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獨行走滇西(二):騰衝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06年9月6~23,利用旅游淡季,獨游雲南18日,其中:廈門-昆明雙飛;途徑昆明兩次,首尾共計7天,住親戚家;9月8~11日停留大理四日;騰衝停留三日;盈江、瑞麗、緬甸共游兩日;保山宿一日;游玉溪撫仙湖一日。總計花費4192元,扣除往返機票後,在雲南的實際開銷為2382元。9月12日赴騰衝,10點整發車,沿320國道高速路西行。天降小雨,一 ...

06年9月6~23,利用旅游淡季,獨游雲南18日,其中:廈門-昆明雙飛;途徑昆明兩次,首尾共計7天,住親戚家;9月8~11日停留大理四日;騰衝停留三日;盈江、瑞麗、緬甸共游兩日;保山宿一日;游玉溪撫仙湖一日。總計花費4192元,扣除往返機票後,在雲南的實際開銷為2382元。9月12日赴騰衝,10點整發車,沿320國道高速路西行。天降小雨,一路都是翻山,11:50過瀾滄江,穿越保山壩子但未進城,12:30下高速,在蒲縹鎮停車吃午飯,餐館很多,可以選擇。飯後繼續上路,14:00過怒江,不久後翻越高黎貢山,雨仍在下,到處雲霧繚繞,汽車穿雲破霧,行駛在陡峭的山崖上。沿途多次與正在修建中的保山至騰衝高速公路交彙,高高的橋墩已經矗立,朵朵雲團從跨越山谷的高橋下面徐徐飄過,景色之美使人震撼。同座是位軍人,從天津送子來昆明上大學,順便旅游。此人健談、豪爽,閑談中得知他名叫YXY,是團級導彈兵,一路上成了朋友,商定結伴游騰衝。16:00抵騰衝“旅游客運站”,附近有幾間賓館,標准間60~70元/天,感覺偏貴。網友曾說,官廳巷附近有廉價旅社,兩人決定到那裡去投宿。然而,打聽官廳巷,卻無人知曉,只說可能是在縣政府一帶。車站旁有2路公交,搭車赴縣政府,買票時又詢官廳巷,一位老人稱我們為“老雲南”,因為官廳巷早已被推平,改建成鳳山路,所以,現在只有“老雲南”才會知道騰衝有個官廳巷。於是,兩個“老雲南”在鳳山南路車站下車,路口就有家賓館,標准間最低50元/天,YXY仍嫌太貴。他曾在施工中負傷,現已退二線,此次送子入滇,領導給了很寬松的假期,打算大玩一場,甚至還要去西藏,所以,在花錢方面就不得不細水長流啦!兩人沿鳳山南路北行,不一會就見到一家小客棧,但只有普通間,床位每天10元,YXY非常滿意,決定住下,然而,我對住處的要求是至少要有獨立衛生間和熱水。放下背包的YXY陪伴我繼續向北搜索前進,又走了約十分鐘,發現一家“鴻運招待所”,單人房帶衛生間30元/天,24小時供熱水,我也住下。進屋後,YXY主動拿出軍官證給我看,於是,我也出示證件,雙方互相“驗明正身”。安頓好後,時間尚早,我提議探訪“國殤墓園”,因為它就位於騰衝城內,距離我們的住處很近。1944年,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以6個整師的兵力強渡怒江、翻越高黎貢山,拉開滇西大反攻的序幕。苦戰持續40多天,最終光復騰衝,將日寇打出國門,擊斃敵少將指揮官以下6千余人,我軍亦有8671名官兵殉國,其中包括2名少將。“國殤墓園”門票20元/人,YXY是軍人,可以免票。步入墓園大門,我立即感受到一股肅穆莊嚴的氣氛,頭頂上松柏森森,腳下碧草萋萋,循林蔭便道前行約百米,來到忠烈祠,祠內擺滿花圈,我驚奇地發現,其中有一個花圈竟然是由廈門大學敬獻的。