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點15分,魚小鱻的娘親按照頭天晚上的指示,打電話過來叫早。 頭一天晚上還在查攻略的魚小鱻於是帶著黑眼圈爬起來,穿衣洗臉裝好東西出門。雖然只有一公裡,也叫了出租車到靜安寺航站樓,上了虹橋機場大巴。同事小多幫忙查的信息,靜安寺航站樓到虹橋機場的大巴20分鐘一班,車費4元--當時兩個人還都覺得弄錯了,怎麼可能這麼便宜。上了車,魚小鱻就知道,沒錯:這就是一班公車麼!不過方便倒是很方便的。一路到了機場。從未到過虹橋機場航站樓的魚小鱻終於見識了這裡的繁忙。本來以為提前一個小時很多了,結果經過安檢,那邊已經在登機了。12點,睡醒了的魚小鱻已經站在昆明的土地上了。昆明半日游是這樣打算的:機場à花市à大觀樓、滇池à機場按照網友游記的指示, 魚小鱻迅速找到位於航站樓二樓寄存好行李處(到達口也有行李寄存處,不過為了回來的時候方便,建議到二樓。行李寄存,每件4小時內5元,4小時以上10元。) 然後,還是按照網友游記的指示,在停車場外找到公車站。十一月的昆明,藍藍的天上,艷陽高照。終於知道,中國也有這麼藍的天,只是我們平日沒有看到。交一元錢,跳上52路公車,跟著公車一路看街道、看樓房、看花草,完全感受不到秋天的氣息。早就聽說昆明是春城、大家來這裡都要買花、而且玫瑰是按斤稱的,魚小鱻早就等不及要投身花海了。畫外音:可是,你又不能買?! 魚小鱻: 對,我不能買,因為我接下來要去麗江;可是,我不能看麼?!不能拍照麼?! 就這樣,車一到藝術劇院,魚小鱻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車,打聽了以下,老街花鳥市場就在前方!走過去,魚小鱻突然有些傻眼…… 這根魚小鱻想像的花市實在有些差別。看不到似錦的繁花,看到的是斑駁的老屋、搖晃的樹影、紛雜的人群。 原來,這裡是原來的古董花鳥市場,而不是鮮花批發市場。 L 還好,魚小鱻很快安慰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這大概是昆明人才回來的地方,那麼看看風俗人情也不錯啊,順便吃個大理的特產乳扇吧。大理氣候濕潤、雨量充沛,牧草豐富,居民幾乎家家養乳牛,戶戶飄奶香,所以也就有充足的奶源來制作乳制品。據說乳扇就是用本地乳牛的奶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將“酸水”加熱後,再舀入鮮奶輕輕搖晃,凝成絮狀,再用竹筷攤成薄片,卷在竹架上風干即成。因形狀如斜扇,故名乳扇。這可是雲南著名小吃之一哦,魚小鱻可是覬覦已久了。來了一枚巧克力香酥乳扇!嗯,聞起來更接近奶酪的味道,吃起來果真也很香酥….只是吃到一半就有點頂住了…… 拍照留念吧, 可惜魚小鱻拍照的時候,漂亮的白族妹子躲到柱子後面了。哎呀,羅嗦的老毛病又犯了。一顆印旅行其實經常會出現“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狀況。這不,沒找到鮮花批發市場,卻意外地看到了“一顆印”老房子餐廳。魚小鱻在查攻略的時候看到, “一顆印”是雲南昆明一帶的傳統住房樣式。 因牆厚、瓦重、地盤和外觀方整,形如“一顆印” 而得名。既然是昆明特產,總要去看看。餐廳門口掛著大紅燈籠,門口的服務員也全部著大紅色中裝, 看著喜氣洋洋。魚小鱻很直白地跟人家說:我沒打算吃飯,就像參觀一下可以麼。門口貌似領班的男生很客氣的說,當然歡迎,請隨便看。魚小鱻於是大剌剌地走進去大模大樣地參觀了起來。繞過屏風,院內略顯局促;顯得四周的牆格外的厚重、只有兩層的樓房似乎也陡然搞了許多。大約這也是這種建築叫做“一顆印”而不是四合院的一個原因吧。 雖然依然安裝了現代化的燈具,整個院落一磚一木、一石一瓦仍然透射出歷經百年滄桑的一種氣度和深沉。看著有客人正在吃飯,魚小鱻也不好意思再亂看, 就准備出門了,臨走的時候,領班還問,要不要幫你拍照?很是親切。在回來開始寫東西,要找找資料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一顆印”真真的有150多年的歷史,而學歷史出身的段老板以女性敏銳破花了一番心思,讓這裡成為昆明家喻戶曉的著名餐廳。下次,如果還有機會去,真的要去坐一坐,嘗一嘗。金馬碧雞從老街花鳥市場出來,反正也在市中心了,隨便一走就到了忠愛坊,遠遠的已經可以看見金馬碧雞坊。昆明人把牌樓叫做“坊”。“品”字型排列的忠愛、金馬、碧雞三坊幾經毀壞,又幾經重建,見證了昆明的歷史文化。http://static.flickr.com/100/302856846_947bd61336.jpg 忠愛坊是黃色的琉璃瓦,歇山式牌樓頂,在中國古代算是級別很高的建築形制。建於明代的“忠愛坊”,是為了紀念元朝雲南地區的第一任行政長官——賽典赤·贍思丁。據歷史學家證明,被元世祖忽必烈冊封為鹹陽王的賽典赤,是十五世紀的航海家鄭和,來自西域波斯屬國的第六代祖先。