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於人間天堂-蘇州3日之D3下篇

作者: 江南晴雨

導讀c.同裡 來到Y的單位,和她一起進飯堂午餐,叫了大排,爆魚,腊腸,白切肉,雞排,什菜,共¥13.80.清清淡淡,少了油膩之感. 中午12:00,一起到汽車北站,找到停車的地方後跟Y分別. 我進入汽車站的蘇州旅游集散中心,買了同裡的景區聯票(80),含去程車票7元.同裡的門票現在統一了,不像以前那樣有多種票制供游客選擇. 12:55坐上同裡的大巴,約50分鐘後下車.同裡舊稱"富土",是一個富裕古鎮,鎮內 ...

c.同裡 來到Y的單位,和她一起進飯堂午餐,叫了大排,爆魚,腊腸,白切肉,雞排,什菜,共¥13.80.清清淡淡,少了油膩之感.

中午12:00,一起到汽車北站,找到停車的地方後跟Y分別.

我進入汽車站的蘇州旅游集散中心,買了同裡的景區聯票(80),含去程車票7元.同裡的門票現在統一了,不像以前那樣有多種票制供游客選擇.

12:55坐上同裡的大巴,約50分鐘後下車.同裡舊稱"富土",是一個富裕古鎮,鎮內有40多座構築各異的石橋,將分割的街區串聯起來.這是我之前了解的.

穿過古鎮牌樓是一條商業街,售票處在中川橋前,但我看到沒甚麼人在把守.

之前曾想過該如何逃票,因為門票價格不菲.

拿著裝有DC的塑料袋,目光直望前方而行.狂暈!就這樣過了售票處,看著套票上一個個未打孔的景點,不禁搖頭,看來不游的話已對不起自己了.

Y給了我一本同裡導游手冊,使我游起來方便得多.

☆退思園

同裡有一園二堂三橋,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退思園.

假如之前沒有看過蘇州的好幾個園林,而先去退思園的話,我的感覺可能會跟現在不一樣,因為此刻已出現了園林審美疲勞.好在整座園林不大,勉勉強強也算粗略看過.

退思園是清朝官員任蘭生革職回鄉後所建的宅園."退思"二字,是取告老還鄉,退出官場之後而有所思之意.

園內建築布局有別於其他園林,是橫向建造的,自西而東構成左廳中庭右園的格式.經過一系列的廳堂,到中間的庭院,看過一座旱船和一組廳樓,之後穿過圓洞門進入花園.

花園以水池為中心,先來到退思草堂,是一座四面廳,臨池有平台,池中遍布錦鯉.環觀四周,發覺園內建築都建得低平近乎貼水,怪不得有"貼水園"之稱.

穿行九曲回廊,廊壁的漏窗正中別出心裁的各嵌一字,形成詩句"清風明月不須一錢買",與滄浪亭裡的對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異曲同工.

走過紫藤花廊的三曲橋,過橋經過一座假山,跟著一個旅游團進入菰雨生涼小軒,這是園內印像較深刻的景點.看到軒內橫放著一張藤質床,床後隔屏有一面大鏡, 鏡裡反映出水池和對岸的退思草堂景色.聽導游介紹,鏡是園主之子從德國帶回的.在軒後是一片綠蔭,軒底下有水道,形成天然的降溫設施,夏日置身這樣的床中,暑氣盡消,感嘆當時的主人是如何懂得享受.

穿過假山洞沿石級上天橋,天橋是一座兩層樓廊,上橋下廊,橋前有一塊形如老人的湖石,稱老人峰.最後來到鬧紅一舸,一座造型奇特的石舫,有船頭和船身,無船尾,船頭伸出池中,船頂與後面回廊的廊頂連為一體.

☆珍珠塔―崇本堂―嘉蔭堂-三橋

離開退思園,見到前面得春橋上有導游帶著幾個游客向西而行,於是趕上去.進入石皮弄裡的珍珠塔景點.珍珠塔是來同裡的一個意外發現,在裡面聽了珍珠塔的愛情故事,觀看了陳御史府,了解到門當戶對的來源,欣賞了後花園,想不到後花園還這麼大,最後還看了陳家牌樓、古祠堂、古戲台等古典建築.