忠烈祠後面是座蒼松翠柏環繞的小山,山下有於佑任先生手書的“天地正氣”幾個大字,山頂上矗立著“遠征軍克復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此塔的下部為方形,上部為錐形,方形的塔基正面刻著“民族英雄”四個大字。整個小山俱為烈士塚,山坡上墓碑遍布,安葬著在騰衝攻城戰中犧牲的3346位將士。忠烈祠兩側是展覽廳,有豐富的圖片和實物。天色已晚,展廳內既無工作人員,也無其他游客,我們自己打開電燈,慢慢地參觀,YXY還設法啟動了放映室中的投影錄像,兩人坐在那裡看了約20分鐘的影片。YXY雖為“共軍”,但對為國捐軀的“國軍”英烈也是充滿了敬意,仔細地觀看,不停地拍照,還說要把這些照片拿給他“老爺子”看,他家“老爺子”是太行山老兵,曾打過鬼子。從展廳出來,天已昏黑,墓園大門早已關閉,但管理員還是客客氣氣地為我們開門。在附近吃晚飯,要了騰衝著名的“大救駕”,據說此名源自明朝末年,逃難的皇帝曾以這種炒餌快充飢。它的烹飪特點是:先將餌塊切成小片,再配以鮮肉片、火腿片、雞蛋、香蕈、胡蘿蔔、西紅柿、豌豆尖及各種香辣作料爆炒。端上桌後,其色五彩斑斕,其味酸辣有度、油而不膩,頗合我的胃口,但YXY卻不愛吃,他只欣賞紅燒牛肉。飯後,兩人爭相“買單”,最終一致同意今後均采用AA制。酒足飯飽,步行回我下榻處,商定明日同游“國家火山地質公園”。我建議他明早把背包也扛過來,寄放在我這裡比較安全,他如需要,也可以在我這裡換換衣服,洗個澡。9月13日早七點半剛過,YXY就背著大包過來找我,他是軍人,辦事風風火火,其實在雲南,七點鐘才剛剛天亮。“國家火山地質公園”位於縣城北面約25公裡的馬站鄉,可由騰衝的“西客運站”乘車前往。西客站距我們住處不遠,八點多鐘,兩人步行出發,在鳳山路/光華路十字口向左拐,一路西行,走到一條小河邊,這條河是大盈江的上游,名曰騰越河。附近的建築物都很漂亮,小河上有三座並排著的石橋,對岸是一片廣場,矗立著著名的“高黎貢山母親”。這座巨大的石雕是騰衝城的標志,我以前曾在網上見過有關它的介紹,只是沒想到會在這裡不期而遇,兩人抓緊機會,一個勁地拍照。西客運站就在對面,其實只是一片停車場而已,邊上有間售票亭。時近九點,但天色就好像是廈門的七點多鐘,早點攤販仍在十分努力地叫賣,已吃過早餐的YXY又成為早點攤販的贊助人,他說騰衝的豆漿特別好喝。小巴8元/人,到“馬站”下車,路口有一岔道,向東直通“火山國家地質公園”。這裡有很多載客三輪摩托,車主們聲稱前方還有1公裡的上坡路,我們回答說,1公裡就是1000米,如若是長跑,那還算是一種考驗,平地走路有什麼問題?堅決步行!騰衝火山公園是國家3A級景區,以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為中心,門票30元/人。售票小姐說,門票也涵蓋了11公裡外的火山柱狀節理及黑魚河景點。公園內有座火山博物館,陳列一些圖片和火山噴發物標本,還有一間放映室,播放一部從地質學的角度來介紹騰衝火山地貌的片子,看後很有收獲。騰衝火山群是我國四大火山群之一,整個火山群分布面積達兩百多平方公裡,總計有97座火山,其中火山口保存完整的火山達23座,主要集中在和順、馬站一帶。然而,騰衝的旅游建設起步較晚,到目前為止,能正式接待游人並建有各種配套設施的,就只有小空山、大空山和黑空山。這三座火山呈南北一條線分布,相互間隔數百米,其中:黑空山在北,大空山居中,南面是小空山。現在,大、小空山上已建成完善的登山石階,黑空山上只有小道。