忠愛坊前的地面上鑲嵌著一幅清末昆明城市地圖, 秋日艷陽下,兩位老人正在上面指點江山;大約也再回憶過去吧。http://static.flickr.com/109/302856712_c477bf27bb.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01/302856644_b256b54ba7.jpg?v=0 金馬碧雞則反映了雲南古老的傳說之一。早在《漢書》裡面就已經提到過有:“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可祭祀而致”。後來當然更多的史書和文學作品描述過。到了唐代的時候,昆明東西的兩座山野悲觀一金馬碧雞之名。金馬山在東,碧雞山在西,兩山隔水相對;金馬山逶迤而玲瓏,碧雞山峭拔而陡峻,被視為昆明東、西兩大名山,兩山皆有關。大觀樓前的長聯中“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兩句說的就是這兩座山了。為了紀念這個古老的傳說,或者說為了向金馬碧雞之神顯示敬意,昆明人在明代宣德年間,在昆明城的中軸線的南端,修建了金馬碧雞坊。東為金馬坊,西為碧雞坊,二坊相隔約數十米,均為特色門樓式木構牌坊,飛檐翹角、氣勢雄偉,與不遠處的忠愛坊鼎足而立形成“品”字三坊。金馬、碧雞二坊建成後,屢遭兵燹,又屢次重建。光緒年間重建的金馬碧雞坊,又在文革中被拆除。金馬碧雞的妙處在於“金碧交輝”。據說在特定年份的中秋這一天傍晚時分,太陽西沉,余輝照著碧雞坊的倒影向東移動,而此時,月亮東升,月光照著金馬坊的倒影向西移動,兩坊的倒影相向而行,逐漸靠近,最終會交接在 一起,這就是“金碧交輝”的奇觀,據說,由於地球、月亮、太陽運轉的角度關系,這樣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現一次。鑒於金馬碧雞在昆明歷史上的重要性,1999年,金馬碧雞二坊又得以重建, 真的是金碧輝煌!(更多信息,盡在google!)

http://static.flickr.com/108/302856895_a489bace8a.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99/302856930_9fbefb952d.jpg?v=0 大觀樓晃了一圈, 金馬碧雞坊後面還有那種給游客購物的地方, 11月中,已經不是旅游旺季,裡面沒什麼人,轉了一圈出來,外面有江氏兄弟的橋香園, 據說昆明最終名的米線連鎖店之一. 魚小鱻想, 如果現在不吃,一回不知道還有沒有, 可是,實在不餓……頗掙扎了一番,最終放棄。秉承著,不要被人罵腐敗的原則,堅決不打車,跟路上一個大叔打聽了一下4路車到大觀樓。烤著太陽等著,一點也不覺得是十一月。大觀園公園號稱全國四大名園之一—也不知道誰憑的。魚小鱻想看得有兩點:一是大觀樓門前的長聯;二是從大觀園公園乘船可以到達滇池—當然只是稍稍占上邊而已了。門票十元,可惜上面沒有印上園區的示意圖。只好在每口拍了一張。魚小鱻滿心歡喜地發現了郵政服務,想要寄張明信片給魚爸魚媽,卻發現並沒有大觀園的明信片,只好找了張金馬碧雞坊的,2元!http://static.flickr.com/120/302856978_a5cc1dcf09.jpg?v=0 走在大觀園公園,開始感受到昆明為什麼被叫做“春城”。金秋十一月,卻仍然是繁花似錦。http://static.flickr.com/120/302857032_38a36473b2.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05/302857084_4158faea8b.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06/302857148_374a6a21f5.jpg?v=0 大觀園以大觀樓出名 ,大觀樓以長聯出名。 所以,公園也特意就見了長聯走廊,收集了很多個各樣的長聯,當然,也都是名家手筆的。時間關系,魚小鱻沒時間欣賞,倒是為那些打麻將的老人吸引。這裡大概已經成了昆明西南區老人娛樂的好地方,長廊走廊裡面至少有幾十桌麻將、撲克。 也有些不打牌的, 或者坐在旁邊當軍師,或者在旁邊織毛衣聊天,或者坐在長廊靠水邊的一側,看看書,聽聽風聲。生活,就應該是這樣子的吧。http://static.flickr.com/122/302857240_22fa8aa5aa.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20/302857195_200a637119.jpg?v=1164127441 繞過長廊,來到大觀樓。 