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秋巴黎、南法—15日蜜月游(一)總述、初到巴黎

作者: 快樂工作快樂旅行

導讀“法國是一個需要深刻體驗的國家,如果你的時間有限,去掉一兩個目的地,留一兩天在巴黎閑逛發呆曬太陽,感受一下巴黎的生活;驅車進入南部鄉村,看看彼得.梅爾筆下寧靜的普羅旺斯鄉村;如果你帶著自己的愛人過去,就算手頭再拮據,也請多為信用卡留一些額度,給她在香榭麗舍大街的奢侈品店買一個包包,因為這可能是她今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第一部分 總述 ...

“法國是一個需要深刻體驗的國家,如果你的時間有限,去掉一兩個目的地,留一兩天在巴黎閑逛發呆曬太陽,感受一下巴黎的生活;驅車進入南部鄉村,看看彼得.梅爾筆下寧靜的普羅旺斯鄉村;如果你帶著自己的愛人過去,就算手頭再拮據,也請多為信用卡留一些額度,給她在香榭麗舍大街的奢侈品店買一個包包,因為這可能是她今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第一部分 總述 初到定下法國作為蜜月目的地頗費了一番周折。青青強烈要求去以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好像大多數中國的女孩子都有這麼一種奇怪的愛好),而我則偏愛馬爾代夫、豪華游輪這樣的度假方式,因為在這些地方可以享受舒適的貴賓待遇,而在歐洲花錢就拮據多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去歐美發達國家還要經歷繁雜的簽證過程--出去給別人送錢還要看他們的臉色—這也是我難以接受的。

最後,和大多數事情一樣,只有妥協,畢竟,讓太太滿意是一項美德麼。

先是訂機票,根據機票的打折情況請假、准備簽證材料,然後定行程。簽證不像我想像中那麼麻煩,現在法國使館采用了預約的機制,一般提前一個月預約,確定面談日期後再准備材料都來得及,只要材料整齊,出具充分的資料(主要是收入和房產證明)證明自己一定會回來就可以了。我還誤聽傳言起了個大早去簽證處排隊,後來發現睡個懶覺,10點半左右去反倒是等的時間最少的。

我們一共爭取到20天左右的假期,起先打算去的地方包括巴黎、夏莫奈(裡昂附近靠近瑞士的一個滑雪勝地,風光和瑞士接近)、阿維尼翁、尼姆、阿爾勒、馬賽、尼斯、嘎那、摩納哥、聖米歇爾山,後來在網上預定到了從巴黎到阿韋尼翁的往返5折高速火車票,又咨詢了一些朋友。最後的行程去掉了夏莫奈、尼姆和馬賽,增加了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盧森堡的4天游。後來,為了達到休閑游的蜜月效果,我們又刪掉了聖米歇爾,使這趟旅行充實而悠閑。

機票比較了好幾家,最後在攜程買的--價格便宜(6200)、而且提供簽證不通過就全價退票的保證;行程安排主要參考了窮游的游記和Lonely Plannet。我一般出國都喜歡LP,但是對於法國這樣一個旅行資源豐富的國家,這本聖經有些勉強,但是它系統的資料還是在總體認知方面、特別是法國南部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還有一本國內通行的《走遍全球》,由於是日本人寫的,本人從民族感情上難以接受。

在窮游網上前後耗了將近一個月,稍有篇幅的文章基本都看過了,很佩服窮友的知識和為大家服務的精神。我先是下載了數百頁的資料和上百張的照片,然後分門別類,按照吃、行、購物、景點,重新歸納壓縮到了200頁左右的資料(本來想貼上來,後來想想牽涉到其他朋友的版權,還是讓新來的人自己動手吧,畢竟勞動的過程也是樂趣)。出發前的一個月,每天晚上都要看游記攻略到很晚,剛開始是模糊的一大堆,很煩躁,後來自己動手歸納整理,就慢慢有了思路。後來在法國的大多數時間,我的背包裡都隨身帶著自己整理的聖經。不論在飛機上、睡覺前還是零星休息的時候,到景點之前看看作參考,離開景點後對比別人的行程找不同,時間長了,一些窮友的形像會時不時得躍然紙上,給旅行增添了很多的樂趣。

我本來以為自己屬於很會玩,很能折騰的,但是看了別人的游記才發現現在窮友的旅游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作者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卻讓我傷透了腦筋。為此,在這裡,我也希望自己的游記可以為新來的人起到一個查遺補缺的作用,在這裡少寫一些別人寫過的東西,多寫一些別人沒有提到的東西。

但是,准備太充分也有一個不好的後果:可能是走之前照片看到太多了,很多恢宏的建築並沒有讓我嘆為觀止,反而像是走個過場似的按時出現,從而產生審美疲勞。

窮游中的作者大多是正在歐美讀書的學生,特點是住青年旅社,行程如飛。我個人還是喜歡在一個地方多住一些時間,把它玩透。後來發現也的確如此,這次旅行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觸其一是在阿維尼翁的鄉村,一個臨時增加的行程;二是在巴黎的杜勒裡花園和塞納河邊曬太陽發呆,這也是我們放棄聲米歇爾山換來的。