從博物館出來後,沿著一條寬大的通道緩緩上坡,這條通道很長、也很氣派,沿途有漂亮的燈飾,鋪地石材都是黑色多孔的火山岩,更讓人稱奇的是,竟然用名貴的桫欏作為道旁的綠化樹。古老的桫欏曾是恐龍的食物,被植物學界稱為是活化石。我們福建南靖縣有一處亞熱帶植物園,其僅有的兩棵桫欏被譽為“鎮園之寶”,廣西“通靈大峽谷”中的三株桫欏也被導游吹得天花亂墜,然而在這裡,桫欏比比皆是,路邊隨便一棵都比我曾在福建和廣西見過的“珍寶級”桫欏漂亮得多。通道的盡頭就是大空山,它是大、小、黑三座空山中最高、也是最壯觀的火山,雖然高度僅有150米,但海拔卻已是2073米(比泰山還高),遠遠望去就好像是一口倒扣在地,頂部被截掉一塊的大鐵鍋。山坡上有兩條石階路,各有近500級,旅游旺季實行上、下游客分流,但現在是淡季,並無此限制。游人稀少,沿石階走在高高的山坡上,周圍空曠而寧靜。我喜歡背包游玩,包裡放著雨傘、飲用水、地圖、備用衣物及一些旅行用品,這樣很方便,而且也不重。但YXY看我背個包卻總感到別扭,多次要替我背,均被婉拒,因為走在平路上,不論是速度,還是耐力,我都不比他差。然而,一到爬山差距就來了,考慮到騰衝與廈門有兩千多米的海拔差距,空氣中的含氧量必然比廈門低,我采取了不慌不忙的辦法,每爬數十級,就停下休息一會兒,這樣,即使爬到頂也不會覺得太累。看到我這樣“無能”,YXY總算找到了借口,他搶過我的包,一溜煙地衝到山頂,笑眯眯地坐在那裡等我。這位朋友體格健壯,從外表根本看不出是有傷殘,我經常向人吹噓說他是偵察兵連長,出門在外,偵察兵沒人敢惹。辛辛苦苦爬到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山頂的圓形大坑,也就是火山口。火口的直徑有300多米,深約50米,內壁的坡度雖然只是三、四十度,但因為是50米的垂直高度一坡到底,站在火口邊上往下看,仍然感覺很恐怖。山頂植被茂盛,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火山口內也遍布著青草和矮樹,有條被人踩出來的羊腸小道可以從山頂一直下降到坑底,見到一位游客已經下去探訪,但我和YXY都不願冒此風險,只是繞著火口走了一圈,就下山啦!離開大空山,我還想去爬爬小空山,因為它的高度只有四十多米,但YXY說火山都一樣,爬一座就夠了,我只好聽他的。中午十二點多走出公園,打算去11公裡外的“柱狀節理”,但因為是淡季,公園門口沒有“摩的”,餐館也不營業,吃不到午飯,只好先徒步一公裡走回馬站再說。行至半途,遇到一間“正宗”的騰越風味小店,我決意要份“大救駕”(五元)當午餐,但YXY無興趣,繼續前行去找牛肉湯。飯後再與YXY相見時,他正在馬站街口焦急地等我,有一部三輪摩托同意只收20元送我們去“柱狀節理”(其他“摩的”都要30元)。三輪摩托載著我們又返回火山公園,從大空山和小空山之間穿過,道路是用碎石鋪就的簡易公路,一路顛簸地走了20多分鐘。沿途盡是火山地貌,土黑如焦炭,石松如蜂窩;地面上的植被很不豐富,多是一些低矮灌木,有時也有些耕地,多種的是玉米。碎石路的終點是一片平緩的山坡,這裡是龍川江峽谷的頂部,柱狀節理就在峽谷的底部。附近有家小店,我們坐下喝茶,吃點燒烤,有位火山公園的保安也旁邊,但他卻毫無查票的意思,直到我反問時,他才回答說:“你們過來時,公園那邊已有電話,所以我知道你們是有票的”。這話讓我將信將疑,不知他是當真,還是胡侃?下山的石階是新建的,鋪路的石條切割得非常平整,都是黑色的火山玄武岩,但是經過幾天的陰雨,顯得濕滑異常,行走需十分小心。