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走出來的生命曾經向西(四)

作者: 老軍醫荼Y

導讀拉薩(大昭寺、布達拉宮、小昭寺、林卡、西藏博物館、哲蚌寺) 交通: 大昭寺、布達拉宮、小昭寺:步行 亞吉林卡:從布達拉宮打的15元 西藏博物館(及羅布林卡):公車 哲蚌寺:公車,再坐改裝拖拉機上山2元/人 住宿: 7月的西藏舊城區幾乎全部旅館爆滿。青藏線通車帶來拉薩街頭流動人口急劇膨脹。八郎學、吉日、東措、雪域等著名驢友駐地“FULL曬”。且價格不 ...

拉薩(大昭寺、布達拉宮、小昭寺、林卡、西藏博物館、哲蚌寺)

交通:

大昭寺、布達拉宮、小昭寺:步行

亞吉林卡:從布達拉宮打的15元

西藏博物館(及羅布林卡):公車

哲蚌寺:公車,再坐改裝拖拉機上山2元/人

住宿:

7月的西藏舊城區幾乎全部旅館爆滿。青藏線通車帶來拉薩街頭流動人口急劇膨脹。八郎學、吉日、東措、雪域等著名驢友駐地“FULL曬”。且價格不菲,床位最低25-30元。不能男女通鋪混住,唯一好處是邂逅外國帥哥的幾率高點。

推薦藏醫院路的龍達覺薩藏式家庭旅館,“小二的店”後,當然也是駐藏小二的物業。通鋪11人間15元/床(後升價到20元),地鋪10元/人。可結識八方驢友,晚上高歌唱聚,夜裡鼻鼾聲聲。

另延北京東路直走過了八郎學到林廓東路交叉路口轉右有一間較大的涉外藏式旅店(忘了名字)。由於地勢較偏所以還沒引起太多驢友注意,20元/床,干淨衛生,不錯。

食:

藏餐、尼泊爾餐、甜茶、燒烤。別去玉包子,兩個字——難吃。其實著名的地方無非是裝修很有FEEL,但都頗貴。瑪吉亞米晚上很難找到座位,留言本連邊角位也被寫滿了。

購物:

八角街及其一帶尼泊爾藏飾小店,八角街上的旅游工藝品市場。總體感覺價格一點不便宜,且多為廠家批量出品,唯有細心淘,懂真貨和恨還價才能有好的斬獲。不建議在八角街上買牛羊頭裝飾,像被強烈的藥水泡過骨色慘白,都是一個廠家模子做出來的。若有心購買又不怕山長水遠,珠峰大本營藏民家的彩繪牛頭值得力薦,是我西藏行最想抱回家的,還有碩大粗獷而聲音雄渾的牛銅鈴。

門票:感謝佛,我在拉薩沒買過門票。

大昭寺:早上八點隨轉寺藏民混入寺內。不要穿太鮮艷的旅行服飾,以藏民同志作為掩體,我當時就是包了條頭巾“扮藏民”隨便挽了個藏族婦女的手幫她提水壺混進去的。但也有朋友是大搖大擺走進去的。大昭寺是最容易逃票的景點。我們龍達覺薩大房11名成員那天早上分別逃票成功。

布達拉宮:當時我們是在未到後門的斜坡上的一個岔口上去,那是正在施工的路,進了兩個門能直通布達拉後門著名的海拔第一高廁所。第一道門剛好沒人把守,第二道門也僥幸地被看門的老頭以為是參觀完畢又盲目亂闖的游客叫了進門。然而最難的還是如何從老頭的眼下溜入游客紛紛從裡面出來的真正布達拉宮門。經過長時間觀察地型和人流後,假裝在報欄前看報的我在朋友用身體剛好遮住老頭視線的一剎成功混進布達拉!天,真是害怕得手心都出汗了。其實越慌張越難成事,大搖大擺地進去反而沒人注意你。由於布達拉嚴格按照正門進後門出的唯一順行參觀路線,我們的逆行引起所有保安人員的注意和盤查,唯有以“丟了手機”為由蒙混,竟還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甚至開道配合,結果又正因為這樣打亂了逆行順序迷路了,加上臨近六點關門我們只看了紅宮部分就不得不隨最後一批游客返回。在此感謝前一天教路的那位其貌不揚的重慶“逃票女王”,竟然一個人在完全沒有功略的情況下大搖大擺的探出一條好路,並在宮裡從容晃悠了一天上下看了三遍才出來。佩服!你令四個人也有幸得道了。但布達拉堪稱西藏最難逃票的地方,逃票能否成功要看與佛有無緣了。而且線路經常變,所以以上功略未必適用現在出行的你。