因此,我對很多朋友的建議是:法國是一個需要深刻體驗的國家,如果你的時間有限,去掉一兩個目的地,留一兩天在巴黎閑逛發呆曬太陽,感受一下法國人的生活;如果你帶著自己的愛人過去,就算手頭再拮據,也請多為信用卡留一些額度,給她在香榭麗舍大街的奢侈品店買一個包包,因為這可能是她今生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羅嗦了這麼久,下面進入正題,我這次出去的行程如下:

9月21日23:55浦東機場出發MU553 A340-6009月22日6:30到達 大約9點到住處,然後去楓丹白露9月23日-26日 歐洲五國游9月27日 巴黎蒙馬特高地、聖心堂、馬得蓮教堂、奧多姆廣場、歌劇院、艾菲爾鐵塔; 9月28日 巴黎凡爾賽、巴黎聖母院、La Conciergerie監獄,蓬皮杜,凱旋門9月29日 巴黎榮軍院,羅丹博物館過亞歷三大橋到大小宮;ORSAY博物館,盧浮宮9月30日上午塞納河騎車,下午4點火車去Avignon,6點半到達10月1日早上阿爾勒,下午教皇宮及市區; 10月2日7點火車11點到Canne,13點半到尼斯,登山、英國人散步大道10月3日早上摩納哥,下午一點多鐘回尼斯中途兩小時游覽Eze10月4日早上10點回Avignon,下午去斷橋10月5日 上午Avignon鄉村半日游,下午4點火車回巴黎10月6日 巴黎名牌打折村、盧森堡公園、拉丁區10月7日巴黎Ladefense、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杜勒裡花園、老佛爺百貨、密特朗圖書館10月8日巴黎拉雪茲公墓、蓬皮杜、塞納河、先賢祠、拉丁區10月9日 巴黎下午1點40飛機回上海MU55410月10日 上午7點到浦東機場

之所以行程如此古怪,是因為我提前一個月在網上只找到了巴黎到阿維尼翁的5折往返機票,而且只有在9月30日出發。這樣一個明顯的缺點是我們在巴黎的時間被分為1天、3天和3天三個時間段,這樣就不能享受火車周票的優惠,博物館卡也只能買2天的了(博物館卡只有2、4、6天三種)。所以那兩天我們瘋狂的掃博物館,事實證明,對於我們這樣對藝術並不是特別熱愛的人,這兩天也足夠了。

先說說大家關心的吃、火車的問題。出發前,我做的預算裡面吃是每天每人25塊,實際上只花了10多塊。主要青青在國內的生活方式就是面包、酸奶加水果,到了法國更不願意正兒八經吃大餐;我也一直認為在歐美國家每頓花100歐吃飯純屬浪費金錢,而在法國用兩個小時吃飯更是浪費生命。所以除了一頓相對正式的晚餐外,我們基本都是三明治解決。那頓晚餐吃了蝸牛、千層面、比薩、冰淇淋,但味道也一般。至於高檔餐廳還需要襯衫領帶,我是沒興趣光臨了。

但僅僅一個三明治學問也大了,剛開始兩天我們因為要充分利用博物館卡,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的,沒時間逛超市,只好在外面買來吃,而博物館都在市中心,價格可想而知。就拿喝水來說,在外面500毫升的依雲水是1塊五到兩塊,可樂是兩到三塊,那天我們兩個喝了兩瓶可樂,三瓶水就是10歐-- 每天喝水要100塊人民幣,這是多麼可怕!後來我們找到了超市,好像回到了物質豐富的中國:500毫升的水是3角5分,如果你買一大瓶5角9分,自己可以灌三瓶,好比是2角一瓶。多麼大的差距!中國好像不會差這麼多吧。所以大家去一定要積極開發超市,下面推薦兩個:歐尚(超大、價格便宜,不過一般在郊區,Ladfence和打折名牌村Val ’Europe站都有)、Champion(挺多的,但規模一般比較小)。

關於火車其他窮友已經講的很多了,巴黎堵車到了可怕的地步,周末晚上12點都寸步難行,所以在市區最好坐地鐵。這裡特別提醒巴黎的地鐵采用網格化的設計,很多車站都可以換乘,這樣帶來的好處是大多數地方都通地鐵,缺點呢,就是到哪裡基本都要換乘,換個兩三次不足為奇,有很多線路還有支線,一定要事先看清楚。由於標示都是法語,盡管我們事先作了功課,頭一兩天還是不習慣。大家去了還是慢慢摸索吧。

