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園林之美
。山水、花木、建築,這些已構成了一座古典園林的形式美,我們徜徉在其中已自陶然。但是,假設我們離開園林的時候會想,今天我們究竟看到了些什麼?有什麼可記住、可咀嚼的東西嗎?那座華美的樓台怎麼沒有名字?那六角小亭的柱子上怎麼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這座園林是什麼時候修的、誰修的、有什麼故事、傳說沒有?……那麼我們說,這樣的園林雖美,但還缺少些人文景觀。
查閱詞典,人文即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像。一座古典園林還得配上人文景觀,才更有底蘊、更有內涵,才能把美麗的景物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境界,更值得人們去欣賞。
我覺得,人文景觀包含面很廣,豐富多彩,我想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
首先,一座園林得有園名,一個景點要有景名。園名:例如蘇州的獅子林、網師園、拙政園,揚州的瘦西湖、個園、何園,鎮江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夢溪園、招隱寺等等。景點名就更多了,例如杭州的三潭印月、曲院風荷,大觀園裡的怡紅院、瀟湘館,鎮江金山寺的妙高台、白龍洞等。
其次,最好有古代或近代名人依托。例如,揚州的個園,是兩淮鹽總的私宅和花園;鎮江的招隱寺,曾是大音樂家戴颙的隱居處,又是南北朝時梁朝昭明太子編纂《文選》的地方;鎮江的夢溪園,曾是宋代大科學家沈括晚年蔔居,並撰寫了《夢溪筆談》的地方;鎮江的文苑,雖是現代建築,但系仿古園林,也是紀念《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
再次,人文景觀要靠書畫墨跡為載體。例如題景、匾額、楹聯、題刻、碑記、字畫等。
匾額主要是用作題刻園名景點,也有用來頌人寫事的。匾和額本來是兩個概念,懸在廳堂上的為匾,嵌在門屏上方的稱額,又叫門額。因它們的形狀、性質相似,所以習慣上合起來稱匾額。一處建築,掛上匾額後,就會使原來的建築陡然生輝,如揚州個園有一座樓,樓前假山環抱,取名抱山樓,我們也許沒記住樓的具體形狀,卻很容易記住這個有特色的樓名。鎮江招隱寺有一座聽鸝山房,取名於大音樂家戴颙曾在此“鬥酒雙柑聽黃鸝”的典故。這名字不僅詩意盎然,而且含義雋永,令人回味。
懸掛在廳館亭楹柱上的對聯叫楹聯,也叫楹帖。楹聯的內容比之匾額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我國各處園林的佳句絕聯舉不勝舉、比比皆是。如鎮江焦山別峰庵大雄寶殿:
庵具北宋地處別峰雲水江山觀風景
室內讀書殿中禮佛高低遠近聽鐘聲
包含了別峰庵的環境、歷史、周圍景物等等內容。
鎮江京峴山宗澤墓石坊聯:
大宋瀕危撐一柱
英雄垂死尚三呼
贊頌了抗金大將宗澤的英雄氣概。
還有不知哪裡看來的一副彌勒佛像前的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充滿了哲理和幽默感。
在一些廊蕪的牆壁上,嵌綴著一塊塊題刻碑記,內容往往是園苑記事、景物題詠、名人佚事、詩賦畫圖等,它不僅是一種裝飾,還是一園的史料,對於游園者又是很好的向導。如蘇州的滄浪亭,門廳的東西兩側牆壁上嵌著幾塊石刻,有圖有文,圖是滄浪僧繪的《滄浪圖記》,文是蘇子美的《滄浪亭記》,向游人展示了圖文並茂的宋代名園滄浪亭的盛況。現在這一圖一文應該還在吧?
至於碑刻,在各地的園林都能看到。鎮江焦山的碑林非常有名,尤其是被譽為“大字之祖”的瘞鶴銘,非常珍貴,前來觀賞、臨摩的騷人墨客絡繹不絕。
書畫,主要是在廳館裡布置,廳堂裡掛幾幅書畫,自有一股清逸高雅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