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印度一靠鬥爭拿到簽證

作者: huihui9191

導讀06年9月22日出發,走陸路去印度,11月24日回到北京。全程64天,花費6000余元。路線是:北京——拉薩——日喀則——聶拉木——樟木——加德滿都——博卡拉——藍毗尼——蘇納利——瓦拉納西——新傑爾拜古裡——大吉嶺——噶倫堡——加爾各達——瑟德納——克久拉霍——阿格拉——馬圖拉——齋浦爾——新德裡——戈勒克布爾——蘇納利——藍毗尼——博卡拉——加德 ...

06年9月22日出發,走陸路去印度,11月24日回到北京。全程64天,花費6000余元。路線是:北京——拉薩——日喀則——聶拉木——樟木——加德滿都——博卡拉——藍毗尼——蘇納利——瓦拉納西——新傑爾拜古裡——大吉嶺——噶倫堡——加爾各達——瑟德納——克久拉霍——阿格拉——馬圖拉——齋浦爾——新德裡——戈勒克布爾——蘇納利——藍毗尼——博卡拉——加德滿都——樟木——拉薩——北京。大部分是原路往返,在北印度劃了個小圈。沒能走得更遠,是因為生病削弱了戰鬥力,所有的遺憾只能等到下次的印度之行來彌補了。

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在十幾年前自學過許國樟英語第一冊前半部分的老太太,自己在印度混是可行的。印度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可怕,絕大部分印度人都是古道熱腸,非常樂於助人的,在印度得到的幫助遠遠多於受到的欺騙。印度有那麼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寺廟林立,雕刻精美,座座古堡和陵墓都在向今天的人們講述著一段曾經的過去。

當然,你還要適應隨地大小便,跳躍在牛糞和垃圾之間,躲避神牛的橫衝直撞,防止被猴子在背後偷襲還有烏鴉和鴿子在空中投擲的糞便炸彈。當你逐漸適應了這一切,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殺出三輪車夫的重重包圍,你會覺得那種生活方式是非常符合印度社會狀況的,充分印證了:存在就是合理這個論點。

一、印度簽證是打出來的

本來今年沒有去印度的打算,更沒想過要自己獨自去印度,為什麼我又自己去了印度呢?小孩沒娘,說來話長,還要從暑期我接到的一封信談起。那是三月在緬甸旅行時認識的廣州背包客陸姐,7月中接到她的來信說她們四人要去印度旅行,派她回北京連探親捎帶著辦簽證,讓我幫著在北京找一家合適的旅行社,委托辦理。

一向知道印度簽證沒什麼難度,既然人到了北京,完全可以自己辦,用不著把白花花的銀子拱手送給別人。於是接受了我這種說法的陸姐回到北京,8月初在北京日壇路1號印度大使館門前我見到了排隊辦理簽證的陸姐,申請入伙印度之行。簽證的麻煩讓人始料未及,材料送進去之後到了取護照那天簽證並沒有按照預期的那樣按時出來,使館給了個電話讓隨時打電話詢問。從此那個電話不是占線就是沒人接,陸姐一行的簽證從此石沉大海。

我隨後送進去的簽證也沒有逃脫陸姐一行的命運,同樣在隨後使館的一個電話詢問後沒了音信。看來印度人是懷疑咱這樣的退休老工人沒有經濟能力去印度旅行,擔心咱到印度是別有目的。第一次接觸的印度人給了我一個小心眼的印像,其實也不該怪別人,誰讓咱們中國人在國外的名聲太臭呢?以至於連印度政府也歧視咱,怕咱們跑到印度從事不法經濟活動不回來。

沒等拿到簽證我就帶團去雲南了,9月初回來後趕緊給使館打電話,那個倒霉的電話依然是占線,不占線時就沒人接。如果你的簽證在第一時間沒拿到,靠打電話聯系的話,那你的護照就可能在來回的推委中石沉大海了。一氣之下跑到使館,正好那天有幾個人也等了很久已經非常憤怒,於是我們就一起打進使館,先出來二秘,拿出兩大口袋護照都沒找到自己的。最後把參贊給打出來了,等到使館下班,總算拿到了簽證,那個日子是9.11。大家紛紛猜測,可能是印度政府怕去的人多了混進壞人趁機搞爆破,所以熬過了9.11再給大家簽證。

因為在雲南的旅行車上丟失了自己的精良裝備,那時我已經對去印度沒什麼興趣了,只想趕緊去越南買裝備,決心盡快拿回自己的護照,所以鬥爭起來態度強硬毫不留情。使館的中方工作人員說,你們這些缺心眼的,去哪不好,干嗎非要去印度?印度人就是這樣的,你不找他,就沒人理你,你去使勁吵他就給你簽了。

拿到了簽證,一起鬥爭的人問我:你還去不去印度了?一直在聲稱不去印度那個倒霉的地方的灰灰頓時改變了腔調:既然給咱簽了,干嗎不去。鑒於我的成功經驗,第二天我又信心十足領著陸姐的外甥女去了趟印度使館,幫助她們去鬥爭。她們一行的簽證也是那天打完後給簽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又過了半個多月才給她們。由於陸姐她們的簽證還沒拿到,而且她們打算買打折機票從香港飛過去,不知何時才能啟程。干脆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從尼泊爾走陸地過去,指望在加德滿都能否找到同行人。

護照送進尼泊爾使館的第二天起了個大早,跑到西客站去買火車票。到拉薩的火車票不在街上的火車票預訂處出售,只有火車站的專用窗口預售。早晨7點到了西客站,T27次的專用窗口根本不像我想像中的排著長龍,三個窗口只有一、兩個人在買票,10日之內的臥鋪票隨便挑選,買了9月22日中鋪一張,票價789元。

後面的幾天就是緊鑼密鼓的准備工作,去國際旅行健康中心看看需要打什麼針。還好,霍亂、傷寒、甲肝、黃熱病咱都打過了,還在有效期,其他的就不需要了。邊境通行證還是辦了好,省得在西藏萬一臨時想起去什麼地方受限制。石景山分局搬家到了魯谷,找來找去費了大半天時間。去友邦買境外旅行疾病意外險,尼泊爾不在保險之內,算是危險國家人家不給保。本來也沒想保尼泊爾,那個地方很安全,根本就不用保險。想比較之下印度的危險系數更大些,騙子多,天熱衛生差容易生病,總讓人擔心得了什麼要命的病回家無門。買了一個月的保險,大概算了算印度入境的時間,日子定在10月16日生效。

擔心像上次一樣,沒出國門相機先壞了,又去海龍大廈給自己添置了一個600萬像素的索尼迷你小相機。行了,萬事具備,只等著上路。出發前的每個晚上,我都帶著老花鏡,歪在被窩裡苦心研讀打印下來的攻略和新買來的走遍全球——印度,在地圖上一遍遍規劃著旅行路線。

炕頭上的印度之行讓我不止一次站在南印度的科摩林角,沐浴著印度洋溫暖的海水,吹著拂面而來的阿拉伯海風。手中的筆不時從東海岸的金奈劃到西海岸的孟買,又沿著海邊一路南下走到果阿,再穿過卡拉拉邦的椰林水道……。雖然這一切都沒能實現,只是一個美好的憧憬,卻也給我已經不太健康的身體注射了一針強心劑,讓我對這次不很自信的旅行充滿了期待。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