下到了龍川江邊,江水洶湧,濁流翻滾,迎面有座懸索吊橋,過橋後就是長長的沿江棧道,總長度近1公裡,也是用黑灰色的火山石修建的。雨後的青山,郁郁蔥蔥,棧道兩側都是流水,走到盡頭,便是著名的“柱狀節理”景點。柱狀節理是火山噴發留下的大自然奇觀,在兩岸的青山間,岩壁上到處都是規則的六角型石柱,它們或橫、或縱,橫的看上去像是堆放在一起的木料,豎的有如遠古宮殿的遺柱,但更多是彎曲向下,如水之傾瀉,被稱之為“石瀑布”。類似的景觀在我們廈門附近的海底也有,退潮時就可以看見,被稱為海底“兵馬俑”,據說是古代岩漿冷卻到八、九百度時經過慢慢結晶而形成的。所謂“節理”是一個地質學上的名詞,指岩石順著軟弱面(即節理面)出現的斷裂。看過柱狀節理,再去黑魚河,這是龍川江峽谷中的另一處景點。掉頭往回走,又回到懸索吊橋邊,這一段路都是平平的石棧道,很好走,但過河後就要爬山啦!一公裡多的小路在龍川江畔的山崖上蜿蜒起伏,而且是走在兩千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我的背包又跑到YXY的肩上去了。黑魚河源頭暗藏於大山內部,巨量的泉水由火山溶洞中噴湧而出,穿越茂密的林木,形成一條短河,最終彙入龍川江。黑魚河水純淨甘冽,好似礦泉,可以直接飲用。河畔樹木蔭翳,百鳥歡歌,清澈的溪水在黑色巨石間奔騰流淌,旁邊都是綠色植物,景觀煞是好看!從黑魚河再前行不遠,就可以看到公路,路邊建有售票處,這就是景點的大門。門衛告訴我,沿公路前行不遠有一小橋,可以在橋頭等候從曲石方向開來,赴縣城的中巴車。我們剛剛走到能夠看到小橋的地方,就見對岸有中巴在行駛,兩人一路飛奔,總算趕上了車。上車後驚喜地得知,我們這部車居然要從“北海濕地”門口經過,當即商定到濕地下車,車資4元/人。北海濕地由兩個毗鄰的天然湖泊及其周圍的山坡、田壩等構成,面積有24000多畝,屬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它的形成與火山活動有關,古代火山爆發,流出的岩漿阻塞峽谷,流水被阻,形成火山堰塞湖,植物在湖中繁育生長,久而久之,就演化出大面積的濕地。景區門票30元/人,船票10元/人,軍人可以免門票,但不能免船票。進入景區,明淨的湖水波光粼粼,開滿小紅花的的草地一直蔓延到遠處山腳下。然而,這些都是假像,眼前的草原其實並非真實的陸地,而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大片浮草。這些浮草長年共生,根須在水面以下相互交結、纏繞,形成密密匝匝,厚達1米左右的漂浮“草墊”,其結實程度足以讓人在上面行走。據說,以前曾將浮草切割成塊狀,制成漂浮的草筏載客游玩,但現已不被允許,玩湖必須乘船。兩人登上小船,由船工劃槳,沿浮草間的水道進入湖區,一路看到很多水鳥。YXY居然也是個劃船高手,要過雙槳小試鋒芒,我又吹噓他是偵察兵連長,船工一臉敬意地說“能看得出來”。船至一小亭碼頭,棄舟登岸,這裡仍是漂浮“草原”,距離真實的湖岸已經很遠,草上鋪設有長長的木棧道,可以直抵景區大門。兩人走在棧道上,絲毫也感覺不到腳下就是湖水,然而,只要跨出棧道走到“草地”上,就立即會發覺腳下的“地面”竟然是搖搖晃晃的。下午五點半走出濕地公園,在門口乘小巴返縣城,12公裡,票價5元/人。考慮到時間尚早,我打算抓緊時間再游一處景點,與司機商量可否直接送我們去疊水河瀑布,司機欣然同意,但要求再加三元(兩人),我們成交。疊水河瀑布是國家2A級景區,位於國殤墓園旁,它的形成也於火山有關。