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爐西峽邊走邊看http://www.17u.com/blog/article/38399.html爐西峽,又名爐西坑,位於麗水景 寧縣東南部。

(霧中爐西峽山巒1) 爐西坑溪是甌江小溪江支流,全長約40多公裡,發源於梅岐鄉綠桐溪、東坑鎮茗源溪、鶴溪鎮三木坑溪。

(霧中爐西峽山巒2) 三條支流於梅岐鄉桂遠村附近彙合後,折北經文成縣周山村,流經渤海鎮林圩、門潭,於大順鄉爐西坑口注入甌江支流小溪江。其中梅岐下莊至渤海門潭約20公裡長的河段峽谷,山峰奇秀,溝壑縱橫;兩岸山巒蜿蜒疊翠,原始林木奇俊秀麗,生態環境原始、自然,景色極其優美。

(雨中爐西峽)

(層巒疊嶂)素有“華山之險峻,黃山之大氣,三峽之蜿蜒”之稱、“華東第一大峽谷”之譽的爐西峽,怎不撥動驢友的心弦?

(野龜迎客)
2006年10月20日晚6時至2006年10月23日晚零時,永嘉登協師兄帶領快樂一生、楠溪江、感受孤獨、邊走邊看、月謝憑欄、弈心、盛世大地、鄉野遠足、塵埃、亮劍、蛙笨、一登、水晶心(神仙)、ZZY822兩人、屁顛、開心3人、田螺等21位驢友探探百走不厭的爐西峽。驢途上,與來自文成的蝸牛部落驢友、平陽戶外驢友、麗水、雲和、畬鄉戶外驢友20來人會合,一起探訪“金牌老驢”之路。 准備篇金牌老驢必走之路,頗有吸引力。看到楠溪戶外論壇(http://nxhw.com/bbs/index.asp)的“穿越景寧爐西峽”召集帖後,作為菜驢的我,腳心早就癢癢的,怎能放過目睹爐西峽芳容的機會呢?隨即上網google了一下,與“爐西峽”相關的約有5,400項。看來,爐西峽雖隱在深山,但名聲在外啊。

(迷人綠水)
看著電腦上搜到近100MB的相關游記、視頻和照片,爐西峽如謎般的美景吸引著我們。春有山花侯浪漫,夏有涼意沁心脾,秋有野果待人嘗,冬有翠竹綠山峽。山巒、巨石、清水、溪魚、溪沙、玄關、羊腸小道、野樹、綠野、石洞、藍天……

(一柱擎天)
一幅幅畫面,真的百看不厭。查閱旅游網站、畬山風論壇(http://bbs.nhjn.com/index.php)等處關於“爐西峽”的資料,了解了基本情況,她真有驢友說的那麼美、那麼險、那麼有味嗎?畬鄉風情能看到嗎?百聞不如一見,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開始了穿越爐西峽之旅。行程篇從浙江省永嘉縣縣城上塘鎮出發前往景寧畬族自治縣(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 全縣常住總人口153011人,畬族人口17378人,同時居住有漢、畬、苗、藏、回、侗、黎8個民族。),由於麗水景寧段正在修路,路況不大好,需4.5個小時。我們於20日晚六點半從上塘出發,7點45分從金麗溫高速永嘉梅嶴入口上高速,9點15分到麗水出口下高速,往運河、龍泉、景寧方向走,11點到達景寧縣城,早有畬鄉戶外驢友閑雲飛舞等候帶路。晚宿縣城旅館,每人20-30元。21日早上5點起床,計劃6點鐘出發。由於一直下著雨,天還較暗,直到6點半才成行。8點鐘,到達渤海鎮車渡口,9點鐘到鄭坑鄉羊角降。從羊角降徒步沿著泥土小路下山,約1小時便來到爐西峽谷底,開始溯溪穿越,時而溯溪,時而走山路。11點左右,看到了古老的村莊,散落著幾座房子,好像人不多,這就是桂遠村。過了桂遠村再走20來分鐘,便來到午餐營地。大家埋鍋做飯,補充體力。12點半出發,天氣也轉陰了,開始一路驢游一路攝影,巨石、綠水(深潭的清水)、岩苔、雜木,不時擋住我們的去路。

(小心爬岩壁)
我們穿岩洞、爬岩壁、穿襪過溪,一一利索地解決。

(誰留下的足跡) 歷經4個半小時美麗的峽谷穿行,於5點鐘到達宿營地。該營地為沙石營地,分為高低兩塊,中間部分以細沙為主,雖舒服但沙子進帳篷問題給清理添了一些麻煩。營地可宿百來人。