兩圈以內叫做metro,車次非常頻繁,但是如果你住在兩圈以外,就要換PER了,也就是郊區火車,這個車次就很少了,經常一小時才一班,更可怕的是有些PER(比如去封丹白露的)中途會分成兩節前往兩個不同的地方,所以一定要事先問清楚,我們就吃過這個虧。在南部地區,比如阿維尼翁和尼斯,和周圍的小城市都采用公交化的火車系統,經常15分鐘一班,比汽車方便。另外,法國的交通系統在今年7月1日全面提價10%左右,所以以前窮友貼的價格基本過時了。

下面開始一天天回憶:第一天 到達,楓丹白露,休整一直堅持到下班,我才回家收拾東西。飛機是晚上12點的,居然提前了半小時,6點半就到了巴黎,過關很順利,可能是我們的護照內容比較豐富。旁邊有一個美美就慘了,法語英語都不會說,偏偏被工作人員東問西問了很久,幸虧有同胞挺身而出做翻譯,才讓她過了關。中國人英語不好,這是個老問題了,這就更需要互相幫助,後來,只要在路上碰到有同胞為語言的問題所困,我也都盡量幫忙。

行李等了很久,特別是我們幫一個朋友帶的寶劍,比其他東西晚了20多分鐘才出來。青青大概時差沒有倒過來,上廁所忘了帶書包回來,想起來回去找,發現一個機場工作人員比她還緊張地在找主人,大概擔心裡面有什麼炸彈吧。

機場出口看到有抽查行李,主要都是針對阿拉伯人的,不知道是不是反恐需要。到了外面,放眼看去,絕大多數是黑人、亞洲人和阿拉伯人在大搖大擺的走來走去,很多黑人穿的是花花綠綠的大袍子,和美國的黑人不一樣。第一感覺—法國真是一個多種族的自由的國家。

我們住在六圈的BOIS LE ROI,就在楓丹白露前面一站。到住處已經8點半了,在飛機上睡得比較好,精神煥發,簡單收拾行裝,帶了兩個三明治准備去楓丹白露的花園野餐。我們的功課做得很好,坐火車到了楓丹白露站,穿過地道,右轉就看到一個公共汽車站,很多旅游者面目的人在等,一共4條線,但問了一下,沒有一個人知道應該做那趟車。車來了,大家都上去,我們也跟著上去,用英語問司機哪一站下,他顯然沒有聽懂,用法語一通回答,顯然雞跟鴨講。聽到後面是幾個台灣人,問他們,居然回答說,他們也不知道,到時候跟著大家下車就是了。

車開了很久,至少我這麼覺得,途中經過幾個小鎮子,都很漂亮,青青已經計劃回來要一個個拜訪了。終於到了一個大城堡,感覺像是,我們和台灣人眼神一交流,決定下車,等我們一下車,旁邊東張西望的日本人、美國人紛紛跟著就下了—看來一個明白人也沒有!

順便說一下同車的幾個日本人,六七個大老爺們,一個女孩子,由於座位不夠,居然所有的男人心安理得坐著,只有唯一的女性站了一路,倭人的陋習真是難以想像。

“楓丹白露”法文意為「美泉」,因宮內有一美麗的八角型小泉而得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經過路易王朝幾位國王不斷擴建,規模相當於一個城鎮,有相當長的時間都作為法國國王的居城。1804年為了舉行加冕典禮,拿破侖曾在此召見了羅馬教皇庇護七世,這在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拿破侖權傾一切之勢可見一斑。

由於離市區較遠,而且和凡爾賽比較類似,時間緊的旅行者一般都會舍棄這裡。我們由於住的近,第一天為了休整也不想趕到城裡去,就來這裡看看。

門票6塊5,但是由於花園式免費開放的,很多人都不買門票只看花園。由於第一次看到歐洲的皇宮,無數的雕塑、壁畫,富麗堂皇,我一開始有些目瞪口呆,每個地方都要看很久,後來教堂皇宮看多了,就審美疲勞了。

大概一個多小時慣了一圈,到了花園已經1點多了,忽然下起了雨,我們趕緊穿上衝鋒衣,好在一會兒雨就停了,巴黎的天氣就是這樣說變就變,所以在巴黎頭幾天我都是裡面穿短袖,中午陽光下一點不會覺得熱,早晚外面套一件衝鋒衣御寒防雨。在花園的椅子上吃了三明治,又逛了一個多小時。

大概已經過了旅游旺季,參觀的人並不是很多。雨後的太陽暖洋洋的,時差的衝擊很自然的來了,我就在空無一人的院子長椅上曬著太陽打了個盹,真舒服!

花園規模很大,也挺漂亮的,在裡面磨蹭了很久,3點離開,青青還念念不忘路過的那幾個小鎮,我們就一路摸索著找回去。這些小鎮子都很安靜,以17世紀的古建築為主,很有意味的。青青還發掘了幾家賣飾品的小店,由於價格不便宜,加上我們的旅行剛剛開始,也就什麼都沒有買。

旅行指南一般推薦為楓丹白露留出一整天時間,我想主要是因為路途遙遠,真正的旅游時間3-4小時足夠了。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