發源於北海濕地的大盈江穿越騰衝壩子後,在這裡突遇古火山熔岩斷崖,從46米高的崖頭跌下深潭,然後繼續奔湧向前。大盈江在這裡被折疊為上、下兩段,故此瀑名為“疊水河瀑布”。景區門票20元/人,購票時YXY又拿我的背包說事,自作主張地交給售票小姐寄存。觀看瀑布的最佳地點是瀑布對面的觀瀑台,從那裡望過去,瀑布就如銀河飛瀉,聲如雷鳴,水霧升騰,非常壯觀。在兩側的崖壁上還可以看到整齊的火山柱狀節理群,這清楚地說明瀑布與火山的淵源。然而,有些遺憾的是,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生活污水的氣味,我們估計這與大盈江穿越騰衝城區有關,但公園的工作人員卻說,這是近日上游一家制藥廠偷排工業廢水造成的,平日裡沒有這種味道。離開瀑布,天已昏黑,奔跑了一整天,已感到很疲憊,我想早點回去吃飯、休息,但YXY卻依舊精神抖擻,執意要去“翡翠城”看玉器,我們只好分手。晚上我獨自在鳳山路的一家餐館吃飯,騰衝的物價不貴,爆炒腰花、炒青菜、啤酒、米飯,只需18元,吃得很舒服。飯後回住處,洗個熱水澡後正在看電視,YXY回來了,飯沒吃好,老婆的任務也沒完成。他在我這裡喝了點茶,洗了個澡,就自行離去。臨走前兩人商定,明日上午訪和順僑鄉,下午游熱海。9月14日早飯後正在閑坐,YXY急衝衝地跑來,一進門就要我趕快准備出發,原來他吃早餐時結識一位住在和順附近的人,同意讓我們搭順風車。我抓起腰包、雨傘和水壺就跟他出門,背包不帶了,省得他總看不順眼。YXY的這位朋友姓藺,在國殤墓園附近的和順路口經營一家花園餐館,據說,凡是開往和順鄉的班車都要從他家門口經過。抵藺家後,稍事參觀,然後在他家餐館門口攔乘小巴赴和順,3公裡,車資2元/人。和順是座古鎮,明朝初年就有戍邊將士在此安家,後來,和順又發展為著名的僑鄉,現鎮內常住人口不足六千,但僑居海外的和順人卻有萬余之眾,分布於13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中央電視台評選“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和順脫穎而出,位列十大名鎮之首。汽車經過高大的石牌坊,在一片寬闊的廣場停車,剛一下車,我就能感到小鎮的秀麗,古樸典雅的祠堂、牌坊、月台、亭閣、石欄比比皆是。河邊楊柳依依,池塘碧波蕩漾,荷花亭亭玉立,古鎮的田園好似蘇、杭,風光無比嬌媚。和順也是火山之鄉,放眼四周,很多座山峰都是平頂,就像是昨日看到的大空山一樣。廣場盡頭有一拱橋,橋邊大黑石上刻著“中國魅力名鎮:和順”。黑石旁有人值班售票,古鎮觀光票50元/人,但若不想參觀景點,只是進鎮隨便走走,那是無需買票的。另外,即便是要參觀景點,軍人和70歲以上的老人也可免票(這兩種人在雲南不論走到哪裡均可免票),學生和65歲以上的老人半票。走進和順,先到和順圖書館參觀,然後沿逆時針方向繞行古鎮一圈,村鎮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走漸高,房舍密集,修繕良好。為數不少的寬敞院落,因主人僑居國外,住房僅托親友代管,因而內中居者甚少。大路小巷,全為石條鑲砌,平整光潔,觀光途中遇雨,撐起雨傘漫步,地面不爛不滑,從未遇到泥濘難行的情況。從門票上看,鎮內的收費景點有和順圖書館、文昌宮、滇緬抗戰博物館、彎子樓民居博物館、艾思奇故居、元龍閣、劉氏宗祠等七處,另外還有雙虹橋、洗衣亭和千手觀音古樹等景點,因為就在大道邊上,所以是不收費的。