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生活(十二)--叫人想落淚的喇嘛(下)

作者: 普蘭

導讀有幾個喇嘛走在前面,除了他們的紅衣外,亭子那邊還多了很多穿著戶外衣服的人。停著輛車。應該也是來旅游的。他們大都在拍照或談笑。在安靜的山谷中聽得分外清楚。 走近了才看清楚,長得大都像廣東香港那一帶的。年紀都不小了,十多人左右。紅紅綠綠的,正在拍石門關。他們很友好的同我打招呼,問些前面的情況,告別他們,我繼續往前走。 過了石門關,往身後 ...

有幾個喇嘛走在前面,除了他們的紅衣外,亭子那邊還多了很多穿著戶外衣服的人。停著輛車。應該也是來旅游的。他們大都在拍照或談笑。在安靜的山谷中聽得分外清楚。

走近了才看清楚,長得大都像廣東香港那一帶的。年紀都不小了,十多人左右。紅紅綠綠的,正在拍石門關。他們很友好的同我打招呼,問些前面的情況,告別他們,我繼續往前走。

過了石門關,往身後看去,喇嘛們紅色的僧衣在灰色的群山中看來分外醒目。他們走得非常堅定而輕快。好像絲毫沒有感到疲憊的樣子。

怒江依然在一旁歌唱著輕輕流去,有些地方河灘非常的淺了。我注意到這邊兩旁的山都是像被斧子劈過般一片片的,非常奇特,當地人直接把它揭下來做屋頂瓦片。

到了一片平緩的坡地上。喇嘛們說在這休息一下吧。於是大家都席地而坐。我把背包扔在地上,裡面衣服已經濕了。從包裡翻出些帶來的巧克力,一塊塊的遞到喇嘛手裡,他們都不好意思起來,在我的堅持下,雙手接過。在丙中洛看小楊吃不慣當地的飯菜,買了些餅干之類的干糧,現在也拿出來分給大家吃。可憐的小楊,她那兒沒吃的,一路上得挨餓啦。

平時我不喜歡吃的干硬餅干在這裡成了無上美味,我從沒吃得如此香過。一個面目和善的師傅問我幾點了,一看已快四點了,師傅們說前面還有一半的路,出發吧。

於是站起來把東西收好繼續走,經過休息,走起來輕快了許多。那些剛才看見的香港人在我們休息時也往五裡走去,已把我們遠遠拉在後面。

很快路過了四季桶,我想起小楊的短信,她沒有上山,直接沿江邊走,還是很快的。

有個小小的學校就在路邊,只有三四個孩子在打籃球。不知小楊在這裡會停留嗎。後來才知道小楊確實進去了,呆了很久,還在這裡碰到了讓我們往後的旅途更加有趣的兩個旅伴。她還關照了這裡的老師,如果看到我,就說她去五裡了。只是我沒有進去問。

有幾個香港人正在橋邊拍照,一輛車過去塵土飛揚。他們熱情的給我打氣,加油啊,你好棒。雖然走得很累,但旅途上有鼓勵總是讓人有不斷堅持的勇氣。

四季桶的村落也很美麗,有石門關做背景,怒江做伴。安安靜靜的屋子就蓋在河邊和一些山坡上。走過時,不時回頭去看,總覺得像桃源般的生活。正好有一抹陽光照亮了山頭,那裡的幾排木屋頓時顯得光彩起來。我總是迷戀這樣的自然光線,完全出於天然,也許在別人看來平常,卻常讓我心生感動。

慢慢兩旁的灌木多起來,拐進了山間。有幾個農人在高高的山腰間勞作,看著她們頭頂著籮筐,穩穩的從山上快步下來,筐裡的蔬菜堆得老高。

喇嘛們在旁邊停下來,和山上的人說著話。不一會兒,一個小孩拿著個塑料桶跑下來。一個喇嘛拿出個小搪瓷杯來,接了滿滿的水酒來喝。

我在老姆登曾嘗過這個,當地人把它當水喝,也叫杵酒,好喝但上頭。婭珍姐告訴我每年澡塘會的時候,他們都穿著民族的衣服跳舞,唱歌,跳累了唱累了就喝酒,中間是個很大的桶,大家隨便喝,醉了就睡。這是怎樣的一個狂歡的節日啊。聽著都讓人高興。

喇嘛們把杯子遞到我嘴邊,我也喝了好大一口,挺好喝的,黃黃的,飄著些糧食的沉澱。

謝過山上的人家後,繼續趕路。我注意到那個年老的喇嘛,無論是休息還是走路,永遠都在念著他的那串佛珠。當他看著我的時候,滿是皺紋的臉上滿是慈愛的微笑。

遠遠的,我看到對岸有了一片山坡,隱約有村落,那是不是五裡呢。我又落在喇嘛們後面了。那些跑過去拍照的香港人此刻已返回了,他們說那就是五裡了。鼓勵我繼續加油。和他們告別後我繼續走,從這裡看,五裡寨結構緊湊,在怒江的對岸,確實很美,只是缺了點陽光。