在珍珠塔觀看完畢後到崇本堂和對岸的嘉蔭堂,裡面都有磚雕門樓和各種雕刻,其中崇本堂有一條黑暗狹窄的通道,顯得神秘詭異;嘉蔭堂跟崇本堂風格迥異,看起來寬敞明亮.裡面還有一座臨水的水秀閣.在嘉蔭堂的小院裡有一個小賣部,買了一碗同裡小吃芡實羹於水秀閣品嘗,甜甜的,口感還可以.

周莊有著名的雙橋,同裡則有三橋,分別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三橋成品字型分跨兩河三街.同裡人有"走三橋"的習俗,當地有句俗語:"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我雖然不相信這些,但也饒有興趣的在每一座走了一下,走過之後觀看三橋河岸景色,拍照留影.

不知不覺在同裡也游了兩個多小時,此時想到下一站要乘車到寶帶橋,怕天色晚了看得不清楚.就沿丁字河道轉到竹行埭匆匆離開同裡.

其實景區內還有不少景點,我想看的還有羅星洲,不過位置偏遠,又要乘船;南園茶社,居然找不到位置所在.如果還要游下去的話定必花去不少時間,只好放棄.

匆匆的同裡之行只留下一個輪廓印像.之前已料到同裡會很大,實際看後還要大一些,河道比周莊、西塘開闊,整體感覺比較現代,少了周莊、西塘那份古樸滄桑的感覺.這點跟廣東的嶺南水鄉風格相像,不過古建築的保存,在嶺南很多水鄉就沒有同裡那麼完整.d.寶帶橋

進入同裡汽車站,買票乘車到蘇州南站.上車後看地圖,發覺去寶帶橋的話應該乘吳中南站的車會近好多.跟女服務員交流一了一下,她叫我現在持車票坐旁邊的去吳中南站的車.

坐上吳中南站的車後,有個女乘客上錯了車在不停的大發牢騷,她去的是蘇州南站,女服務員卻一直保持禮貌,友善的叫女乘客見到車時馬上下車換乘.

這裡的女服務員真的好得"無得彈",而這兩個都叫南站的車站有時會容易使人混淆.

在吳中南站下車後,走到公路旁,見到一部"摩的",說好價錢後上車.一路疾馳,經楓津路-石湖東路朝寶帶橋而去.車上與"摩哥"交談,得知是個外地人.

到達目的地下車,正欲付錢,看看找車回去也不容易,就跟他說好價錢,來回程共(15),回來時需我載到開往汽車北站的公交站.因為要拍照,叫他一同進去,摩哥看上去很老實,笑著答應.

蘇州這麼多的橋最想看便是寶帶橋,源於一本華東的旅游書,之後F給我看《蘇州水》紀錄片,驚異有這麼一座漂亮的橋,雖然沒有公交車直接到那裡,但也願意前往一看.

寶帶橋又名長橋,與趙州橋、蘆溝橋等合稱為我國十大名橋,橋南北向跨運河與澹台湖之間的玳玳河上,相傳為唐代蘇州刺史王仲舒獻束身寶帶修橋而得名.

資料上說,寶帶橋的建造,同歷史上的漕運有關,當時大運河所築纖道中斷於澹台湖,漕船至此困難重重,為了方便拉纖引船,保障漕糧暢通,於是建造了這座長橋.

在橋的西面有一個小公園,走到公園的草坪上觀看寶帶橋,整座橋看上去真像一條長長的玉帶,飄浮在寬闊的水面上.

寶帶橋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連續五十三個橋孔,比起在北京頤和園看過的十七孔橋多幾倍.橋最美的時候是明月當空時的"串月"奇景,五十三個橋孔變成五十三個"月亮"串連起來,不過現在看來,人多的話擠在這座橋上會是非常危險.

走過一段石板路到橋上觀看,橋堍有一對石獅子,看上去是新造的,在河中有一座跟寶帶橋很不協調的黃色航標燈,望向橋的另一邊也有一座.

在蘇州看多了石拱型的橋,像寶帶橋這樣長堤型的還是第一次,所以當走到橋上時感覺很特別.看腳下的橋面是一塊塊整齊的條石,石縫裡長出一叢叢的野草,橋的東面便是京杭大運河.