由於是花錢買票觀光,所以,票上規定的七處收費景點都去轉了轉,其中給我印像較深的是和順圖書館、滇緬抗戰博物館、彎子樓民居博物館和艾思奇故居四處。和順圖書館位於村子正中,過雙虹橋即到,它創辦於1924年,門面是仿照蘇州原東吳大學的三孔西式鐵門,不知這樣的結構在今日的蘇州大學是否仍在?門匾是胡適的題詞“和順圖書館”,館內珍藏有古今圖書、地方文獻7萬余冊,以清代木刻版本、大型叢書為鎮館之寶。主樓兩層,柱少梁多,上下均為玻璃窗,顯得寬敞明亮,主樓旁邊還有六角亭、天井、花園等配套建築。大堂裡的讀書架上有很多報紙、雜志,都是最新的,村民和游客均可以隨意翻看。滇緬抗戰博物館就在圖書館左側,滇西大戰時期曾為遠征軍第20集團軍的司令部。裡面有很多介紹騰衝戰役的資料,YXY是軍人,看得津津有味,但我覺得其內容與“國殤墓園”展館大同小異,只有一點非常有趣:據說當年遠征軍出發總攻騰衝時,和順居民仿佛過節一樣,紛紛不顧危險隨軍觀戰,結果部隊士氣大振,作戰異常勇猛。

和順是中原文化與南亞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窗口。離開抗戰博物館,繼續前行,路過寸氏宗祠,走進去觀光,一群老人讓座遞茶,熱情地接待我們。他們說,宗祠大門是典型的南亞風格,但看到我們手中的觀光門票正是以此門為賣點時,卻感到很氣憤,因為他們與經營鎮內旅游的公司無任何關系,翻修祠堂的全部花費也都是宗族自籌的。

沿村路左拐,來到“彎子樓民居博物館”,這座大院將英國的鐵藝、白族的民居特色,雲南傳統庭院式建築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等,珠聯璧合地融為一體,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築。院內廣植盆景花卉,廳堂裡懸掛著對聯、匾額,粉牆黛瓦,整潔美觀。遇一老婦,自稱是房主的親戚,因主人都在國外,目前房屋由她代管。她說,在保留產權的前提下,整座建築已無償交給政府,由政府出資維修並改成民居博物館。經她介紹後我們得知,前廳中的緬甸紅木桌椅竟然是明朝遺物,YXY趕忙叫我坐在椅子上面拍張照片,因為,若干年後,這套桌椅就會變成“眼看手勿動違者罰款”的珍貴文物。老婦還帶我們到並不對外開放的大廚房去看了一套英國原裝的鐵制爐灶,已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供上百人同時吃飯。

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故居位於鎮子東邊的蕉溪村,建築古樸秀雅,是一座與“彎子樓”風格迥異的中式院落,大門前立有艾思奇的銅像。近年,艾氏親屬已將故居捐贈給國家,由政府撥款加以維修。蕉溪村近旁還有座元龍閣,樓閣交錯,氣勢雄壯,閣前池水青碧,有座洗衣亭建在池邊。洗衣亭是和順鎮的一大特色,環村每隔一段就有洗衣亭跨河而建,亭內的水面上鋪有石條,方便村民洗衣、洗菜和取水,巧妙的結構使飲用水和洗濯水自然分流。離開蕉溪村,又路過劉氏宗祠,沒有入內,只在門口拍了張照片。

轉了一大圈,腹內已感空空,鎮內有家“水上人家”豪華酒樓,特色是騰越風味。在服務小姐的指點下,要了大救駕、大薄片、酸辣魚....等等,好幾種騰衝特色菜。其中:“大救駕”已是老相識;“大薄片”就是豬耳朵,經特殊加工後切成薄片,兩人都說好吃;其他菜肴如酸辣魚等,口味太酸、太辣,兩人均不恭維,看來,騰越風味並不太適合我倆。