小昭寺:因為是晚上7點多才去,快關門了也就能博得喇嘛通融免費參觀。

色拉寺:正門外左手邊沿圍牆直走上山,大約走15分鐘(再往前走50米左手山體有片光滑的斜坡,再往前是老樹和泉眼)到一處比較矮的圍牆(說矮不矮,2米左右吧),已有人放了一塊墊腳石,翻過去是一片荒草地,不遠處就是僧舍。在此也很感謝那兩位不知名的男生,辛苦你們托著我們這兩只百斤重的大笨熊了。

亞吉林卡:不用門票。

西藏博物館:過期學生證幫忙下僥幸省下25大元門票。

哲蚌寺:坐改裝小貨車到達廣場後別直奔賣票那個方向,裝作對地攤上的東西很感興趣,慢慢接近一進廣場右手邊的斜坡梯級,抓緊沒人下來的機會趕緊不慌不忙的走上去,上了一段後會發現有個小門,可能會有人坐著(不知道是否是把風),裝作拍風景的樣子別理會不入門左轉沿圍牆直走,過了一些樹下坡你就能繞過買票的地方融入購票進寺的人流啦。這是從正門進去的辦法,裡面的人流是順著箭頭指示方向走的,聽說如果你從別的地方混進來逆著箭頭走的話很容易遭到查票從而遣返出寺。

評點:

“布達拉宮原來這麼小”是坐車進入拉薩的第一印像,“游客比本地人更多”是踏上拉薩土地的第二印像。7月的拉薩人頭湧湧,藏式的神聖大氣與尼泊爾的異域妖嬈在藏傳佛教的脈絡下如水相融,充滿小資情調的餐廳和酒吧既在努力地塗抹艷裝出本土化又在四處兜售著國際化,當然,裡面的物價絕對遵守國際市場經濟。很多帥哥在你眼前閃過,特別是往大昭寺門口廣場上一站,外國的、漢族的、藏族的、老的、年輕的、不羈的、文靜的、長頭發的、光頭的……建議口念六字真言,誠心地圍著大昭寺順時針(磕長頭)轉三圈,如願結識的機會大點。

日出前的拉薩是藏民的,即便是滿鬢銀絲的老婦也會一手轉著碩大的轉經筒,一手提著裝酥油的紅白格子小水壺,顫顫地隨著四面八方彙聚的人流走向寺廟。不知道干瘦的手哪來的力氣能讓碩大的經筒轉得如此順圓恆久,更不知道轉了一圈又一圈的歲月哪來的歷練能讓爬滿皺紋的臉看起來如此平靜虔誠。日落後的拉薩是游人的。夜暮下的藏式紅頂白牆閃匿著五彩燈光,多國語言在實時直播。嫌崗拉梅朵貴,那就抓一把烤肉點幾瓶啤酒往藏醫院路與北京路交界的燒烤攤上一坐。別以為那些喝得正高的都是團友,他們可能只是碰巧在川藏線上遇上同行,或剛在八郎學的帖牆上對上了生辰八字,准備明天一起上路。如果你邂逅不到街上的繁華,沒關系,家庭旅館的通鋪大房正等你回來上演“城市夜話之四海一家”。從台灣問題到南蠻歷史到逃票大計到同一首歌,當你不知不覺聽到呼嚕聲從斜對面那個角落傳來時,你又開始感嘆又在拉薩啥也沒做混過一天了。

川流不息是拉薩的另一大特點,不但是令人吃驚的高原交通,更是那一批一批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的新舊朋友。但我敢打賭你會喜歡上它,並會產生一種強烈而無形的歸屬感,即使是一兩天的暫別,當看見布達拉的一刻,心裡總會溫暖地說一聲:“我回來了,拉薩。”因為這意味著又可以見到一幫新老朋友,又能夠飽餐一頓,又可以舒舒服服的洗個澡上個網了。呵呵,這就是物資豐盛、新舊兼容、專為驢者休整停留兼洗滌心靈的拉薩。

不用說也知道來到拉薩應該要去什麼地方。尤其是據聞布達拉明年漲價到300大元,現在通宵排隊也值得,就可惜沒能在拉薩當一回“黃牛”,投身炒票大業。大昭寺香火旺盛,而紀念文成公主的小昭寺雖然只相隔兩條街,但明顯“寧靜樸實”許多,沒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連綿浩大的壁畫,連僧舍都簡陋得讓人不禁感慨“外嫁女兒”的卑微地位,幸好喇嘛們的熱情和善意在哪裡都是同樣令人感動。西藏博物館一定要去,就像九年義務教育你一定要讀一樣。林卡其實在拉薩有很多,要體驗一下拉薩人民的富有和悠閑不防找一個(不一定是羅布)瞄一眼。在此向亞吉林卡那天那個帳篷的那位客人真誠的道個謙——順手牽羊拿的那個桃子太好吃了!色拉寺每天下午三點有辯經但那時很多殿堂不會開放參觀,所以最好早點去。哲蚌寺很大容易迷路,做好腳部熱身運動。唵嘛呢叭咪吽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