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10.3
“半途而廢的桑科草原騎游”
今天是很輕松的一天,打算上午騎車去桑科草原,下午購物、買第二天去同仁的車票。結果睡了個懶覺,等到快中午才出門。早起的人們都出發奔向各個景區了,客棧裡空空蕩蕩,碰到達瓦和格桑,他們均是一愣:可能沒想到我們還住在這兒吧。
去忠源祥吃午飯,老板果然送我們酸奶吃。想想反正也晚了,AGRL提議不必那麼急著曲桑科草原,先去買車票好了。於是在中午和煦的陽光中,我們施施然走去車站。途中去郵局寄明信片一次、鑽進書店看書一次、去農貿市場找黃河蜜一次(可惜沒人知道那是什麼)。拿著相機東拍西拍,看見一個臉紅紅的5、6歲的小女孩,在一架驢車邊上,抱著那頭小驢的頭,臉貼著臉摩挲個不停,神態非常親密。這一幕深深吸引我,於是拿起相機要拍,小女孩看到了,調皮的把臉別向一邊,等我們走過,又偷偷看著我們笑。真是太可愛了。
等我們可以出發時,已經2點過了,再去找租自行車的,在華僑租到了很便宜的價格(10/輛)。不過可選擇車不多,我那輛車還是男式的,座位太高,又費了半天勁調低。到處生鏽了,所以調起來很困難,租車的男人沒有辦法,自己親自坐上去,兩腿夾緊坐墊,拼命往下坐,試圖用自己的重量把它壓下去,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最後實在沒辦法,我只能接受這輛腳剛能踮著地的男式自行車。
終於出發了,時間是3點,關於去桑科草原的路途長短,我們得到完全不同的信息,租車男人說只要40分鐘,在一旁看熱鬧的廚師說要1、2個小時。我們寧可相信前者。興致勃勃地出發,一路上景色宜人,我們一個穿紅、一個著綠,也為這路上憑添一段風景,自己解嘲說是流動的紅綠燈。最初的興奮與新鮮過後,我們發現其實挺累的,而桑科草原還不知道在哪裡?進大山以後,人煙稀少,連車也看不見幾個,已經過了40分鐘了,也找不著人問。天上飄起小雨,而前面更是烏雲蓋頂,我們都有點怕怕了。於是一致決定打道回府:反正所有的當地人說桑科草原雖然有名,但其實污染挺嚴重的,和甘加草原比起來,一個是小指頭,一個是大拇指。大拇指我們都看過了,也就不一定要去看小指頭了。這趟的收獲是我練就了男式騎法, 可以很瀟灑的從後面上下車——因為我的腳踩不到地,每每需要停下來拍照時,我都必須要找個有石礅子的地方,否則就停不了車。
“拉蔔楞寺辯經”
回去倒是很快,agrl想去拉蔔楞寺補拍幾張照片,便騎去了,又一次路過曬屁股的橋。這次到使輕車熟路,偏偏又遇上下雨。在一個水果攤的傘下多了一陣,冷得直哆嗦。還在高原天氣變化快,很快就雨收雲散,金燦燦的陽光又塗滿了每一處地方,營造出美妙的光影變化。我們且停且住的在各條巷子中游走拍照,覺得比昨天光靠兩條腿自在多了,奇怪怎麼沒人想到租自行車游拉蔔楞寺。
約摸5點半左右,我們來到大經堂附近,就是昨天參觀的地方。諾大的停車場空蕩蕩的,游人很少,只有遲來的1、2輛旅游大巴。氣溫逐漸降低了。Agrl發現大量的喇嘛成群結隊的往一個方向去,又聽見不知道那裡傳來鼎沸人聲、拍掌聲、歡呼聲,就好像那裡學校在開運動會一樣。Agrl相當敏感,說是不是在辯經,便跟過去看。我守著兩部自行車,在廣場上拍照。好一會工夫,她匆匆下來叫我,說果真是在辯經,就在傻根畫廟的辯經台那裡。我們便騎車上去,人還是一潮一潮的往那邊去,有喇嘛也有旅行團的游客。坡很陡,沒法騎了,我們便下來推著走。旁邊有人聽見我們將四川話,便問我們從哪裡來。完了非常驚訝地說:“你們從四川騎車過來的呀?!”我們無語,只能大笑。
辯經處已經快散了,因為一群群的和尚已經往四下裡散開了,還有一些小的團隊在上面繼續,好像一個人主問對方,語音急促、問一句話就相當大力地拍一下掌,我看不管對方有沒有答對,光是從氣勢上就完全壓住了對方。感覺有點像我們的大學生辯論賽,橫豎我們也聽不懂,就在旁邊看熱鬧。車也沒鎖, 靠在牆邊倒是很安全的。
拍了一會和尚,開始拍身邊有趣的人和事:有一個老外的旅行團,帶著一大幫小朋友,有小黑人也有金發碧眼的小洋娃娃,嘰嘰喳喳的在玩自己的。有些喇嘛會英文,好像還和其中一些人認識,很親熱地打招呼。大概看到一個金發小男孩不安分地在人群中鑽來鑽去,突然一個20出頭的年輕喇嘛一把搶過小男孩,高高舉起來,其他的喇嘛也去抱他,總之不讓他落地。那些喇嘛個個身形高大,舉著他真像拿著個大玩具。小孩嚇壞了,拼命掙脫下地,在一片善意的哄笑聲中奔回父母身邊。
我抓拍到這張照片,雖然有點模糊,但是神態很好,甚是得意。
人群漸漸散了,我和agrl 也結束了一天的游玩。雖然沒有去到桑科草原,但是在拉蔔楞寺有意外收獲,也是那些僅在此地匆匆停留1天半天的朋友們所體會不到的樂趣。
晚飯依然在忠源祥,不過是最後一餐了。對這個餐館很有好感。
飯後去買東西,這裡的確沒什麼太多的物事,但是如願買到硨渠手鏈和孔雀藍的珠子。回成都後拆開重新穿成項鏈,一條成本才不到40元,而我之前在成都看到那條198元,心裡已經相當滿足了。

(辯經結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