飯後在鎮前廣場包乘小巴赴熱海,同車三人,每人10元。熱海不是海,而是一個熱氣蒸騰的山谷,距縣城12.5公裡。熱海景區商業氣氛頗濃,售票處修建得好像是酒店的大堂,旁邊有一家規模宏大的“大滾鍋”餐廳,外觀似有星級標准。沿石階路下坡,進入一條山谷,遠處水蒸氣翻騰,那就是溫泉在召喚。有條小河彎彎曲曲地流淌,沿河邊小路前行,路邊地面上不斷有熱水冒出。走不多遠來到“蛤蟆口”,剛才看到的蒸汽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只見混黃的河水從十幾米的高處跌落,形成瀑布,此處剛好也有地熱孔,一塊石頭狀似蛤蟆,口中吐出熱氣,將河水加熱成為溫泉繼續流淌。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硫磺的臭味,高溫蒸氣也讓人不堪忍受,我們匆匆拍照後就繼續前行。一路爬山,經過鼓鳴泉、眼鏡泉後、來到珍珠泉,這是一處淺淺的水池,但池水沸騰,氣泡滾滾,好似珍珠。泉水的溫度雖然只有96~97度,但因海拔已在2000米左右,這樣的溫度足以使地下熱水一經冒出地面,就立即因遭遇減壓而爆沸。繼續沿石階路登高,來到懷胎井,這裡並排著兩口井,水位均高至井口,但兩井的水溫不同,相差40度左右。當地人傳說,喝了井裡面的水,可使不會懷孕的女人懷孕,當然,這僅僅只是傳說而已。我試著喝了一口,有點鹹味,也有點澀,估計堿性較強,這樣的水顯然不適於飲用。

再向上走,來到一處平緩的高坡,終於見到向往已久的熱海大滾鍋。這是一個直徑約3米、水深1.5米的盆形沸水塘,水溫達97℃。據說從前有一頭牛到大滾鍋邊舔吃帶鹹味的泉水,不小心掉入鍋內,待牧童從村裡喊人來時,已煮成一鍋牛肉。現在,有關當局已經在沸水塘周邊設置了八角形的石欄,石欄外再用鐵索環繞,游人觀光必須站在鐵索以外。大滾鍋中有三個噴水孔,噴出的水柱高出水面約30釐米,這使得熱泉看上去就猶如一鍋終年鼎沸的開水,四季熱氣蒸騰。熱泉周圍的石板地面上還分布著數十個小孔,不斷地噴出蒸汽,這些熱氣與大滾鍋的蒸汽彙合,形成高大的水蒸氣柱,在頭頂上打轉,幾百米外都能見到。當地群眾將稻草墊在這些冒氣孔上,再把紅薯、洋芋和雞蛋擺放在稻草上面蒸熟、販賣。這裡也建有休閑區,游人可以在那裡坐下休息,喝茶、泡腳、品嘗溫泉煮熟的小食品。然而,收費卻高得嚇人,一桶泡腳的溫泉水要30元。 

再向前走就是下坡路,可以抵達一處規模很大的溫泉浴場,站在門口往裡看,站在門口往裡看,其內部裝修頗為豪華,據說,洗一次溫泉要一百五、六十元。我本來就沒有洗溫泉的打算,但YXY因為腰部有舊傷,對於泡溫泉一直是情有獨鐘,進門去與人家商量軍人能否優惠,誰知人家答復說就連殘疾軍人也沒優惠(YXY有殘疾軍人證)。後來聽景區內一位清潔女工說,現在整個熱海景區都被一家私人公司承包,商人只認錢,當然就不會優待軍人。

悻悻地走出大門,與另外兩人合包了一部小巴返縣城,每人五元。在車上YXY又提起洗溫泉之事,司機告訴他,熱海景區旁邊有一個叫做“黃瓜菁”的去處,在一段狹長狀如黃瓜的山菁裡,熱氣泉穿砂破石,不斷噴出,較大的氣孔有10余處,溫度高達94攝氏度。人們利用熱氣、熱泉修池沐浴,已建成頗多的療養所、溫泉旅舍。那裡是騰衝當地人泡溫泉的地方,住宿費約20~30元/日,溫泉可以隨便洗。我預定明日赴瑞麗,當晚與YXY分手,YXY則決定明日搬到“黃瓜菁”去小住兩日,好好享受一下溫泉。


精選遊記: 大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