(野營地) 晚飯後,大家玩開了,喝酒飲茶、唱歌跳舞,野外的生活也很精彩。22日上午6點半,起床,8點鐘出發,今天終於出太陽了。本來以為3個小時的途程是比較輕松的,哪想到竟然使不少人筋疲力盡,一些女孩子只得雇當地挑夫了。途中遇到一過溪處,水過臀部,只能沿著溪中石頭走,否則水更深,但石頭表面很光滑,大家不要浸在近兩天來未摔跤的興奮中,最好還是脫了鞋子,穿襪走過。不然,嘿嘿,滑倒就沒什麼好說,好些人在此處落水,可要注意啰。

(悠長的峽谷)
本來3小時的途程,由於大家精力不同,最快的在11點半走到這次徒步的終點站——渤海鎮門潭村(車子可以開到了),最遲的到了下午1點半才到。下午2點鐘開飯,大家餓得也差不多了,看到純正農家味的鴨子、南瓜、竹筍、溪魚干、豆腐,一古腦兒就消滅了。下午3點,啟程返回景寧。晚6點到景寧,與熱情好客的畬鄉戶外運動俱樂部成員會餐,席間碰到單騎勇穿青藏線的大力哥、開心黃瓜、叢林夫妻、漂移、玻璃心等驢友。晚8點上路返溫,晚12點半安全到家。 美景篇有種感覺——說不出來,多少理由道不明白,這就是爐西峽的味道。一路穿越,一峽風景,這就是爐西峽的魅力。怪不得,爐西峽被驢友戲稱為驢嬉峽。

(峽谷風光)長長的峽谷,約有20公裡,寬寬的河床,基本上保持10-20米的寬度,甚是罕見。一路走來,幾乎沒有人煙,更增添了她的神秘和自然。僅見幾座房屋,嵌在綠野中,也與峽谷融為一體,並沒有突兀的感覺。

(雲霧爐西峽山巒3)層疊的山巒,在峽谷的映襯下,顯得挺拔、偉岸。它彎彎曲曲的沿著峽谷走向,向兩邊延伸。

(奇峰)山巒奇景,如畬女望夫、玉女侍觀音、雄雞叫天、五指懸崖等等,數不勝數。

(溪水奔騰)

(溪水流淌)清澈的溪水,帶著甘甜,看著就覺得入味。溪水一路流淌,遇到深潭,放慢了速度,照出山巒的倒影,顯現出千姿百態的美景。

(菠蘿石)

(神龜)

(大自然的假山)

(大像)

(巨石擋道)

(巨卵)

(刺蝟)
溪中的巨石,跟別處自是不一樣。我去過一些溪流,河床要麼都是卵石鋪就,要麼岩層貼就,哪有整塊的巨石橫在溪中,如菠蘿、如神龜、如野豬等擺出各種酷姿態迎接驢友呢?

(水上石大廳)

(洞上疊洞)

(驚險岩洞,不爬不行)
有石就有洞,有深達2-3米的岩洞(驢友必經之路)、有高懸溪上的岩洞,有洞上疊洞的,各有千秋,不一而足。

(長在菠蘿上的樹)峽谷兩旁綠色的山林,猶如綠色長廊護衛著峽谷。良好的植被保護,常綠的山野,帶給驢友富含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要想見識爐西峽的“黃”溪水,還真要在雨季碰碰運氣,一年難得幾回的。 感受篇驢行的目的不僅僅是美麗的風景,而在於從中體味到一些東西。夜宿沙灘,圍著篝火,與來自各地的驢友一起,談天說地,品品茶,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志同道合,說來也話長啊。夜深了,坐在舒服的帳篷內,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聽著潺潺流水合著蟲鳴,追求著自然的享受,這不就是一境界嗎?躺在柔軟的充氣防潮墊上,可以天馬行空,可以拋開一切工作生活的煩惱,可以遠離不諧競爭,追求自由自在的享受,這不就是另一境界嗎?峽谷的驚險度,可以說有驚無險,非常適合普通驢友。整個驢程下來,稍有點難度的不過五六處,稍加注意加上互助就可以了。

(竹葉青)不知峽谷精靈多不多,夏天小心,別碰著就沒事。沒惹它,它還悠閑自在懶得理你呢。畬鄉風情,從縣城到峽谷一路過來,沒有感受出來,既看不見畬族風味的房子,也沒有看見畬族打扮的姑娘,更沒聽到山歌。據驢友介紹,在畬族傳統的"三月三"節,才可以領略畬鄉風情。畬漢人民由於長期交錯雜居,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密切聯系,畬族的生產生活水平與當地漢族日漸接近。只是在語言、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上,還保留有本民族的特點。來到畬鄉,沒能領略畬鄉風情,怎麼說也是一件憾事。這是題外話,離題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