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樂章 自然地理山水畫廊篇翠屏峰---巫山十二峰之一。海拔高度740米。位於江南岸,青石小鎮的後面。東連聚鶴峰,西鄰飛鳳峰。北望神女峰。此峰突起於緩緩山坡之下,漫山蒼翠,郁郁蔥蔥,超然卓立,形如一道綠色的大屏風。因此得名翠屏峰。關於翠屏峰的美麗,也有歷代詩人詠唱贊頌。其中一首較為典型: “巫山四面屏無二,卻望東南欲滴翠。碧色分明雲母光。清輝掩映琉璃器。”很形像地描繪了翠屏峰蒼翠欲滴、五色斑斕的圖畫般景色。線路提示:巫山坐船直達青石鎮,沿騾馬古棧道石梯上行一個多小時到達。也可以坐車通往巫山石碑鄉公路,到青石崖下車,步行半個小時到達。第二樂章 人文藝術創作篇改編杜牧的《山行》: “遠上巫山(翠屏)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青石崖)。停車坐愛櫨林晚(三峽紅葉樹林),(初冬三峽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更有白居易的10句千古絕唱的詩句“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紅葉紛紛蓋欹瓦,綠苔重重封壞垣。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鎖宮門。 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紅葉樹飄風起後,白須人立月明中。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還有“紅葉無詩亦是詩, 何來宮女再題詞. 秋復秋兮紅葉在, 片片紅葉惹秋思。” “那是我所敬的紅葉,燃燒在悲涼空氣裡的熱情火焰,那是我所愛的紅葉,薄施在深秋面龐上的醉人胭脂。躑躅何忍踏殘紅,片片泣血墜山中,四顧無人暗垂淚,誰不零落如霜楓。”也真是深秋紅葉多詩情畫意。這裡是藝術家創作的搖籃,80年版5元人民幣背面三峽巫峽風光風景,就是站在這個角度創作的。中國山水畫的精髓就出於此,傳言說不到巫峽,不知道中國山水畫是怎麼一回事。看看總多山水畫上多點綴紅色的小點,大概國畫家們就是感嘆三峽的紅葉而融入自己的創作中去。在這裡可以觀察到巫山十二峰的登龍峰、朝雲峰、神女峰、松巒峰、集仙峰、飛風峰、翠屏峰。巫峽大拐彎巫峽風景區航拍照片的最佳拍攝角度。是歷代文人墨客必游之地,也是在那些沒有汽車的年代,巫峽南岸人民物流運輸要道。走在具有千百年歷史的騾馬石階上,思古悠悠,別有一番滋味寨心頭。每個人都可以想像自己是藝術家、像當年大師一樣雲游名山大川、豪情萬丈創作出永恆的傳世之佳作。作者紅葉情深寫到《紅葉有情》屋外青山掩翠樓,推窗但見雁徊留。莫恨紅葉猶未爛,一片舟葉也染秋。
第三樂章 戶外徒步踩點篇12月3日晚8點42分,蟲蟲特工隊群中一條消息,引起我的注意,大意思說重慶一登山隊,在神女峰下回不來了,查旅游局值班室沒有人接,電話打不通,女的都哭了起來。我馬上同青石鎮任茂新村長手機聯系,任茂新馬上叫上一個人一起到巫峽江中搜索下神女峰的三條路,耗時一個多小時沒有找到,巫峽晚上行船是很危險的、一般無照明設施的船只都不准夜航。這可急壞了在重慶的驢隊的親朋好友。而叫驢隊直接給人打電話好知道具體位置,驢隊的電話又打不通。最後還是任茂新在海事船上找到他們,一塊石頭總算落地。還有11月1號奉節幾個攝影師因為找不到青石翠屏峰的車路到了黃岩村,隔著一條江,要走接近一百公裡的冤枉路。這給我我們的一個思考:我們團隊就決定甘當綠葉,為來三峽的藝術家們踩點,找准線路。到神女峰一定要有6個小時以上的充足時間,不然就安排到青石或者神女峰農家住宿、或者自帶帳篷住宿。如果遇到類似問題,請撥打緊急急救青石鎮任茂新電話13996557991 家中電話57850758。神女峰農民導游(帶路、唱山歌、背行李聯系食宿等)劉成林電話13594456046。巫山《感動三峽戶外團隊》群號3519853,我們感動三峽戶外團隊就是一個以“感動三峽,傳承人文,寄情山水,快樂人生,厚德載物,戶外運動,熱愛生活,攝影瞬間,見證三峽,服務社會。”