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與修路——四姑娘山游記之一

作者: rockylee

導讀我很幸運,家在天府之國的成都,這裡的氣候溫和,山川秀美。其實98年以前,我都很少去成都以外的地方。98年開始,我好像忽然之間找到了些感覺,希望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先把四川的一些好地方去個遍,隨之而來,陸續去了峨眉山、九寨黃龍、蜀南竹海等。。。 今年夏天回家度假,有個想法就是去四姑娘山,後來果真成行,心情很是愉快。我們的旅游路線設計是自駕游 ...

我很幸運,家在天府之國的成都,這裡的氣候溫和,山川秀美。其實98年以前,我都很少去成都以外的地方。98年開始,我好像忽然之間找到了些感覺,希望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先把四川的一些好地方去個遍,隨之而來,陸續去了峨眉山、九寨黃龍、蜀南竹海等。。。 今年夏天回家度假,有個想法就是去四姑娘山,後來果真成行,心情很是愉快。我們的旅游路線設計是自駕游,從成都出發延成灌高速經臥龍到四姑娘山山麓,宿小金、丹巴,游八美高山草甸後經塔公、新都橋,宿康定後返回成都。出發前,友人告訴我這段路不是很好早,因為一是海拔高,二是山道多,所以做好了充足的准備,車上還配備了GPS,怕在山裡迷了路。

早晨8點過從成都出發後,很快就到了都江堰,由於紫坪鋪水庫在修建中,車輛須繞行,不過還好車不是很多。當我們的車進入映爐線之後,問題出現了,我們發現這條本就不寬的路還在修路,很多地方挖得坑坑窪窪的,為當地的GDP做著緩慢的貢獻。原本以為修路應該按照一般思維,一段一段修路,這樣既能修路還能保證一定的通車規模,後來證實了這裡是用的超常規思維,全線一起修,修路方式卻是“前”現代的肩拉手扛,偶爾能看見一輛挖掘機在證明著現代文明的存在,除此以外的現代化工具就是我已很多年沒見過的人工攪拌機了。這些修路的人可能都是當地的農民。後來我在想,估計這條路的修法是“包產到戶”型的分到了每個生產隊(至少是到村),一隊修一點,大家都拿錢。同行的人都說,這裡估計也是在搞奧運工程吧。

就這樣一路上慢慢磨,從成都到臥龍居然走了接近四個小時,本來准備是到日隆午餐的,只好在臥龍將就解決了。從臥龍往四姑娘山方向繼續前進,發現這條路其實本來還是比較好走的,單單是因為修路使路不成其為路了,修路是為了讓大家方便,哪裡想到帶來了更大的不方便,況且這樣修出來的路,不知道能否成其為路,即便是真成了路,又有多久不用修呢?路與修路,沒有路的時候需要修路,有路之後還是需要修路,路與修路真是一對辯證的存在。修路是為了讓路成其為路,若是不好好修,又哪裡會成其為路?

真是不知道路在何方,在路還是在修。

PS:提醒要去的朋友,若不是越野車,就請繞行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