臨近中央的墩台前,水中有一座石塔,走到墩台,望向橋的北堍也有相同的一座,而石獅子卻僅得一只,後面還有一座石亭.怕摩哥等得太久,來到這裡就往回走了,叫他幫我拍過張照片後,就坐回他的摩的離去.

寶帶橋位置偏遠,無公交車的直接到達,又缺乏旅游推廣,這裡看到的是一片荒涼.

摩哥載我到石湖東路公交站,這裡有103路到火車站.坐上車後發短信給Y,她可能想不到我會提前完成任務.這條公交路線一南一北,非常的長.原以為汽車北站在火車站附近,下車後才知還有一段距離,結果再次坐上一部摩的,在北站取回自行車,發短信約好Y在觀前街等.

晚上7點左右,見到Y後一起進觀前街晚飯.先去了碧鳳坊的永和豆漿吃甜豆漿及鹹豆腐花(7),Y進去後極不喜歡.再去綠楊餛飩店吃小籠和餛飩(8),出來買了碗冰粥(5),最後到太監弄的五芳齋,點了水豆腐拌皮蛋、油面筋百葉湯、桂花糖藕、炒年糕、黑糯米糖粥.共¥22,不過吃的不多,造成浪費.吃完後逛了一下前天走了一半的觀前街,9點回住處.

經過幾天早起晚回,一路不斷的騎車和行走,每天晚上休息時腿都覺得痛,因為我以前還沒試過這樣的經歷吧,尤其是在今晚,簡直用劇痛來形容,奇怪是每一次到了第二天,就沒有痛的感覺了.

e.蘇州城

三日一夜的蘇州之旅要到告別的時候了,回想起去年這個時候,蘇州城給我的驚鴻一瞥,我就對自己說,這個地方我一定會再來的.到現在,一切竟是這麼的快.

蘇州城,最初的印像是整潔清新,是理想的居住城市.在城區看不到有高樓大廈,清一式的粉牆黛瓦建築,原來是為了不破壞古城區的風貌,建築都有高度限制.

這次到來,連續幾天,在蘇州城騎著自行車由南往北,從西到東,穿梭於各條街道,一路上Y都不停的向我介紹這個古色古香的蘇州,古典氣息和園林藝術在蘇州城可謂隨處可見.像公交站、公交牌、電話亭、路間的隔欄,甚至垃圾桶全都是一式的古色古香.還有道路兩旁的路燈,全都是仿古的宮燈,花款形狀變化多端.而園林藝術在城內的小公園、大街小巷的綠化帶、民居房屋,甚至公共衛生間都能體現出來.

蘇州有"園林之城"的美譽,來蘇州看了一個又一個的古典園林,網師園的小巧,滄浪亭的古樸,留園的精致,藝圃的簡潔,拙政園的大氣,每個園林都獨具一格.這些園林都是古時富商們的歸隱之處,看得出文化修養都很高,像園林裡很多景點名字就是來自某句詩詞,在園林中游玩,感覺像在品詩賞畫,詩情畫意,情景交融,更為驚嘆是高超造園藝術,在有限的空間,通過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景觀,使人回味無窮.

蘇州是古老的,因為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當看到城內星羅棋布的古城牆、古河道、古街巷、古塔、古橋、古建築群,有如進入古代的感覺.其中虎丘塔、胥門、寶帶橋和山塘街未開發的一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如果要挑一點刺的話,就是那甜得帶膩的蘇州菜.

回到廣東後的一段時間裡,蘇州的一切仍不時的在腦海浮現,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天走馬觀花,卻已一一的定格起來.F把我們行程中拍下的DV,和用她的園林卡特意去了兩趟蘇州各大園林,再拍了DV,等我可以重溫一次和補回漏了看的風景.看著這些DV片段,想想在蘇州那短短幾天,仿佛就是昨天發生一樣.

我想我是愛上了這人間天堂……



(同裡三橋一景)



(長虹臥波-寶帶橋)



(飄亮卻荒涼的一角)



("天橋"上俯視退思園)



(蘇州博物館新館,嘉玲苑其實在百家巷)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