為宗旨的團隊。我們出游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那些不了解三峽的人提供三峽當地的、適用的旅游資料。我們這次走在兩旁紅葉夾道歡迎的路上,性情無比的舒暢,可以大喊大叫山谷回音,不必擔心會不會影響別人,山歌隨心口吼出,不必擔心別人是否笑話歌唱得不好。我也詩興大發,吟誦起幾年前寫的一首三峽紅葉詩:“雲蒸霧繞著懸崖,恰似陽春萬裡花。 更賽牡丹千倍艷,濃妝映日化紅霞。 輕舞細腰醉山茶,遠望峽風卷紅紗。 目送長江推浪去,流星遍撒野人家。”完全拋開了都市人身體放松心累的都市病,而是身體累一點心確實無不的放松。第四樂章 民風民俗篇這裡民風純樸,多數移民已經外遷,現在只剩下幾戶30多人在這裡頑強的生存著。分兩個部分,下端為青石鎮4戶人家,以打魚、旅游食宿為主要生活來源,到青石鎮的游客一天食宿20-30元,非常的便宜。青石崖3戶人家以種田為主要生活來源,家中只看見幾個老人在干活,沒有見到年輕力壯的年輕人。他們做飯的主要柴火為三峽紅葉樹種黃櫨,我們還在村民家中買到一元錢一個的大柚子很開心。第五樂章 保護開發篇我在設想,能不能開發漫山遍野的三峽紅葉資源,不拿來當柴火燒,而是用它來作為插花的花材,賣給鮮花店,讓大家在欣賞鮮花美麗的同時,也為環保做貢獻。於是,我們盡可能帶走好看一點的被砍了的紅葉枝條到巫山,找鮮花店聯系,看看有沒有銷路。據考察,被村民砍過的紅葉樹枝形、顏色、分布都比那些沒有砍伐過的合理得多,從這個角度換位思考,我們也應該保護性的開發三峽紅葉資源,滿足城裡人對紅葉的尋求。我上一次發的游客拿紅葉圖片後,很多網友在回復中都說希望得到那樣的一枝紅葉。如像網友約定說:“哇,好漂亮的紅葉喲 漫山遍野的紅葉,真喜歡支持原創,推薦並收入精華。我也想要一枝喲!” 網友葉子說:太漂亮了,我要去采。 網友財哥說:山水相依,火紅遍野。隆冬中的獨特的風景,真美啊!網友滿城風蔌: 呵呵 ,我也很久沒有回家了,在三峽生活20年,還不知道原來這麼美的,哈哈。網友sanxia 說:請問大版主:元旦前後半山腰還紅嗎?我真想回來看一看…… 網友尖山說:看了三峽紅葉後即興賦詩:青山綠水紅絲帶,五彩人兒畫中游!本是人間多美景,疑是瑤池花盛開!巫山有色千年畫 綠水無弦萬年琴!這說明三峽紅葉真的有市場需求。我自己也把紅葉插到家中的花瓶中,丈夫說:“沒想到這紅葉插在家裡還真得好看,讓人精神倍增。”他還馬上即興打油一首詩以表感嘆:“紅葉年年映三峽,三峽紅葉照我家。”三峽紅葉的葉型和顏色都像聖誕花,能不能在聖誕節時,提倡一種消費時尚,大家用紅葉枝條代替松柏樹枝多好。因為紅葉顏色好看,枝型也很美,葉子沒有掉之前砍下枝條自然風干後,葉子不變形不變顏色,最可貴的是放在家裡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生長迅速、數量總多。而松柏樹生長緩慢,數量那個有限。剛砍下幾天後的紅葉,看樣子還很新鮮,要是不下雨,自然風干後,葉子在枝頭上永遠就是原樣子。相關聯接:人民網 | 強國博客 紅葉情深我願做一片小小的紅葉,奉獻自己的余生對災難的沉思流逝的年華(之四)最苦的差事是當伙頭軍,燒飯炒菜的柴火,全是現砍現燒,主要以黃櫨、紅楓等為主,那滿山遍野紅彤彤的紅葉,我就是從這裡開始認識的。燒生柴可有學問,別看人家燒的火,熊熊旺旺的;不信,您來燒一下,火卻可能越燒越小,不管你用吹火筒如何拼命地吹,也不管您的眼淚給煙熏的流了多少,那火就是有點邪,您還別不服氣,就是燒不著。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生柴怕猛火,特別是下雪天砍的柴,那上面還有冰,沒兩下子,還真不行。

( 紅葉火樣紅黃葉金燦燦三峽真好看)

(感動三峽戶外旅游團隊登翠屏峰活動)

(三峽民間旅游大使在紅葉中創作1)

(又累又渴時買到幾個柚子喜出望外)

(農民砍下的紅葉葉子快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