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作者: 海硯

導讀2006.10.24晴(不一樣的廊橋:通道)通道在湖南的最西南端,是旅行發燒友常去的地方。我去通道是為了看最好的廊橋也就是風雨橋,皇都,有最美的廊橋。芋頭寨,有古老的鼓樓。從黎平經靖州到通道是一條非常順的旅行線路。一路上風光無限,有層層疊疊的梯田,有起起伏伏的山巒,還有流水或湍急或平緩的峽谷。一路望著窗外,唯一遺撼的是長途車不會在你想要照像的 ...

2006.10.24晴(不一樣的廊橋:通道)通道在湖南的最西南端,是旅行發燒友常去的地方。我去通道是為了看最好的廊橋也就是風雨橋,皇都,有最美的廊橋。芋頭寨,有古老的鼓樓。從黎平經靖州到通道是一條非常順的旅行線路。一路上風光無限,有層層疊疊的梯田,有起起伏伏的山巒,還有流水或湍急或平緩的峽谷。一路望著窗外,唯一遺撼的是長途車不會在你想要照像的地方停車。從通道縣城到皇都很方便,我到皇都時,已是日上中天的時候。皇都得名是因為古夜郎國的國王曾路過這裡,看到這美麗的山村人家,很是喜歡,說要在這建都。於是此地改名為皇都,後來大概夜郎國的國王忘了此許諾,此地並無都城的痕跡。但這裡卻有一座最大最美的風雨橋——普修橋。我急不可待的來到橋上,仔細端詳我所見過的最大的風雨橋。普修橋架在坪坦河上。橋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清嘉慶八年(1813)重修。橋全長六十余米,寬四米多,等分成十二個廊間。橋廊兩側是長直欞窗,橋身為重檐長廊,分設三座橋亭,橋兩端各設一座橋門。橋門為重檐歇山頂,屋脊和檐角泥塑龍、鳳、雞等動物。兩邊橋亭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頂式。中間橋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層為方形平面,上四層為八角攢尖葫蘆頂,頂尖泥塑青鳥一只,能轉動,迎風鳴響。橋亭檐角飾獅、鳳、卷草等,起翹高挑,雕塑精致,曲線優美。橋廊脊泥塑兩組雙龍戲寶,寶珠用小塊玻璃境片組合鑲嵌而成,裝上風葉,風起葉動,聲光交映,美不可言。橋亭、頭門封檐板上彩繪各式各樣花草,橋廊柱、枋塗刷了油漆,五彩繽紛,艷麗多姿。橋頭分別塑公母兩座石獅,牙是用青白瓷片貼的,最有神的是獅子的眼睛,是五色的琉璃做的。普修橋橋體采用三孔四墩支承橋體,橋墩上架設兩層等分枕木懸臂起挑承重橋面大梁。橋墩用青石砌成。說這普修橋與其它的風雨橋不同,一是因為在橋廊內供的三個尊位。三座橋亭內設神龕,中亭關聖殿,兩端亭分設始祖祠和文昌宮。二是它的美麗,它的物華天成。鼓樓、寨門、風雨橋是侗族人的三寶。在皇都的頭寨,中寨和尾寨,寨寨都有。我幸運的在頭寨和中寨的最大的兩座鼓樓下,看到一場非常精彩的民族舞蹈。夜幕降臨之時,普修橋上燈光通亮,在坪坦河水中映出波光粼粼,水中的橋,水上的橋在月光下秀美無比。我坐在橋下的河邊,久久的望著,望著......



(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不一樣的廊橋:通道)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