慢慢的,我發現,有一絲陽光悄無聲息的鑽入了山間。不由激動起來,把相機也拿出來,准備邊走邊拍。

陽光是慢慢照亮著山間,照在那些小木屋上,像是給它們鍍了層神奇的光線,剛才的平淡已消失,讓人只想呆呆的看著。有些木屋上還飄起了炊煙,更是如仙境一般,我看不到有人,也聽不到喧嘩。五裡就這樣一下子闖入了我的心間。

五裡雖然就在對岸的山坡上,那麼小的一塊地方。可是這裡沒有橋,我們須前行到橋邊,往左就是去秋那桶的路,而往右,經過一段山崖間鑿出的小道,才能到達五裡。

我對這個村落產生了莫名的喜歡。走的腳步也快起來。舊橋邊修了座新的,舊的橋看上去木板有些腐爛了,早就禁止穿行了。我看見喇嘛們早已過了橋,正在對面坐著休息等我。

不好意思的快步走,老喇嘛還在念佛,他們就這樣看著橋的對面,錯落的坐在岩石邊,望著遠處。

忍不住給他們拍照。這些好心的喇嘛,對我的慢吞吞從沒一句怨言,總是微笑著和我說話,有個喇嘛回過頭來,忽然發現他像極了許巍。

喇嘛們站起來往前走,這段路比較難走,在一條高低不平的山道上走,頭頂是像要壓下來的石壁。小路開在山崖裡,身下就是急急的怒江,我盡量靠裡走,想起小楊好像是有恐高的,她該怎麼走這段路進五裡呢。

這條路又是美麗的,山間的灌木顏色都是五彩的,充滿了收獲的喜悅。江水還是綠得像塊碧玉。,劃出溫柔的漣漪。遠方,五裡寨正以它灑滿夕陽的懷抱歡迎著我們。可它看起來還是那麼遙遠。

夕陽一點點挪動著,五裡越來越燦爛,旁邊的群山烘托著它,它如同一朵純潔的蓮花,安然綻放。清清的江水中投下夕陽的影子,遙遙呼應。

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忘記初見五裡時的那種感覺。

當你經過辛苦的長途跋涉後,得到了你想要的,發現原來自己要的只是簡單,就是這麼一種淡淡的喜悅,慢慢蕩漾在心裡。

我想起了那句: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無論路上是怎麼樣的艱難,都是值得的。

一路上行,爬得我有點喘。

抬頭,喇嘛又等在了山頭,眼神中總是鼓勵和安慰。他們在石頭上坐著,從我這裡仰望,身影是如此的高大。

又往前行。快進村了,還是踏著厚厚落葉,聽著潺潺水聲,村裡的狗開始叫,小喇嘛跟在後面輕聲說,你要跟緊了,這裡的狗會咬人,是最凶的。

我們走過一大片河灘,這裡有好多巨大的石塊,河水衝過這裡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走上小橋,往旁邊看去,五裡就在上面了,掩映在無數秋天的樹叢中。

走在黃黃綠綠的茂密叢林中,喇嘛的紅衣背影依然是我拍不夠的。我們在兩個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走上了進村的土路。村裡的人迎在路口,和他們依次握著手,眼神讓人感動。

我跟在後面慢慢走,路很小,我們排成一隊,我已全身是汗了。

五裡建在山坡上,走上去頗費力氣。喇嘛們已不再停步了,穩穩的不斷上行。此刻我背上的東西開始像石塊一樣沉重了,走平地是不覺得的。

而走上坡一直是我的弱項,我聽到了自己像牛一樣的喘氣,低頭咬牙,跟上。

田壟間沒有啥植物,只有幾條好奇的狗在一旁。這條路好長,我都快覺得堅持不住了,一直覺得沒有盡頭的感覺。

然而,終於面無人色的爬上平地時,我忽然看到了正在一邊歪頭看著喇嘛的小楊,不禁所有的痛苦都煙消雲散,我已累得沒有力氣大聲喊叫了,她開始還在懷疑,一下子聽到聲音,就看到了我,大聲叫喊著朝我衝過來。這個瘋狂的女人,還是這樣的。她完全無視於旁人的詫異眼光,抱著我又跳又叫的。說她以為碰不到我了。現在總算看到我了,真是太好了。

臉上淌著汗,我還是很感動,為能再次和小楊默契的重逢,也為了這條路上走來的甜美收獲和回憶,還有那些有著溫暖笑容的喇嘛。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