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花花浪,過青峰頂,下北九水,是一條非常休閑的健身路線,可因為防火的原因,每年11月至次年的5月份,路口盤查非常嚴格,登山諸友難以逾越,上青峰頂難於上嶗頂,絕對不是誇大。 11月26日,借了昨日瀟瀟秋雨的光,山友一行16人順利地走過了燕石村,路口小橋邊,護林員的椅子寂寞地立在路邊,安靜的村子裡,只有勤勞的登山人靜靜地走過。
天氣預報今天有中雨,我給大家的短信是,天氣預報有雨,可能小,也可能大,也可能無,總之不可過於相信,反正我們是要登山的。天氣預報忽悠有忽悠的好處,君不見,小橋邊,山根前,紅袖章,黃馬甲也都給忽悠的不知去向,省卻了登山人的許多煩惱。
通往花花浪的小道修的出奇地好,鋪路石沒有經過刻意的雕飾,依其天然的原態鋪就了通往深山的小路。小路彎彎,步步登高,步步見景,不由使我想起了家鄉的小路,幼年時走過的山間小路,也是一樣地渾然天成,祖輩一鍬一稿鋪設而成,沒有水泥勾縫的畫蛇添足,在樹林間蜿蜒而過,如今走來,更是不一樣的心境。
一個秋天沒有降雨,河道已然干涸,無水的河溝少了些許生氣。可這並不影響驢友眼裡山的美,盡管沒有春天的暖意,沒有夏天的蔥蘢,卻有秋天的金黃,也有秋天的收獲。蘆葦在風中搖曳生姿,最後的樹葉在風中緩緩飄落,訴說的盡管是無奈,卻也是再生的希望,那高山上的青松,依然俊秀、挺拔,傲立風中,風采依然。
無水的花花浪,只有山民引來的高山泉水從水管裡嘩嘩流出,驢友紛紛倒空瓶中水,灌滿了清澈的山泉水,更有甚者,嘴巴直接與流水相接,結結實實地喝了個飽,站起來,搖搖晃晃地似乎喝得太飽脹得要摔倒。
短暫的休息後,過花花浪繼續上山,步步登高,漸入佳境,陰陰的天也不時地露出笑臉,斑駁陸離的陽光不時地撒滿濕潤的小道,也照亮了我們的心底,天氣預報真的是在忽悠了。
奔青峰頂的路是右轉上山,很多人都走過,卻有多數人沒有從左邊的山澗上山,臨時決定,走左邊的路。就是這個臨時決定,盡管沒有去成青峰頂,卻導致了美妙若干。上山的時候還好,尋尋覓覓中,過亂石灘,直上無名山口,觀嶗村清晰可見,卻在下山的時候經歷了萬般艱難。荊棘叢中穿過,枯草落葉上滑過,滿山遍野“二鍋,怎麼卡倒了”笑語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