次日落了。

兩根雕刻的窗欄中間,就是那個要落下去的太陽。好像水晶寶瓶中的一粒璀璨的寶石,慢慢的沉下去、沉下去、沉下去,直到最後天際留下一抹鴿灰色。。。我怕等下再晚了下去看不到路摔死,就准備慢慢的往下爬了。要知道,吳哥的日出和日落一樣,都是分割黑暗和光明的那道窄窄的線,都只在短短的一瞬。

一個亞裔女孩子來晚了,還在往上爬,從我俯視的角度看下去,她幾乎是在貼著平地匍匐前進。這個台階只容得一人上下,我就給她讓了路,並且很善意的提醒她Watch out! 她一抬頭很燦爛的笑了,也跟我說:Thanks. You 2. 我想跟她說太陽已經落下去了,你上去看也晚了。但是那一秒鐘腦子裡面突然又飛轉出一個否定的念頭——這樣的一個女孩子,她不會像我一樣,只來Angkor Wat看一次日落的。。。留點時間給她去Discover將黑未黑前那種奇妙的景色吧,我,算是錯過了。。。

從那條大道上一路走回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幾次回過頭去看那五個即將和夜色融為一體的寶塔,最後我就索性倒著走路,直倒退至護城河邊。外面的世界,又是人潮洶湧,除了等游客的司機們,還有打包收拾回家的攤販們,以及Bakheng看日落回來的大宗車馬。。。感覺非常迷失。Botum在遠處招呼我,我居然看到了,穿雲拂月的過去找到他,我突然心情有點Low,因為我知道我明天很有可能再也來不了Angkor Wat了,而我更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再來,再仰頭拍下那深邃的藍天背景前千年無動於衷的寶塔。。。

Photos @ http://violaine1979.spaces.live.com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