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黃狼---同裡鎮老年公寓06、11
當您來到豪華的商夏,偶爾看到那些制作精良而且價值不菲的裘皮大衣,您壓根兒也不會相信,這些裘皮或許正是來自我們水鄉的。
水鄉人捉黃狼,其實是由來已久的事了。每年的冬季,都會有一些操著東北口音的皮貨老板們,他們千裡迢迢來到同裡,收購那些已經晾干了的獸皮料,而供貨的一方正是水鄉的一些漁民們。
白露前後,一些擅長捕捉黃狼的水鄉漁民們,他們將小船停泊在浜口或蕩漾邊,整修或自制一些“夾子”,以著手他們捕捉黃狼的老行當。
捉黃狼的“夾子”,原先是用幾塊寬厚的毛竹片做成的,這種呈三角形的“竹夾子”裡面,暗藏著 “張開”與猛然“合攏”的小機關,黃鼠狼雖說是屬於十分機靈的獸類,但由於它本性貪婪,在覓食過程中是難免要被漁人布下的“竹夾子”夾住的。現在可好,漁民們將“竹夾子”改成了威力強大的“鐵夾子”,捕捉的獸類將會是更大更多的。
“過了寒露夜,一夜冷一夜”。在霜降至大雪的一個半月時間裡,是水鄉漁民捕捉黃狼的最好時機。
漁民們帶上自制的“夾子”或是乘坐公共汽車,不遠千裡地來到青海高原,或是用自家的小漁船航行在江浙一帶的沼澤丘陵地帶去捕捉那些蠻賣得起價錢的黃鼠狼。
黃鼠狼,屬於肉食類野生動物,它習慣於晝伏夜出。稻收前,它主要穿行在田埂水渠以及河岸邊,主要掠殺蛇、蛤蟆、青蛙之類的;稻收後,它只能在田埂野外捕食田鼠、以及鳥類。在那些將要干沽了的溝渠以及水田裡,常常會有露出背脊的小魚蝦,黃狼會借助夜幕的降臨猛然捕獲一些正在覓食的水鳥。麥菜田裡散落著的一堆堆野鳥的羽毛,沒准就是黃鼠狼的傑作;當野外的食物缺少時,它就會潛伏到村莊一帶,專門襲擊農家們辛苦飼養了的禽畜了。“黃鼠狼蹲在雞棚上,沒安好心”,是舊時農家們的一句口頭禪。
黃鼠狼,充其量不過有三二斤重,三十來公分長。成熟後,它全身的毛發將會是金黃光亮的,它行蹤十分詭異,奔跑跳躍迅速有力。對於它的凶猛也許您還不知道。有報道說,黃鼠狼有一次潛伏在某鄉下人的家裡,在襲擊一只雞時,驚動了熟睡中的農民,並凶殘地將垂頭驅趕它的人的喉嚨一口咬斷,致人於非命。
捕捉黃狼的人也是十分詭異的,他們每到一處也都是小心翼翼的,一些懂行的捕獵者們光憑直覺就能發現它們的行蹤。偶爾點上一支香,只是保佑他們能有更多的收獲罷了。
船每到一處,他們總得先要熟悉一下地形,下午他們就會背著一些 “夾子”、帶上裝有蛤蟆的小竹簍和一把鐵鍬上了路。
水溝、河灘或是墳荒地,是黃鼠狼經常出沒的地方,光憑黃鼠狼放屁留下的奇臭味就能判斷它個大概了。除此,捕捉者們還會追蹤黃狼出沒時留下的足跡,在它必經的地方用鐵鍬挖個洞,洞內放上蛤蟆之類的餌料,洞外布下了一只拴著樁的 “夾子” ,正等著進洞覓食的黃鼠狼呢。
面對誘人的食物,黃鼠狼難免會要上勾的。在經過“夾子”覓取食時,“夾子”會毫不留情地將它打中,如果“夾子”打中了黃狼的身體部位,那它就死定了;但是,如果打中的只是它的爪子,那它會毫不含糊地將自己的爪子咬斷並掙扎著跳跑。黃鼠狼的屁是其臭無比的,因此張到黃狼的“夾子”還得放到水裡去浸泡。
張黃狼的人在一個早上,可收到十來只黃狼。他們將黃狼的皮剝下來,肉曬干了賣;皮繃緊了一張張的曬干,按毛發的等級二十至四十元不等的價賣給東北人。
一個茫茫寒冬,他們將會有不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