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去上海,說好了回家時順路去黃山,可臨時又有工作沒去成,今年又去武漢,那可不能再錯過了,黃山可是我想了很久的地方。
12月6日,在武漢的公干結束,我們一行8人約好去黃山。本打算乘船到九江,順便看看長江,可那缺德的船都停航了,我們可是願意坐火車不願意坐汽車的,只好坐火車到九江,再汽車到景德鎮。第二天中午的火車到黃山。出站口就看到在攜程上約好的程海平先生來迎接,還安排我們游了一會兒屯溪老街。其實老街沒什麼,說是一幅活的清明上河圖有點過了,到過的很多地方如周莊、朱家角都有類似的商業步行街,感覺都不如陽朔的西街。走過老街車在另一頭等著就往屯溪,司機笑死了人,忘記加油,在半道上拋錨了。反正明天要爬山,就預熱一下吧,幾個人下來就一路說笑著往前走,約兩公裡司機加了油接上了我們。約一小時到了湯口,入住程海平先生的黃山驢友驛站,程先生人很熱情,辦事也很周到,吃的住的價錢都很實在。吃過晚飯程先生幫我們把次日的行程安排清楚,就在街上把次上山的食品准備好了,因為山上吃的太貴,也很浪費時間。第二天早起,程先生每人發一根拐杖,幫我們叫來車10塊一人上了山,山下還可以的天氣,到了小半山就開始嚇人了,那霧大得能見度只有10米,可司機速度一點也沒見慢,嚇得我夠戧,一個勁兒叫師傅開慢點兒。纜車從雲谷寺把我們送到白鵝嶺,下車先到黑虎松,覺得一般。接著是豎琴松、小夢幻。那些個松我覺得沒什麼特別的,不過也拍了幾張照片,等到了小夢幻,那可漂亮得嚇人,我已經開始激動了,那還是霧大,要是霧小點兒,我怕我是會興奮得開口唱歌的。去獅子峰的途中看見個小山峰,瘦瘦的,頂上一棵松,很好看的樣子。就著它做背景拍了些照片,拍完了看見路牌才知道這就是妙筆生花,換個角度就又看到了筆架峰,這倆座山峰生在一起倒是絕配的。然後是清涼台、猴子觀海,回到北海,霧一下子都沒了,看到遠處的山峰,我們大叫著搶著拍起照片來。拍著拍著就看著霧像決口的洪水一樣向我們撲過來了,一轉眼又看不見10米外的人了。在北海裡小憩了一會兒,走到西海賓館,霧又一下子沒了,太好了,大家伙趕緊乘沒霧趕去排雲亭,可還沒到一半呢,霧卻又來了,等到了排雲亭,看到的就都是霧了,這鬼天,故意地跟我們過不去似的。雖然知道峽谷已經關了,可我們還是想去碰碰運氣,在進西海峽谷的門前隱約的山峰已經告訴我們這裡很壯觀,可大門還是關了,跟看門的大叔說了半天的好話還是無濟於事。算了,回吧,身上背的東西可不輕。路上經過飛來石,那就是我們看紅樓夢片頭的那塊大石頭。走近了看,大得嚇人,只有一邊有欄杆兒,那石頭傾斜得像要倒了似的,我可沒敢過去,站那邊上我腿都抖得厲害,他們都過去拍了幾張照片,我還是沒敢裝英雄。光明頂也忒高了點兒,一路上歇了好幾回,全身都壓在上山時帶的那根拐杖上了,上黃山不帶拐杖你就等著瞧吧。幾乎是走10米歇一回才好容易上去了,好家伙,1860米呢,還好我沒覺得缺氧,只是累的喘得難受。光明頂是個很大的平台,都可以在上面唱戲了。既然是這樣大伙也別歇著了,就著興奮就在上面即興拍了個二鍋頭廣告,邊上的韓國人看著我們哈哈大笑,我想這廣告的效果可能不錯,等我整理好了發網上去,沒准兒二鍋頭酒廠看見了還真采用了,那廣告費一給就什麼都有了。等領到了廣告費下次上黃山我一進門就叫腳夫抬轎。到天海都是下山的路,可讓我們高興壞了,進了旅館把東西一扔,都不約而同地倒床上了。休息了一小時,有的累得不想動了,可我們幾個人還想去峽谷南門看看。聽說山上天黑得早,我們都帶上了電筒,往峽谷進發,出門就遇上了和我們一趟車進黃山的倆個驢友,他們剛從峽谷的南門過來,說是沒人看著,可門上鎖了把可以鎖大像的大鎖,又說那邊很漂亮的景色。聽得我們心癢癢,不管它鎖沒鎖,去看了再說,往西走了半小時,果然看到的景色很好,還有透過薄霧見到的若隱若現的西海瑤台漂亮得非同一般,可腳下的路太險,還沒有護欄,要不會多拍些照片的。都說華山險,我想也不過如此吧。山上真如山下人說的4點就天黑了,剛到了臥雲披石,天就看著黑下來了,我趕緊著告訴大家別再往前走了,怕是回來時候天太黑加上路險容易出事兒。有霧自然也就沒晚霞,帶著更多的遺憾回到住處,把帶上來的東西海吃了一頓,為的是明天不用再背那麼多的東西爬山了。晚上山上下起了雨,很冷,我們卻都很高興,因為這樣明天就有可能天晴。沒什麼夜景可看的,打壺熱水燙燙腳睡吧。才8點半,誰睡得著啊?大家躺在床上商量著明天上光明頂把今天的廣告再好好策劃一下,拍得專業點兒。