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曲阜之行

作者: wlyc

導讀一位廣州同事來到青島4個月,去了7次迎賓館,游覽了泰山,而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卻一次也沒去過,著實慚愧。正所謂眼前無風景,整天在手邊的東西我們真的很少認真關注,很多事情就這樣無限期錯過了。不想有什麼遺憾,於是忙裡偷閑,上周末促成了我的泰安曲阜之行。第一站泰安,從青島坐火車去泰安方便得很,有很多線路都會經過,價格大致分為兩種,這裡以硬 ...

一位廣州同事來到青島4個月,去了7次迎賓館,游覽了泰山,而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卻一次也沒去過,著實慚愧。正所謂眼前無風景,整天在手邊的東西我們真的很少認真關注,很多事情就這樣無限期錯過了。不想有什麼遺憾,於是忙裡偷閑,上周末促成了我的泰安曲阜之行。第一站泰安,從青島坐火車去泰安方便得很,有很多線路都會經過,價格大致分為兩種,這裡以硬座來區分,空調車70,普快34(只有青島到曹縣的車)和39。為了節約時間,我選擇了晚上22:47的火車,早上6:33到達泰安火車站。稍事休整開始登山。

喜歡自然風景,經朋友介紹說泰山西麓的風景幽靜,遂將中路上山的計劃改為西路,天外村至中天門一帶。這裡地處泰山之陽偏西位置,是泰山西溪流域,山谷寬豁,視野較好,光照充足,水韻充沛,遠觀泰山諸峰歷歷在目。主要景點有:天地廣場、龍潭水庫、香油灣、白龍池、黑龍潭、馬蹄峪、順天橋、通天橋等。但是坐游覽車直達中天門就只能粗略的觀賞這些景點了。因為時間緊迫不得已我也選擇了乘車上山。

到了中天門開始上山,山裡天氣變化多,不巧我們去的時候霧氣很重,看不到遠處,唯有欣賞山路兩邊的石刻。開始還會駐足留影,隨著緊十八盤的到來我也只有爬山的勁了,悶著頭皮向南天門進發。行進過程中采用“之”字形登山路線果然省力。不時地看見挑山工,肩上抗的很粗很長的鋼管,不知道山頂什麼地方在整修,我們這些氣喘吁吁的游客看見他們都不禁感嘆佩服。不敢休息,一口氣登到南天門,回望來路,卻消失在霧裡,只有近處那些疲憊不堪的向上攀登的人。

過了南天門就是天街,以前自己有一張電話磁卡,上面印的就是天街牌坊,一直都很喜歡這個牌坊因為建造的的確精細。過了牌坊就是中國傳統建築,基本都是商店,基本都是吃的東西,真的是天上的街市。

接著就是碧霞祠,位於泰山極頂之南,天街東首,北依大觀峰(即唐摩崖),東靠駐蹕亭,西連振衣崗,南臨寶藏嶺。系元君上廟,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築群,宋大中祥符年間創建,金碧輝煌,儼然天上宮闕。祠為二進院落,以照壁、金藏庫、南神門、大山門、香亭、大殿為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神門、鐘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

個人最喜歡隸書,位於玉皇頂前、平頂峰下的大觀峰上刻唐玄宗《紀泰山銘》。《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崖碑,高13.3米,寬5.7米,刻序言、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是唐玄宗東封泰山的紀事碑。文詞雅訓,隸書遒逸,碑刻體偉幅巨,金光奪目。明代王世貞評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鳳舞於煙雲之表,為之色飛。”

沿大觀峰西側盤道而上,至最高處,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階終於到了盡頭,這裡就是泰山的極頂--玉皇頂了。 玉皇廟建在極頂上,由山門進廟,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極頂石”,它的旁邊有碑恭恭的寫著:“泰山極頂1545米”。外圍就是層層疊疊的銅鎖,都是善男信女虔誠的見證。在這裡我上了三炷香,希望能在極頂給家人和自己祈來平安快樂。

從南天門乘索道下山,費用45至中天門,接著坐車返回天外村。泰山之行很倉促,因為天氣原因沒有看到泰山的真實面貌,可能這樣才會讓人留戀吧,缺憾也是一種美。

從泰安去曲阜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去了主要游覽的景點就是三孔。買了門票就開始游覽。像三孔這樣的地方如果不提前參閱資料,盡是走馬觀花的確沒有意思,也體會不到游覽的意義,如果的確沒有提前准備那就請一個導游,在詳盡的說辭中領略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是自己去的,之前查閱打印了很多資料,所以游覽的時候也沒有單獨的請導游,看著自己的資料,聽著不同的帶團導游的解說也別有一番興致。

此次泰安曲阜之行,行色匆匆,只是窺見一斑,若有機會還要再去,細細品味領略齊魯文化的精髓。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