http://static.flickr.com/109/302857287_fd0e7d3bcb.jpg?v=0 門前自然是孫髯翁那幅著名的一百八十字長聯: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芒芒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苯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這首長聯一經寫出, 海內震驚啊,立刻被譽為“海內第一長聯”、“古今第一長聯”、“天下第一長聯”,一直流傳不衰。長聯掛在“五百裡滇池”岸邊的大觀樓,大觀樓也就成了與黃鶴樓、岳陽樓及滕王閣齊名的我國四大名樓之一。可是,如果說長聯對仗工整、氣勢磅礡、內涵深刻, 魚小鱻再同意沒有的;可是,說它“膾炙人口”……這麼一百八十個字, 要“膾炙”還是有些難度的吧。既然來了,總要登樓看看,2元。合理,套上塑料鞋套, 咱們登樓去。樓梯窄窄,只容一人, 還不能隨便轉身—當然,不可否認魚小鱻是有些胖的。三層樓看出去,還是開闊的;樓下的景致小石橋阿、三潭映月啊,看起來有些像小版的西湖。有人不多的季節,倒是多了份寧靜。

http://static.flickr.com/106/302857419_662aee9b9f.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09/302857536_14dbe10aea.jpg?v=0 從樓上下來,門口有個大水缸,缸裡有個銅獸—看不清是什麼,只看見張著大嘴, 等著斂財,如果你把硬幣投到獸嘴裡,大概心願就會實現吧。http://static.flickr.com/100/302857460_9efb31c001.jpg?v=0 魚小鱻本來是不大相信這回事情的,看著一個大爺把零錢都扔光了才扔進去一個,就決定不要浪費了。這時候,走過來一個中年男子,不聲不響地扔了十枚進去,有8枚都進了獸嘴,大家都決定嘗試一下,結果仍了三個,有兩枚連獸頭都沒碰到,干脆飄到一邊去了,懊惱得不行,不過幸好也沒需什麼願望。旁邊的阿姨聽到魚小鱻的懊惱,跟她說,那個人哦,每天都來扔幾十個,不准才怪。哦,不會是托兒吧。 魚小鱻心情又好了,准備去坐船游滇池了。去滇池的船, 有三種,大船、摩托艇、小舢板。大船呢,30塊錢1個半小時,據說可以到民族園那邊;摩托艇,半個小時40個塊錢;小舢板,10塊錢1個小時。 魚小鱻盤算開了:大船呢,時間不夠;摩托艇呢,一個人可能也不會走;小舢板呢,安全麼?會不會到了水裡就不是10塊錢了?來回轉了好幾圈,又不死心。這時候,剛才招呼過魚小鱻的一個大娘走過來說,小姑娘,現在有個小小子也要去,你們一人5塊。魚小鱻想了想,哪有那麼多問題的,去了再說。於是也上了船。同船的小小子什麼都沒帶,不像游客,面無表情地聽著耳機。魚小鱻小小擔心了一下,不會跟船家一伙打劫吧……後來才知道,魚小鱻, 你真的想太多了。雲南的鄉情,真的還是純樸的。船搖出了大觀園公園,進入了滇池,心情立刻開闊。看到別的船上的人在喂海鷗,第一個反應時,你們就不怕鳥糞麼?不過畫面看起來,還是真美—不過他們自己就看不到啦。 http://static.flickr.com/115/302857768_4d1e082f79.jpg?v=0 花了半個小時,眼前突然開闊了,滇池!到底也算來過了。

http://static.flickr.com/115/302857723_e2a8f888f3.jpg?v=0 船上的小小子大約比魚小鱻更忍受不了兩個人作一條船還不講話,就問魚小鱻,你一個人來麼? 對啊。 就是來玩麼?對啊。從哪裡來啊?上海。這麼遠啊。嗯,你呢?我在昆明打工。那你常來這裡麼?沒有啊,第一次,我幾年春節才來昆明的。你幾歲啊?16。啊,這麼年輕啊。嗯,上海好玩麼?上海……很多樓房。你以後也可以去啊。說到這裡,魚小鱻忍不住搬出了阿姨本色:嗯,有空還是要讀點書的,以後也有機會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啊。哦,對了,你的電話是多少啊。厄,(這不算搭訕吧?)呵呵,不用了吧,我今天就走了。不知道是找不到更好的話題,還是本來就沒什麼話題,小小伙子開始抽煙,魚小鱻開始看108畝荷花堂的籬笆上立著的海鷗,還不時看見爭奪地盤之戰。 http://static.flickr.com/115/302857801_74856b9752.jpg?v=0 http://static.flickr.com/112/302857854_0f290e725c.jpg?v=0 下了船,謝過謠傳的阿姨,辭別十六歲的小小伙子,時間也不早了,要趕去飛機場了。經過荷塘的時候,正在清理殘荷的工人、和微涼的晚風總算印著了秋天的存在。 http://static.flickr.com/99/302857496_347240df9b.jpg?v=0 終於沒找到正宗的米線,只好在機場旁邊胡亂吃些。近到機場裡面才發現,很多米線!!!請大家吸取這個教訓。然後,魚小鱻就上飛機去麗江了。雖然這一天還沒過完, 但是昆明已經結束了,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