自己負責自己的台詞,想好了大家一塊湊,台詞有了,連排一遍,各有自己的絕活兒,大家伙兒笑個不停,我在被子裡笑得直出汗。可能是白天太累了,台詞還沒對完,竟然有人打起了呼嚕,再往下就都是呼嚕了。第二天早起天還沒亮呢,才5點半,我惦記著上光明頂上看出,就摟著衣服出外看天氣,天很黑,可我能看到很遠的樹,太高興了,趕忙回去把大家都叫起來,收拾東西就直奔光明頂。一出門就發現地上結了冰,很滑,大家拖拖拉拉地上了光明頂,天有些亮了,這才發現樹上都是冰掛兒,好看極了,這在我們南方可是很少見的。6點半,天大亮了,可霧又來了,我就納了悶了:這霧怎麼老是跟著我們走的啊?我們到一個地方沒霧,剛把相機拿出來霧就來了,還來得那麼猛。日出看不見,我們就找冰掛多的樹拍照片,拍出來也很好看。照片拍完了,又嘻嘻哈哈地把廣告拍了,笑場的人和忘詞兒的人太多,NG了N次才拍完了,又說說笑笑地往鰲魚峰去了。到了這邊才發現跟那邊的山完全是不一樣的風格,這邊多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只有那倔強的黃山松從石縫裡頂出來。黃山的松可真有得一說的,在這邊山上,它們都是在峭壁上挺著的,它的腳下根本就沒有一點土,岩石也被它頂裂開來,這也是它能在這麼高的山上,這麼大的風裡能站住腳的緣故吧。它們看上去很有傲氣,這時候我才發現黃山松的挺拔,這跟別的長在土裡的松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黃山松長的特點都差不多,它們的分枝都只伸向一邊,而且很有層次,遠遠的看上去像文竹,給我的感覺棵棵都像迎客松。在路上看到有幾個挑山工抬著一塊很大的青石條上山呢,我的天,我空身人上來還累得差點兒趴下了,真難為他們是怎麼上來的。看那石條的樣式大概是做台階用的,很沉,幾個人輪流著哼著號子整齊著步伐挪著,要是抬到山頂隨便那個峰豈不是要一整天?就衝這滿山的台階,這120塊的門票可真沒多要。鰲魚峰上也不知道誰寫的大塊文章,怎麼看那章字都是寫錯了的,書法的規矩怎麼就一定要比漢字的規矩大麼?到了一線天和鰲魚洞的分岔口,我們商量著還是走一線天吧,因為按照當地的傳說升官發財道也應該是往上走,我們是下山,走鰲魚洞可不就越走越不走運了嘛。一線天可是陡得過分,往上走應該還好些,可往下走可就有點眼暈了。走到半截兒我還想著頂上那石繡球呢,它不會也知道我想快點結婚了就在這時候掉下來吧?我可沒想嫁到安徽來。哆哆嗦嗦地走了下來,前面是一大截兒的平地,快休息會兒吧,恰好有個廁所,這可幫了大忙了,我這心蹦得厲害。看看他們,每個人的嘴裡都哈著白氣,這才發現頭發上都結了冰,任你多大的風也吹不散,我沒頭發只是眉毛上結了冰,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傻笑。歇著說笑了一會兒,喝了一瓶八倍的紅牛感覺又來勁兒了,看著時間還早,鰲魚洞也不遠,就又往上把洞也穿了一回。我雖沒有朱元璋的命,也想在那兒沾點他的運。轉過一道彎兒,對面的山坡上就是百步天梯,兩邊的轉彎處對著拍照片也是絕好的,不過得有長焦鏡頭。百步天梯也不平緩,不過好在是往上走的,比那一線天安逸多了。天梯的盡頭是龜蛇把門,挺形像的。有個工作人員在講解呢,我們也湊過去聽了一耳朵,哦,我說這天梯怎麼有點眼熟呢,原來劉曉慶拍電影《小花》跪著抬擔架的鏡頭就是在這兒拍的。也真難為攝制組的人,扛著那麼重的機器上這兒來,累不死他。導演也是的,哪兒找不著個台階啊,非要這麼折磨人。蓮花峰和天都峰都是關閉的,圖片上看著天都峰那鯽魚背是最嚇人的,但如果它開著不管再險我可是絕對要爬的,都說不到天都峰,黃山一場空呢。再往下是一段古棧道似的路,下面是望不見底的懸崖,可那護欄可是有點兒稀,也夠讓人腿顫的。到了迎客松那兒,拍照片的人忒多,還排隊呢,不過讓我感覺很好的是這沒有人把角度最好的地方占著幫游人拍照盈利,很多景區都有,在我們桂林滿大街都是,黃山上也有人在招呼著游客拍照片,但不是壟斷經營,可見黃山景區的管理還是很好的。山上也很干淨,室外不能抽煙,我想這對於生態保護也是很有好處的。走過送客松就正式的下山了,帶著很多的遺憾,恨死了這肆虐的霧,日出,晚霞,還有那被鎖著的西海,我可不會就這麼算了,我還要來的。明年又要到上海去,回家的路又經過巴格達,我請假也是要來的。古拜黃山!西汝乃克斯特衣兒!

(朦朧也漂亮)

(冰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